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刑法学 >> 查看资料

浅论我国共犯人分类标准

发布日期:2011-11-24    文章来源:互联网

论文摘要

共犯人刑事责任的科学分类有赖于对共犯人的正确分类,因此,共犯人的分类问题,从来都是各国刑法立法的重点。为了给共犯人的定罪与量刑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共犯人的不同分类标准加以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立法上对共犯人应采取何种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抛砖引玉。

关键词:共犯、分工分类、标准。


共犯人,也称共犯,有时是“共同犯罪”的简称,有时是“共同犯罪人”的简称。本文一般将共同犯罪人简称为共犯人。共犯人的分类,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共犯人所进行的适当划分。其目的在于确定各个共犯人的刑事责任,即先按一定的标准对共犯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共犯人的种类确定相应的定罪与量刑原则。

一、共犯人分类的种类及其目的。

(一)共犯人分类的种类。

共犯理论是以共犯立法为依托的。共犯立法对于共犯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关于共犯人分类的立法例,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我国刑法关于共犯人的分类问题。从各国立法上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对共犯人种类加以区分。至于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工分类法,即按照共犯人行为的性质和活动的分工特点分类。这种方法又有二分法(即分为正犯和从犯)、三分法(即分为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四分法(即分为实行犯、组织犯、教唆和帮助犯)。二是作用分类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分类,从而将共犯人分为首犯和从犯。

1、分工分类法。

(1)二分法。

正犯,直接实行犯罪行为者为正犯。

从犯,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三分法。

德国现行刑法典,是以1871年德国刑法典为基础,经多次修订而公布的,其对共犯人的分类采用的是三分法,即将共犯分为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三种。

共同正犯,“数人共同实施犯罪的,均以正犯论。”[1]教唆犯,“故意教唆他人故意实施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2]

帮助犯,“对他人故意实施的违法行为故意予以帮助的,是帮助犯。”[3]

(3)四分法。

1952年的《阿尔巴尼亚刑法典》对共犯人采用四分法。该法典第13条规定:“直接参加实施犯罪的人,是实行犯。组织犯罪团体、领导犯罪团体、制定犯罪计划或者指挥实施犯罪的,是组织犯。怂恿他人实施犯罪的人是教唆犯。以建议、指点、供给工具、排除障碍或者事先允诺隐匿罪犯、湮灭罪迹进行帮助实施犯罪的人是帮助犯。”[4] 2、作用分类法。

在我国古代刑法中,《唐律》首次规定了共同犯罪,并以作用分类法将共犯人分为首犯与从犯。即“以造意为首,余并为从。”这种分类方法,明清各代的律例相沿不改,形成了我国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传统。

(二)共犯人分类的目的。

从古今中外立法例可以看出,各国在共犯人分类的立法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各国性质和国情不同,法律文化传统不同,采用的学说不同等原因所致。然而,从逻辑上来讲,对同一事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标准本身必然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价值取向。各国对共犯人之所以在立法上予以分类,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刑事责任即定罪量刑问题。

二、 我国共犯人分类标准的不足。

(一)立法梗概。

我国1979年刑法 ,基本上是吸收了196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修正稿)》即第33稿的作用为主,分工为辅的混合式的分类方案。但是1963年刑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就共犯人的分类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共提出了五种分类方法:(1)以共犯人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所起的作用为标准分类,即作用分类法。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与胁从犯或主犯、从犯、其他积极参加犯罪的一般犯与胁从犯。其理由是,这种分类法符合我国历史传统和司法习惯;可以明确体现党和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区别对待的政策和原则;便于分化瓦解犯罪集团,集力打击最危险的犯罪分子;作用分类法较好地区分了共犯人各自的刑事责任,为分别量刑提供了重要依据。(2)依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行为分工进行分类,将共犯人分为正犯、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或正犯、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和组织犯。其理由是,这样的分工分类方法可以明确显示出各类共犯人各自的作用。从而避免不是主犯便是从犯的简单化缺陷;便于解决对于共犯人尤是正犯以外的共犯人的定罪问题。(3)以分工分类法为主,作用于分类法为辅的分类法,将共犯人分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然后,再将主犯、从犯的分类加以吸收,既明确组织犯是主犯,帮助犯是从犯,教唆犯根据实践情况认定为主犯或从犯。对于实行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为主犯、从犯或一般犯。其理由是,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吸收两种分类法的优点,既可以解决定罪问题,又可以解决量刑问题。(4)以作用分类法为主,分工分类法为辅。认为按作用分类法虽然有优越性,但不能把教唆犯包括在内,而教唆犯有其复杂性,不专门规定,其定罪与刑事责任问题都有不好解决。根据上述理由提出了三种分类方案:第一,分为主犯、从犯、要犯、教唆他人犯罪的、胁从犯;第二,分为主犯、从犯、其他积极参加犯罪的(即一般犯)、胁从犯、教唆他人犯罪的;第三,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他人犯罪的。(5)把共同犯罪分为两个类型:集团性共同犯罪和一般性共同犯罪,按照不同类型对于共犯人进行分类。认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共同犯罪,其共犯人的分类是不同的,不应混为一谈。并且我国政策上所说的主犯、从犯,主要是就犯罪集团中的共犯人而言的。一般共同犯罪中的共犯人很难区分主从。据此,提出如下分类方案:集团性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一般共同犯罪人以分工为标准。分为正犯、教唆犯、帮助犯。[5]以上意见,经过反复比较,刑法草案第33稿采用了第四种分类法的第三种方案,于第23至26条分别规定了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1979年7月通过的刑法,在共犯人的分类上,接受了刑法草案第33稿的规定,只是个别地方稍作修改,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理论认识上的分歧。

虽然1979年刑法基本上吸收了刑法草案第33稿的规定,但是,有关共犯人的分类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对共犯人的分类采用新的四分法,即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种分类主要是以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分类标准,同时,也照顾到了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这一观点在我国刑法理论中长期处于通说地位。

第二种观点认为,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不能结合起来。因为划分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同,将以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共犯人混在一起,一定会出现一个罪犯同时具有并列的双重身份现象。当一个人教唆他人犯罪时,如果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他既是教唆犯、又是主犯,这样就会出现分类重叠的逻辑错误。因而只能说教唆犯分别归属于主犯或从犯,而不能与主犯、从犯并列。结论是:我国刑法采用作用分类法,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三类,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6]

第三种观点认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是按作用分类的共犯人的基本种类,而教唆犯是按分工分类的共犯人的特殊种类,在刑法理论中,可将我国刑法中的共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分工为标准,分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第二类,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只是在以分工为标准所作的分类中,只有教唆犯才是法定的共犯人种类。[7]

我们则认为以上三种观点虽各有一定道理,但又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第一观点肯定教唆犯是共犯人的独立种类,这是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可取的。但认为我国刑法是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把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则不够妥当。正如第二种观点指出的那样,分类标准必须同一,把两种标准结合起来分类,是违反形式逻辑的分类规则的,根本谈不上“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实际上,在我国刑法中,主犯、从犯、胁从犯是以作用为主并混杂分工内容所做出的分类,教唆犯则是纯粹以分工为内容所做的分类,在分类标准上根本无法把它们统一起来。正如对法律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为国内法与国际法,程序法与实体法,但却不能把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种类统一起来,即不能说法律可以分为国内法、国际法、程序法、实体法四类。由此可见,认为我国刑法是采用新的四分法,而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确有其不当之处。

第二种观点指出了第一种观点的不足,主张分类标准的统一性,这是可取的。但认为我国刑法中的共犯人只有主犯、从犯、胁从犯三种,否定教唆犯是独立的共犯人,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众所周知,我国刑法在共同犯罪一节中明文规定了“教唆犯”,之所以在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特别规定教唆犯,就是因为它本身在定罪与量刑上有其特殊性。

既然教唆犯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共犯人的独立种类,而它又不能与主犯、从犯、胁从犯相并列,视为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相结合的“新四分法”的分类结果,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才合适呢?前述第三种观点看上去似乎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持此观点的论者,一方面肯定教唆犯是共犯人的独立种类,另一方面又主张分类标准同一性的原则,认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是以作用为标准分类的结果,教唆犯、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是采用分工分类法的结果,只不过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不是法定的共犯人种类。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虽然是采用不同分类法划分的结果,但可以同时并存。由此来肯定我国刑法对共犯人分类上的合理性。但是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只是脱离现行立法的一种纯粹理论分析。从我国刑法关于共犯人的规定来看,主犯、从犯、胁从犯的划分标准其实并非完全采纳作用分类法,众所周知,分工分类法是以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各自的行为特征为标准的,而作用分类法则是以共犯人在整个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依据的。但我国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其中所谓“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无疑是共犯人的客观行为特征。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据此,从犯包括两种人:一种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即对共同故意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与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人;另一种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即为实行犯罪提供方便、帮助、创造条件的人。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起辅助作用具体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提示犯罪地点和犯罪对象,窥察被害人行踪,探察和传递有利于犯罪实施的消息,指点犯罪路线,消除犯罪障碍等等。”[8]这样,从犯的概念中就包含着帮助犯的客观行为特征。可见,在我国刑法中,本以作用分类法划分的主犯、从犯概念中却混杂着分工分类法的内容。再者,根据刑法第29条关于教唆犯的规定,即“教唆他人犯罪的……”,这无疑应是根据分工分类已然得出的种类。从现行立法规定来看,认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是按作用分类的共犯人基本种类,而教唆犯则是按分工分类的共犯人特殊种类的观点,大有值得推敲的余地。

由此看来,我国现行刑法将共犯人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四种,其所采用的划分标准既非单纯的作用分类或分工分类法,亦非两种分类的有机统一,而是一种混合分类法,也可以说是以作用为主分工为辅的分类法。然而这种分类法,不仅在理论上不符逻辑,引起诸多争论,而且由于立法上将共犯人只区分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没有明确实行犯、组织犯、帮助犯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致各共犯人刑事责任的实现在司法实践中困难重重。

(三) 实现运作中的疑难。

1、共同犯罪定性上的混乱。

对共同犯罪的案件应根据什么原则定性,既是目前法律规定不甚明确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的难题。目前,司法机关倾向于按照主犯的罪名定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85年《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中就作了这样的规定:“内外勾结进行贪污或盗窃活动的共同犯罪,应按其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定罪。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一般是由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如果共同犯罪中主犯的基本特征是贪污,同案犯中不具有贪污罪主体身份的人,应以贪污罪的共犯论。”我们认为,上述司法解释中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决定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观点显然与刑法理论相矛盾。因为,主犯与从犯的划分,是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的作用所作的分类,其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共同犯罪的量刑问题。而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是指共同犯罪的性质,也就是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显然,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按照为解决共同犯罪量刑问题而划分的主犯与从犯来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2、不利于解决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

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的一种形式,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同样会出现和形成犯罪的预备、中止、未遂和既遂等不同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的不同停顿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共犯人的定罪与量刑。然而与单独犯罪不同,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行为是由多个危害行为组成的,即除了由共同实行行为组成外,还可能包括组织行为,帮助行为,教唆行为等。共犯人的行为类型不同,其各自的犯罪预备、未遂或中止情况也不同。刑法中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规定不能当然地适用于共同犯罪之中,还有赖于刑法总则中对共犯人的各种行为类型予以明确规定。然而,我国刑法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四种,并无实行犯、组织犯、帮助犯的种类。就主犯、从犯与胁从犯分担的行为来讲,既可能是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即实行行为,也可能是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犯罪行为。这三种共犯人中的哪一种人是处于核心地位?哪两种人是处于从属地位?难以确定。由于犯罪的着手,是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开始实行;犯罪得逞是犯罪构成要件的齐备,因而,在哪一种共犯是处于核心地位,哪两种共犯人是处于从属地位这个问题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对于未实施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共犯人着手犯罪始于何时?犯罪既遂何时成立?均无法认定。从而使共犯人的刑事责任无法科学地解决。



三、 我国共犯人分类标准的完善。

(一)倡导两种分类并存的结构。

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并存的二元立法结构。“共同犯罪的定罪,是按分工分类法,对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定罪问题加以明确,解决其定罪根据问题,共同犯罪的量刑,是按作用分类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分别解决其量刑问题。”[9]我们认为这一分类方案是恰当的。以分工分类法解决共犯人的定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作用分类法解决共犯人的量刑问题,这样既有助于发挥两种分类法的优点,又有助于克服两者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共犯刑事责任的圆满实现。

1、两种分类法并存的必要性。

定罪和量刑是共犯人刑事责任实现的两个必要环节。根据罪刑法定与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共犯人刑事责任的公正解决需要同时采取两种分类方法将共犯人的种类在立法上分别加以明确规定。

在定罪问题上,共犯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犯罪的事实性基础是行为,非行为不能与犯罪发生关系。罪行法定原则,现今已成为指导各国刑立产法与实践的准则。“无行为则无犯罪 ”这一广为流传的法律格言,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格言表述。个人自由有赖于公民对行为的预测可能性 ,只有在法律上对可罚行为的具体类型予以明确规定,公民才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与后果,不会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而不安或者不敢实施合法行为,从而导致行为萎缩的效果。因此,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刑法必须明确其所禁止行为的界限。不仅如此,刑法作为一种裁判规范,也只有通过对各种可罚行为的具体规定,才能为司法人员提供一个客观明确的认定罪与非罪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对行为人是否适用刑罚处罚。在采用分工分类方法的各国立法中,只有二分法、三分法与四分法之别,相比之下,四分法将共犯人区分为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与帮助犯四种,无疑对共同犯罪行为的规定更加具体明确,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因此,就共犯人的定罪而言,分工分类法中的四分法无疑是一种更具科学性的共犯人分类方法。

就量刑问题而言,对共犯人分类应采纳的正确标准是作用分类法,即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与从犯。主犯因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其社会危害性较大,应承担较重的刑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其社会危害程度小,应承担较轻的刑罚。至于我国刑法中的胁从犯,它实际上是从共犯人参与共同犯罪的原因上所作的分类。而参与犯罪的原因只是考察共犯人所起作用大小的一个因素。一些共犯人虽然是被迫参加犯罪的,但以后可能会变为积极自愿从事犯罪活动,甚至可能成为共同犯罪中的骨干分子。因此,依照作用分类法,只能将共犯区分为主犯与从犯,不能是主犯、从犯与胁从犯。

共犯人分类的目的在于科学地解决共犯人的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的实现必须以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为指导。因此,在立法上只有坚持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两种标准,对共犯人的种类分别予以明确规定,才能为共犯人的定罪与量刑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犯人刑事责任实现的科学性。

(1)共犯人的定罪。

正确认定共同犯罪行为,涉及到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一个怎样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刑法必须明确规定。刑法明确与否不仅仅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刑法价值观念的问题。因为定义明确的刑法才能起到事先警告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的自由,然而在我国刑法规定中,共同犯罪行为的界定是不明确的。修订后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是一个关于共同犯罪的法定概念。但在这个关于共同犯罪的概念中,只是解决了主体(二人以上)和主观罪过(故意)的问题。对什么是共同犯罪之“犯罪”却模糊不清。如果沿用一般的犯罪定义,那么,只是解决了实行犯的定罪问题,而没有涉及到非实行犯的定罪问题,从而失去了对其处罚的依据。本着刑法的明确性原则,有必要在共同犯罪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共同犯罪行为的分工,将各共犯人所参与的行为类型详加区别,并在刑法中加以明确规定,使人们明确共同犯罪人的确切内涵,也为非实行犯(组织犯、帮助犯、教唆犯)的定罪提供了法律根据。因此,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与帮助犯的分类是共同犯罪概念的延伸和补充。对共犯人定罪时,必须将共同犯罪的概念与依照行为分工的不同共犯人种类结合起来作为法律依据。

(2)共犯人的量刑。

第一,主犯与从犯的认定。

主犯与从犯的划分是以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标准的。分工分类法对各种行为类型的区分可以作为判断共犯人作用大小的一项依据。一般来说,组织行为重于实行行为,实行行为重于帮助行为。教唆行为基于其主观恶性,可以对其处以较实行犯大致相同的刑罚。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都是主犯,帮助犯是从犯。但毕竟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不同,由于共犯人主观上的意识联络与行为上的客观联结,决定了共犯人的行为类型与其社会危害性并非往往一致。组织犯,因其组织行为操纵整体共同犯罪的进程,在共同犯罪中始终起主要作用,作为主犯处罚自无疑义。实行犯,由于其行为直接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共同犯罪中的其他共犯人的犯罪意图要通过实行犯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是起主要作用的,应认定为主犯。但是,并非所有的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都起主要作用,如有的实行犯是在教唆犯的教唆下实施犯罪行为的,且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实行犯只实施一小部分实行行为,严重的后果是由他人直接造成的;有的实行犯实施的行为本身处于次要地位等,这些实行犯就不是主犯,而应认定为从犯。教唆犯,由于是教唆他人犯罪,是犯罪的制造者,因而,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通常起主要作用,属于主犯。但在个别共同犯罪案件中,教唆犯可能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至于帮助犯,在通常情况下,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是次要作用,只能认定为从犯,不能作为主犯。因此,主犯与从犯的认定,必须以整个共同犯罪为背景,在分析各共犯人的恶性程度、行为特征、参加犯罪的程度、各共犯人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共犯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各共犯人作用的大小。

第二、主犯与从犯的处罚原则。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终归要落实到每个共犯人的身上。共同犯罪共同负责只是指明共犯刑事责任的质—定罪问题,即每一共犯人都对其所参与的共同犯罪负责,对其未参与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共犯人都负相等的刑事责任。本着罪刑相适用的刑法原则,对主犯与从犯的处罚应坚持以下原则:

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对主犯之所以从重处罚,主要是因为主犯具有其他共犯人不可比拟的社会危害性。从主观上说,主犯往往是犯意发动者,在共同故意的形成过程中,其意志往往对其他共犯人的意志具有决定作用,具有较深的主观恶性;从客观上来说,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着核心的主导作用,所以对主犯应当从重处罚。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不仅罪行重大,而且往来是累犯,惯犯,这些人恶习难改,对其他不稳定分子也具有感染性。因此,刑罚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目的也要求对主犯从重处罚。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造成的危害较少,所以应当承担较主犯为轻的刑事责任。但从犯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犯虽然作用起的较小,但主观恶性较大;有的主观恶性虽小,但其危害较大;有的主观恶性和实际危害都较少。因此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参与实施犯罪的程度、情节、后果及危害性等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这样,根据所起的作用大小,将共犯人区分为主犯与从犯,并对主犯从重打击,有利于突出刑法打击的重点,更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首恶分子,并有利于对共犯人的分化瓦解。在对主犯从重打击的同时,对从犯区分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处罚原则,使罪刑相适应原则得到更加深入、细致的贯彻,使共犯更易于认罪服法,从而有利于刑罚的目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同上。

3、同上。

4、《刑法参考资料选编》(四),北京大学法律系编。

5、高铭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6、张明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高铭宣主编:《刑法学》(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84年第2版。

9、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徐久生、庄敬华译:《得国刑法典》,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2] 同上

[3] 同上

[4] 《刑法参考资料选编》(四),北京大学法律系编,第145-147页。

[5] 高铭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52-54页。

[6] 张铭楷:《教唆犯不是共犯人中的独立种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8页。

[7]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1页。

[8]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99页。

[9] 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作者:刘晗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陆腾达律师
重庆江北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高洪祥律师
黑龙江黑河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魏伟律师
北京朝阳区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牟金海律师
山东东营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8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