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民事 >> 合同纠纷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吴健弘  刘海鹰  李仁红  申维丰  蒙彦军  
已解决问题

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

 11-06 13:58  悬赏 0  发布者:wfy869…… 给我留言 地区:北京-朝阳区 回答:(20)
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最佳答案
  • [北京-西城区]
  • 陈晓云律师 VIP
  • 电话:13810012526
  • 4570146积分
回复时间:2013年11月06日 14时22分
知道或应当知道后一年内,但工资可在职或离职后一年内要求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
非常感谢!
其它答案
回复时间: 2013-11-06 13:59
劳动仲裁是1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00
一般为一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01
劳动仲裁是1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03
你好,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或劳动关系实际履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03
劳动仲裁是1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05
要在1年内申请仲裁的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08
您好,仲裁时效为一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10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12
时效一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18
是1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4:23
一般是一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5:22
一般是一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15:43
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回复时间: 2013-11-06 16:06
您好,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商事仲裁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6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9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4、仲裁时效期间应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权利人提出要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的行为可构成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得以重新计算。
对于劳动仲裁来说,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回复时间: 2013-11-06 17:48
你好,一般是一年内。
  • [北京-朝阳区]
  • 常路律师 VIP
  • 电话:15901128689
  • 305834积分
回复时间: 2013-11-06 18:03
您好,1年
回复时间: 2013-11-06 20:12
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
回复时间: 2013-11-06 22:27
你好,一般时效是一年的。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江苏无锡
河北保定
浙江杭州
黑龙江哈尔滨
河北石家庄
广东深圳
福建厦门
湖南长沙
广东深圳
最新回复律师
山东 临沂
人气:249933
江苏 无锡
人气:51562
河北 保定
人气:162015
河北 保定
人气:287716
辽宁 大连
人气:14961
浙江 杭州
人气:443879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78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