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试论坚持政治文明与维护公平正义之关系(2)
www.110.com 2010-07-24 11:27



  四是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惩治司法腐败。执法行为是法制文明的重要体现,人们往往容易用具体的执法行为对法制状况作出评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文明的基本要求。有法不依,枉法裁制,是剥削制度的残余,是与法制文明根本对立的。曾有人提出,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如果丧失了司法公正,何谈法制文明,更何谈政治文明。为了严格执法,要赋予司法机关独立的裁判权,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坚决杜绝权大于法、人大于法的封建残余。要建立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办错案者,无论是故意枉法裁判,还是因执法水平不高而出现过错,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大司法人员的流动速度,建立淘汰机制,及时确立准入条件和退出条件,将那些政治素质好,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保留在执法岗位,实现执法的公正性。

  总之,就是从司法文明所应体现的法治建设这个主题,根据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这一基本目标,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着眼于现代、着眼于实践、着眼于推进司法文明建设来确立正确的司法理念。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国家治理形态,民主是它的基础和实质内容。而民主的基础就是平等,就是反对特权,呼吁对人尊重。因此,司法主体要牢固地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和人权理念。

  平等是法的基本属性、基本含义。平等的理念,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不仅司法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也是耳熟能详。但是在司法领域中真正体现、普遍做到还有较大距离。这是因为人治的劣根性还存在,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还存在缺陷,司法的权威尚未树立,司法主体的素质还不适应法治的要求等等。所以,我们在致力于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中,还要在司法人员中加强这一理念的培植。当前,针对人世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盖面更宽,内容更丰富。法制统一原则是世贸基本原则之一,世贸组织要求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而市场的统一,必然要求有统一的法制来规范。如果不能公正、统一地适用法律,就不可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做到对待当事人一视同仁,不应当公私有别、内外有别,平等地保护多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人权是平等的基础。因此,“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人权状况的如何,可以说是与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直接相关的。马克思就曾明确指出,每一个人自由地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认真地看待权利”已成为现代法治理念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面对国际人权法的发展,我国已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特别是我国已融人国际社会这个大家庭,已加入相关的人权国际公约,就必须认真重视人权问题,根本改善人权状况。其中更为迫切、更重要的是,要以人权保障的理念武装全体国民的人权价值观,作为司法权的直接行使者-司法主体,则更是当务之急。既要保护各诉讼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格尊严,要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的司法活动、执法活动更趋于人道化、人性化,真正彰显司法文明。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最终目的,也是司法的最高追求。司法要实现公正除了要充分体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制原则,确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外,还应该从司法运作的本身出发,增强司法过程的透明度、司法处理的效率性,以及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并重,实现从内涵要求到外在条件的双重保障和统一。由于“法律至上”是实现法治不言而喻的命题,是法治的关键内容和最重要的要求,是广为人们所接受和重视的。透明、公开是公正的合乎逻辑的形式外在要求,也是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透明度原则相适应的。暗箱操作易生偏颇、腐败,公开有利于接受监督,公开的范围越广、力度越大,司法活动所受到监督的范围就越广,受到监督的力度就越大,进而也就有力地推动公正司法的进程,以公开促公正。应该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也日益显现。但在人们指责司法腐败的时候,就表明人们还有更高的心理预期。司法活动中不透明、不公开的事例还有许多,形式上书面审还存在,内容上释理性还缺乏,决策上主观意志还左右,甚至长官意志、领导批示还屡见不鲜。因此。司法主体要自觉地树立起公开、透明的司法理念,摒弃司法神秘的色彩,不断拓展和深化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实施阳光作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