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常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5-08 生效日期: 2006-05-08
发布部门: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常政发[2006]58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节约资源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围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六个方面,突出抓好生产环节和建设环节的资源节约。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切实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法治和制度为保障,加强引导和管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形成节约型的发展理念、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常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末,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耕地保有量达到省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1.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做好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定期开展能源平衡测试,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跟踪和指导,力争上述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左右。改造和淘汰高耗能的炉窑、风机、泵、电机等通用耗能设备,对铁合金冶炼、电镀、水泥、化工等行业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实行单耗与能源价格联动,促使其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依法加强对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用能评估,新上项目必须达到行业节能标准。
  2.推动建筑节能。按照节能省地型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实施建筑节能各方主体的职责和义务,从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多个环节加强管理,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积极发展建筑节能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
  3.减少交通运输能耗。制定适合我市特点的机动车能耗、排放和淘汰标准,引导使用高性能、小排量、低排放的汽车,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汽车,在党政机关和公交、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实施。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公共汽车在2一3年内基本改用天然气,出租车行业推广使用天然气。
  4.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和居民住宅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在全社会倡导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室内空调温度提高1一2摄氏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16摄氏度。贯彻《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依法加强对空调、冰箱等产品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管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严格实施国家用能产品能效市场准入标准。
  5.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养老院、医院、学校等为重点,积极推广太阳能利用设备,结合居民小区和小城镇建设,建设一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我市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促进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6.加强节能管理。编制全市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落实保障措施,明确支持重点,引导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和考核工作,建立完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开展节能型企业创建活动。
  (二)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1.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采取严格措施,有效保护基本农田。严格农用地转用计划和土地征收审批管理,坚决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进一步清理整顿砖瓦窑业,严格控制毁田烧砖。
  2.加强用地规划管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执行。变“土地围绕项目”为“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和规模、方向”,对所有新增项目实行严格的用地预审,核定用地规模,对达不到规定投资强度的项目和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土地管理部门不予供地。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每亩土地的实际投入不得低于250万元。
  3.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试行意见》,开展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动员和鼓励污染大、能耗高的企业实施搬迁,明确除工业集中区以外城区一律不再新建工业项目,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范围内现有污染企业的搬迁。鼓励标准厂房建设,提高我市各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率,容积率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4.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开展农村村庄整理,通过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同时利用市场化手段开展“城中村”改造试点,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
  5.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运用地价杠杆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探索工业用地的公开竞价出让办法,全面推进国有土地使用租赁制,完善现行供地方式。加强建设用地跟踪管理,切实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
  (三)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1.加强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对所有高耗水行业的取水户进行装表计量,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对年新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用水企业,要按国家标准进行水量平衡测试,完善节水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2.强化城市节水管理。继续推行居民用水“一户一表”改造,加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管网漏失率。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重点抓好机关、宾馆、学校、医院等公共用水单位的节水型器具推广和使用工作。
  3.试行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建筑施工、绿地浇灌、市政环卫、景观环境等用水提倡使用中水、雨水和江河水,逐步减少将自来水用作绿化和环卫用水。推广建设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促进再生水利用。
  4.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继续搞好节水防渗渠道建设,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水稻浅湿灌溉等节水灌溉方式及雨水集蓄利用、自动化管理等技术。
  5.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组织实施节水技改项目,开展节水型产品认证工作,推广使用节水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社区工作,2010年完成武进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及早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
  (四)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1.加强重点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核制度,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鼓励企业优先采用二级原材料或再生原材料,对易产生较大污染的原材料积极采用可替代材料。鼓励新建住宅全装修,减少建筑材料浪费。鼓励行业协会制定企业材料消耗的定额标准,引导企业降低原材料消耗。
  2.鼓励开发和应用新型材料。鼓励开发和推广使用新型材料替代高消耗、易污染的传统材料。积极采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逐步完善产品最低使用期限的控制标准,提高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
  3.节约产品包装材料。提倡绿色、环保型消费,以保健品、化妆品、食品行业为重点,严格控制商品过度包装。鼓励绿色包装,实行包装材料可回收利用的环境标识制度。大力推广使用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便于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推行一次性塑料袋的有偿使用。
  (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推进废物综合利用。以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提高冶金、电力、医药、石化、建材、轻纺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继续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
  2.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微循环和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重点抓好废旧家用电器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废旧轮胎和包装物等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抓好一批综合回收利用企业,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3.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资节约。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加快实施畜禽生态养殖工程,推广畜禽废弃物治理干湿分离、沼气开发利用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组织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等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并推广农膜回收利用。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继续做好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以冶金、化工、建材、电力、轻工等行业为重点,在区域、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支持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创建一批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2010年前,争取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都创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2.鼓励实施清洁生产。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引导企业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抓紧完成纳入强制审核范围的排污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普遍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并向第一产业和服务业延伸。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建立清洁生产和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责任制。
  3.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生产和消费等环节推广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弃物资源、降低企业消耗性污染等措施,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协作。全市各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编制和调整项目规划,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制度规范
  (一)加强规划指导。按照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制定《常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编制和实施能源节约、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通过制订明晰的行业和园区准入标准,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发展,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二)制定完善资源节约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完善我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尤其是要从产业导向、价格调节、财政、税收、加强管理等方面研究制定我市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建立健全指标和考核体系。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研究建立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量化、细化目标,将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并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列入全市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从2006年起,向社会公布各辖市区节能降耗统计指标。
  (四)加强资源节约的监测、监督。建立完善节约资源方面的监测机构和监测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有关资源节约方面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严重浪费资源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

  四、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常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资源节约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统筹解决在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辖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确定的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逐项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各辖市区,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全面情况,协调解决矛盾,提出工作建议,强化目标考核,切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政府机构带头节约。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公务活动中,深入开展“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活动,制订公布我市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政府带头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约型办公材料,推行无纸办公、压缩会议、降低油耗、节约用电、惜水省材。抓好政府建筑物节水、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从节约的角度积极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三)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示范工作。建设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示范工程,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项目。组织创建节约型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园区的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和典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节约型社会发展路子。
  (四)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舆论氛围。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宣传报道作为长期的任务,开设相关栏目,制作专题,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通俗易懂地介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金点子”,继续组织好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对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要给予必要的揭露和曝光,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严肃处理。通过宣传引导和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型的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按照本意见,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和工作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常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五月八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3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