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未请假提早下班出车祸,算工伤吗?(附山东高院一判例)

发布日期:2016-11-15    作者:单义律师
未请假提早下班出车祸,算工伤吗?(附山东高院一判例) 编辑部  法务之家
网友咨询:
我公司正常下班时间是下午六点,我司员工武大下午四点多自行回家,路上发生同等责任的交通事故。武大说是跟公司请假了,但是真的没请假,公司主管领导和人力部门均未收到请假申请,那么,这个请假与否的举证责任到底是武大承担还是公司承担?因为没请假,公司怎么能证明真的没请假的证据呢?结合本案,如武大未请假早退,能否认定工伤?
我们先看看认定工伤的法律规定:
其一、众所周知,《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因此,可以从该条规定中看出,可认定为工伤须有三大限定:一是上下班途中;二是发生交通事故;三是认定者为非主要责任。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未请假早退回家,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登香认为,结合实际情况和多数案例,一般情况下,职工在合理时间段内的迟到、早退途中,应当认定为上下班途中。主要理由和参照依据有:
1、我国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前面已经提到,工伤认定一般不追究伤害事件的原因、程度和性质。除非工伤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情形【(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2、国务院法制办2005年对《关于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5号)给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的答复中已经明确。复函内容为:你办《关于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辽政法〔2005〕12号)收悉。经研究,并征得劳动保障部同意,答复如下:职工所受伤害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规定,就应当认定为工伤。(说明,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已将“机动车事故”修改为“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
3、《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川高法[2006]436号)第二十一条曾有过类似规定:认定职工工伤的“上下班途中”是指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途中。职工在合理时间段内的迟到、早退途中,应当认定为上下班途中。职工在上下班途中从事了其他活动,该活动是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的、合理的要求,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改变以 “上下班”为目的的合理路线,应当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武大符合认定工伤的3个要件,应予认定工伤。
抛开工伤认定,关于“是否请假”谁举证这个问题北京市中本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玉林指出:没请假属于消极事实,单位举证很难的。应由劳动者举证,但举证责任不能太重,初步举证即可,比如电话、短信、微信、口头请假的话需有人证。否则,劳动者应承担不利后果。
①摘自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登香《为什么提早下班路上出车祸要认工伤?》一文,此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劳动法库”。
山东高院一判例:
二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鲁行终1024号
【基本案情】
王某系山东鑫某公司员工,发生交通事故前被派至山东某粮油公司从事车间保洁工作。
2014年1月15日上午11时许,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从粮油公司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交警认定王某承担本次事故的次要责任。王某的正常下班时间为12∶00,事故发生当日其未请假提前离岗。
2014年11月3日,王某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求认定其受到的事故伤害为工伤。
2015年7月15日,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定王某受到的交通事故伤害不符合认定工伤的法定情形。
2015年11月12日,市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
⑶一审判决:山东日照中院驳回鑫某公司不属于工伤的诉讼请求。
【二审判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结果审理认为:
首先,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看,建立工伤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以维护弱势群体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限制其享受合法权益。《工伤保险条例》取消原《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有关”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的规定,即体现了这一立法目的。
其次,《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并没有对”上下班途中”的概念作出明确解释,更没有将“上下班途中”限定为“正常上下班途中”。所以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应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出发,作出有利于受伤职工的解释。职工提前下班回家与正常下班后回家一样均属于“下班”,在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均属于“在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
再次,职工提前下班的行为违反的是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与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因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而丧失工伤保险待遇。王某所受伤害符合上述规定。市政府所作的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
综上,原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鑫某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刘永军律师
山西太原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周磊律师
江苏无锡
李思南律师
江西南昌市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王海波律师
安徽合肥
于洋律师
广东广州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0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