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9-04 生效日期: 2003-09-04
发布部门: 浙江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浙政发[2003]28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九月四日 
 
 
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捉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中共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数字浙江”,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从而将我省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工程。推进“数字浙江”建设,是以信息化带动与提升浙江工业现代化为核心,网络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数字城市建设为支撑,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开发和利用,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建设“数字浙江”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捉进信息化,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使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有机结合,加速实现现代化。 
  在未来的五年里,要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支撑体系,积极发展和加快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全面推进工业与商贸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加速开发经济、社会等各类信息资源,逐步形成面向城乡、以中心城市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信息资源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切实加强应用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加快建成全省信息应用体系主体框架,有力支持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与“信用浙江”、“绿色浙江”的建设。 
  一、基础条件 
  (一)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初显成效。 
  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机械、化工、医药、轻工、纺织、丝绸等主要行业实施了制造环节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并围绕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机电一体化及数控系统等技术得以普遍推广;推进了一批以管理信息化为重点的试点示范企业,培育了一批信息技术服务示范企业。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了行业的技术层次,加快了升级换代进程。 
  电子商务依托专业市场顺势发展,初显区域特色。依托我省市场建设的优势,切入专业特色行业,建立起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发展了一批专业化电子商务网站,一批骨干企业也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涌现出一批自传统市场发展而来的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培育了一批著名的专业服务网站。同时,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与网上交易会的成功创办和一批电子商务支持平台的开通,为全省企业开展网上交易提供了保障。对开展多方位的电子商务,我省进行了有益探索,加速了市场信息化进程。 
  (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国内领先。目前已建成联结全国、覆盖全省的宽带光缆网,截至2002年底,我省干线光缆总长度达14035公里,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40万路端;全省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188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382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98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73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30.3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1.99部/百人;行政村通电话率为97.8%。互联网用户已超过316万户,全省已有5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站点。上述指标均进入全国各省区前3名。 
  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全省。采用环状自愈网结构、光缆总长度达1540公里的省广播电视光纤主干传输网是国内首家覆盖全省各市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目前主要用于向各市下传省级六套广播电视节目,并从各市向省级各频道回传新闻节目。广播和电视覆盖率超过93%以上,进入全国各省区前列。 
  (三)城市信息化稳步推进,并带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以中心城市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全省城乡信息化稳步发展的战略,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以及衢州、萧山、义乌等一批省级信息化试点市(县、区)的信息化建设,在加快城市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同时,开展了数字社区建设,在推广公共信息服务、网上教育、城市公共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跨越,并在国内各省区率先开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评测工作。在衢州农技110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地农业信息网建设全面铺开,在此基础上建成涵盖全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信息资源的农网,形成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服务内容同步发展。 
  (四)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进展顺利,电子政务建设初步开展。 
  从1993年开始,全省启动了“金桥”、“金卡”、“金税”、“金关”等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并取得了可喜成就。金融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出口企业已经实现电子报关;全省党委系统信息网已建成开通;省政府已基本建成省级行政系统信息资源网络,并与所有省直部门、11个市的网络实现互联,部分纵向网络已经延伸到县(市、区);建立了电信数据通信交换中心和省府大院光纤交换中心。办公业务应用初显成效,省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厅等部门开展了网上审批;宁波建立了互联网信息交换中心,实现了同城信息本地交换;杭州市开展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的国家试点工作,实现了跨部门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的建成,促进了全省范围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省数字认证平台首期工程建设完成,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条件;面向社会服务的国民教育、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等信息系统建设也已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我省的政府信息化开始从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向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革和整合方向发展。 
  (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软件与系统集成产业有力支撑信息化建设。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突破千亿。“九五”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以年均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我省有各类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8000余家,2002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80亿元,出口交货值210亿元,我省有40余种电子信息产品成为同行业的龙头,6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同行前三位。 
  软件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我省软件产业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02年底,我省各类软件企业发展到80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含系统集成)110亿元,软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应用软件特别是金融证券管理、服装及印染CAD、财务管理、医院管理、工业控制系统等软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其中金融证券管理软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服装CAD软件被信息产业部授予2002年重大技术发明奖,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 
  信息服务业异军突起。网上信息源大幅增长,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中国经济信息和省公共信息网等,可提供功能齐全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提供商(ICP)在我省发展令人瞩目,初步形成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群体。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建成“数字浙江”的宏伟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与不足:一是机制问题,一些部门由于过分强调部门利益,在信息化推进中造成纵强横弱、条块分割、信息封锁、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应用等现象,使互联互通,资源共事增加了难度;二是认识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建设“数字浙江”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重视,行动不力,致使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三是技术问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少推进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研究基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四是标准问题,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规范、法规建设滞后,影响了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建设“数字浙江”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中心任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速浙江工业现代化进程;以网络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数字城市建设为支撑,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缩小“数字鸿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开发和利用,发挥信息技术在浙江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推动作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思路 
  (一)发展战略。 
  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求,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大幅提升浙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立足于以应用促发展,以宽带网络建设与宽带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以拓展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带动信息产业发展,优先扶持和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为“数字浙江”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立足于体制与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体制和产业化机制,重视人才与知识创新相结合,不断完善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和人才培育体制,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信息化的发展;立足于信息化软环境建设,建立健全适应“数字浙江”建设要求的法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 
  (二)总体目标与发展要求。 
  1.总体目标。 
  到2007年,基本建成全省信息应用体系主体框架,信息化综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普遍开展,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 
  ——电子政务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在政务运行中发挥有效作用。 
  ——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广泛开展,使信息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并大幅度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建成布局合理,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支撑信息化建设,大幅提高我省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装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信息产业成为浙江支柱产业,并把浙江建设成为软件强省。 
  2.发展要求。 
  到2007年,全省信息化应用体系应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建成一批各具特色、拥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特色经济园区,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基础,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先进适用。努力构建覆盖全省的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全省主要城市继续完善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建设,积极推广宽带无线接入网;在全省城乡建设起一个以宽带无线接入网为有效补充、能覆盖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宽带多媒体网,实现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继续建设联结沪苏的高速宽带多媒体骨干传输网,实现三省市信息网络更高速率的互联互通。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基本形成。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开发经济、社会等各类信息资源,重点推进和基本完成国家及我省急需的重大业务系统与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大幅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府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形成面向城乡、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开发、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推进苏浙沪三省市社会信用数据库的联网建设,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交通、现代物流、旅游等信息服务应用体系,联合开发长江三角洲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三省市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数字城市初步建成。广泛采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决策,大力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推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试点城市信息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进程,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 
  ——信息化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研究、建设、应用推广的人才队伍,努力扩大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教育面,全民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到2007年,全省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8%以上;软件产业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应用快速扩展,城镇家庭宽带接人比例达15%;全省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45线/百人;上网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达20%,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达1600户;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在网上实现比例超过30%。全社会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大幅提高,70%以上公务员能基本掌握计算机技能,大、中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三)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数字浙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统筹规划,分阶段组织实施,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完善。 
  ——立足应用、务求实效。推进信息化的基本目的是通过提高社会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应用,以应用促建设,效益先导,务求实效。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导向、协调与推动作用,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市场应用服务,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安全可靠。“数字浙江”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业务系统等资源基础,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统一各类业务和技术标准,在保证网络先进性的同时,采用成熟、安全、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备份、应急和灾难恢复系统,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四、主要任务 
  2003-2007年,“数字浙江”建设主要抓好六大任务,扎实推进“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 
  (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2]56号),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五个一批”企业为主体,开展以管理信息化为重点的企业信息化改造,深化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的应用,着重抓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传统产品的嵌入式改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企业经营决策的网络化与智能化,以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发展,争取全省企业信息化水平在3年内有大幅度提高,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加快产业信息化改造进程。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1]29号)和省科技厅有关信息化方面实施方案的要求,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全力推进机械、纺织、轻工、电子、化工、医药等重点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贸易、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电子化进程。选择我省制造业和服务业急需的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组织攻关,并在相关制造业产业和服务业的骨干企业中取得示范,通过地方政府与科技中介机构的推动,达到在整个制造业重点产业或重点相关服务业中推广应用的目的。 
  突出抓好园区信息化。按照我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优化园区环境为出发点,立足浙江产业特色和生产力布局,抓好各类国家及省级园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等)和特色经济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改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环境,整合区内信息资源,搭建产品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与技术支撑平台,优化园区管理和服务,强化园区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园区档次,促进园区招商引资,带动区内企业扩大出口,使之成为对外开放和迎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综合物流中心与临港物流基地的信息平台,逐步辐射浙北、浙西、浙东、浙西南等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周边城市,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用信息技术改造市场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购销存各环节全面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通过建立网上专业市场,实现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有机结合,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市场信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扩大市场辐射功能,带动我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块状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浙江专业市场规模和水平。 
  (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3]30号)精神,大力推进以政务公开为主的网上服务,按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优先建设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实现政务公开信息的网上发布、办事指南的在线查询等网上服务,逐步开展政务公开的网上办事和网上办公;加快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的构建,完善党政办公资源业务网,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分批整合、建设重大业务系统,逐步推进重点数据库建设,完成国家统一部署的“金”字工程的建设任务;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电子政务的政策法规、标准、安全、培训等发展环境。 
  (三)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大幅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继续贯彻执行《浙江省城市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浙信办发[2001]2号),以信息化试点市、县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与小城镇的城市信息化试点工作,及时总结、逐步规范;培育城市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与示范城市,开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评测,以点带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着重抓好城市综合管理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劳动保障、国民教育、文化娱乐、应急服务以及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信息化。大力推进宽带技术的各种应用,加速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电力、农业、水利、交通、旅游、通信、城市建设、区域发展规划、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公共设施及社会资源管理、能源等部门的应用,同时推进其在宏观决策、金融、军事和公安等方面的应用。基本建成全省三级公共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异地信息本省交换”。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加速城域宽带网络和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的建设,大力推广城市用户使用宽带网络。积极推进数字社区的建设,把数字社区建设成为政府与居民相互沟通、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窗口,社区居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救助及综合服务的应用平台;促进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直接进入居民家庭,有效服务于群众并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助;不断总结和规范成功试点经验,及时进行应用推广。 
  (四)促进农村与农业信息化,有力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 
  积极推进相对完整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各种农业适用数据库的研制、开发与集成,建立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农村干部培训、农民就业培训与相关劳务市场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数据库。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和卫星传输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体,围绕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民转岗就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方面,积极开展广泛的信息服务,把有效的政策、科技、教育、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农户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鼓励各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中介机构、企业或个人开发和推广新的农村适用信息技术和产品。逐步培育一批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专业户,先试点后推广,积极扶持农村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支信息服务与农业技术服务相结合的专业化队伍,探索浙江特色的农村和农业信息化道路,推进浙江农业现代化。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为“数字浙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突出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通信、光电子、计算机及网络产业,大力扶持数字音视频和新型元器件产业,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提供系统装备和技术支撑。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必须十分重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加快环杭州湾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建设和企业的集聚,着力培养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与“小型巨人”企业,形成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培育环杭州湾地区优势信息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主体,优化环境为重点,集聚人才为支撑,扩大开放与创新技术、机制为动力,面向国际、接轨上海、呼应苏南,带动全省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一带多园”格局,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要不失时机地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构建信息产业发展新优势,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国家及省鼓励支持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2]47号),着力抓好杭州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大省软件产业发展专项的扶持力度和导向作用,实现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支撑“数字浙江”建设,成为浙江“科教兴省”、“科教强省”战略的强大依托。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研发一批能有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提高产业综合实力。 
  (六)加强人才培育和信息化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数字浙江”建设的社会氛围。 
  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的指导意见》(浙人教[2002]178号),加快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基础教育,建成一批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和教育基地,运用网上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开辟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新途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对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在中、小学校普及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着力强化企业家队伍的信息化培训,加大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与信息化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全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快法规、技术标准、安全保障、项目管理、投融资机制等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探索完善、有效的信用评价方法,建立个人、企业、政府信用信息征信系统与对各类失信行为进行合理制约的信用信息应用系统;制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加快数字认证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监测中心的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数字浙江”的战略任务,是我省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各级领导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数字浙江”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强势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工作。 
  (二)完善机制,制定法规,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创造有利于“数字浙江”建设的良好环境。 
  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体制体系,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各级政府要集中相应财力,保证必要投入,建设社会公共信息设施,积极提供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支持广大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参与我省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风险投资,实现信息化建设投资的良性发展。 
  (三)抓应用、促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数字浙江”建设。 
  建设“数字浙江”,既要做好通盘规划,从整体上推进;又要区别轻重缓急,突出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良性互动。按照效益和带动原则,重点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以传统产业的全行业信息化改造为切入点,以应用为突破口,推进企业信息化。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促进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加强信息化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提高城市的服务管理水平,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以企业营销网络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为切入点,结合块状经济特色,抓好虚拟市场建设,提高市场管理水平,推进市场化。 
  (四)创新技术,强化支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为“数字浙江”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与产业支撑。 
  信息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产业支撑。进一步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保持软件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抓住长江三角洲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有创新能力的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建设,着力扶大扶强,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支撑与带动作用;积极扶新扶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设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基地,重点攻克一批共性技术难题,培养一批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小型巨人”企业与信息服务企业;扩展具有组织功能和创新能力的特色产业链,并形成扎根国内、面向全球的信息产业市场格局。 
  (五)集聚人才,培养人才,营造创业留人的良好氛围。 
  实施信息化人才战略是建设“数字浙江”,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挑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充分利用著名培训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人才培育与信息化普及教育工程,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社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完善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有关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留人环境。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5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