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法 > 商标动态 >
泉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初探(3)
www.110.com 2010-07-08 16:34

  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改变出资人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现状,这是冲破家族式管理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证稳定、合理的人才结构。其次要积极吸纳和利用社会管理资源,依法规范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行为,面向社会招聘经营者。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管理创新,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泉州市民营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传统企业,因此必须以新的思维和新观念,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民营企业

  优化区域布局。湄州湾南岸石化港口工业区着重推进石化工业、修造船业、仓储业发展,逐步建设成全国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化工油气仓储基地,并向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国际中转港发展;放开投资领域,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石化中下游产业链,发展大型港口仓储和海上运输业,主动成为修造船的配套协作企业。晋江口科工贸旅游经济区以发展出口轻加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建设电子信息、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等加工制造基地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围头湾地带对台贸易加工区要成为民营企业加强泉台科技协作、来料加工、吸引台资、对台贸易基地。东西溪流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重点建设资源环保型民营经济生产、出口基地,带动矿业、食品加工、制药、陶瓷等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发展好三大产业集群: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等为主体的传统产业集群;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为主体的主导产业集群;以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特种陶瓷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在空间上,要围绕环

  泉州湾特大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出专业功能区,相对集中发展建设上、中、下游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在产业内部,要注意尽快形成配套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链体系;在功能布局上,通过加强交通、水电、网络、供气、仓库、码头、废水处理、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

  (四)打造泉州板块,加快构建民生产品制造业基地打造特色集群。近期应重点培育纺织、服装、鞋业、石化等特色明显、产业链长、有一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力争至2010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个,即服装;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3个,即石化、鞋业、纺织;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0个,即石材、建陶、食品饮料、机械制造、雕刻工艺、陶瓷、纸业、电子、制伞和包袋。

  打造名牌。一是争创名牌。以产品质量为根本,抓好ISO9000、ISO14000和SA8000等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使名牌的市场指标与国际接轨。二是提升名牌。把产品名牌打造成企业名牌、产业名牌,特别要注意把一个名牌发展为系列名牌,把国内名牌发展为国际名牌。三是经营名牌。加强产业集群名牌管理,依靠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加强名牌资产管理,提高名牌资产运营效益。

  打造规模企业。在各大集群内部筛选确定一批代表性企业,鼓励企业增资扩营,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增强核心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积极推进产业集群龙头企业规范和完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亲亲食品、新世界石业、冠福陶瓷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五)提升整体素质,提高民营企业创新水平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抓好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区域生产促进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支持体

  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和以经济政策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技术创新调控体系等五个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推广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进步、机制转换等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

  提升外向带动水平。紧紧抓住世界经济结构新一轮调整的战略机遇,努力实现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的转变。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的契机,加强外引内联,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重化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抓住台湾产业外移和CEPA机遇,进一步提高泉州民营企业与港澳台企业之间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提升循环发展水平。树立生态产业园区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为抓手,按照集中布局、集中控制的要求,建立废物交流系统,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链和企业共生发展的生态产业群。

  (六)营造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产业集群促进体系

  营造政务环境。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从市、县、乡三个层面推进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建设“阳光政府”,为集群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营造市场环境。应以构建快捷、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为先导,规划建设泉州大型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区,完善人才、土地、技术、资金、信息、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物资流、客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通道,以大流通促进大聚集,以大聚集带动大繁荣。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同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倾力建设“诚信泉州”,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合理竞争。

  营造服务环境。要规范健全行业协会,制定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加强行业协会的培训,提高行业协会服务企业和应对国外反倾销的能力。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