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法律常识 >> 防骗手册 >> 查看资料

警惕一种特殊的“诈骗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近日,一名吴姓受害人向铁路警方报案:称自己被人骗了2万元人民币。原来,五月的一天,吴的父亲坐火车去山东某地,在火车站候车室,有人主动与其搭讪。由于等候上车前的无聊,吴的父亲就和那人打开了话匣子,说到尽兴处,吴父将家里的情况都一咕脑儿的道给了对方,包括被害人吴某的住址、电话号码等。
   不久之后,吴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直称是吴父的熟人,告知吴某其父在车上突然发病,现已下车在某医院救治,急需2万元现金,让吴某马上电汇过来,并将所汇的银行帐号告知了吴。吴某得知父亲突患急病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也不加考虑和去验证,赶紧按照那人给的地址和银行帐号将2万元钱汇了过去。直到吴父到达目的地后打电话给吴,吴才如梦初醒,发觉自己受骗上当了。
    如果吴父遇到陌生人与其搭讪或当谋生人套其家人情况时,能够引起警觉,也就不会发生受骗的情况。再如果说,吴某接到诈骗电话后,能够冷静地想想,打个电话到骗子所报的那个医院证实一下,也能避免受骗上当
    现在,骗子利用一些现代通讯设备进行诈骗,在不照面的情况下,抓住了人性的某些弱点,使这种并不高明的骗术屡屡得手。
    正像一些以“中奖短信”进行诈骗犯罪活动那样,达到诈骗目的。如某某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息:xx集团公司为答谢用户,特此举行sim卡抽奖活动,恭喜你中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手提电脑或其他丰厚的奖品,速来电xxxxxx。受骗人按照号码打了个电话,对方便要受害人在三天之内到远离受害人的地方去领奖,否则按弃奖处理。望着丰厚的奖品,受害人又不忍舍去。受害人又问能不能邮寄,对方欲擒故纵,先犹豫,过些时候又致电说能够邮寄,但要邮寄费几百元,并提供了一个银行帐户。被害人心想,几百元对于上万元的奖品实在算不上什么,就将钱寄去了。这是受害人受骗的第一段。如果受害人贪心不死,急于得到奖品,那么,骗子的第二段就会接踵而至。对方来电声称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钱,受骗者就会毫不犹豫地寄去多少钱。过了几天,对方又来电表示奖品已到达受骗者所在地的机场,另需商品增值税等多少元。受骗者听到奖品已到机场,又会寄去多少钱。受骗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陷进去的。
    警方提醒大家:以上列举的,只是其中的诈骗术之一。人们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仔细思考一下,从各种途径去了解辨别情况的真伪。切莫随意轻信、急于求成,致使你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李开宏律师
广东深圳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孙志军律师
湖北武汉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2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