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08-10 生效日期: 2004-08-10
发布部门: 青海省
发布文号:
    
 
各州、地、市计委,各有关单位: 
  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大型石油、天然气和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及“资源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三个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项目的申报工作,按期将项目建议书(附软盘)等有关材料5份报送省发改委 高技术产业处。今年申报项目截止日期为2004年8月23日;明年申报项目截止日期为2005年3月10日。 
  另:该专项公告已在青海经济信息网(www.qhei.gov.cn)上发布。 
  联系电话:0971-6305760 
  联系人:李 梅 
  电子邮箱:lmltm509@sohu.com 
  附件: 
  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大型石油、天然气和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资源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二○○四年八月十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04]1224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术〔2004〕753号)精神,我委将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开发专项,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针对目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率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按照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在2-3年内重点突破能源节约的一批关键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能源安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重点开发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集成优化节能技术和新工艺 
  重点开发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集成优化节能技术和新工艺,主要是冶炼、缎烧、熔融、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综合优化节能技术,包括熔融还原新工艺、电解铝生产过程节能优化关键技术、铜(镍)闪速冶金节能技术、高岭土级烧节能新工艺技术、大型高耗能设备节能关键技术等。 
  预期目标:重点解决高耗能生产过程综合优化节能技术等工业生产过程综合优化节能关键技术和新工艺,使企业主要单位产品平均能耗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0%以上,较大幅度地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二)工业炉窑节能新技术 
  重点开发不同产品工业炉窑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技术),纯氧或富氧燃烧节能技术,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水泥生产技术,余热(废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大型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综合节能技术,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于法回收利用技术,化工与炼油工业可燃废气加收利用技术等)。 
  预期目标:解决蓄热式高温室气燃烧和脉冲燃烧关键技术,熔炼炉和烧成窑的余热高效利用技术,炉窑长寿化等关键工艺技术等一批工业炉窑关键节能技术,炉窑热效率提高10%以上。 
  (三)低耗能建筑节能技术 
  重点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材料,节能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技术,建筑物使用的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建筑智能控制技术和“热泵”技术,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等。 
  预期目标:掌握严寒地区城镇多层住宅、农村住宅的采暖能耗≤10Kgce/m2·年的成套技术,使建筑外围结构平均传热系数≤0.40W/(平方米M·K);非采暖地区热舒适性节能型建筑技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1.0W/(平方米M·K);改造后使建筑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达到节能65%的指标。 
  (四)节约和替代石油关键技术 
  重点开发单线50万吨水煤浆生产关键技术,低阶煤制备关键技术,高效水煤浆燃烧及应用技术;工业规模生物柴油生产及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利用油脂类废料和野生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开发一步法生产二甲酸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开发煤层气地面垂直一水平定向钻进关键技术,煤层气高效排采关键技术,井下大直径长钻孔钻进关键技术和稳定控制技术;开发燃料油、煤制醇醚燃料高效添加剂技术;开发重油燃烧添加剂和稠油、超稠油燃烧添加剂技术等。 
  预期目标:形成单线50万吨水煤浆生产工艺,喷嘴寿命2000小时以上,吨浆综合成本降低20%左右;形成生物柴油规模化生产工艺,一次甲脂化转化率大于95%;形成实现煤层气产业化规模的垂直一水平定向钻进抽放、排采技术,年产煤层气(纯甲烷)稳定在3x10的8次方立方米;开发并研制钻深1000m井下大直径抽放钻机及钻进工艺,平均钻进时效达到25m/h以上;提高节油率8%以上,改善燃烧和尾气排放,综合成本保持基本不变。 
  (五)大型风力发电技术 
  重点开发兆瓦级变桨变速型、大齿轮直驱型风力发电技术及发电机组相关制造技术,开发兆瓦级发电机组总体设计技术、风轮设计与制造、电机设计和控制技术等,兆瓦级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等。 
  预期目标:掌握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额定功率大于1000kw;最大风能利用系数大于0.44;噪声小于100dB(A)(距地面10m,8m/s风速标准状况下);实现风电机组最佳运行控制,平稳并网,并网冲击电流不大于1.5倍额定电流。 
  三、有关工作安排 
  (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作为项目主持单位,结合本公告具体要求与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组织与申报工作,同时汇总相关立项申请材料,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 
  (三)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承担项目所需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应的经济实力,鼓励产学研联合。 
  (四)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公告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立项建议书(格式要求附后)等材料,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 
  (五)本专项分今、明两年组织申报,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2004年8月30日,明年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05年3月20日。 
 
 
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大型石油、天然气和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04〕122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4〕753号)精神,我委将组织实施大型石油、天然气、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开发专项,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坚持新技术开发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根据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实施重点攻关,力争在炼油技术、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重点开发内容和预期目标 
  2--3年内专项的重点开发内容及预期目标为: 
  (一)石油化工 
  开发内容:清洁汽油生产技术,重点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技术,催化汽油后处理技术和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生产技术;清洁柴油生产技术,重点是降低柴油硫含量技术,提高十六烷值、加氢精制与改质技术;重油深度加工技术;炼化一体化技术,重点是重质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技术,重质原料生产乙烯技术,乙烯裂解、分离技术及装备;三大合成材料生产关键技术,重点是单体生产技术和聚合成套技术。 
  预期目标:汽、柴油质量基本达到欧皿标准,炼油总体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形成依靠自有技术建设大型现代化乙烯厂的能力,使石化主体技术接近国际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天然气化工 
  开发内容: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新催化剂、新工艺一体化技术开发;费托合成液态烃,重点开发合成气经费托合成制取高附加值的重质烃。 
  预期目标:以合成气制备为突破点,配套进行合成气制甲醇、合成油两大技术的研究开发,完成中试放大,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使我国天然气化工的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 
  (三)煤化工 
  开发内容:大型、高效煤的气化技术开发,突破一氧化碳转化、净化、催化合成等关键共性技术;“多联产”技术开发;煤及焦炉、高炉气制甲醇和二甲醚大型化技术开发;碳一化工下游产品及技术开发;煤化工及碳一化工领域新催化、新分离技术开发。 
  预期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高效率、低成本一和对煤种适应性强的气化技术,形成工业示范,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流化床气化技术开发,为一大批中小合成氨厂的技术改造提供先进气化技术。具备依靠以煤为原料建设大型甲醇、二甲醚、醋酸的技术能力。 
  (四)新型催化技术 
  开发内容:合成氨工业节能型新型催化工艺技术的开发;大吨位重要精细化学品合成新型催化工艺技术开发;生物催化产业化技术的开发。 
  预期目标:催化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工业示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有关工作安排 
  (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作为项目主持单位,结合本公告具体要求与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组织与申报工作,同时汇总相关立项申请材料,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 
  (三)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承担项目所需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应的经济实力,鼓励产学研联合。 
  (四)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公告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立项建议书(格式要求附后)等材料,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 
  (五)本专项分今、明两年组织申报,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2004年8月30日,明年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05年3月20日。 
 
 
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资源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04〕122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4〕753号)精神,我委将组织实施资源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专项,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原则 
  通过本专项的实施,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急需资源的增储接(扩)产能力。近期要通过资源勘探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不断增加石油、天然气、煤炭及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利用效率,为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保护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点开发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 
  1、油气勘探综合评价新技术。重点开发前陆盆地、隐蔽岩性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综合评价技术。 
  2、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重点是针对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的精度和分辨率。开发浅海、海上过渡带地震勘探技术。 
  3、海上油气勘探关键装备。重点研制海洋地震勘探装备,海洋钻、修井装备。 
  预期目标:通过关键技术开发,使探井成功率在现有水平上提高5%。在山地、黄土源及深层地震勘探领域有突破性进展,达到准确构造成像的水平;振幅保真成像技术达到实际应用水平;提高油气预测水平,三维地震分辨率再提高20-50%;隐蔽复杂油藏识别、前陆盆地勘探、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天然气勘探和深层勘探等技术有重大突破。 
  (二)油气田高效开发新技术 
  提高采收率新技术。重点开发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剩余油精细挖潜、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低渗透油气藏、稠油、超稠油的开采新技术以及特殊工艺钻井技术。 
  预期目标: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实施,使采收率平均提高0.5—1%。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目标需求、提高开发整体效益;提高钻井工程效率、降低钻井工程成本。 
  (三)煤炭资源高精度勘探及地质保障技术 
  1、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勘探技术。重点开发山区、黄土源区、沙漠、戈壁地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整套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技术。 
  2、东部深部煤炭地质勘探及地质保障技术。重点是地百三维地震勘探新技术研究,井下长距离超前探测技术为主的地球物理综合地质保障技术开发等。 
  预期目标:提出西部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山区、黄土源区、沙漠、戈壁地区)开展地震勘探的整套工作方法,显著提高分辨率。提供一套针对东部地区深部煤炭1000米深度以上范围内3-5米小构造精细勘查物探技术;实现对掘进工作面前方150米内地质条件的综合预报。 
  (四)深厚冲积层建并及资源高效开发新技术 
  1、深厚冲积层建井技术。重点开发600米以上深厚冲积层钻井法、冻结法特殊凿井技术。 
  2、薄煤层全自动刨煤机成套装备。重点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软硬件、支架电液系统及工作面自动化作业程序、电液系统的配套、综采刨煤机各设备间的配套合理性研究。 
  3、边角煤开采技术与装备。重点开发适合我国煤层和矿井条件的高效短壁开采工艺;开发连续采煤机、连续运输系统及其配套生产装备。 
  预期目标:掌握冲积层厚度为400-600米情况下的建井关键技术及冻结法特殊凿井技术。提高难采煤层资源回采率,并使设备国产化程度达到95%。形成2.5- 4米煤层或综采边角煤层条件下。年产 150-200万吨能力的成套技术和配套装备。 
  (五)提高紧缺金属矿找矿率的先进勘查技术 
  1、伴生金属矿集区资源勘查技术。重点开发500米以下、强干扰环境隐伏矿找矿技术。 
  2、大型矿山外围接替资源综合探查技术。围绕大型铜、铁等生产矿山。重点开发成矿地质、多频激电、地电化学找矿技术。 
  预期目标:大幅度提高我国大型金属矿山深部和外围金属资源的找矿率,增加新的紧缺资源(其中:铜金属量400万吨、铁金属量1亿吨),有效提高紧缺金属资源保障程度。 
  (六)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重点开发深部及复杂难采矿体开采综合技术;复杂难处理金属矿的高效分离技术;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高效冶金技术。 
  预期目标:实现对复杂矿体开采的低成本和高效率,提高回采率5%以上;提高充填效率,改善作业环境并实现矿山无废开采,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矿体和深井开采关键技术体系。解决复杂难处理矿的高效选矿新药剂、新工艺、提高大型高效的选矿技术装备水平。解决制约我国湿法冶金技术大规模发展的的瓶颈问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硫化矿加压、生物浸出技术。 
  三、有关工作安排 
  (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计划单列一企业集团作为项目主持单位,结合本公告具体要求与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的组织与申报工作,同时汇总相关立项申请材料,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 
  (三)申请项目的单位应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承担项目所需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应的经济实力,鼓励产学研联合。 
  (四)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公告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立项建议书(格式要求附后)等材料,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 
  (五)本专项分今、明两年组织申报,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2004年8月30日,明年申报截止日期为2005年3月20日。 
 
 
二○○四年七月十二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1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