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2004-2007)》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09-08 生效日期: 2004-09-08
发布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鲁政办发[2004]79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山东大学百年老校科技创新的优势服务山东建设,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2004-2007)》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动员企业、科研单位,积极做好与《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2004-2007)》的对接,加强对方案实施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施科技兴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九月八日
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2004-2007)
  山东大学立足齐鲁大地,走过了103年的发展历程。百余年来,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与学术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传统与学科优势,培养了数十万计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7月,三校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把服务山东作为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以服务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为切入点,以项目(课题)为纽带,紧紧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整合办学资源,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突出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建立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协调机制,搭建“学校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的发展平台,使山东大学成为我国特别是山东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先进文化孕育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成为山东省延揽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高地,担承社会责任,服务山东发展。   一、构建反应灵活、实力强大的科技服务平台,为山东省提供经济建设急需的科技支持
  突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组建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重大项目(课题)组,重点关注以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研发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生物技术与制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与行业,以及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领域,整合学校现有办学资源,建立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结合“985”工程二期建设,整合研究力量,在晶体与光电功能材料、资源与生物技术、核心数学与信息安全、临床医学、结构功能材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胶体化学、金融学等领域组建体量大、实力强的科技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山东省科技创新与人才聚集的高地。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公共服务网络,所有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实现省内资源共享。强化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功能,使之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辐射中心之一,服务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
  适应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求,整合机械、材料、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学科的人才与技术资源,积极争取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环保局等部门的支持,与驻各企业共建,按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式,组建软件工程、物流、模具、机械加工、控制工程、热能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建设车辆工程研究院、模具中心、CIMS工程技术中心、CAD/CAM实验室,搞好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联合国亚太信息技术创新培训中心、省应用软件工程中心、省激光工程应用中心、ASIC设计与通信系统仿真研究中心、微波通信研究所等技术平台,努力为全省电子信息行业提供高性能计算数据处理服务,开展信息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训。
  围绕解决重大疾病、重大疫情防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积极发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优势及心血管病学、实验畸形学、耳鼻喉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作用,开展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预防手段,搭建高水平医疗卫生平台。
  整合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和临床等学科人才资源,建设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和GLP实验室,加强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重点开展生物信息学研究和蛋白质类药物研发,创新药物研究和已研制成功药物的推广。
  二、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积极进行重大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
  紧紧围绕制造业强省、生态省和文化强省建设,面向关系山东经济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山东大学的学科与人才优势,积极进行重大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
  实施“先进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以现有的面向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的快速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开放式软件数控系统平台及其应用、安全可靠供电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半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及咨询系统、大型精密结构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技术等为重点,推动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凝炼一批对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项目。同时以研究开发、工程支持、技术转移、接受委托科技服务、转让技术成果和出让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的技术公司等为主要形式,开展产学研联合。
  以先进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重点推进“有机显示与白光照明工程”关键技术的研发。在现已成熟的发光二极管技术基础上,整合校内资源,与省内相关大企业联合,重点在SiC衬底单晶材料、蓝色和紫色发光管芯材料、荧光转化材料、管芯加工及封装工艺、灯光器件壳体设计与加工工艺、灯光检测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并积极推动其尽快实现产业化。
  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研发。以聚丙烯腈原丝、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与推广为重点,积极推动其产业化。加强现代药物制剂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围绕生态省建设,加强与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林业局、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等单位和各市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研究院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承担省、市、县(市、区)环保、生态等领域的中长期规划和重大研发项目,重点加强生态恢复与绿化、保护区建设、水资源配置、海上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开发等研究;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区域环境战略评价等的研究与咨询,使之成为我省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程支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与聚集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加大煤清洁燃烧技术、电站锅炉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技术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推动污水治理、饮用水源净化、中水回用、生态林建设、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积极参与山东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南水北调和生态安全等重大课题的研究。
  加快中药标准化、中药制剂现代化、脱毒中药材种植、中药细胞工程、中药新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开展创新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
  发挥生命科学、机械、控制、水利与土建、化学与化工、能源利用等学科的技术优势,加强农业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农业生物(微生物育种等)、耐盐植物新品种(小麦、玉米、甜菜等)培育、种子物理改良、绿色农药、农产品深加工、农作物秸秆气化、农业物流、农业机械、农田水利、海洋生物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特别是加强家电芯片设计、移动通信手机芯片设计、数据传输设备、集散式测控系统硬件技术的研发。加强社会保险、银行、税务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与推广,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整合岩土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数学等学科力量,积极推动与省交通厅及省内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公路建设、工程机械、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凝炼课题,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以重大疾病治疗为龙头,带动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深入研究,探索综合防治的新理论、新手段。重点开展基因治疗和其他生物治疗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器官移植技术、介入治疗技术、无创和微创技术、现代影像技术、核医学和物理医学诊疗技术、口腔医学新技术、控制新生儿疾病研究等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积极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和卫生政策研究,为山东省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积极参与重大及突发疾病预防与控制,开展疾病病因学研究,提高山东省疾病预防水平。
  三、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贯彻“人才强省”战略,适应国家和山东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面向市场需要和未来发展,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
  实现学科调整与专业再造。依据山东省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全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结合省内各学科专业、各层次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改造现有的传统学科与专业,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及类型结构,积极发展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与电气、化学与化工、生态环保、交通运输、船舶、法学、经济、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发挥学校强势学科专业以及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培养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精英型人才。依托山东大学在日语、朝语专业的优势和威海分校的地域优势,积极培养既懂日语或朝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经济、管理、法学等管理性领域和高新技术等专业性领域的人才,以满足日本、韩国资本和其制造产业向山东转移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依托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单位,建设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制造业人才培养实训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探索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在职研究生教育。积极与省内各界合作,重点为政府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经营管理、医院管理等部门中层以上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MPA、MBA、MPH、工程硕士、法律硕士专业等学位教育,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在省教育厅等部门支持下,启动“省属高校学生访学计划”、“省属高校学生双学位计划”和“省属高校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与省属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科研合作等合作与交流,探索人才培养、教师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与方式,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开展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发挥山东大学多学科优势,组建文、理、工、医若干个专业化职业培训基地,积极参与山东省干部普遍轮训计划,提高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开展计算机、外语以及执业药师、电子商务师、会计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各类资格证书培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转岗职工提高竞争力进行低学费培训;为山东省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社会培养各类教学所需的师资。
  四、发挥综合优势,为山东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决策咨询服务
  面向重大问题,组建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课题组,做出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决策咨询服务。
  继续加强对当代社会主义问题、文艺美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经济管理、法学研究、东方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加强二十一世纪山东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全省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山东半岛专家咨询服务计划”。组建山东半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咨询中心,从咨询与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为建立健全山东半岛制造业信息化社会支持系统做出重要贡献。组建东北亚问题研究中心,整合经济、管理、外语、法律、文学、历史、政治学、机械、材料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强化对日韩经济、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重视和加强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与以金融、保险、信息、法律、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
  以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信息工程学科为基础,集合优势资源,加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研究。重点加强数字山东发展战略、行政许可、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党的执政能力与政党研究、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及其实现方式、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社会动荡的预警系统等研究。
  整合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民俗、宗教学、旅游管理等学科的研究力量,推进全省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加强山东省文化产业战略发展、齐鲁文化与半岛城市群的打造与发展等重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各地整理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作好规划与咨询服务,推动全省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重点开展完善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山东省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弱势群体救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山东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发展、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影响和对策等研究。
  依托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优势,整合人才资源,积极开展农村问题研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管理或技术层面的决策咨询方案。
  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文化强省建设。开展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软科学研究,揭示新世纪文化山东概念的真正意蕴,提炼新世纪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探讨文化强省建设重点及走向。
  组织精干力量,配置优势资源,提出并承担一系列对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有重大意义的、世纪性的文化工程。重点开展对山东文献集成、山东省民间艺术的发掘、抢救与整理、山东文化资源调查、优化配置及信息资源共事工程建设、山东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山东城市文化形象设计、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省内区域文化(如运河文化、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等)资源调查与文献整理等研究。
  以山大知名学者为主,利用大众传媒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举办系列文化讲坛、社科普及活动,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积极利用山东大学的学术高地及海内外影响,建构山东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鼓励大学生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城市各社区、厂矿企业、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组织一系列科普活动、普法教育、助残爱老活动等。
  五、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项目管理,注重效益”原则,搞好方案的组织实施,确保逐项落实
  学校成立以展涛校长为组长、王琪珑副校长、娄红祥校长助理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协调领导小组。
  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学校与省政府各部门、各市、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目的启动、中期检查与评估工作,搞好该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学校出资2000万元,设立“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各学院、研究机构及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该行动方案的相关课题和项目。
  学校制定以服务山东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人才奖励制度。调整和完善内部分配政策,在职称评聘和业绩考核中,对那些在为山东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别奖励。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持。
二○○四年八月三日 附件:1.《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首批科技服务平台(附表略)
  2.《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首批重点技术推广项目(附表略)
  3.《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首批人才培养培训项目(附表略)
  4.《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首批咨询服务项目(附表略)
附件5:《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协调领导小组
  组长:展涛
  副组长:王琪珑 娄红祥
  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井海明 王仁卿 王永平 王剑敏 尹作升 李红 庄平 姜玮 张宇 张承慧 周洁 赵国群 韩锋 韩明涛
  办公室:山东大学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井海明
  副主任:吕明新
  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369186 8369677 8369679
  传真:(0531)8563986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4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