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8-31 生效日期: 2006-08-31
发布部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 安监总科技〔2006〕1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有关中央企业,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全面规划'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工作,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指导方针、目标和总体部署,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在分析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实现科技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的保障条件和措施。
  现将《'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做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工作,加快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
二OO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六年八月
前 言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实现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奋斗目标。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现状与问题,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条件和措施,附件五个部分。
目  录
一、现状与问题 1
(一)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1
(二)安全生产科技现状 3
(三)安全生产科技存在的问题 5
(四)安全生产科技需求分析 6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思路 9
(三)发展目标 9
三、主要任务 10
(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 10
(二)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12
(三)开展重要安全科技攻关 13
(四)做好科技示范和推广应用 14
(五)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15
(六)开展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发 15
四、保障条件和措施 15
(一)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 15
(二)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16
(三)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7
(四)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 17
(五)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8
(六)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18
五、附件 19
(一)8大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 19
(二)60个优先发展的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 20
(三)100项重点推广技术 23
(四)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28
(五)6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 30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方针、目标和总体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特制定《'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以指导'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一、现状与问题
  (一)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安全生产摆在与资源、环境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
  '十五'时期,国家加快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先后公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法规;改革和完善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法规;改革和完善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律法规;改革和完善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制定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执法力度,严肃事故查处。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事故总量大。2001~2005年,平均每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90多万起,死亡13万多人。二是重特大事故多。2001~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587起,平均每年发生117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3起,平均每年发生近15起。三是职业危害严重。据卫生部门统计,截止2002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患者58万余例,已死亡近14万人,病死率为22%;每年新发尘肺病超过1万例。四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以煤矿、道路交通为例,2005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81,约是世界先进采煤国家美国的70倍、波兰的10倍、南非的17倍、俄罗斯和印度的7倍;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7.60,约是发达国家的5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
  造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实到实处;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欠账严重;三是部分行业安全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安全生产法法规和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四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混乱,违规作业、违章指挥的现象不断发生;五是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薄弱。
  '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煤、电、油、运等紧张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等基础产业超能力、超强度生产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二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得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和人员流动加快,而安全培训教育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差,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三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产业也将出现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这些变化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对安全生产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安全生产科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科研队伍,科技研发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取得了一批重要安全科技成果,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了一批专业科研院所,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队伍。'十五'期间,组建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依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分别建立了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科学技术学院等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建设了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现正在建设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初步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和具有一定规模、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队伍。
  二是在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重大工业事故预防预警与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工业事故与大城市火灾防范及应急技术'取得了'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预防与监控技术' 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下,启动了'煤矿生产安全科技行动'专项,'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和'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的基础研究'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立了安全生产科技奖励制度和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2004年奖励的安全生产科技优秀成果143项,2005年列入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的科技项目有638项。
  三是通过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初步建立了以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为依托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示范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放量,2005年全矿区瓦斯抽放量达到1.5亿m3,抽放率由2001年的24.5%增加到41.5%,矿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至0.46,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
  四是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煤矿安全数字化监测监控网络'、'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管理应用系统'等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煤矿安全气相色谱仪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HAN隔阻防爆等技术在各地得到应用。大批安全防护用品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对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起到良好作用,也促进了安全防护产业的发展。'公益技术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建设'项目被列入2005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五是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规划纲要》,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共安全'已列入重点领域,'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开发燃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被列为优先主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被确定为重大专项。这些举措将对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科技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三)安全生产科技存在的问题
  虽然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安全生产科技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安全科技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和转化率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安全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弱,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等高危行业和领域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共性、关键性科技问题尚未攻克。
  二是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条件较差。部分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改制后,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服务于行业安全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出现弱化,对安全生产公益性科研的支撑与保障功能呈下降趋势,有些专业领域甚至出现缺位。安全生产科技学术带头人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检测检验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缺乏,安全生产科研资源条块分割,布局不合理,基础条件薄弱,缺乏共享机制,不能满足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是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对安全生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及其规律、方法等研究不足,尚未形成能够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论体系。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滞后,技术标准欠缺,修订不及时,标准体系条块分割,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四是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不足。安全科技投入缺乏激励政策,投入机制不完善,对安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投入有限,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安全生产理论、公益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
  (四)安全生产科技需求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增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资产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城镇生命线工程将日趋复杂,城镇的安全压力将增大,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增加;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所有这些必将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巨大的科技需求。
  一是迫切需要创新安全生产理论和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创新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体系,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公布施行,对制订配套的技术标准提出更高的需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需要技术标准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持;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材料、仪器仪表的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建立与完善技术标准;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需要技术标准的支撑和促进;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客观需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
  二是急需加强安全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灾害防治的复杂性也在增加,一些共性和关键性安全技术与装备问题制约着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急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的研发与集成,提高对重特大事故的防范控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提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需要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做支撑。急需开展安全规划、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管、安全行为、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监管监察技术、事故调查分析等管理技术的研究,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与方法创新,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是急需壮大安全科研人才队伍。安全科技人才是提高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需要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科技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与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安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四是急需开展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示范。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安全生产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涌现,急需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开展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多面多点的安全生产科技促进安全发展样板工程,带动我国安全生产科技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为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树立创新观念,以增强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初步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提供科技保障。具体目标是:
   (1)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框架,在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事故、灾害发生机理等8个方面有所突破。
   (2)开展60项重大安全生产科技攻关,在煤矿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灾害与事故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3)推广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建立8项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4)促进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使安全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产业基本满足国内安全生产的需要。
   (5)初步建成6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联动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
   (6)基本形成较完整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在安全技术标准的种类、数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

  三、主要任务
   根据《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为满足安全生产对科技的需求,实现'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
   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典型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规律、安全经济及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社会科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加大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力度,推进安全生产的文化、法制、责任制、科技和投入等基本要素落实到位,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安全生产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安全生产哲学问题,揭示安全生产的本质,建立科学的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研究生产力水平、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文化等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与作用,研究安全生产社会学问题,探讨安全生产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安全科学基本理论。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安全生产的共性特点和规律,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由安全向事故演变的共性原理;研究安全生产法学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立法实践;研究安全生产科学理论体系,构筑安全生产科学的理论框架及其基本理论构成。
   3.安全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规律,探讨人的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4. 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针对岩土体多相、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复杂环境特点和大规模采掘工程的诱变灾害,研究气-液-固耦合作用下,稳定与非稳定变形、破坏与状态变化及转化机理、条件与规律;气-液-固耦合作用及突变动力学模型,为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和岩爆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地球资源勘探与深部开采过程的灾害风险预测、灾变动力学与防治理论。
   5. 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针对高危行业的生产特点,研究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特种设备事故等的发生机理和动力学演化过程,用数学、力学和热物理理论揭示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针对重大突发性灾害现象,开展灾害成灾机理、控制原理及灾后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事故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6.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研究事故灾难过程中及灾难后人的心理学与行为学规律、应急救援的组织管理、人员搜救、安全疏散、抢险救灾、资源调度、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等的理论、机制和方法,为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理论基础。
   7.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分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要素、内容以及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策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体系。
   8. 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安全生产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安全生产的经济规律和宏观调控机制理论,揭示国家政策与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基本规律;研究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建立适应于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安全统计学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工作。
   (二)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为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奠定基础。
   1. 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针对高危行业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灾变因素的耦合作用,研究危险源辨识、定量风险评价技术与方法,开发事故隐患诊断、鉴别、分级和分类技术与标准,研究重大关键设备与设施的失效模式、失效准则、剩余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个体生物特征识别、快速筛查与证实技术,提高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的科学性。
   2. 事故隐患监测与控制。针对当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道路交通的灾变因素以及重大事故隐患特性,进行各种动态、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重点研究监测、控制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集成的煤矿瓦斯安全监控技术,事故隐患申报、分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管技术,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监测、诊断和控制技术,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
   3. 事故隐患治理。针对当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道路交通的重大事故隐患特性,研究开发事故隐患治理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开发矿山采掘、通风、运输、提升等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尾矿库危库、险库和病库治理技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治理技术等,为事故隐患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
   (三)开展重要安全科技攻关
   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安全生产科技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科研力量,开展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积极配合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推进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组织实施。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结合安全生产科技的实际需求,组织、筛选重点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等防控技术,开发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装备'优先主题,优先发展60个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控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安全保障技术、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重大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与装备、关键装备失效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等研究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四)做好科技示范和推广应用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及时跟踪安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引进、推广和转化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成果,并积极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技术成果。重点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公共安全等行业和领域选择技术上成熟、先进、适用的100项重点科研成果组织推广应用。建立煤矿瓦斯灾害综合防治、矿山安全监测及信息化、重大危险源监控、交通运输安全监控、城市生命线安全、安全三峡、安全奥运、安全科普等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提高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劳动防护公益技术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建设'项目,重点开展煤矿瓦斯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信息化、功能性新材料、故障快速诊断、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安全防护装备和先进救援救助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
   (五)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组织、规划和协调社会力量共同从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对现有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调研、分析和全面清理,安排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开展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危害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制(修)订工作。跟踪国际现行技术标准发展动向,研究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向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靠拢。
   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技术研究,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重点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与特征、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安全生产信息化、事故预防与工伤保险相结合的机制等相关方面研究。
   (六)开展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发
   针对矿井瓦斯、突水、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电网事故等突发性灾害,开展事故灾难应急抢险、应急响应、应急信息共享与集成、人员定位和搜救等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并在相关领域和地方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推广示范。

  四、保障条件和措施
   (一)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
   吸引社会科技资源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增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院校的生力军作用和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科技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建设安全生产科学研究与装备研发基地,构建科技研发、检测检验与物证分析、技术转化与推广服务、应急救援技术、智力资源、法规标准等6大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转。
   (二)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投资和引导机制,努力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形成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及全社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将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共性、公益性技术研究项目列入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关计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快科研机构建设和加大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投入,并参与重大、重点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研究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工程示范。加强政策性引导,形成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的联合协作机制,实现技术、人才、产业等资本的优化组合,逐步使企业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推动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安全生产科技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公开招标、择优支持'的原则,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技术标准制(修)订、工程试验、技术转化、技术推广和技术示范等工作。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结合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各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
   推动有关部门对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和领域的紧缺人才和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吸纳高素质人员进入安全生产科技领域。注重安全生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保障安全生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和领域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与技术培训,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创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风气。推动安全学科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安全科学与工程'成为一级学科。
   (四)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引导和鼓励优势资源投入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抓住机遇,用好国家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与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支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大安全生产优秀科技成果评选力度,表彰和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五)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国际组织、世界各国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扩展新的合作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国际安全生产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科学研究合作项目。跟踪研究国际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前沿动向,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六)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科技在安全生产事业重要地位的认识。强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国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技术示范的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发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对国家安全生产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作用。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项目评价制度,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安全生产科技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公共媒体,传播安全生产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及规划的组织实施。

  五、附件
   (一)8大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
   1.安全生产的社会科学基础
   2.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
   3.安全行为理论
   4.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
   5.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
   6.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
   7.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
   8.安全经济及管理理论
   (二)60个优先发展的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
   1. 重大项目
   (1)煤矿瓦斯等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2)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控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3)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安全保障技术
   2. 重点项目
   (4)矿井水害防治与老空区探测关键技术
   (5)井工生产安全管理与灾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6)安全生产检测与物证分析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7)城市重大工业工程隐患辨识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8)煤矿瓦斯、突水、煤岩动力性灾害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分级标准
   (9)煤矿灾害连续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
   (10)低透气性高瓦斯松软煤层瓦斯抽放成套技术
   (11)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
   (12)海上油气勘探安全保障技术
   (13)冲击地压(岩爆)灾害综合监测预报关键技术
   (14)地表采动监测网络布置关键技术
   (15)矿山突发性动力灾害预警及控制技术
   (16)矿山深部开采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17)地下矿山和深凹露天矿山尘毒危害防治技术
   (18)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泄漏源的早期鉴别和监测技术
   (19)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安全保障成套技术
   (20)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信息化关键技术
   (21)可燃性气体(粉尘)爆炸自动抑爆技术
   (22)危险化学品泄漏在线封堵技术与装备
   (23)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24)埋地油气管线泄漏检测报警及风险评价技术
   (25)特种设备失效模式、失效准则、风险评价、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
   (26)个体生物特征识别、快速筛查与证实技术
   (27)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体系、监测与监控网络化技术
   (28)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参数监测关键技术
   (29)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
   (30)移动危险源动态监管系统关键技术
   (31)交通运输工具碰撞检测和防撞安全技术
   (32)重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现场勘察及鉴定技术
   (3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指挥决策系统
   (34)重大事故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
   (35)典型有毒有害气体快速检测检验技术与设备
   (36)基于防减灾指数的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监管指标体系
   (37)典型事故调查分析与决策支持关键技术
   (38)安全生产法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
   3. 政策引导性项目
   (39)矿区开发安全规划关键技术
   (40)防治矿井火灾的新材料、抑制剂和新工艺
   (41)矿山通风系统可靠性和抗灾能力技术与灾变时期的风流控制技术
   (42)矿井安全供电与电网综合保护技术
   (43)深凹露天矿灾害性小气候预测预报技术
   (44)化学工业园区安全规划关键技术
   (45)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静电消除与控制关键技术
   (46)烟花爆竹药剂及生产过程本质安全技术
   (47)可燃性气体(粉尘)爆炸危险性动态监测、预警技术
   (48)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预测与事故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49)重大产品、复杂系统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50)设备预防性保养和故障诊断技术
   (51)埋地压力(气、水、油)管线检测、报警、关断及维护技术
   (52)构筑物(地基、大坝、高陡边坡、尾矿库等)失稳监测预警技术
   (53)交通运输事故监控与预警技术
   (54)大型电网事故时的社会应急技术
   (55)作业场所高危毒物预警技术
   (56)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保护用具设计与评价关键技术
   (57)遇险人员定位与通讯技术及探险机器人技术
   (58)事故灾难现场标准化应急指挥系统
   (59)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60)基于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三)100项重点推广技术
   1. 煤矿领域
   (1)高效节能主要通风机及高效低噪声对旋局部通风机
   (2)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技术与装备
   (3)本煤层长钻孔超前预抽瓦斯技术
   (4)采空区瓦斯自动抽放技术与装置
   (5)长钻孔控制爆破防止突出技术
   (6)突出煤层定向长钻孔预抽本煤层瓦斯技术与装备
   (7)定向水平长钻孔抽放瓦斯工艺技术与装备
   (8)瓦斯、风、电闭锁装置
   (9)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确定技术
   (10)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测、监测技术与装备
   (11)机掘、机采工作面防突措施及配套装备
   (12)突出危险预报仪等便携预测仪器
   (13)爆炸危险性监控和自动抑爆技术与装备
   (14)井下移动式制惰气装置及惰气防灭火技术
   (15)全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16)胶带输送机监控技术
   (17)三相固态泡沫防灭火新材料
   (18)灾变时期风流控制和救灾决策支持技术
   (19)煤层注水技术与装备
   (20)高压喷雾与旋流湿式除尘技术
   (21)粉尘检测技术
   (22)正压氧呼吸器及新型救护器材
   (23)矿井提升系统安全保护技术
   (24)救灾无线通信及动目标安全监测系统
   (25)基于GIS的通风信息管理技术
   (26)底板水害及其突水前兆的多信息实时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
   (27)以音频电透视、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法为主体的井上下综合电磁法勘探技术
   (28)突水水源的物化探技术与快速诊断技术
   (29)高分辨地震勘探及其精细解译技术
   (30)隔水层综合阻水能力的岩石力学与应力监测与探测技术。
    2. 非煤矿山领域
   (31)非煤矿山安全信息管理与分析集成系统
   (32)非煤矿山采场地压声发射监测和预报技术
   (33)非煤矿山大面积地压灾害控制技术
   (34)非煤矿山地下水灾害帷幕注浆截流防治技术
   (35)露天矿山生态护坡防护技术
   (36)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37)非煤矿山安全开采的全尾砂充填技术
   (38)高硫矿床矿石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39)深井矿山热害防治技术
   (40)非煤矿山控制爆破与安全预测系统
   (41)爆破振动分析技术
   (42)地下矿山压气机械化装药成套技术
   (43)尾矿库安全监测、监控技术
   (44)深部开采多级机站计算机智能通风系统
   (45)可控循环通风、防尘技术
   (46)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
   (47)凿岩工作面局部净化与除尘/通风技术
   (48)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作业安全生产技术
   (49)石油、天然气开采防井喷、防硫化氢技术
   3. 石化及危险化学品领域
   (50)储罐声发射监测技术
   (51)油品储运静电危害防治技术和粉体静电控制技术
   (52)油气站库安全检测报警技术
   (53)临氢装置的检测、评定、延寿、失效分析
   (54)基于仿真的在线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55)作业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及作业环境状况评价技术
   (56)涡喷消防车
   (57)作业环境热危害、噪声危害、放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
   (58)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网络及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59)全国化学品运输信息管理数据库
   (60)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分布数据库
   (6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技术
   (62)海上石油平台定量风险评价技术
   (63)计算机辅助HAZOP分析方法
   4. 建筑、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
   (64)基于GIS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软件
   (65)基于GIS的企业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66)危险化学品运输、客运车辆GPS安全监控系统
   (67)城市、区域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重大事故监测报警系统
   (68)车站、码头等基于GIS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69)重大道路事故快速报警、指挥系统
   (70)内河水运安全监控、事故报警和指挥系统
   (71)多功能应急救援指挥车
   (72)铁路安全监控和事故报警、指挥系统
   (73)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74)地下大型硐室、地铁、地下百货商场等事故监测报警系统
   (75)交通运输工具碰撞事故报警与应急反应系统
   (76)易燃易爆物料储仓泄爆、抑爆装置
   (77)冶炼作业环境中毒事故监测报警系统
   (78)车辆超速、超载连锁监控装置
   (79)火灾、爆炸、泄漏等典型事故风险评价软件
   (80)船舶故障快速诊断装置
   (81)铁路路况快速检测分析、缺陷诊断装置系统.
   (82)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83)无损探伤技术
   (84)压力容器损伤快速检测系统
   (85)石油天然气管道在线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
   (86)便携式红外电气线路检测仪
   (87)事故灾害环境的可视化模拟技术
   (88)火灾排烟探测系列装置技术
   (89)新型阻燃材料
   (90)防止变电站全停保障技术装备
   (91)起重机安全综合保护系统
   (92)800兆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
   (93)防止列车脱轨安全检测监控系统
   (94)新型车轮轴探伤装置
   (95)大型油轮泄漏油围堵清除设备
   (96)汽车综合性能快速诊断装置
   (97)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安全控制系统(SAC)
   (98)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CSMIS)
   (99)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改进设计
   (100)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四)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1.煤矿瓦斯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工程
   煤层瓦斯抽放,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警、监测和综合防治,煤气共采及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防治技术示范。
   2.矿山安全监测及信息化技术示范工程
   矿山灾害监测、预警的信息化技术及GIS、GPS技术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区域数字矿山安全工程。
   3.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示范工程
   包括重大危险源监控实施程序、监控技术和监控模式、重要工业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的建设与管理等技术示范。
   4.运输车辆、船舶和高速铁路安全监控示范工程
   以高速公路、水上运输为重点,采用运输车辆船舶监控、事故预警技术,提高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程度,预防交通重特大事故。时速300km/h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动力学性能监测、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监控、信号CTC系统,线路、信号、供电系统设备动态检测,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化。
   5.城市生命线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城市燃气管线监测与预警、地铁和建筑火灾监测与消防、城市供电安全监测和预警、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等技术示范。
   6.安全三峡示范工程
   集水坝安全监测控制、水运安全和管理、水上应急救援为一体的综合集成、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示范工程。
   7.安全奥运示范工程
   改善和应用先进的规划、设计和危机处理技术,提高奥运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改善和应用先进的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水平;改善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确保先进安全技术和标准的贯彻实施等。
   8.安全科普工程
   按照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图书、杂志、科普读物,音像制品、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面向企业、面向社区、面向公众,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宣传科技兴安战略,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科学、应急避险知识,发挥各级安全专家在安全科普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公众的安全意识,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健康发展,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
   (五)6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
   1.科技研发平台
   2.检测检验与物证分析平台
   3.技术转化与推广服务平台
   4.应急救援技术平台
   5.智力资源平台
   6.法规标准平台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3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