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学论文 >
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8)
www.110.com 2010-07-24 12:59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权利本位是培养和弘扬公民意识的法律环境。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社会主义其他事业的顺利进行,都要通过公民的积极而负责的参与来实现。因此,培养和弘扬公民意识,塑造公民人格,就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观念、法治观念、宽容态度、责任观念等要素。主体意识,即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臣民;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而不是无足轻重的客体;自己是作为一个有独立意志和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的主体加入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程序的。权利意识,即意识到自己享有各种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并能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对一切合法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应有的尊重。参与意识,即意识到公民的本质在于参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既是自己的权利,又是自己的角色责任,并以实际行动热情而理智地参与政治活动以求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以对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平等观念,即意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都是主权权威的平等参加者,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没有任何理由享有特权,更不应当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法治观念,即意识到法治优于人治,尊重和遵守经由合法程序产生的、旨在维护秩序和正义、保障自由和效率的法律规则,按照法定界限和程序行使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抵制和监督一切违法行为。宽容态度,即承认别人有权利作出与自己不同的选择,发表不同的见解。只要没有违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公德和国家的法律,就应该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予必要的理解。责任观念,即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社会和国家负有公民的责任。这是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必然要求。上述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弘扬,只有在权利本位的法律环境中才是可能的。义务本位法只会导致臣民意识-消极地接受现行的政策、法律和支配力量的意识和惯性。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权利本位有上述巨大的社会价值,我们才满腔热情地主张和推进权利本位。

  社会主义权利本位与资本主义权利本位之间存在着原则界限和某些不同的特征。这些界限和特征表明社会主义权利本位是无比优越和完全新型的。(一)两者的阶级属性和服务方向不同。如同“自由”、“平等”、“效率”、“正义”等观念和价值一样,“权利本位”可以是“资产阶级的”(与资本主义原则结合),也可以是“无产阶级的”(与社会主义原则结合);与资本主义原则结合,构成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要素,服务于资产阶级剥削和役使劳动人民的私利,与社会主义原则结合,构成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要素,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二)在权利主体的广泛性和彻底性方面,社会主义权利本位优越于资本主义权利本位。资产阶级是以无产阶级的存在为生存条件的,因而它不可能真正希望无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获得彻底解放,享有与他们同等的权利和自由。无产阶级则要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任何类型(形式)的剥削和压迫的存在,都意味着无产阶级自身没有获得彻底解放,因而它大公无私,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所以,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日,就以法律或具有法律效力的政治宣言(政治纲领),把权利主体资格普及于全体社会成员。正如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所写的:“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⑴(三)社会主义法的权利本位原则与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是统一的。权利本位原则肯定并确立了权利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及义务对权利的从属性和保障作用。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排除了一部分人享有权利、另一部分人尽义务的不公平现象,是对权利本位原则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救济。由于这两个原则的有机结合,权利本位成为所有公民的权利本位,从而使权利本位在语言上、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再有资产阶级的含义和资本主义的性质。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