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规定

发布日期:2013-07-06    作者:110网律师
在现实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大病小病都希望获得医院专家医师的指导与建议。由此引发了看病难的问题,也凸显出医疗资源的不足,分布不均。随着疑难病症的增加,加之人们维权法治意识的提升,医疗纠纷也集中爆发。患者家属认为医院医疗行为存在问题,而医院矢口否认,造成医患冲突。再加之医疗行为本身存在风险和医疗事故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对于如此专业的问题,患者无法区分。而怎样去认定是否是医院过失,医疗过失行为对于损失结果的原因力,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借助第三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怎样鉴定,程序怎么走,需要材料如何,是当事人在咨询律师时,总要提到的细节问题。结合最近接手的几起医疗事故纠纷的案例,在加之笔者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对于医疗事故的一些问题,进行描述,希望给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
一、医疗事故的启动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二、医疗事故的鉴定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参加鉴定的人员的构成:
 三、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医学会组成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负责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四、医疗事故的受理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医学会应说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涉事双方向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提交的材料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责任。
六、医疗事故的费用支付
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按规定缴纳鉴定费。若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
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过程: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双方当事人退场;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八、对专家组的鉴定结论要求:
  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有如下内容: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等级;
  ()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应当包括上款()()项内容;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
九、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限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也就是说如果是现在申请鉴定,医学会正式受理后60日内应该拿到鉴定书。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刘同发律师
河北保定
宋昕律师
广东深圳
孟凡兵律师
江苏南京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高宏图律师
河北保定
李晓航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邓桂霞律师
山东聊城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93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