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利用他人手机向网贷平台借款后共同使用构成诈骗罪

发布日期:2019-11-04    作者:李建录律师
2018年7月,被告人杨某与被害人蔡某通过交友平台相识并结为密友。被告人杨某谎称是大型国企职工,其父母离婚后分割家产,将有巨额财产分配给其所有;鉴于自己的公职人员身份,遂请求被害人蔡某为其代为持有资产。被告人杨某以被害人蔡某的名义开办银行卡,并绑定蔡某支付宝账户。
      同年8月至10月期间,被告人在获知被害人的手机开机密码、支付密码后,使用被害人的手机分别向微信的“微粒贷”、支付宝的“借呗”、京东的“金条借款”和“招联-好期贷”等借款平台申请借款,并转汇入其为被害人所开办的银行卡中。被告人以旅游散心、考察项目等理由,携被害人及其家人四处游玩,将上述钱款挥霍。截至案发,除分期偿还了8000元,被告人尚有13万元未能还清。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杨某虚构事实,趁被害人不备,利用被害人手机申请向网贷平台借款借款,导致被害人背负债务。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且数额巨大。据此,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判处罚金六万元。
      本案中,虽然被告人将所骗钱款大部分用于被害人及其家人的消费,但在诈骗已经既遂的情形下,这种行为是对赃款的事后处置,不影响诈骗的定性。本案的发生,对被告人和被害人双方都不啻于一场悲剧。正如被告人最后陈述所言:如果撒了一个谎,就要不停地撒谎也弥补。出于虚荣心,被告人随口吹了一个牛皮,就不得不用各种借款来维持其“不差钱”的形象,最终在仅仅两个月间,将所借十三万元被挥霍一空。即使到被害人准备报警前夕,被告人还在谎称“母亲的资产马上就要转移过来,先借钱周转一下,我负责处理”。这场闹剧换来的,就是被告人要在28岁的大好年华,在铁牢里度过人生本来最精彩的五年半的时光。而对于被害人来说,虽然被告人被判有罪,但不意味着被害人就不要偿还网贷平台的欠款。迄今为止,被害人已经偿还了8万余元借款,还有余款及高额利息有待清偿。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很多网贷平台只要使用手机APP注册手机号、输入短信验证码等就可以获得贷款,甚至无需本人身份验证。这就警示我们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不要被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刘海鹰律师
辽宁大连
李德力律师
福建莆田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22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