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法律常识 >> 防骗手册 >> 查看资料

十大价格消费陷阱!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亏本价”、“一折起”……当一个个刺激眼球的字眼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往往能引发人们购物的冲动。但人们往往没有想到,他们可能遭遇了价格欺诈的“陷阱”。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货比三家,注意预防“十大价格消费陷阱。
   陷阱一:虚构原价。如某服饰商店在销售一套服装时,标价“原价2300元,现价280元”,而实际上这套衣服从未按2300元在该商店销售过。
   陷阱二:虚构降价原因。如某商店在店外打出招牌“本店转让,最后十天所有商品降价大甩卖”,而实际上该商店并未实施转让。
   陷阱三:虚假优惠折价。如某服饰商店在销售某一品牌服装时,标价“800元,打9折”,而实际上,该商店所销售的这套服装一直都以720元销售。
   陷阱四:价外馈赠物品不如实标示品名或数量。如某鞋店在销售时,打出“买一赠一”的广告语,而实际上消费者在该店购买一双鞋子,得到的价外馈赠物品只是一双袜子。
   陷阱五:价外馈赠物品所标价值与实际不符。如某家电商场在销售某一品牌空调时,标明“购买某型号空调,送价值200元吸尘器”,而实际上这种吸尘器在其他商场只售150元。陷阱六:虚构产地。如某商场在销售某品牌手表时,在标价签上标明“产地:瑞士”,而实际上该手表是由上海某厂家组装制造的。
   陷阱七:价格承诺不履行。如某商家在销售服装时,标示“全场5折”,而实际上只有部分服装是按5折销售。
   陷阱八: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如某商场销售一款手机,其所标价格比其他商店低一倍,而实际上此款手机属于残次处理品,商场在销售时,未事先告知消费者。
   陷阱九:标价与实际结算价不符。如某超市在销售某品牌花生油时,标价45元,而在收银时按46元结算,商家解释说价格已调整,标价签来不及更换。
   陷阱十:不标示或含糊标示价格附加条件。如某手机经销商在销售某款内含话费的手机时,只标明“内含话费240元”,而实际上该款手机所含的话费只能用于抵消月租费。(东南早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周磊律师
江苏无锡
王骏凯律师
江苏无锡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李晓航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刘平律师
重庆渝中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4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