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财政部印发《全民所有制交通运输企业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帐务处理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3-06-21 生效日期: 1993-06-21
发布部门: 财政部
发布文号: (93)财会字第32号

按照财政部(93)财会字第01号“关于印发《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的规定,交通运输企业将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交通运输企业原执行的会计制度将同时废止。现将全民所有制交通运输企业新旧制度衔接中有关帐务处理问题规定如下:
  
一、调帐原则
  企业于1993年7月1日前仍然按照原《国营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有关的会计帐目,并按原规定的记帐方法进行日常会计核算,编制有关的会计报表。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发布的《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新制度后,1993年7月1日以前的业务事项不再调整。
  调帐时,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对原有经济事项的调整(如有价证券应计利息等),应作为6月底以前发生的经济事项补记到6月份帐内。企业应按补记后的数字编制有关会计报表和科目余额表,并将科目余额作为7月份的月初数。
  企业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对7月份月初余额进行的调整,应作为7月份的经济事项(调整月初数)记入7月份有关帐内,7月份的有关报表应按调整后的数字编制。
  
二、帐目调整
  1.“固定资产”科目
  新会计制度仍设置“固定资产”科目,由于固定资产标准的改变,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资料,一部分要转为低值易耗品,而另一部分原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劳动资料,要转为固定资产。
  在调帐时,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分次摊销法进行核算的企业,将固定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时,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低值易耗品仍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的企业,则应将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的50%,贷记“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原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劳动资料需要转为固定资产的,不再结转,仍然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以后新发生时再按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进行核算。

  2.“折旧”科目
  新会计制度设置了“累计折旧”科目,但核算内容与原“折旧”科目基本相同,在调帐时,将“折旧”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折旧”科目。

  3.“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
  根据新制度的规定,企业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不再采用核销的办法。新制度没有设置“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调帐时,对原“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借款利息部分,经批准,冲减专用基金,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未抵冲利息部分,以及待核销基建支出中的其他支出,应分别摊销期限,分别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

  4.“待处理固定资产盈亏”和“待处理流动资产盈亏”科目
  新制度将“待处理固定资产盈亏”科目和“待处理流动资产盈亏”科目合并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企业已列入待处理的固定资产损失和盘盈,在执行新制度前应按老办法处理完毕,不存在调帐问题。已列入待处理的流动资产损失和盘盈,尚未处理完毕部分,应从“待处理流动资产盈亏”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5、“无形资产”科目
  新老会计制度中对“无形资产”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企业可以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6.“长期投资”和“有价证券”科目
  新老制度中对长期投资均设置了“长期投资”科目,但新制度和老制度的“长期投资”科目核算内容不同。原制度“长期投资”科目主要核算除有价证券以外的其他各种企业投资,而长期债券投资记入“有价证券”科目,新制度将企业的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长短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分别设置科目进行核算,同时取消“有价证券”科目。
  企业在调帐时,应对“有价证券”和“长期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有价证券”科目中,属于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应转入“长期投资”科目,其余部分转入“短期投资”科目;“长期投资”科目中,属于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应转入“短期投资”科目。
  在结转债券投资时,债券的应计利息,在转帐前应事先预提计入有关专用基金等科目,预提后再予结转。预提时,应按照债券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以及已持有时间计算出债券投资应计的利息,借记“有价证券”科目,贷记“专用基金”(有关明细科目)等科目;转帐时,将长期债券投资本息,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将短期债券投资本息,借记“短期投资”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属于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结转时借记“短期投资”科目,贷记“长期投资”科目;原“长期投资”科目中属于在一年内不准备变现的投资,仍然保留在“长期投资”科目中。
  新制度规定,长期投资中的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长期投资帐户所反映的企业投资额,要随着其所占有的接受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而变动,即接受投资企业净资产增加(或减少),作为投资收益(或损失),同时长期投资帐户也同样增加(或减少)。在进行上述调帐前,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记帐的企业,还应将长期投资帐户按权益法的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增加的数额,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调整减少的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7.“资金调拨”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资金调拨”科目,在调帐时,应将“资金调拨”的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所属内部核算单位应作为“其他应付款”进行核算。

  8.“材料采购”科目
  新老制度都设置了“材料采购”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企业可以按照“材料采购”科目的余额结转或沿用旧帐。

  9.“燃料”科目
  新老制度在燃料的核算方面,都设置了“燃料”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企业可以按照“燃料”科目的余额结转或沿用旧帐。

  10.“材料”科目
  新老制度在材料的核算方面,都设置了“材料”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企业可以按照“材料”科目的余额结转或沿用旧帐。

  11.“低值易耗品”科目
  新制度规定,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数额较大的可以通过“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在调帐时,企业将低值易耗品的摊余价值,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按已摊销的价值,借记“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按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贷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企业,还应同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用红字登记)。
  低值易耗品仍然采用五五摊销法计算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的企业,可不作上述调整。
  在库低值易耗品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12.“轮胎”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轮胎”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改变,在调帐时,企业只需要将“轮胎”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13.“调进外汇价差”科目
  原制度规定设置“调进外汇价差”科目。“调进外汇价差”科目有余额的企业,应增设“外汇价差”科目,调帐时,将“调进外汇价差”科目的余额转入“外汇价差”科目,借记“外汇价差”科目,贷记“调进外汇价差”科目。

  14.“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新老会计制度中均设置了“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除了上述涉及到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因素外,其余部分应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15.“委托加工材料”科目
  新老会计制度中均设置了“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核算方法基本相同,企业可以根据“委托加工材料”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16.“超储积压物资”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超储积压物资”科目。调帐时,企业应将超储积压物资中的材料部分,转入“材料”科目;将低值易耗品部分,分别转入“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委托外单位加工改制的超储积压物资,属于材料的,应转入“委托加工材料”科目;属于其他物资,分别在有关科目中设置“委托加工物资”明细科目,调帐时,应转入有关科目的委托加工物资明细科目,加工完成后,取消“委托加工物资”明细科目,转入有关库存明细科目。

  17.“运输支出”“装卸支出”“堆存支出”“外轮代理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原制度“运输支出”“装卸支出”“堆存支出”“外轮代理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核算内容在新制度中略有变化,原“外轮代理支出”科目核算内容并入新制度设置的“代理业务支出”科目。“运输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增加了核算内容。调帐时,应将“运输支出”“装卸支出”“堆存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将“外轮代理支出”科目余额转入“代理业务支出”科目。

  18.“生产支出”和“辅助生产”科目
  新制度没有设置“生产支出”和“辅助生产”科目,调帐时,应将“生产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将“辅助生产”科目的余额转入“辅助营运费用”科目。

  19.“船舶固定费用”“船舶维护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科目
  新制度“船舶固定费用”“船舶维护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企业在调帐时可直接将“船舶维护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帐或沿用旧帐。“船舶固定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不需转帐。

  20.“辅助船舶费用”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辅助船舶费用”科目,而设置了“辅助营运费用”科目,由于“辅助船舶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不需转帐。

  21.“港埠费用”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港埠费用”科目,而设置了“营运间接费用”科目,调帐时,“港埠费用”科目如有余额,应转入“营运间接费用”科目。

  22.“车间经费”和“管理费用”科目
  按照原制度的规定,一般企业车间经费和管理费用月终应无余额,所以不存在调帐问题。季节性生产企业如果“车间经费”科目有余额的,在调帐时,将其转入“营运间接费用”科目。有封冻、枯水等非通航期的企业,如果“管理费用”科目有余额的,在调帐时,属于营运费用部分,转入“营运间接费用”科目,属于管理费用部分,仍然保留在“管理费用”科目,属于财务费用部分,转入“财务费用”科目。

  23.“待摊预提费用”科目
  新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待摊预提费用”科目,而是分别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原制度中“待摊预提费用”科目的各项费用,摊销期限在一年之内的,转入“待摊费用”科目核算,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转入“递延资产”科目核算。尚未使用的预提费用,转入“预提费用”科目。调帐时,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对“待摊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一年内可以摊销的费用,转入“待摊费用”科目;属于一年以上方予摊销的费用,转入“递延资产”科目;属于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各种费用,转入“预提费用”科目。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凡已完工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仍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不予结转;凡未完工的,其实际支出仍保留在“专项工程支出”科目,与其他未完工程支出一并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待完工后,再按新制度的要求转入“递延资产”科目。
  (3)如果企业的“专用基金--大修理基金(船舶修理基金)”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其借方余额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

  24.“轮胎摊提费用”科目
  新会计制度未设置“轮胎摊提费用”科目,而将其并入“预提费用”科目。调帐时,应将“轮胎摊提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预提费用”科目,借记“轮胎摊提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

  25.“待摊税金”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待摊税金”科目,而将其核算内容并入“待摊费用”科目。调帐时,应将“待摊税金”科目的余额转入“待摊费用”科目,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待摊税金”科目。

  26.“清理维护费”科目
  新制度中未涉及关停企业会计处理方法问题,对这类企业仍应按原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发生的清理维护费仍使用“清理维护费”科目。

  27.“产成品”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产成品”科目。调帐时,应将“产成品”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28.“现金”“银行存款”“专户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专项存款”科目
  新会计制度“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银行存款”科目增加了核算内容。调帐时,应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新制度取消了“专户存款”“专项存款”科目,调帐时,应将“专户存款”“专项存款”科目的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

  29.“应收票据”科目
  新会计制度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企业在调帐时,可直接将“应收票据”科目的余额转帐或沿用旧帐。

  30.“基层单位周转金”“内部往来”“其他往来”“专项往来”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基层单位周转金”“内部往来”“其他往来”“专项往来”科目,而是设置了“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调帐时,应对“基层单位周转金”“内部往来”“其他往来”“专项往来”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分别转入“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

  31.“营业往来”“购销往来”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营业往来”“购销往来”科目,而设置了“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应付帐款”和“预收帐款”科目。调帐时,企业应对“营业往来”“购销往来”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分别转入“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科目。

  32.“联运及代理单位往来”“进款往来”“待扣税金”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联运及代理单位往来”“进款往来”“待扣税金”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设这三个科目进行核算。对“联运及代理单位往来”“进款往来”这两个科目的余额,如不增设科目核算的,应转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待扣税金”科目的余额,如不增设科目,应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33.“应付票据”科目
  新老会计制度中“应付票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调帐时,将“应付票据”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34.“工资结算”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工资结算”科目,而设置了“应付工资”科目。在调帐时,应将“工资结算”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付工资”科目。

  35.“事故费用结算”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事故费用结算”科目,调帐时,企业应将“事故费用结算”科目的余额,转入“预提费用”科目。

  36.“折旧基金结算”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折旧基金结算”科目,调帐时,应将“折旧基金结算”科目的余额,转入“实收资本”科目。

  37.“应交税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交税金”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在调帐时,应将“应交税金”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38.“应交利润”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付利润”科目,并且核算内容较原制度有所改变。调帐时,应将“应交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付利润”科目。

  39.“其他应交款”“专项应交款”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专项应交款”科目,设置了“其他应交款”科目,但在核算内容上有所变化。调帐时,应将“其他应交款”“专项应交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其他应交款”科目。

  40.“应弥补亏损”科目
  新会计制度未设置“应弥补亏损”科目,在调帐时,应区别情况处理:
  应由预算、上级主管部门弥补的亏损反映了企业与国家预算、上级主管部门的结算关系,企业在未收到此项补亏资金前,作为一笔债权,仍然保留在“应弥补亏损”科目内,待有关方面弥补后,逐步转平。
  应由以后年度利润弥补的亏损及应由联营方弥补的亏损,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减项,调帐时,应将其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应弥补亏损”科目。

  41.“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和“专用基金--更新改造基金”科目
  新会计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和“专用基金--更新改造基金”科目,而设置了“实收资本”科目进行核算。在调帐时,将“专项工程支出”科目中的待转已完工程支出中的实际成本与“固定基金”相对冲,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项工程支出”科目;将“专项工程支出”科目中的待转已完工程记录的应付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等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其他支出,报经批准后,冲减专用基金,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项工程支出”科目,不足部分,借记“递延资产”科目,贷记“专项工程支出”科目。
  经过上述处理及第55条规定处理后,再将“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和“专用基金--更新改造基金”科目的余额转入“实收资本”科目,借记“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专用基金--更新改造基金”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42.“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
  原制度按借款的用途分设了“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四个科目。新制度将企业的借款按偿还期长短分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科目核算,在调帐时,企业应对“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一年以内需要偿还的借款,转入“短期借款”科目,借记“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属于超过一年以上需要偿还的借款转入“长期借款”科目,借记“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等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企业在作上述调帐时,应对长期借款的应计未计利息及外币折合差额进行分析,分别处理:
  (1)凡借款购建固定资产的项目未完工的,应计入有关工程成本。
  (2)凡借款购建固定资产的项目已完工的以及其他长期借款项目,属于1993年6月30日以前借入的贷款,已经发生的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经批准冲减企业专用基金结余,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或“专项工程支出”“专项往来”(投资借款的利息支出)科目;属于未抵冲的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计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尚未冲减的以及以后新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有承受能力的企业,按照新制度规定计入财务费用,没有承受能力的企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先记入“递延资产”科目,分期转入“财务费用”科目。
  (3)属于1993年7月1日以后借入的借款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处理。

  43.“应付债券”科目
  新制度将原“应付债券”科目分解为“应付短期债券”和“应付债券”科目。在调帐时,企业应对“应付债券”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券本息,转入增设的“应付短期债券”科目;属于一年后才需偿还的债券本息,仍然保留在“应付债券”科目内。
  对应付债券上的应计未计利息,比照第42条有关规定处理。

  44.“应付引进设备款”科目
  新会计制度未设置“应付引进设备款”科目,企业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应付的价款,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可在“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在调帐时,应将“应付引进设备款”科目的余额转入“长期应付款”科目;将“专项往来”科目中,属于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及其他长期应付款,转入“长期应付款”科目。
  长期应付款的利息以及外币折合差额,比照第42条有关规定处理。

  45.“运输收入”“装卸收入”“堆存收入”“外轮代理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新制度对原“运输收入”“装卸收入”“堆存收入”“外轮代理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作了小的调整,取消“外轮代理收入”科目,增加了“代理业务收入”科目。调帐时,应将“运输收入”“装卸收入”“堆存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将“外轮代理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代理业务收入”科目。

  46.“销售”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销售”科目,而是设置了“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在调帐时,对已记入“销售”科目并已结转“利润”的有关收支均不调整,执行新制度后,再改按新制度规定设置科目进行核算。

  47.“利润”科目
  新制度将“利润”科目分解为“本年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在调帐时,对已记入“利润”科目的经济业务一律不调整,执行新制度后,再按新制度要求,设置“本年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

  48.“利润分配”科目
  新制度将原“利润分配”科目分解为“利润分配”和“投资收益”两个科目。在调帐时,对已记入有关“专用基金”科目的债券利息收入及已记入“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单位转来利润,不予调整。执行新制度后,再改按新制度的规定,将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49.“港务管理收入”“港务管理支出”“港务管理收支结余”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港务管理收入”“港务管理支出”科目,未设置“港务管理收支结余”科目,调帐时,应将“港务管理收入”“港务管理支出”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将“港务管理收支结余”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50.“以港养港资金收入”“以港养港资金支出”“以港养港资金结余”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以港养港资金收入”“以港养港资金支出”“以港养港资金结余”科目,调帐时,应将“以港养港奖金结余”科目的余额,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待实际使用时,用于港口建设部分,转入“资本公积”科目;用于非港口设施建设部分,报经批准后,冲销“专项应付款”科目。

  51.“内部结算收入”“内部结算支出”“内部收支成果”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内部结算收入”“内部结算支出”“内部收支成果”科目,调帐时,应将“内部结算收入”“内部结算支出”“内部收支成果”科目的余额,转入有关损益类科目。

  52.“专项物资”科目
  新会计制度未设置“专项物资”科目。调帐时,应将“专项物资”科目的余额,转入“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科目,借记“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科目,贷记“专项物资”科目。

  53.“专项工程支出”科目
  新会计制度中未设置“专项工程支出”科目,而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调帐时,应按本规定首先对“专项工程支出”科目进行相应调整后,再将其余额转入“在建工程”科目。

  54.“专项往来”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专项往来”科目,调帐时,除上述已说明结转内容外,其余部分应进行分析,如有留存外汇调剂转让所得人民币收益先转入有关专用基金,剩余部分分别转入“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55.“专用基金”科目
  新制度不再设置“专用基金”科目,除了上述有关规定中涉及的内容外,企业应将“专用基金”科目中的“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后备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盈余公积”科目;将“大修理基金(船舶修理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预提费用”“应付福利费”和“应付工资”等科目;将“速遣奖金”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付工资”科目。结转前,“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后备基金”明细科目中,如果有的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应与其他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相对冲,如抵冲后仍有借方余额或均为借方余额,应将其借方余额与“固定基金”“流动基金”科目的贷方余额相对冲。大修理基金明细科目如果有借方余额,应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职工福利基金明细科目如果有借方余额,经批准后,先用其他专用基金抵补,抵补的顺序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风险保证金”明细科目如有余额,由于此项基金既有负债的性质,又有资本性质。所以,在承租期未满前,此项基金的属性难以界定。这类企业应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长期负债”项目反映,待承租期满时,再分别情况处理:属于核销部分,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科目;属于留在企业的部分,再转入“盈余公积”科目。
  企业的住房周转金如有余额,也应暂时转入“专项应付款”科目,其会计处理方法待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印发后,由我部另行规定。

  56.“工资基金”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工资基金”科目。原“工资基金”科目如有余额,应转入“应付工资”科目。

  57.“专用拨款”科目
  原制度中的专用拨款科目主要核算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挖潜革新改造拨款;二是科技三项费用拨款。对于第一项内容,一般用于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或追加固定资产价值,在调帐时,应将其余额转入“实收资本”科目。对于第二类拨款,其资金属性在尚未使用前难以界定,企业可以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待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核销部分,报经批准后,冲销“专项应付款”科目;其余部分转入“资本公积”科目。

  58.“未分配承租收入”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未分配承租收入”科目,这个科目如有余额,由于其性质尚难以界定,在调帐时,应设置“专项应付款”科目,将其余额转入“专项应付款”科目,待以后确定其性质后再进行结转:属于留在企业部分,转入“盈余公积”科目;属于其他部分,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科目。

  59.“坏帐准备”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坏帐准备”科目,但原制度没有设置这个科目。企业应于年度终了,按照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帐准备,提取的坏帐准备在“坏帐准备”科目核算。由于新制度是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因此,6月底可不提取坏帐准备,待年度终了时再据以提取。调帐时,已经超过三年的应收帐款,应在“应收帐款”科目单独核算,其中,确实不能收回的,报经批准后分期处理。

  60.“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企业应对已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凡属已转入清理并已自“固定资产”科目转销,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的固定资产,不再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以后再发生变价收入或清理费用时,再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变价收入大于清理费用的部分转入营业外收入;变价收入大小清理费用部分,列作营业外支出。
  企业进行调整帐目后,应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各科目借方余额合计应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如不一致,应寻找原因,将错误调整过来,直至试算平衡。
三、会计报表
  企业1993年7月份的“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栏内的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金平衡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调整方法参照上述调帐有关规定处理。
  1993年7至12月份的“损益表”,按下列格式编报(格式附后)。1994年起,按照《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损益表”格式填报。在填列1993年7至12月份的“损益表”时,“1-6月”栏按照原国营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填报口径填列;“本月数”栏按照新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填报口径填列7至12月各月份的有关数字。
                  损益表
               __年__月__日         会交02表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1-6月│本月数│本年累计数
────────────────────┼──┼────┼───┼─────
一、主营业务收入(或营运、销售收入)  │1 │    │   │
  减:营业成本(或营运、销售成本)  │2 │    │   │
    营业税金及附加(或营运、销售税 │3 │    │   │
    金)              │  │    │   │
    营运(销售)及其他费用     │4 │    │   │
二、主营业务利润(或营运、销售利润)  │5 │    │   │
  加:其他业务利润(或其他销售利润) │6 │    │   │
  减:管理费用            │7 │ ×  │   │
    财务费用            │8 │ ×  │   │
三、营业利润              │9 │    │   │
  加:投资收益            │10│    │   │
    营业外收入           │11│    │   │
  减:营业外支出           │12│    │   │
四、利润总额              │13│    │   │
────────────────────┴──┴────┴───┴─────
四、其他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1.关于奖金逐步计入费用的会计处理
  按照规定,奖金已经列入费用的企业,分配计入费用的奖金,借记有关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奖金暂未列入费用的企业,按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部分,在“利润分配”科目下设置“转作奖金的利润”明细科目,企业提取的奖金,借记“利润分配--转作奖金的利润”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计入管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企业应在“应付工资”科目下设置“应付职工工资”和“工资储备”明细科目。企业提取或分配的工资数,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工资--应付职工工资”科目,企业提取的工资储备,借记“应付工资--应付职工工资”科目,贷记“应付工资--工资储备”科目。动用工资储备时,应从“工资储备”明细科目转入“应付职工工资”明细科目。
  企业应在“财务状况变动表”(会交03表)第27行项目下,增设“(5)转作奖金的利润(28行)”项目,该项目应根据“利润分配”科目下所属的“转作奖金的利润”明细科目的借方本年发生额填列。在“利润分配表”(会交02表附表1)第11行项目下,增设“转作奖金的利润”(11-1行)项目,反映企业提取转作奖金的利润。

  2.关于上交承包利润的会计处理
  按照国务院关于“八五”期间继续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精神,仍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按规定应交的承包利润,在“利润分配--应付利润”科目核算。期末,企业计算出应交的承包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利润”科目,贷记“应付利润”科目;收到返还的超承包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超承包所得中扣除应付给经营者的奖励部分)、“应付工资”(超承包所得中应付经营者的奖励部分)科目。

  3.关于税前还贷及单项留利的会计处理
  企业按照规定用税前利润归还的各种借款,在“利润分配”科目下设置“归还借款的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按规定用税前利润归还的各种借款,借记“利润分配--归还借款的利润”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科目。
  按照规定,治理“三废”盈利净额、技术转让净收入以及国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利润等仍然可以单项留给企业。企业应在“利润分配”科目下设置“单项留用的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单项留用的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单项留用的利润”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科目。
  企业应在“财务状况变动表”(会交03表)第28行项目下,增设“(6)归还借款的利润(29行)、(7)单项留用的利润(30行)”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应根据“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归还借款的利润”“单项留用的利润”明细科目的借方本年发生额填列;在“利润分配表”(会交02表附表1)第1行项目下设置“减:归还借款的利润”(1-1行)和“单项留用的利润”(1-2行)项目,反映企业归还借款的利润和单项留用利润的数额。

  4.关于无偿调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出固定资产,调出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清理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仍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清理所发生的净损失,冲减资本公积。企业按规定无偿调出的固定资产,应按调出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调出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企业应在“财务状况变动表”(会交03表)第17行项目下,增设“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净损失”(17-1行)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该项目应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帐面原价(扣除原安装成本,下同)加上新的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等作为调入固定资产的原价。企业调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调入固定资产的净收益(即原价减已提折旧,下同)以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调入固定资产的净收益,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按所发生的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安装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按调出单位的帐面原价加上新安装成本以及包装费、运杂费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贷记“在建工程”科目,按其差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5.关于公益金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一般盈余公积”和“公益金”两个明细科目。“一般盈余公积”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归还借款的利润、单项留利以及按规定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一般盈余公积;“公益金”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资金。企业提取的公益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公益金”科目;企业用公益金购置集体福利设施,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盈余公积--公益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科目。

  6.关于应收补贴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增设“118应收补贴款”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应收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并增设“582补贴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应取得的补贴收入。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收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借记“应收补贴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收到补贴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补贴款”科目。期末“补贴收入”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结转后“补贴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会交01表)第7行项目下,增设“应收补贴款”(7-1行)项目;在“损益表”(会交02表)第15行项目下,增设“补贴收入”(15-1行)项目;在“财务状况变动表”(会交03表)第45行项目下,增设“6.应收补贴款”(45-1行)项目,原“6.其他应收款”改为“7.其他应收款”,以下顺序顺延。

  7.关于专项拨款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增设“272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有关部门拨给企业的专项拨款以及港口企业的以港养港资金收入。企业应在“专项应付款”科目下设置“专项拨款”等明细科目。
  企业收到专项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待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核销部分,报经批准后,冲销“专项应付款”科目,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其余部分转入“资本公积”科目,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期末,“专项应付款”科目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会交01表)第75行“其他长期负债”项目内反映。“专项应付款”科目的来源和运用,均应包括在“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增加长期负债”和“偿还长期负债”项目内。

  8.关于企业代征港口建设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的会计处理
  企业代征的港口建设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代征港口建设费(或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科目;企业按规定提留的代征港口建设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手续费,借记“其他应交款--代征港口建设费(或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上交代征的港口建设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借记“其他应交款--代征港口建设费(或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9.其他
  (1)为了便于提供计算交纳流转税的依据,企业应在“应收帐款”科目下,设置“托收承付”明细科目,并按应收帐款单位设置明细帐。
  (2)在“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下增设“3.国家资本”“4.法人资本”“5.个人资本”和“6.外商资本”四个项目。

1993年6月21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5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