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自由的民族理论是否可能?(7)
www.110.com 2010-07-24 11:26



  [19] 参见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公法评论》网站(//www.gongfa.com)。

  [20] 中国的政制理论如要更具解释力,要充分考虑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也要正视自由主义在西方所遭遇的挑战与危机,如原子式的个人的假定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等问题,并且努力地回应这一挑战。中国宪政问题对于汉语学人智慧的挑战与机遇都是空前的。

  [21] “多元一体”观念值得深思,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至今国家尚未完全统一。统一的观念基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观念提出了处理一与两关系的新的思考,大陆与香港既分又合,但又非分非合,一与两不一不二。在处理台湾、西藏、新疆等诸问题时,“一国两制”观念则显得不足以应对其中蕴涵的一与多的关系。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观念经过新的诠释之后,有可能成为中国统一的观念基础。

  [22] 余英时:《打开历史百年纠葛》。

  [23] 作者认为民族国家建立与政党伦理的关系问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24] 白鲁恂:《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号。转引自许纪霖:《反西方主义与民族主义》。

  [25] 阿克顿,2001:《论民族主义》,载《自由与权力》第129-130页,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

  [26] 同上。

  [27] 许纪霖:《反西方主义与民族主义》,《公法评论》网站(//www.gongfa.com)民族主义专题。

  [28] 阿克顿,2001:《论民族主义》,载《自由与权力》第129-130页,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

  [29] 哈贝马斯:《人权的文化间性》。

  [30] 同上。

  [31] 可参考伊塞亚·伯林:《泰戈尔与民族意识》,秋风译。

  [32]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李泽厚的自立实践人类观念,与民族、民权、民生观念(孙中山),以及共和、民主、宪政(刘军宁)的秩序框架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思想史的延续性当予关注,这也许需要一种同情的理解,需要更具包容力的对于中国近代以来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解释范式。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