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9-11 生效日期: 2001-09-11
发布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渝府发[2001]84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十五”教育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是我市“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十五”计划纲要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各自职责,精心组织好《“十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题规划
  前言
  21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实现重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继续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渝”战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振兴重庆教育,提高重庆教育的总体水平,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为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智力基础,根据我市“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并参考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草案》的有关精神,特制订《“十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九五”时期重庆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
  (一)基本完成“两基”任务
  “九五”期末,全市累计已有33个区县(自治县、市)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普九”人口覆盖数已达2624.86万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79%;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脱盲学员巩固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至2000年底,全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九五”期末,通过布局调整,全市共有小学14730所,比1997年减少1531所;在校学生276.1万人,比1997年减少9.3万人;校均学生规模为187.5人,比1997年增加12人。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75%以上。小学教职工总量为13.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万人,分别比1997年减少2220人和867人。全市小学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九五”期末,全市有初中1287所,比1997年减少40所;在校学生126.7万人,比1997年增加39.8万人,增长45.8%;校均学生规模为984人,比1997年增加329人,增长50.2%。全市初中入学率达93.6%。初中专任教师总量为6.8万人,比1997年增加0.8万人,增长13.3%。
  全市幼儿学前教育持续发展。“九五”期末全市幼儿园总数已达6659所,比1997年增加918所,增长16%;在园幼儿数已达64.1万人,比1997年增加5.1万人,增长8.6%。幼儿教职工2.8万人,其中幼儿教师2.3万人,分别比1997年增加2800人和1900人。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
  “九五”期末,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已达703所(普通高中281所,职业高中168所,中专中师62所,技工校103所,成人中专89所),在校学生达43.4万人(普通高中21.1万人,职业高中7.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8.5万人,技工学校2.6万人,成人中专3.4万人)。专任教师总量为2.8万人(普通高中1.4万人,职业高中0.6万人,中专中师0.4万人,技工校0.2万人,成人中专0.2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3.3%。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为63%。在高中阶段教育改革调整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全市12所中师已停止招生,逐步调整转向;全市已先后对14所普通中专(占全市中专总数的30.4%)通过合并、划转等形式实施了布局结构调整,其中2所重点中专与成人高校合并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序列,还有一批技工学校与中专合并办学,统筹发展。
  (三)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绩
  “九五”期末,我市有22所普通高校(不含3所军队院校),19所成人高校。通过国家部委和四川省划转、新设立等形式,地方管理的普通高校从1所增加到19所(其中16所隶属重庆市教委管理)。全市在校研究生已达6233人,比1995年增长132.4%。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13.24万人,比1995年增长了74%;成人高校在校生达8.36万人,比1995年增长了37%。全市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27.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12%;普通高校校均在校学生规模已达6019人,比1995年提高了一倍。
  (四)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
  全市各类职工、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已达2.1万所,在校学生达360万人,比1995年增长20%。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全市独立设置的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已达15所,年招生规模达到2万人左右。社会力量与普通高校合作举办二级学院3个。全市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15万人。
  (五)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招生、考试、毕业生就业制度等项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全面展开,人事制度改革开始启动,课程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正在抓紧推进,素质教育得到广泛重视,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学校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六)高校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高等学校把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工业CT、超声聚焦刀、包容包络式链传动技术等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在重庆市举办的两次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及组团参加深圳高交会上,我市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转让交易额分别约为10亿元和8亿元左右。
  (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已达94.8%,普通初中85.6%,普通高中66.2%,职业高中37.8%,比1997年分别提高了3.9%、2.9%、2.5%、6.9%。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教师已成为社会上令人羡慕的职业。
  (八)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形成。全市普教系统校舍竣工总面积895万平方米,占普教系统校舍总面积的35%;高等院校仅1999年和2000年校舍竣工面积即达60万平方米左右,占全市高校校舍总面积的16%。

  二、“十五”时期重庆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十五”时期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
  1.“科教兴渝”战略的贯彻实施,将把建设经济发达、城乡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新重庆的战略重点落实到依靠教育、依靠科技上来,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2.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总体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本质上是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距。要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缩小重庆与东部的差距,首先必须加快重庆教育的发展,加快重庆的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
  3.重庆是西部历史悠久的工商重镇,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面对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接受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挑战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此,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建立起教育和科技紧密结合,教育和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机制,大力培养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需要的新型高等专门人才,不断提高教育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随着西部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将更加旺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乃至西部将逐步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和投资市场,成为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必将拉动重庆教育的发展,增加对人才培养的投资,教育发展的投资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重庆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必将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十五”时期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发展水平偏低。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为7.79年,重庆仅7.37年);全市每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3611人,重庆仅为2802人)。
  2.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仅为2.5%;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19.06%,重庆为17.39%),全市中小学有249.78万平方米危房急需改建,87.64万平方米危房急需维修。高校连续两年扩招,办学条件十分紧张,多项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
  3.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市虽有29所普通高校,但没有一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的综合大学。过去长期部门办学、条块分割形成的分散、重复、缺乏统筹的局面还有待调整理顺,高等和中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任务还很重。“十五”期间,入学高峰的压力仍然很大。
  4.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7个边远贫困县“普九”任务重,经费缺口大;城市部分地区学校教师超编,20个边远贫困县普遍缺编500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多且学历不合格(约1.3万人)。三峡库区淹没县移民迁校445所(另有82个教育机构迁建),至今仅竣工90所(含6所新建学校),竣工面积2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2亿元。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严重不足。扣除已建成学校,再扣除“十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可覆盖部分迁建学校,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5.教育领域一些重大改革还有待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央部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到位以后,地方统筹责任加大,高校布局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布局调整有待继续推进,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学要合理调整布局,消除危房,提升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要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投入办学。要继续深化招生考试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化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之,重庆教育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面向新世纪的重庆教育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根据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

  三、“十五”时期及2010年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渝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适度超前发展重庆教育事业为主题,以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为动力,以提升重庆教育总体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科教兴渝、育人兴市”战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把重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强市。

  四、“十五”时期及2010年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巩固强化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0年,建立起由坚实的基础教育、完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现代教育体系;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重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市民受教育平均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质量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初步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人才培养中心。

  五、“十五”时期及2010年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完成“两基”任务,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全市在“九五”期末基本完成“两基”任务的基础上,“十五”期间要全面完成“两基”任务,并进一步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到2005年,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按新的标准和要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全市城乡普及幼儿学前教育。
  到2005年,全市盲、聋哑、弱智“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85%、90%和90%,巩固和加强特教师资培训基地和高校特教专业的建设,各区县(自治县、市)均要开设特殊教育学校或教学点。到2010年,全市形成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3种形式结构合理、有效运行的特教体系,“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新的要求。“十五”期间,要切实加强工读教育,理顺工读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工读教育校点布局,不断改善工读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工读教育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落实相关待遇,使工读教育在教育转化不良行为青少年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切实缓解中小学入学高峰压力和确保儿童就近入学前提下,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在环境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根据需要和可能,可以试办寄宿制小学,以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
  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到2005年,全市60%的区县(自治县、市)的城镇达到“初步普及普通话”和“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到2010年,全市城镇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十五”期间,全市初中毕业生将逐年递增并达到最高峰。要调动各种因素,以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含初中后的职业培训)。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60%以上,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将达到78万人左右。主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要逐年明显提高。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将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00万人以上。积极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发挥各自所长,办出各自特色。
  (三)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十五”期间,要进一步拓展高等教育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办学条件的改善,多渠道多形式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要努力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到2005年,全市在校研究生达到1.5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2万人左右,积极发展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高等职业培训,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36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5%以上。到2010年,全市在校研究生达到2.5万人,普通本专科生达到30万人左右,基本建立起公民终身学习制度,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45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0%左右。
  (四)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十五”期间,要积极鼓励,加强引导,调动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积极性。通过5?0年的努力,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办学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2005年,全市各类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25万人以上,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达到5所以上。2010年,全市各类民办教育在校人数达到40万人以上,社会力量办学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力量。

  六、“十五”时期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大力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1.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认真落实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事业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切实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中,予以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
  2.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领导人联系学校、政府为教育办实事、年终考核党政领导抓教育工作实绩等项制度。“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上级对下级考绩以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
  3.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强化政府、学校和社会依法治教的意识和法律责任。尽快制定我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地方法规,建立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处罚制度,确保教育事业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加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建立高等教育“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使校均在校生规模稳定在7000人以上,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与教育部共建新的重庆大学,使之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教学科研实力强、与直辖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继续办好一批有行业优势和办学特色,适应发展需要的本科院校;调整合并科类相近、专业重复、规模偏小、条件互补的院校;引导高等专科学校逐步向高等职业学校过渡;按照我市构筑三大经济发展区(即: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布局战略,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好务。在继续加强三峡学院、渝西学院、涪陵师范学院等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促进多功能社区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兴办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全市新批准设置12?5所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模式,发挥社区教育在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调整中等教育布局结构,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统筹规划和合理调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布局结构,使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共同承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普通高中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重点高中要逐步缩减初中规模,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合并一批规模小、专业重复设置、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实现分散资源的聚合优化和互补。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向高职教育发展,或向其他类型转向。还要注意巩固和加强一批有发展优势、有办学特色、有社会需求的中职学校。统筹规划并建设好区县(自治县、市)级职业教育中心,加快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此盘活职教存量,优化资源配置,使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教育质量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中师调整工作,调整的主要措施是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今后主要承担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少数有条件的可并入高校,或改办为其他学校。
  3.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消除中小学危房。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十五”期间,在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和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调整中小学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办学条件规范、办学效益适度、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新格局。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切实消除中小学危房。增强区县(自治县、市)一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权和决策权,理顺区县(自治县、市)所属学校的干部、教师和经费管理权限,加强区县(自治县、市)行政部门的统筹管理,确保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有序,确保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发展的投入及时到位。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企业集团资金投入办学,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在有关政策、待遇等方面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鼓励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试验。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5.继续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和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按照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原则,继续推进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允许学校根据条件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继续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转变就业观念,面对社会和人才市场,增强毕业生适应能力,引导毕业生向各种经济成份就业岗位流动,向基层流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1.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在全市高校教师中培养造就2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专家,200名杰出学科带头人,10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全市中等学校和初等学校教师中,培养造就100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2000名市级骨干教师,20000名区县(自治县、市)骨干教师。全市设立骨干教师专项资金,用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2.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和干部培训工作。认真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用3?年时间,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教师和校长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对45岁以下教师开展计算机全员培训,继续巩固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3.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十五”期间,各区县(自治县、市)小学、初中新增师资,原则上要分别具备大专和本科学历层次。在此基础上,全市逐步实现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高中阶段学校师资要调整优化结构,吸收引进一批综合大学毕业生、双学位获得者和研究生到校任教。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和职业教育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均应逐年明显提高。
  4.改革教师任用制度,落实并改善教师待遇。在全市学校中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用)制度,对专任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对工勤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坚持推行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逐步形成平等的竞争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坚持并完善教师的服务期制度、定期轮换制度和对口支教制度。区县(自治县、市)财政要确保按时支付教师工资。继续执行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中小学退休教师按原基本工资100%计发退休费的办法。各级政府要认真为教师办实事,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5.继续实施教师住宅广厦工程,进一步改善教师居住条件。在政府统一政策指导下,分级负责,抓好落实。在办理有关手续和规费减免方面,实行特事特办,使全市城镇教师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达到80%以上。
  (四)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建立教育投入的新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依法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坚决执行中央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原则,要确保每年财政支出中拿出1个百分点的增量投入教育使用。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2.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认真执行已经出台的各项教育经费筹措政策,按规定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和其他教育税费,并管好用好,确保完全用于教育。在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费改税时,要确保原来用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减少,并随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逐年增加。根据经济增长状况,还要继续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积极探索并引入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增强教育发展实力。
  3.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不断完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依法落实政府对教育投入责任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合理增加学费在教育培养成本中的比例,确立社会、个人对教育投入的相关义务和责任。
  4.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提倡和鼓励民间机构、企业公司、个人捐资集资办学、投资办学,对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实行所得税税前列支,引导社会力量以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入股合作、引进外资、转制转让等多种形式投资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投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5.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扶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对校办产业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学校自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能力。使校办产业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供办学经费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6.开辟教育融资新渠道。积极探索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加快非义务教育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在国家金融政策指导下的教育贷款、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等教育融资运作方式。
  7.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审计。确保教育经费按政策规定用于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8.继续完善和落实资助家庭困难学生上学的政策和制度。坚持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关注处境不利人群受教育的需求,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加强重庆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重庆的国际化文化教育水准
  1.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推进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培训和学术交流。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智力和教育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和设备投入办学,争取更多的境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和师资力量来渝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重庆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我市向境外输出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扩大重庆教育的影响。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2.做好海外来华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子女来渝就读的有关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和切实可行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境外青少年来渝入读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
  3.积极组织重庆市的公派出国留学和自费出国留学工作,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为重庆的发展培养和储备高层次人才和适应国际合作与竞争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4.积极发挥对港、澳、台地区工作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对港、澳、台的教育交流和宣传,争取更多的港、澳、台青年来渝学习和交流。
  5.加强重庆教育的对外宣传工作,通过组织“重庆教育国际博览会”、设立重庆教育网站、开办英文电子杂志等形式,向海外宣传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庆教育,扩大重庆直辖市的国际影响和知名度。
  (六)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一批带全局性、基础性的教育重点工程,逐步提高重庆教育的总体水平
  1.素质教育工程。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环境与生态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与标准,改革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水平,加大教育科研成果在素质教育中的含量,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办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2.教育信息化工程。2005年在城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与远程教育网络相联接的“校校通”。全市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和城市初中、一部分城市小学的计算机实现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城市小学均要设立计算机教室,开设计算机课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办网络学院,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2010年全市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支持并加快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育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我市现代远程教育,在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和有条件的教育机构现有远程教育系统和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我市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电视教育网的建设和改造,开发高质量教学软件,构建与公众信息网联通的覆盖我市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校校通”。2005年以前,在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建立起现代远程教育中心,2010年扩展到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构建具有信息化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3.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积极争取并主动配合国家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我市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落实配套资金,认真组织教育对口支援,尽快完成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实现全市全面“普九”的目标。
  4.移民迁校工程。三峡工程淹没我市学校527所,受淹面积161万平方米,涉及师生24.7万人。教育迁建工程需征地402万平米,复建校舍185万平方米。为确保二、三期水位线下学校按期迁建,必须落实有关区县(自治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切实加大移民迁校的投入。要加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力度,坚持“移民先移校”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移民迁校工程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加强有关省市对口支援和扶持三峡库区教育的力度,按照三峡工程分期进度,按期完成移民迁校工程。
  5.薄弱学校治理工程。2005年,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基本完成薄弱学校治理工作。2010年,全市完成薄弱学校的治理工作,全市各类学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6.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十五”到2010年,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全市一批示范学校的建设。在抓好大面积学校建设的同时,相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1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建设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按照较高标准,在市重点中学建设基础上,建设30所示范性重点高中,并争取其中15?0所进入全国示范学校行列;建设30所小学、40所初中、60所幼儿园、30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成人学校,使之进入全国一流水平或国家级重点学校行列。示范学校建设要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办学特色多样化。
  7.一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搞好与教育部共建重庆大学的工作,支持重庆大学办成高水平综合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高水平的高校,使其进入国内同类高校的前列。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课程建设,尽快形成一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学科和适应重庆经济发展需要的重点学科,逐步调整好人才培养结构,重点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生物技术、电子通讯、新材料、自动化等专业人才,加快培养入世后急需的法律、金融、贸易、公共管理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加强知识创新、科技开发基地和各类人才培养基地、教学基地的建设,努力培养入世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所需要的适用人才。
  8.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和产业界合作,以抓好重庆市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创办一批以高校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5年内形成规模效益,争取1?家企业股票上市。
  9.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通过培养和引进方式,到2010年,造就2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专家,200名杰出学科带头人,10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各类教育的教书育人专家和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硕士生、博士生教育质量。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吸引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10.学校后勤社会化工程。2002年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到2005年建立起市场化和专业化,市场驱动、自主经营、有偿服务、有序竞争的高校后勤服务新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启动中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7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