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征求《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函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12-15 生效日期: 2005-12-15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文号: 质检特函〔2005〕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根据各地意见,我局组织起草、修改了《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基本要求》,现印发你们,请提出修改意见,于2005年12月30日前返回我局。
  联系人:李宣庆 石家骏
  电话:010-82261695,010-82262240
  传真:010-82260190

二OO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附件: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基本要求
一、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由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人员实施。
二、现场安全检查的对象包括: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气体充装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及鉴定评审机构。
三、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是,被检查对象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特种设备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的情况。
四、现场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两类。
五、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以下单位组织实施日常检查:
(一)未开展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制造单位;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
(四)气体充装单位;
(五)上级交办检查、有关部门移送检查或者被举报投诉的单位。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查任务由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达。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将检查情况报告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六、总局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以下单位组织实施专项检查:
(一)已开展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制造单位;
(二)检验检测机构;
(三)鉴定评审机构;
(四)事故高发设备生产、使用单位。
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查任务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达。
七、日常检查应当符合以下时限要求:
(一)对列入监控的重点特种设备实施检查,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二)对举报投诉、上级交办和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的检查,应当做到每件必查。
(三)对未开展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制造单位实施检查,在一个许可周期内不得少于一次。
(四)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检查,每年不得少于检查单位总数的80%。
八、专项安全监督检查应当符合以下时限要求:
(一)对检验检测机构和开展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制造单位实施检查,在一个许可周期内不得少于一次。
(二)对鉴定评审机构和事故高发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检查,根据总局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排进行。
九、在规定的时限内,对同一单位的检查应避免重复进行,一般一年内不得超过2次(举报投诉除外)。
十、现场安全检查的项目和方法,由检查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参照附件1-4《大纲》确定。
十一、对被检查单位提出限期整改要求的,应当在期满后进行跟踪检查。
十二、发出安全监察指令、查封扣押违法设备以及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等,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总局有关规定执行;填写现场安全检查记录按照本要求附件5执行。
附件1: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大纲
1 使用管理
1.1 管理责任
查阅有关文件,询问有关人员。检查是否按照规定设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1.2 使用登记
查阅使用登记证。检查是否按照规定办理了使用登记。
1.3 定期检验
查阅定期检验报告。检查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是否按期进行检验,定期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
1.4 相关制度
查阅相关制度和技术规程。检查是否建立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各项制度,是否按照规定对重点监控设备制订了监控措施、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救援预案,是否建立包括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运行故障处理等在内的各项技术规程。
1.5 安全技术档案
抽查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检查档案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各项记录是否齐全,是否能够反映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未经许可自行安装、修理或改造特种设备情况。
1.6 人员资格
查阅管理和作业人员证件。检查是否按照规定配备了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取得质检部门发放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作业人员实际操作设备是否与持证的项目和类别相符合。
2 设备使用状况
抽查相关设备及其场所。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
2.1 使用登记证
查看使用登记证。检查登记标志是否按照要求置于或者附着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2 标志
查看电梯、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检查是否按照规定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2.3 作业人员资格
查看现场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检查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与所操作的设备相适应。
2.4 运行操作记录
查阅现场的设备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巡回检查记录等现场使用的相关记录。检是否及时进行记载,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5 设备运行
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况。检查是否存在超参数运行,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2.6 救援措施
2.6.1应急救援
查看客运索道、游乐设施现场。检查是否配备相应数量的营救装备和急救物资。
2.6.2 应急报警装置
试验电梯内的应急报警装置,检查电梯的应急报警装置是否能起到作用。
2.6.3 维保措施
模拟电梯发生故障,呼叫负责的维护保养单位。检查其接到故障通知后,是否能够立即到达现场,并且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
附件2: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
单位监督检查大纲
1.许可管理
1.1法人资格
查阅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注册资金等。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与生产单位一致。
1.2 许可证
查阅特种设备许可证件。检查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发生变更是否及时办理手续。
1.3 施工告知
查阅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检查是否按照规定在施工前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书面告知。
2 资源条件
2.1 人员
查阅相关人员资料、证件。检查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等的数量、学历、资格是否符合要求。
2.2 场地
查看生产的场地、库房、试验室、生产车间等。检查是否符合规定。
2.3 设备条件
查阅设备清单,查看设备存放、使用现场。检查设备的保管、使用等是否符合规定。
2.4 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
查阅资料目录,查看相应的资料。检查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是否与生产相适应,是否是有效版本。
2.4 生产数量
对有数量要求的许可,查阅有关记录。检查上一年度的生产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3 质量管理体系
3.1 组织机构
对照现行的质量保证手册,了解机构设置。检查现行组织机构是否符合质保手册的规定。
3.2 管理制度
查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文件的修订记录。检查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及时修订。
3.3 管理人员
查阅责任人员任命文件,抽查相关工序的记录表单及其相关资料。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变化时,是否及时重新任命,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的是否明确,是否上岗履行了相应职责,相关文件上是否履行了签字手续。
3.4 法规、规范、标准
抽查技术、质检、生产部门等使用法规、规范、标准。检查是否是最新有效版本。
3.5 文件控制
抽查生产的相关文件及其文件的编制、会签、发放、修改、回收、保管手续。检查是否符合制造工序的时间程序,文件和资料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6 外协控制
查阅相关分包、外协合同及其相关的验收手续。检查分包、外协方资格和能力是否符合规定,对分包、外协工作质量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
3.7 材料控制
抽查特种设备使用的材料质量证明和复验报告、记录。检查材料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材料的标识是否能够追溯,材料代用手续是否符合要求,各项签字手续是否齐全。
3.8 焊接控制
查阅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施焊记录、焊接返修记录、产品编号钢印标记等。检查焊接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焊接工艺评定是否覆盖,有否越项施焊和无证施焊项目情况。
3.9 无损检测控制
查阅设计文件、工艺文件、产品档案,核查无损检测记录、报告。检查无损检测比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无损检测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10 热处理控制
查阅设计文件、工艺文件、产品档案,核查热处理记录、报告。检查热处理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11 检验质量控制
查阅设计文件、工艺文件、产品档案,核查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检查检验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12 不合格品控制
查看生产现场的成品、半成品、不合格品的隔离的情况,抽查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检查不合格品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含材料、半成品、外购、外协件)。
3.13 质量反馈投诉处理
查看用户信息记录,向监检机构了解情况。检查是否发生过重大质量问题,对质量问题是否进行了有效处理。
3.14 急救应急救援措施
对电梯维保单位,查阅有关故障处理和应急救援制度,查阅维保单位的报修记录,向使用单位了解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执行有关于故障处理和应急救援的管理程序,接到故障通知后,能否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4 事故情况
向有关单位了解和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了解情况。了解产品质量是否有重大安全质量缺陷或者因质量问题造成事故的情况
5 产品(设计、施工)质量情况
5.1 现场生产质量
查看生产现场,抽查生产产品,查阅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证明文件、记录。检查遵循的安全技术规范是否符合规定、文件是否齐全,按照规定需要鉴定的设计文件是否经过鉴定,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焊接试板、无损检测报告是否要求,需要试验、调试的项目是否按照规定进行。
5.2 出厂(竣工)资料
抽查出厂(竣工)资料。检查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按照规定提供使用单位。
6 鉴定评审工作
6.1 鉴定评审工作质量
根据核对的资源条件情况,对照许可规定,查阅鉴定评审意见。检查鉴定评审的结论意见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存错评、漏评现象。
6.2 鉴定评审问题的整改
查阅鉴定评审意见;按照鉴定评审意见。检查问题的整改是否落实。
6.3 鉴定评审工作作风
同生产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征询对鉴定评审工作的意见。检查鉴定评审工作中是否公正、公平和实事求是,是否存在不良作风和违法行为。
7 监检工作质量
7.1 监检人员
查阅监检机构向生产单位发出的监检人员名单,向生产单位了解。检查监督检验机构驻厂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人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够适应生产需要。
7.2 监检项目
对照监检项目表,抽查生产单位的产品工作见证。检查A类监督检验项目是否及时到位监检。
7.3 监检质量控制
查阅监检工作记录、监检工作联络单、监检工作意见书。检查是否能够对制造过程中的违反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及时发出监检联络单或者监检意见书。
7.4 监检工作质量
查阅生产单位的产品档案及其相关工作见证。检查监检人员的监检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及时的出具监检证书。
附件3:气体充装单位现场监督检查大纲
1.许可管理
1.1法人资格
查阅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注册资金等。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与实际一致。
1.2 许可证
查阅特种设备许可证件。检查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发生变更是否能够及时办理手续。
2 资源条件
2.1 人员
查阅相关人员资料、证件。检查相关人员的数量、学历、资格是否符合要求。
2.2 场地条件
查看充装场地。检查是否符合规定。
2.3 设备
查阅设备档案,查看气体储存现场和充装现场。检查是否具有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充装设备是否符合规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是否进行了定期检验。
3 质量管理体系
查阅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制度、各级责任人员任命文件。检查是否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质量体系文件是否及时修订。
4 气瓶管理
4.1 气瓶标志
查看气瓶充装单位的充装记录台账,抽查核对气瓶技术档案,查看充装现场气瓶。检查是否对自有产权气瓶已经进行了建档登记,气瓶上已经标注了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
4.2 定期检验
查阅充装单位的气瓶设备技术档案。检查是否能够按规定将气瓶送气瓶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4.3 统计报告
查阅充装单位报送的见证材料。检查是否按要求每年向质检部门报送自有产权气瓶数量、钢印标志和建档、气瓶充装和定期检验、人员持证等情况。
4.4 报废气瓶管理
查阅充装单位的技术档案。检查判废的气瓶是否进行了可靠的处理。
5 充装管理
5.1 充装人员
查阅充装记录,查看现场充装作业人员证件。检查是否持证操作。
5.2 充装气瓶、罐车
查看充装现场的气瓶、罐车。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不存在充装无许可单位制造的气瓶、罐车的现象;
(2)不存在充装充装超期未检气瓶、罐车情况;
(3)未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非自有产权气瓶)的现象(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除外);
(4)不存在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的现象;
5.3 充装重量
查阅充装记录,查看充装的气瓶、罐车,必要时对充装的气瓶进行复检。检查是否按照规定对充装重量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不存在过量充装现象。
5.4 充装标志
查看充装的气瓶。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粘贴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6 安全管理
6.1 安全知识标志
查看充装现场。检查是否有向所有者、充装者宣传安全知识的材料,并且粘贴在明显处。
6.2 应急救援措施
查阅相关制度、措施和预案,查看充装现场。检查是否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是否进行了演练,现场的应急救援设备是否防火要求。
附件4:鉴定评审机构现场监督检查大纲
1 资源条件
1.1 人员
结合确定的鉴定评审项目,查阅人员相关文件、聘用合同等证明文件,查看鉴定评审记录、报告。检查鉴定评审人员的数量、学历、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在其他鉴定评审机构聘任的人员。
1.2 工作条件
查看工作场地、工作设施、文件资料保管设施等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1.3 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
查阅资料清单,查看相关资料。检查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是否与任务相适应,是否是有效版本。
2 质量管理体系
查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检查是否建立与任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3 鉴定评审工作
3.1 时间安排
查阅约请函、鉴定评审通知函、鉴定评审工作台账。检查任务的安排和完成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拒绝报检和未完成任务的情况,是否及时通知申请单位和许可实施机关和下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2 工作质量
查阅鉴定评审记录、鉴定评审报告等资料,有条件时可以在现场监督评审工作过程。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评审工作质量能够按照所建立的评审工作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运转正常,评审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能够自觉接受申请单位和当地质检部门的监督;
(2)能在规定时限内出具评审意见和评审报告,并及时报送受理机构;
(3)对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申请单位进行整改并提出整改报告后,能够及时派出评审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核实或进行复评。
4 工作纪律
查阅评审人员业绩档案,向申请单位了解情况。检查鉴定评审机构、鉴定评审人员是否存在违反《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情况。
5 接受监督
5.1 工作总结
查阅年度总结和上报的见证材料。检查是否对每年开展评审的工作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并上报质检总局和当地质检部门。
5.2 备案要求
查阅申报表,对照现时情况。检查鉴定评审机构及其人员发生变化,是否及时向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备案。
5.3 鉴定评审报告问题处理
向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了解情况,查阅鉴定评审报告。检查鉴定评审报告是否存在被退回情况,如果有是否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5.4 违纪、违法处理
向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申请单位了解情况,查看相关文件。检查鉴定评审机构向对玩忽职守、丧失公正、以权谋私的评审人员,是否进行了相应处理,其处理结果是否及时上报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附件5: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
检查类别 □日常(□上级交办  □举报  □其他);□专项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时     分
被检查单位情况 名称: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类别:□设计□制造 □安装□改造 □维修 □使用 □检验检测 □鉴定评审
监督检查情况
检查项目 检查主要内容 发现问题
处理措施:
被检查单位(人)对检查情况的意见:签  名:                            日 期:        年     月     日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签名):                     记录员:
注:检查内容,包括设备使用现场检查的地点、相关场所。检查无论是否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一栏中都应当填写被检查的工作见证,必要时,附相关见证材料(包括影像资料)。举报的调查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附有关笔录和相关见证材料。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6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