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对受贿罪的错误认识:借钱不是受贿

发布日期:2020-08-10    作者:杜红涛律师

错误认识一:“收钱是受贿,借钱应该不要紧吧,大不了还掉”
        风险分析:公职人员作为社会成员,同样具有买房、看病、教育、投资、消费等需求,完全可以像普通民众一样通过借贷来安排收支。然而,在亲友之间以民间借贷为特征的借款不会涉及受贿。但如果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又符合相关法定条件的话,即使归还,仍可能因为存在“权钱交易”的因素而被认定为受贿。比如,在巡查或调查自己或有关联的人之后去归还管理服务对象的借款的,并认为没有及时归还,可能被认定为受贿。 
        典型案例:在浙江高院(2017)浙刑终406号案件中,公职人员程某辩解称向俞某借款200万元系民间借贷。法院认为,俞某证实其于2007年借给程某200万元后,从未向程某催讨归还,而且为了与程某搞好关系也不会向程催讨。程某亦供述,其于2007年向俞某借款200万元后,其有能力归还,但一直未主动提出还款,俞某也未要求其还款。其知道这笔钱实际上不是借款,是俞某送给其的好处。两者相互印证,足以证明程某收受俞某200万元系受贿。 
        条文规定:《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借款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行为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问题: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 
        文章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邓桂霞律师
山东聊城
魏伟律师
北京朝阳区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陈铠楷律师
四川成都
金立强律师
河北石家庄
胡律助律师
四川成都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吴丁亚律师
北京海淀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6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