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部长在200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教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1-07 生效日期: 2002-01-07
发布部门: 教育部
发布文号: 教政法〔2002〕1号

现将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200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教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2002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保持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2002年1月7日

附:在200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至立
(2001年12月26日)
  不同寻常的2001年即将过去,我们就要迎来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的一年。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统揽全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一年来,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这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交流经验体会,深入分析2002年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确定2002年度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01年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过去一年里,教育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至 “七一”讲话学习宣传活动在全系统深入展开。掀起了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从新的高度加深了对教育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至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继续开展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加强了校园管理,努力把握工作主动权,继续保持学校稳定。
  至广泛开展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活动。使广大师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此外,还利用我国申奥成功、举办APEC会议和加入WTO等重大事件,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教育,更加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认真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事关教育大局的重要会议,对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会议之后,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2001年,又有32个县(市、区,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通过“两基”验收。
  至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开始起步。根据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情况,到2001年10月底,安徽广东省所有的县、市、区都已全部做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管理上收到县;湖南江苏宁夏贵州等4个省(区)80%以上的县实行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管理;四川湖北河北吉林重庆等5个省(市)也达到50%以上。各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力度加大,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情况有所好转。
  至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于2001年秋季开始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发布,新一轮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印发。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全面启动。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加快步伐,制定了新的体育、音乐、美术和艺术课程标准,认真贯彻《国防法》,推进了学生军训的制度化建设。162个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已陆续动工兴建。“校校通”工程开始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在7个省(区、市)巡回报告,受到好评。
  至基础教育投入有较大增加。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央财政投入50个亿,用于专项补助中西部困难地区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并决定两年内中央专项投入30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2001年底可安排落实26亿元。“十五”期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专项资金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2001年已落实10亿元;为资助家庭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中央财政提供的1亿元助学金和1亿元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经费已经下拨各地。财政部返还地方用于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3亿元彩票公益金也已全部到位。另外,各地在确保教师工资发放、中小学危房改造、办学条件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也都加大了投入。
  至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绩。继续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完成了对6000多名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师德建设得到加强。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编办、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制定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教师编制标准。
  至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推进。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发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五”计划》。启动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加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管理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适应信息化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
高等教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至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2001年,全国高校招生44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260万人,比上年增长17.9%,成人高校180万人,比上年增长15.3%;研究生招生16.2万人,比上年增长33.9%。另外新批准设置了一批本科学校和专科院校,改变了一些中心城市缺少本科学校的状况,还有235所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包括53所民办学校)进行了备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增长,截止到2001年底,经教育部批准或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已达89所。现代远程教育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至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调整学科结构。开始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2001年全国有503所高校新增1993个本科专业点并开始招生。另外有一批学校开始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类和其他急需人才的专业有了较快发展。启动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试点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申报工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展高校教学状况与教学质量的检查,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至改革继续深化。截止2001年11月底,全国又有66所高校(普通高校43所,成人高校23所)合并调整成31所高校(普通30所,成人1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按预定目标向前推进,2001年新建、改建学生公寓超过1400万平方米。“3+X”高考科目改革已推广到18个省(区、市),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至高校科技贡献力度不断加大。在2001年1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高校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有8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高校承担了三分之一;在新一届“863计划”的250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来自高校的有120名。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实验室、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到22家,建立了6个依托高校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高校科技产业有了新的发展,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至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11工程”已完成投资150多亿元,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及学科建设得到加强,一批高校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继续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进展。高校内部人事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师待遇有了较大提高。 4.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
  至继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加大了中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取消了计划和政策限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办法,遏制了招生规模锐减的势头。加强了对城市再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积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布局调整,加大对骨干示范性学校的建设力度。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农村、城市及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等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配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职业教育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对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
  至大力培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了28个实验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和管理资源平台建设已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结合,在建立学习化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至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利用国债支持西部20所高校加大建设力度,并在西部186个国家级贫困县建立了职业教育中心。重点建设了一批西部地区高校本科专业和1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认真实施西部地区高校高级访问学者专项计划,为西部高校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至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实施对口支援的“两个工程”,目前,参与对口支援的东西部各1000所学校以及有关的人员、物资均已落实,工作进展顺利。启动了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计划,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4所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西部高校。
  至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在中国教育科研网整体建设中,加强了西部地区网的建设。利用国债专项资金,实施西部152所高校的校园网建设项目。安排专项经费在西部12个省(区)建设50个“校校通”示范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扶贫示范项目进展顺利,西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始进行。
  至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积极筹备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了少族民族汉语教学、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2001年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等任务都已圆满完成。
  研究加入WTO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至研究部署应对措施并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对我国加入WTO教育服务承诺及应对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抓紧起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行政审批项目和部门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
  至抓住机遇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2001年9月,我们成功举办了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部长级会议,加强了与会各国之间的合作,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全民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教育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向纵深发展。继续实施“春晖计划”、建立留学生创业园示范区等措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回国创业。同时,根据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逐步健全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教育系统作风建设。
  至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得到加强。积极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纠风会议精神,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建设,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至高度重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农村税费改革中教育投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立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加强了考场和录取现场的监管。减少了保送生名额,并向社会公布保送标准,严格选拔条件。采取多项措施,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对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督导工作。我们还针对14个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总之,围绕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2001年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近年来的大发展、大改革,使新旧矛盾相对集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成绩背后存在着一些隐患或者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会逐步积累,矛盾会越来越大,最终将影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切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所说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新情况,还有一些是新挑战、新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教育经费有较快的增长,据统计,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约256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87%,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但经费增长还是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更难以满足时代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特别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投入水平不均衡,教育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面临新的困难,教育保障机制尚不巩固和完善,“两基”成果巩固的任务十分艰巨。高等教育连续扩大招生,使本来就比较短缺的办学条件更加紧张。教育发展的巨大压力、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已经出台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有的还难以落实到位。为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但在落实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政策成效受到影响。比如,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进仍步履维艰,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较大困难,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进展并不快,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费制”在实施中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对社会力量办学还缺乏有力的指导、引导等等。
  还有,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期望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往往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整体上要求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力度。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亟需加强。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我们基础相对薄弱的教育事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打破原来的狭窄的专业限制,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选择性增加,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造成择校高收费等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治理,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屡禁不止,行业不正之风滋长蔓延,社会各方面对此反映强烈。
  面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突出重点,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巩固和发展教育工作的大好形势,切实解决当前影响我们继续前进的关键问题,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2002年教育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我们提出的2002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实施教育“十五”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保持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根据这样的工作思路,我们制定了《200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共十二个方面37条,反映了教育部对2002年教育工作的基本考虑和要求。
  在2002年教育工作中,首先要认真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高等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度。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加入WTO的挑战,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督导,不断提高教育宏观管理的水平。
  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稳定教育收费标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继续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加强规范,完善标准,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 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做好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为了进一步做好2002年的工作,下面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
  1.狠抓落实,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落在实处。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教育工作作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举措,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在2002年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以落实。
  第一,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第三次全教会的主题,也是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影响素质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依然存在,基础教育还远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2002年,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快课程教材更新和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三个关键环节,力争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在课程教材改革方面,要加快步伐,整体推进,进一步扩大新课程实验范围。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实施素质教育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给各级各类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地涌现出不少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越来越普遍,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示出来。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
  第二,坚持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是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定,也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实现以县为主并通过银行发放教师工资的新机制,力争2002年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并加强跟踪调查,深入研究和及时协调解决体制调整中出现的新问题。另外,中央决定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试点,我们要密切关注改革的进展情况,全面了解对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影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确保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增长。要抓紧落实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严格控制中小学收费标准,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收费,认真研究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实行“一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落实“一保、二控、三监管”。这项工作需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来推动,各地首先要把情况吃透,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第三,在巩固“两基”成果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我们实施“十五”计划的一个难点,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约为51%,高中阶段入学率约为42%,随着“普九”的推进和入学高峰的到来,初中毕业生未来几年每年将净增500一600万人,因此要实现到200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60%左右的目标,任务极为艰巨,需要各地大胆进行机制创新,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途径,要千方百计增加对高中的投入,扩大现有高中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中的规模,积极鼓励民办高中的发展。同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使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第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继续实施好“211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提高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基础工程。2002年,要继续对有关学校的“九五”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并认真总结经验,同时对新建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保障和落实相关的经费投入。要进一步加强规划、评估和跟踪调研,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我在这里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最终目标是要出人才、出成果,较大的经费投入要有相应的重大贡献和一流的成果。这些学校和学科,既要重视加强基础研究,也要重视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课题;既要大力推进高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也要在知识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上起到示范作用;既要重视提高教师待遇,也要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人才激励机制,不能形成新的大锅饭;既要重视投入,更要讲求经费使用效益,坚持科学规划、艰苦奋斗、勤俭办学。2002年,我们要请参加共建的省市一起,对各个建设学校进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第五,切实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西部教育十分关心,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需要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要继续推进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实施,切实抓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经常性的面向西部的社会助学活动,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做好中央专项经费支持西部各省(区、市)重点建设一所较高水平的大学和重点办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工作。进一步落实发展民族教育的各项政策。
  这里,我专门强调一下教育援藏工作。
  加快西藏发展,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迫切需要,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特殊的意义。全国教育援藏工作,是贯彻中央方针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世纪初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分片负责、对口支援”的原则,实行对口、定点、包干责任制。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亲自抓,精心组织落实。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支持西藏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承担援藏任务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把教育援藏项目纳入本地政府援藏总体规划之中,重点帮助西藏扩建一批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对校”帮扶活动,并可选拔西藏的优秀初中毕业生直接插班到内地重点高中学习。
  要加大投入,深化改革,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今后,要继续稳定内地西藏初中班、师范班的办学规模,积极稳妥地扩大高中班和高等教育的招生,逐步调整层次结构。
  总之,大家要从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援藏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2.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继续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2002年的工作中,要继续坚持发展这一主题,要依靠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但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树立全面正确的发展观。 第一,要把加快发展与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紧密结合起来。2000年,我们实现了“两基”,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但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巩固和提高的任务,通常比实现普及需要更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新的形势研究确定实事求是的发展目标,扎扎实实地继续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在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广大地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提高上来。目前已进入初中在校生高峰期,各地要千方百计确保初中学龄人口就学高峰的平稳过渡,切实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这是当前“两基”巩固提高的重点。要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大幅度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师资水平,改造和消除薄弱学校。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继续坚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在巩固的“两基”基础之上,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要把加快发展与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紧密结合起来。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发展。200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与1998年相比翻了一番多,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1300万左右,比1998年增加了近90%。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6000人左右,比1998年增长约80%。普通高校生师比(以折合学生数计算)达到18∶1,比1998年提高了60%以上。这种发展速度,一方面使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同时也产生并积累了新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投入不足,二是公共课和一些学科的师资紧缺,三是办学条件全面趋紧。三年来,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净增约370万人,但各级政府的投入仅为按照标准所需投入的一半。高校专任教师总量出现严重不足,如果按14:1的原有标准测算,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就有近10万人左右的缺口。综合考虑以上因素,2002年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招生预计安排465万人,增长速度为5%左右。这个速度是积极稳妥的,也是实事求是的。今后招生计划安排要与各地对高等学校的投入力度、与高校办学条件、办学秩序相挂钩,没有必要条件和办学质量差,就决不能盲目扩招。
  第三,要把加快发展与调整学科结构、提高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在数量规模迅速扩大之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就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没有基本教育质量保证的扩招,不是健康的发展;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也无法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坚持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要根据入世后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趋势,加快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把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和高层次的金融、贸易、法律、会计和管理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并大力开展关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培训。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增大的环境下,我们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1999年扩招的专科生到2002年就要毕业,接下去,扩招后的大量本科生也将陆续就业。近年来,虽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但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40%,有的省甚至低于10%。这当中当然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也与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新的形势,花大力气研究结构和质量问题,最大可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和条件,建立和完善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四,要把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教育发展,必须努力巩固改革成果并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努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涉及640余所高等学校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战略措施,几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后,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要形成合力,加强共建,继续推进合并高校的实质性融合,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逐步显示出改革的成效。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力度,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力争在年内实现预定目标,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继续推进高考内容、方法改革。逐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制度。
  第五,要把加快发展与提高教育信息化结合起来。国家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将对教育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今后培养的学生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就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一方面,要在中小学生中大力普及信息的基本知识教育,有关高等学校要积极介入政务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为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育系统“天罗地网”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互联网等手段,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要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教育软件、教学课件等教育资源库的研究开发力度,提高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促进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整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逐步扩大网络教育的层次和范围,切实加强管理,形成多元化、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
  第六,要把加快发展与依法行政、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的任务越重,发展的速度越快,越是要强调按章办事、越是要强调依法治教,加强管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进一步实施,对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透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形势下,教育依法行政面临着许多挑战,教育行政部门在规章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程序方面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我们要切实把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积极开展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不断完善教育法法规体系,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做好《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法》等法律草案的调研、起草工作,并认真做好《教师职务条例》、《教育督导条例》等法规出台准备工作,制定有关学生安全、权益保护和伤害事故处理等规章。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使我们的行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透明、公开。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做好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切实加强教育宏观管理,保障教育健康发展。
  3.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源于创新,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当前,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第一,教育工作在应对加入WTO的挑战上要有新的举措。我们要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按照“以我为主,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分类指导,加强监管,依法办学”的方针,依法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行为,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积极稳妥地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我们一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一哄而起;二要切实维护教育主权,防止意识形态和宗教势力的渗透;三要选择优质教育资源,进行高水平的教育合作。要切实改进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方式,增强针对性,提高水平和效益。要积极促进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和推动与国外互认学历、学位的工作。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和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国内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的相关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第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迈出新的步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现有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也有家长和学生的观念上的问题。事实上,当前我国中高级技术工人和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的发展天地非常广阔。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入WTO,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这是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重要出路,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新的行业、新的工种和新的就业岗位将不断产生,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更加丰富和拓展。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那些束缚和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寻求发展创新的新路子。一方面,要加快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社区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加大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力度,逐步形成职业教育灵活的办学体制。2002年,我们将专门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入研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要转变观念,倡导多样化的人才成长道路。进一步强化行业、企业的责任,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办学。加大《职业教育法》的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导向,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职业学校的特色和适应性,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间的衔接。切实把培养不同层次的职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摆到与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同等重要的位置,彻底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履艰难的状况。
  第三,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上要有新的创新。加入WTO后,人才竞争加剧,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会首当其冲。一方面,要紧紧抓住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有利时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我国经济建设,支持有真才实学的拔尖人才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措施的重要作用,继续推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实施,并研究新的政策措施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改革和完善奖励制度,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落实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重奖的规定,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
  第四,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的贡献。要进一步发挥高校优势,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采取新的举措,加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创新发展。要进一步组织高校科研力量,形成整体优势,加强并完善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共同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及国防重大科技项目。要继续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的建设,在部分大学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加大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力度。加强对高校科技企业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研究,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提供咨询和服务。
  4.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也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政治任务。要联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从“三个代表”的新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担负起传播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各项教育工作,都要着眼于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都要实实在在地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
  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开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新局面。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坚定性,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有效工作形式。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我们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旺盛生命力的战略高度,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在优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要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高校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坚持用富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少年一代,坚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使高等学校成为学习、宣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阵地。要不断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各级各类学校努力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5.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的作风建设。
  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的作风建设。
  要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首位。着重提高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在教育系统营造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按照中央要求,把2002年作为教育系统的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教育部机关已确定了若干重点调研题目(如: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办学条件的关系;如何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模;学生公寓化管理、网络管理、大学城、并校、分校或异地办学等引发的办学秩序问题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策;高校自主权和依法自律的关系;各地在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中如何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基础教育升学、择校、收费等现象的规范问题;进一步研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一步落实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措施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研究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机制问题;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问题;企业办学改革问题等等)并正在认真组织调查研究。也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制定和落实各自的调研计划,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指导工作。要进一步密切同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的呼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教育政策时,必须充分听取和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
  要以好的党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和浮躁虚假,树立和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要规范学术成果鉴定,严格评审程序,自然科学成果评审要参照国际标准,坚持学术质量的高标准。一定要严肃学术纪律,遏制极少数人的学术腐败行为。要坚持勤俭办教育事业,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
  要标本兼治,抓紧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规范整顿教育秩序,维护教育形象。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高考舞弊及少数人违法乱纪等突出问题,要进行专门整治。要进一步抓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费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工作,严格规范直辖市和省会及其它大中城市的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收费,规范普通高校及其它各类学校的收费工作,加强招生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改革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要抓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工作,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人、财、物的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操作规程,防止不正之风的产生和蔓延。
  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教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
  2002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也是教育系统继续开拓前进的一年。
  2002年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实施教育“十五”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保持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一、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课程教材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推动各地在2002年内基本实现体制调整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措施,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按照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核定教师编制和工资总额,实现以县为主并通过银行发放教师工资的新机制,确保教师工资足额按时发放。继续落实乡镇政府的相应办学责任,发挥好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巩固广大农村地区的“两基”成果;打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普九”攻坚战,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扫盲工作。努力保证初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平稳过渡。切实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探索国有企业分离所属中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等问题的解决途径。继续实施“校校通”工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继续做好课程改革国家实验区工作,200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在每个地市确定一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积极推动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颁布《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努力提高体育和美育水平。
  二、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加强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
  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扩大现有教育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完全中学的初、高中分离,并通过布局调整、资源重组,扩大优质高中的覆盖面。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民办高中。
  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和制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加大《职业教育法》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行业、企业的责任,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办学。转变人才观念,完善政策导向,充实办学条件,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间的衔接。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继续深化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重点做好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培训、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和下岗工人的转岗培训。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
  三、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学科结构,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稳步扩大各类高等教育规模,并将招生计划安排与各地、各高等学校的投入力度、改革进展、办学条件、办学秩序结合起来。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继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实施《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编写、使用、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手段的创新。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能力。
  依法落实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权,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鼓励高等学校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与加入世贸组织相关的涉外经济法律、财会等适应新形势的急需专业。研究生招生要进一步向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倾斜,改进和加强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提高学位授予质量。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巩固和发展高等学校“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成果。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力度,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力争在年内实现阶段性目标。继续推进高考内容、方法改革。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制度。
  继续推进“211工程”的实施,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做好建设项目规划及有关学校“九五”建设项目验收工作,进一步落实相关经费。加强评估、指导和跟踪调研,促进这些学校和学科尽早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积极推进成果应用和转化,加大对科教兴国的贡献力度。
  大力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继续推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的组织工作,形成合力,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及国防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继续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的建设,在部分大学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加大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探索在高等学校科技企业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落实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的规定,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
  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做好“十五”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落实工作,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和教改实践服务,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五、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重要措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完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继续推进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和层次。继续实施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项目。加大校长培训的力度。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中小学编制新标准,推进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和中小学用人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研究制定普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和教师聘任办法,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深化高等学校职员制度试点工作。
  六、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稳定教育收费标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措施,努力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切实把农村学校建设列入当地统一规划。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增长。其他地区要继续做好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工作。
  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教育,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机关、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接受国内外各界对教育的捐赠和赞助。落实国家对民办学校的减免税、奖励等扶持政策。争取金融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
  继续稳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收费标准。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实行的“一费制”政策,因地制宜地确定调整学校收费项目、标准的办法和程序。继续做好免费提供教科书试点工作。积极配合各经办银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进一步完善并落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面向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制度,积极开展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的经常性社会助学活动。
  进一步加强教育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各级各类学校财务管理,防范风险。加强教育经费监测和管理,切实保证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研究建立科学的教育经费拨款机制,提高使用效益。
  七、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研究制定教育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政策和措施,正确处理好维护国家教育主权与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教育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保护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等方面的关系,做好急需人才培养、教育结构调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应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世贸组织规则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
  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按照“以我为主,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分类指导,加强监管,依法办学”的工作方针,积极引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法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行为,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和改进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工作,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和创业,或多种形式地为国服务。进一步整顿、规范教育服务市场和自费留学中介服务行为,完善自费出国留学政策。积极促进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为西部教育发展争取更多的境外资源。研究和推动与国外互认学历、学位的工作。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积极稳妥地推动有条件的学校赴境外办学。扩大接受外国留学生。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
  八、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督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启动教育系统的“四五”普法工作。积极配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法》等法律草案的调研、起草工作,认真做好《教师职务条例》、《教育督导条例》等法规出台准备工作,制定有关学生安全、权益保护和伤害事故处理等规章。清理本部门规章,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机制,制定有关规章的起草办法。及时修改、废止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及依法行政要求不符的规定。切实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重视学生、教师申诉和行政复议工作,维护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继续做好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集中力量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专项督导检查。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监测系统。坚持督政和督学相结合,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完善管理手段,加强宏观监测。建立新的规划监测指标体系及监测软件系统,做好“十五”计划的实施监测工作。研究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数量发展、结构调整目标,制定分步实施计划。修订、完善高等学校的设置条例和规章制度,规范高等学校办学秩序,促进高等学校形成自我约束、健康发展的机制。
  九、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发展。
  完成《西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起草工作。继续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组织好教育对口支援。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落实支持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和在西部省区各重点建设一所较高水平大学的政策措施。在高等学校招生、学位授予点增列、高等学校设置等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东部高水平大学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西部大学,加强和扩大对西部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培训。
  召开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加快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进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防止极端宗教势力的渗透。重点加强汉语教学和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办好民族地区寄宿学校和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扩大内地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班招生规模,做好内地重点高等学校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工作。
  十、加强规范,完善标准,认真做好语言文字工作。
  大力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发展,逐步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加强语言的规范和引导,精心组织好第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活动。
  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建设,逐步实现 “基本够用、基本管用” 的目标。做好关系国家信息化进程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工作,推动语料库的深度加工开发。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十一、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做好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脑,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青年学生。高等学校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优势,努力成为学习、宣传、研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阵地。
  学校工作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师生道德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促进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教育系统新闻出版改革,加强对报刊、电视、互联网站等多种媒体的统筹领导,正确引导教育新闻舆论。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稳定工作,深入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大力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在优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十二、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首位。着重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三个代表”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深入基层,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转变机关职能,加强机关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公开化,坚决精简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学校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确保学校稳定。
  以好的党风带动学风、校风的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和浮躁虚假,树立优良的学术风气。坚持学术质量的高标准,规范学术成果鉴定,严格评审程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教育系统的行业不正之风。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和农村中小学收费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强招生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工作,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09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