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3-26 生效日期: 2001-03-26
发布部门: 重庆市政府
发布文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于2001年1月16日经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目录
  序言………………………………………………………………5
  一、发展目标………………………………………………………6
  1.发展基础和宏观环境…………………………………………6
  2.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8
  3.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10
  二、结构调整………………………………………………………13
  4.以结构调整作为“十五”计划的主线………………………13
  5.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14
  6.集中力量发展五大支柱产业…………………………………16
  7.重点发展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18
  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9
  9.大力发展服务业………………………………………………20
  10.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21
  11.改善所有制结构………………………………………………22
  12.优化企业组织结构……………………………………………23
  三、区域布局………………………………………………………24
  13.构筑三大经济发展区…………………………………………24
  14.加速城镇化进程………………………………………………26
  15.发展区县特色经济……………………………………………27
  四、三峡移民………………………………………………………28
  16.多途径安置三峡库区移民……………………………………28
  17.加快库区城镇搬迁和淹没工矿企业结构调整………………29
  18.加快库区经济发展……………………………………………30
  19.抢救和保护库区文物…………………………………………30
  五、基础设施………………………………………………………31
  20.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31
  21.建设市政基础设施……………………………………………32
  2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34
  23.增强能源保障度………………………………………………35
  六、资源环境………………………………………………………36
  24.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36
  25.加强生态建设…………………………………………………37
  26.改善环境质量…………………………………………………38
  27.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9
  七、科技教育………………………………………………………39
  28.构建科技创新体系……………………………………………40
  29.加快发展教育…………………………………………………41
  30.开发人才资源…………………………………………………42
  八、社会发展………………………………………………………43
  3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44
  32.增强社会服务能力……………………………………………44
  3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7
  34.扶持贫困地区发展……………………………………………48
  3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9
  36.坚持依法治市…………………………………………………50
  3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52
  九、改革开放………………………………………………………53
  3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3
  39.建立健全市场体系……………………………………………55
  40.改善经济调控…………………………………………………56
  41.发展开放型经济………………………………………………58
  42.优化发展环境…………………………………………………61
  十、政策保障………………………………………………………61
  43.产业导向政策…………………………………………………61
  44.积极平衡的财政政策…………………………………………61
  45.促进投资增长政策……………………………………………62
  46.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62
  47.完善收入分配政策……………………………………………62
  48.规划组织实施…………………………………………………63
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1月16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序言
  改革开放20多年,重庆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迈入新世纪,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制定并实施好“十五”(2001-2005年)计划,对于尽快实现重庆新的振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和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开好头,起好步。
  本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政府战略意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政策取向,是我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总体上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指标是预期性、指导性的。在规划纲要指导下,由重点专题规划、行业规划、区域规划支撑和具体化,并通过年度计划加以体现和实施。
  实现本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农户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纲要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等手段加以引导。本纲要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及部分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出的任务,政府将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完成。
一、发展目标
  1.发展基础和宏观环境。“九五”期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紧紧抓住设立直辖市、三峡移民迁建和库区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7%。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5.9:42.3:31.8调整为2000年的17.8:41.3:40.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12.8%,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1.7%。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409亿元。集中力量加快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五三六”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18个贫困区县全部成建制越温达标,建卡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366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82万人。一期移民全面完成,二期移民顺利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达到6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达到1892元。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扭亏脱困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有良好进展。扩大开放取得新的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展良好。科教兴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前进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城乡就业面临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减员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峡移民重新就业等多重压力,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不够,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较差;三峡库区移民和扶贫开发任务繁重;国有企业活力不够,要素市场发育不快,社会保障能力弱,政府职能还不完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外开放度低。“十五”期间,我们必须着力缓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争取在发展中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展望今后五年,重庆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跨国公司成为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国内外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创新能力和体制创新成效将成为决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必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特征,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峡移民开发等重大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主动迎接各种挑战,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促进重庆跨越发展和实现新的振兴。
  2.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十五”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以办好“四件大事”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埋头苦干,加速推进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着力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为此,重点实施五大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是,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功能。关键是着力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带动全市经济增长;构建渝西经济走廊,形成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构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形成全市可持续发展新的支柱力量。
  ──科教兴渝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培养、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适用型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信息化战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加速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
  ──城镇化战略。把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有机结合,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以都市圈为中心,布局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和若干小城镇共同发展的城镇群。努力探索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新路,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
  ──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3.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西部大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办好“四件大事”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实现2010年前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大大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5%。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竞争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到13:43:44,就业比重调整到50:16:3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0%。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结构较大改善,城镇功能明显增强,2005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区县特色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构筑起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瓶颈”约束全面缓解。以高速公路和城区快速通道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大大提高,主城区内、主城区至外环半小时内到达,最远县8小时内到达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和容量有较大提升,生产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网络与信息具备安全保障功能。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和防洪抗旱减灾三大体系保障程度大幅度提高。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高效完备的能源网络基本形成。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较大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到200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183万人以内。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有效。重点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三峡库区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三峡库区二期移民任务全面完成,三期移民顺利推进。五年完成建房安置移民41.6万人和静态移民补偿投资131亿元,城镇和企业迁建后成为库区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市民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继续提高,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
  ──体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小企业全面完成改制,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要素市场培育、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与合作,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五年总规模达到30亿美元,“走出去”战略取得较大成效。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较大改善。“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全市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提高到30%;解决城区居民危陋房问题,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4平方米。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汽车开始加速进入家庭。
  ──公共服务不断充实,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转移农业劳动力200万人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服务能力提高。社会风气、社会信用和社会秩序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结构调整
  4.以结构调整作为“十五”计划的主线。结构调整是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市产业发展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和农户的主体作用,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战略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相结合,以战略性调整为主。注意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与渝西经济走廊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关系。突出抓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个环节。发挥比较优势,有进有退,形成特色经济。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调整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的新机制。
  经济结构调整要在继续抓好扭亏脱困的同时,着力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灵活的运营机制“三大基础”,促进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实施科教兴农、综合开发、城镇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努力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商品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及效益持续稳定提高,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加速传统粮猪型结构向农林牧渔复合型结构转变,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农业结构。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保持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种子工程”,加强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优质粮食品种生产,扩大保健食品作物种植。因地制宜,加快果、菜、茶、药、烟、桑、香料、花卉和优质牧草等基地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优质瘦肉猪比重,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山羊、兔等草食牲畜,积极发展家禽。合理开发水域资源,积极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因地制宜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布局。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着力抓好水果、林特土产、药材、茶叶、烟叶、牛奶、蚕茧和天然香料等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大中型龙头企业、优质名牌产品和绿色产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积极推进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乡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迁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抓好良种引进和选育快繁、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生物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普及和推广应用,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力量,建立多层次的技术成果推广中心和服务网点。加快建设全市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和气象信息网,建设辐射长江上游的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培育农业经纪人组织。面向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培养适用人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取向改革。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善金融服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放。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集体、农民投入及其他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农业投入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减少村组补贴人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稳定。
  加强以水利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提高农业水利化程度,加快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综合治理。加快农村道路、供电、供水和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销售、保鲜、储运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经营和生活条件。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稳定农产品商品性收入,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引导农民向农产品流通、加工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积极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各项事业,扩大农民劳务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6.集中力量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突出重点,壮大提升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两大现有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食品、建筑建材、旅游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
  汽车摩托车工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整合,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加快市内企业集团资产重组步伐,实现强强联合。开发生产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型轿车,扩大商用车品种系列,加速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引导摩托车生产企业联合发展,巩固提高摩托车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扩大出口,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培育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小巨人”,形成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的格局。
  化学医药工业。建设天然气综合化工基地,引进跨国公司先进技术及资金,重点发展乙炔化工、甲醇、醋酸及其衍生物三大系列天然气化工产品和天然气制氢系列产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步伐,重点发展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发挥原料药基地优势,加强原料药多剂型、新剂型和新用途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三峡库区特种优势中药材资源,提高中药现代化加工水平,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食品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开发力量,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开发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培植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和保持一批有持久竞争力的品牌。优化发展酒类系列产品。大力发展奶制品、饮料系列产品。发展方便、保健食品,适应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完善卷烟生产布局、产品结构,增加一、二类烟比重。
  建筑建材业。优化调整水泥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增加高标号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高档卫生陶瓷基地,形成整体配套能力。开发高附加值玻璃纤维制品,建成我国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开发节能节材、高强度、低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提高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理水平,增强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规范发展装修业。
  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努力把重庆建成旅游大市。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的结合。突出发展长江三峡旅游、大足石刻艺术旅游和山城都市旅游三大精品。加快建设四面─山金佛山生态旅游区、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旅游区、仙女山芙蓉洞观光休闲旅游区、三峡腹地科考探秘旅游区、大宁河小三峡旅游区、黔江─乌江画廊民族民俗旅游区、近郊温泉湖泊度假旅游区、万盛石林旅游区、万州甘宁河青龙瀑布、石柱黄水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区。加大重庆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扩大开放,吸引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型旅游集团参与重庆旅游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强接待能力。规范旅游市场,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善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7.重点发展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按照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目标要求,重点培育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和环保工程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使之成为“十五”期末的主导产业。
  信息工程。启动实施重庆光电工程,发展光电材料及微光元件、光电器件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设备、激光器及应用等光电子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加快以光纤传输设备为主的通信产业发展。择优发展模拟集成电路、智能运输系统等设备制造业。以应用软件开发为主攻方向,建设重庆软件园区,大力培育一批软件企业,加快重庆软件产业发展。
  生物工程。重点开发用于治疗疑难病症的基因类药物、生物生化药物。应用生物技术,扩大三峡库区香料植物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采用高技术精制天然香料。大力开发推广农业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品质,壮大现代农业。
  环保工程。重点推进电厂烟气脱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天然气汽车成套技术开发及装备产业化,结合实施三峡库区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环保示范工程,初步建成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
  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存量优化和结构升级。冶金工业,坚持专业化和精品化,重点改造加工工艺和装备,开发市场短缺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发挥铝加工业技术装备优势,开发市场急需的高精铝板带材、大型铝型材及锻压件、镁合金系列产品。机械工业,发展大型输变电设备,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系列产品,发展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和设备,以及新型医疗器械。轻工业,着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名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纺织工业,加强有资源优势的麻纺、丝纺工业,调整提高棉纺织工业,大力发展服装业。
  加速调整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国防工业体系。保持和增强国防科研开发能力,发挥国防工业在发展汽车、摩托车工业中的骨干作用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带动作用。
  9.大力发展服务业。走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城乡服务网络,完善服务业标准,促进服务业上一个新台阶。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和新兴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应发展现代经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业,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增加金融服务品种,拓展多层次、多类型金融服务。加强会计、审计、评估师队伍和事务所建设,鼓励发展为管理、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咨询业。提高民事、商务、法律诉讼等法律服务水平。发展广告业。
  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商贸流通业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培育和建设一批辐射长江上游的区域性专业商贸市场,培植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货仓式卖场、多式联运等新型商业业态。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会展设施,提高会展能力,举办和规范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会展活动。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交易与物业管理。引导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产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家政、维修、养老、幼托、看护、保健、文娱等便民利民服务,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鼓励对社区服务的多元化投资,坚持社会兴办为主,培育社区服务公司,增强社区服务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社区服务上规模、上档次。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在都市圈内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和大区域专业批发市场。
  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批与辐射范围相协调的区域性商贸市场。依托中小城镇,大力建设区县城乡服务业网点。
  10.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网络为核心,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以软件、微电子、光电子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切入点,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新区为生产研发基地,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建设高速宽带信息基础设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扩充基础传输网。对现有武汉─重庆、西安─重庆、成都─重庆─贵阳等长途一级通信干线继续扩容。力争新建重庆─怀化─长沙和重庆─毕节─昆明一级通信干线。加快二级通信干线扩容,完善三峡库区和边远山区通信干线网络。促进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建设并完善宽带多媒体网络。加快高速宽带接入网的建设,提高接入网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扩大网络服务和信息资源供给服务范围。
  推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提高金融、证券、保险、外贸、海关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等现代信用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电子政务、网络教育、远程医疗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开发三峡库区综合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分期建设和完善重庆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建立基础市情、公共信息资源、综合经济数据库,推进“数字重庆”工程。
  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城镇小学开始普及计算机知识教育。公务员、企事业员工逐步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技能,适应政务和办公自动化需要。
  11.改善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个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形成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经济增长格局。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探索实施国有经济调整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新建国有企业除特别规定外,原则上不再采取国有独资和绝对控股的形式。国有企业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参股、控股等方式集中投入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重大骨干项目。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加重点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在税收、金融、工商管理、企业开办条件等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鼓励政策。采取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创造条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投放。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产业发展、技术与管理、法律、政策、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规范发展。
  取消一切限制社会投资的不合理规定,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内资均可进入。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12.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扶优扶强,抓大放小,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整体竞争力提高的格局。
  引导优势企业集团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企业分工合作,培育若干拥有名优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集团整体优势,重点推进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的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增强核心竞争力。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制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发挥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种需求、吸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有效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
  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促进企业强化技术开发与市场营销两头,精干生产制造环节,内部结构由“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形成具有活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全面实施重庆质量振兴纲要。
三、区域布局
  13.构筑三大经济发展区。按照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推进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为辐射点的点轴系统开发,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发挥优势,加快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都市发达经济圈。该区为地理区域相对完整,经济社会特征大体相同的主城9区,以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实施先导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增长。“十五”全面推进都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信息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教育文化,加快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进一步完善现代大都市的功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渝西经济走廊。该区为沿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渝黔高速公路和渝黔铁路、319国道和遂渝铁路以及规划中的遂渝高速公路、212国道和渝合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分布的12个区县(市),以建设大中城市连绵区和产业密集带为核心内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形成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十五”要重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建设“绿色通道”、治理水土流失和次级河流污染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若干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小区以及相应的小城镇,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并争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该区为沿三峡库区、渝万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分布的19个区县。坚持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内容,实施赶超发展,形成全市可持续发展新的支柱力量。“十五”结合三峡移民搬迁计划,加快建设交通、水利、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保护、开发和利用淡水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建设经济林、香料、蚕桑、草食牲畜、名优果品等基地,发展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景观旅游、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旅游精品;在企业和城镇搬迁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新型建材、食品、中药等产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形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14.加速城镇化进程。实施城镇化战略,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相结合,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转移农村人口与创造就业机会相结合,积极稳妥地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形成以都市圈为中心、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主城区及都市圈,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城市功能,富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山水园林特色的西部大都市。加快建设北部新区,使之成为我市综合实力和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加快万州、涪陵次级中心城市的建设,使之成为三峡库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富有特色的库区大城市。把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南川、长寿、开县等建设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小城市,县政府所在地都要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把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并将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认真抓好小城镇规划,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完善小城镇功能,繁荣小城镇经济。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功能到位的原则推进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健全城市管理体系,改进城市管理机制,加强对城市人口、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的管理,规范社会生活服务和城市文化管理。
  15.发展区县特色经济。区县经济是全市国民经济的根基和主体。要增强区县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壮大区县经济实力,增强区县经济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县经济。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原则上按照城区、郊区、三峡库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四种类型,因地制宜,发展不同规模,多种特色的区县经济体系。各区县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增利、财政增收目标,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和现有经济基础,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准各自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防止产业趋同,培育区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科技教育事业,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干部交流和人才定向培养制度,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三峡移民
  16.多途径安置三峡库区移民。三峡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首,是我市一项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坚决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落实好中央关于“坚持农村移民由以就地后靠安置移民为主调整为就地安置与外迁安置相结合,坚持企业迁建由技改后搬迁调整为救活一批与关闭一批相结合”的要求,切实加强移民资金和移民工程质量管理,加快二期移民,确保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顺利推进三期移民工作,“十五”时期建房安置41.6万移民,实现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长治久安。
  农村移民要坚持库区区县就地安置与外迁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多渠道扩大移民安置容量,积极主动做好出县市内安置、出市外迁安置工作。处理好生活安置与生产安置的关系,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多途径就地安置移民。调整承包土地安置移民,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生态经济园,发展经济林果业、牧业、渔业安置移民;开发优势资源,吸收资本、技术、人才流入,兴办二、三产业,引导农村移民转移。改革库区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移民到库区城镇购房定居,投资置业。
  加大外迁安置的力度。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努力完成农村移民外迁安置10万人的任务,其中出市外迁安置7万人,出县市内安置2万人,自主外迁安置1万人。在国家统一协调组织下实施外迁。总结和推广外迁移民工作经验,巩固外迁移民的成果。
  17.加快库区城镇搬迁和淹没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坚持城镇迁建与库区城镇体系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确保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涪陵、长寿两区七县县城和淹没集镇的迁建。在城镇搬迁中有计划地建设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配套建设生活及社会服务设施。加快港口码头复建,加快库区坍岸和滑坡治理。
  企业迁建以构建库区新的工业体系为目标,坚持扶优扶强一批、破产关闭一批、发展壮大一批相结合,“十五”加快1397户淹没工矿企业的搬迁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关闭1008户产品没有市场、技术装备落后、资不抵债、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大力推进389户规划企业的迁建。加快完成135米水位线以下的677户工矿企业搬迁和结构调整。广辟就业门路,切实做好淹没企业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库区社会稳定。
  18.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库区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移民迁建,在移民迁建中加快经济发展。结合企业迁建调整,积极主动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对库区搬迁企业进行嫁接重组,培植一批名特产品和明星企业,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依托库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有计划地开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种养殖业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库区综合经济实力。
  19.抢救和保护库区文物。三峡库区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财富。要坚持“重点发掘、重点保护”的方针,与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移民迁建的选址要尽量避免与文物保护发生新的矛盾,避免文物遭受人为破坏。搞好移民迁建中的文化设施建设。
五、基础设施
  20.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以公路和铁路建设为重点,打通出口,完善市域网络,强化枢纽节点,提高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
  推进出口大通道、国道主干线、重要联络支线、省区(市)际断头路建设,建成主城外环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以国道干线为骨架、省道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主体的放射状快速公路网。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89公里;高等级公路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9%,实现乡乡通公路和85%的行政村通公路。建成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万州─梁平─长寿段、重庆至湛江国道主干线上桥─崇溪河段、国道212线重庆─合川高速公路和重庆─广安高速公路。围绕“市内8小时交通”目标,完成国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涪陵─秀山段的改扩建、上海至成都国道复线万州─巫山段公路的改扩建、巫溪─奉节和城口─开县公路的改扩建。开工建设重庆─遂宁高速公路。抓紧规划建设江津─昆明高等级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江津至合江段。推进连接都市圈外围组团高速环路的建设,以及綦江─万盛─南川武隆干线公路的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区县连接国道的重要支线,省际间的断头路,区县境内的重要省道、县道。加大扶贫公路和旅游公路的建设力度。
  建成达万铁路、渝怀铁路和遂渝铁路。开工建设上海重庆沿江铁路(涪)万枝段,建设南川─涪陵地方铁路,扩能改造国家南北大通道包头至柳州铁路安康─重庆─贵阳段,推进沟通西南西北的兰州─重庆铁路的前期工作。改造重庆铁路枢纽,建设江北新客站、兴隆场编组站。
  加快形成以三峡水库大通道为主轴的水上运输网络。重点抓好重庆港改扩建和三峡库区淹没港口复建。建成九龙坡大件码头,完成长寿、涪陵、万州等库区港口复建和改扩建,建设重庆港寸滩集装箱码头、重庆港汽车滚装码头和危险品码头。加大长江干流和嘉陵江、乌江航道整治力度。
  完成江北国际机场航站区建设,建成万州五桥机场,开工建设黔江舟白机场。增加国际国内干线航班,发展支线航空业务和通用航空业务。
  建成兰州至重庆成品油输油管线、忠县至武汉天然气输气管线。
  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滚装运输、冷藏运输。以安全、快捷、舒适为重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21.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按照规模合理和功能配套的要求,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为目标,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电供气供热系统、照明灯饰系统、绿化美化系统,进一步改善现代大都市城市功能。
  加快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围绕“主城半小时交通”目标,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主城区两江滨江路工程、牛角沱嘉陵江复线桥、城市轻轨较场口至新山村线。开工建设长江王家沱大桥、长江菜园坝大桥和长江渔洞大桥。加快北部新区路网建设。加快一批地区中心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设。推进城市轨道朝天门至沙坪坝线、四公里至新牌坊线建设。
  加快建设和改造城市给排水系统。建成江北梁沱水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丰收坝水厂和主城区净水系统工程,基本建成三峡库区城镇供水系统,加快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供水工程,提高城镇供水普及率,全面提高供水质量。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重庆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和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城镇特别是库区沿江城镇污水处理厂,保护三峡库区水质,为2010年库区总体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创造条件。推广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建设和改造城镇排水系统。
  加快建设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建成黑石子垃圾处理场、长生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同兴垃圾处理场,基本控制主城区垃圾、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加快建设一批城镇特别是库区沿江城镇垃圾处理场,减少垃圾对水体的污染,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垃圾收运方式,广泛实行城市垃圾袋装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逐步实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
  加快建设城市绿化美化系统。推进主城区城市景观建设,显现山城、江城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重点建设重庆植物园、铁山坪森林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洋河公园等骨干公园,增加街头绿地及小游园,加快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城镇绿化美化系统,共同构建起市域城市绿化体系。
  2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源节流并举,加快建设水资源供给体系。大力兴建骨干水源工程,全面完成在建17座中型水库;基本建成我市第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设施开县鲤鱼塘水库,开工第二座大型供水工程大足玉滩水库,积极作好南川金佛山水库和垫江龙滩水库的前期工作;动工建设忠县白石、彭水三江口和巴南丰岩等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抓好西部供水工程。在严重缺水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小微型水利工程,积极发展乡镇供水工程,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发展农业节水工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重点抓好中型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
  兴利除害结合,加快建设水环境保护体系。科学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搞好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县为单位、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建设,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切实保护好三峡库区水资源。加强主要城镇附近的江河水域、重要次级河流和重点水利工程水资源的综合治理。
  加快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主城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沿江重点中小城市防洪护岸工程,主城区、都市圈城市逐步达到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酉阳、潼南、巫溪等重点防洪区县级城镇达到防御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加强大江大河、中小河流重点地段治理和病险水库整治,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搞好防洪减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
  23.增强能源保障度。优化能源结构,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度。
  加快电力建设和电网改扩建。调整电源结构,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积极发展有调峰库容的水电,适度建设高参数、高效率和大容量的燃煤机组,创造条件建设大型天然气发电机组,因地制宜发展小微型水电站,促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江口电站、开县白鹤电厂二期和龙河梯级电站,开工建设彭水电站、石堤电站。关停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建设稳定可靠、灵活开放的骨干电网,加大城市中低压电网改造力度,提高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重点布局三峡库区和东南部贫困地区超高压网络,形成库区和东南部武陵山区输变电网架,完成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完善电价形成机制。
  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民用气,积极发展天然气汽车,推进城区中小锅炉煤改气。制定鼓励利用天然气政策,开发利用天然气的新领域。
  继续抓紧煤炭行业的调整。控制高硫煤生产,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关停小煤窑,转产分流富余人员。发展煤炭深度加工利用项目,提高原煤入洗率和综合开发效益。
  开发推广高效清洁新能源,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合理利用风能、生物质能。
六、资源环境
  24.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开发优势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推进土地开发整治。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先保证国家级、市级重大项目用地。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水利,调节用水,重点解决西部地区和高山地区供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地区平衡。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开发效益。加强矿产资源勘查,规范矿业秩序,严格禁止破坏性开采。重点开发天然气、铝土、锰、镁、锶和陶瓷用砂岩等优势矿产资源,提高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率。保护生物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25.加强生态建设。实施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和以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重点建设重要公路、铁路、江河沿线绿色通道,形成20万公顷的林带。建设主城生态绿化圈、都市圈生态防护带。提高中小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10个山水园林城市。加快推进封山植树、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野生动物。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大巴山区、武陵山区、重要水库、湖泊的生态功能。对重点资源开发地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名胜区实行积极性保护。
  按照“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推进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绿化,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对现有宜林荒地和疏林地实施林草植被重建,对25度以下坡耕地实施综合治理,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十五”争取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0万公顷,其中退耕造林10万公顷,荒山造林20万公顷;完成森林资源管护239万公顷,荒山荒地绿化67万公顷,封山育林17万公顷,飞播造林10万公顷。完成坡耕地综合治理1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万公顷,建成15个水土保持生态园区。
  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实施沃土工程、稻田生态工程、草场草地建设工程、庭院生态工程和农村新能源工程。“十五”期间争取完成沃土工程10万公顷,稻田生态工程67万公顷,利用宜草荒地和疏林地建设草场草地67万公顷,建成庭院生态户50万户。
  26.改善环境质量。坚持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移民迁建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严格执法监督,保障环境安全。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环保产业。
  实施“碧水”工程。完成世行贷款城市环境项目、建成一批库区重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和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200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60%,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内,积极推广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十条污染严重的次级河流恢复水域功能。注重防治农村地区的面源污染。
  实施“清新”工程。完成中日环保示范城市项目,推进清洁能源、汽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气治理、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和二次扬尘控制,加快城市中小锅炉煤改气。加快工业区域布局调整,依法关闭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开展城市环境气候评价。2005年,主城区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削减20%以上,主城区和北碚、渝北、双桥、铜梁、大足、荣昌、永川、万州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渝西22个区县(市)酸雨面积减少50%,酸雨频率低于30%。
  实施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工程。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固体废物收集和运输系统,提高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能力。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推进实施垃圾资源化。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和80%。实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加强噪声监督管理,城区噪声达到国家标准。重点加强学校、医院、商务区、居住区环境噪声控制。
  27.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重点防治危岩、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干旱、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突出治理主城区、三峡库区、重点交通干线沿线地区、重要经济园区和居民集聚地区的自然灾害。“十五”期间要抓紧治理危急的50处山地灾害。建立快速反应和功能完善的消防体系。完善城市快速路网及干道快速疏散体系。建立健全地震、气象、地质等各种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紧急救援工作体系。实行重大灾害全民动员制度,确保灾后重建。
七、科技教育
  28.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力度,面向经济建设,围绕结构调整,抓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机遇,重点突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优化组合在渝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力量,探索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各方技术资源的机制,重点推进在具有优势的应用开发领域创新。建成光电工程研究中心、第三代移动通信工程中心、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生物工程技术和环保技术领域选择重点方向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加强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大型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中心,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完善科研机构企业化或公司化改制,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部分公益性科研机构转变为行业技术服务中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支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办好每年度的“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发展科技项目评估、信息咨询、融资服务等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坚持自主创新、联合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重点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大力推进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力争在“十五”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引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和创新,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服务。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建立以市场独立法人为主体的风险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政府投资集中于重点科技攻关、重大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开发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实验装置、技术开发的投入。支持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和引进外资。
  29.加快发展教育。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深化教育改革,适度超前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西部大开发、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重视和加强基础教育,“十五”期末城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比例。加大对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全市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加强和改进工读教育。
  高等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扩大办学规模。通过合作共建,逐步把重庆大学建成国内一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好一批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性大学,建设一批市场需求大、专业优势突出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调整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结构。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调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普通中专的布局结构,发展和扶持农村及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加强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机制。发展成人教育,加强职工岗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成人教育水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协调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逐步推行以聘任制为基础的教师任用制。全面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市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完善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办学投资多元化、办学主体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贷款、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
  30.开发人才资源。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人才,加快培养、引进人才。
  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定期选派市内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出国出市学习深造。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渝创业。设立“重庆杰出人才”奖。发展和完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采取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地域、身份、隶属关系管理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任用运作机制。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领导人才,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提高公务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领导人才后备队伍的建设。推动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按股分红的激励机制。建设好科技人才科研基地和创业基地,进一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构建有利于企业家成长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推行绩效工资制,引进和培养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劳动者职业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八、社会发展
  3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我市人口高基数、高增长的严峻形势,控制人口增长,重点做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地方法规。严格禁止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和计划外生育,稳定生育水平。通过发展经济和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增强育龄夫妇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切实保障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加快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和网络建设,确保出生人口质量稳步提高。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倡导敬老尊老的社会风尚。确保退休老龄人口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展老龄事业,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健、学习教育、文化娱乐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2.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发展基本医疗、卫生监督防疫、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服务水平。加强卫生监测和预防,降低重大疾病发病率。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强化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合作医疗,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推进世界银行对贫困地区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加强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防疫站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和贫困县医院建设,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城镇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服务体系框架,逐步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卫生保健需求。推进红十字会事业发展。
  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成袁家岗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和中心体育场,推进区县田径场、游泳池、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建设。以社区为单元,发展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完善俱乐部制,把竞技体育全面推向市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市场开发,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中介组织。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性、区域性大型体育赛事。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以巴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方特色文化,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创作文艺精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进重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国泰大戏院、重庆科技馆、重庆艺术馆、重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改造和加强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实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规划,基本做到每个区县(自治县、市)拥有至少一所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保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发展文物、博物事业,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博设施,加强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保护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演出业、美术品市场、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等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事业。组建以重庆日报社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建设西部光盘生产基地。建设重庆书城。组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建成重庆有线电视大厦,完成广播电台中波发射台迁建工程。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加快档案自动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重庆地情资料中心。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扩充社区管理职能,承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的部分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构建以街道为依托、居委会为基本单元、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的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抓好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建设,发挥社区在社会保障、老龄事业、民政救济、便民利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新型现代化社区。
  3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十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要尽快达到小康,并加速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倡企业根据自身效益和完善激励机制的要求,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企业职工收入。积极稳妥地进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试点,增加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在地方财力增长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公务员收入。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拓宽就业领域,保障人民生活。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加速乡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在职和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劳动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规范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执行离退休制度。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改革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抓好重点行业的安全整顿。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改善食物消费结构,降低粮食消费比重,增加肉、奶、蛋等高蛋白质含量食物和水果消费比重,引导居民服装消费,鼓励居民增加数字化智能化家电及电脑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加快住宅建设,提高住房成套率,增加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村住宅质量。完成主城区危陋房改造工程。搞好城镇小区环境配套,完善物业管理,营造优质居住空间。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在居民小区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停车楼,实行优惠政策,为汽车进入家庭创造条件。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居民增加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信息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34.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五”要重点做好连片贫困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尽快使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并巩固已解决温饱人口的越温成果。对返贫地区和人口继续给予支持。
  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争取国家支持,安排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贫困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电力、人畜饮水、基本农田、生态环境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实施智力扶贫。扶持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为贫困地区培养科技人才。加大在贫困地区推广适用技术的工作力度。
  对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贫困地区,要创造条件,易地开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建设和退耕还林实施迁居扶贫计划。
  3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尤其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和有效运营、严格管理的机制。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管理、运作的监管制度,采取灵活安全的投资组合,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调整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办理补充保险,加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镇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增强社区为社会保障对象服务的功能,建设社会保障电子管理系统,全面实行社会保障金社会化发放,提高服务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对农村人口养老、基本医疗等提供救助。
  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十五”基本建成以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保障事业领域发展,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民办公助、法人管理、成本核算的新体制。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倡导社会互助。发展慈善事业,强化对捐助、募集资金的使用监管。加强妇女儿童阵地建设,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实现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阶段性目标。保护青少年权益。重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康复、就业。
  36.坚持依法治市。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政协和各社会团体的意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性组织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的作用。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广泛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廉政建设法制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搞好普法工作,提高全体市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良好风气的形成。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认真研究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解决好三峡移民、国企改革、城镇拆迁、重点建设中所涉及的城乡居民切身利益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化解不安定因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增强公民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依法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活动、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各种恶势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完善宣传、教育、预防、治安和惩治相结合的社会安全网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改善政德政风,带动民德民风进步,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加强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努力为驻渝部队、武警部队搞好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整体防护和平战转换能力。
  3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结合起来,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进一步弘扬红岩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强化“爱市、建市、富市”的自觉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增强全市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动力。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重视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推动改革和发展。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鼓励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促进理论创新。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提供舆论支持。
  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主题活动。认真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使之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的发展。大力开展破除迷信、科普宣传教育的精神文明活动,引导市民摒弃陈规陋习。建设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九、改革开放
  3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五”要在“九五”取得扭亏脱困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鼓励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完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管理机制。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机制。健全企业经营者市场化的选择、任免、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企业经营者任用的契约合同制,逐步实现企业经营者职业化。提高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可以试行年薪制。对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还可以试行期权制。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约束、监督和制裁制度。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破产。鼓励非国有企业、个人、国外机构投资者等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推动非上市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造和股权流动,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将企业所办医院、学校等公益性实体移交地方,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和监督体系。明确市、区县(自治县、市)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范围和责任。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授权有条件的企业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行使国有出资人职能。建立起职责分明、组织健全、规范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约束和离任审计。
  39.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商品市场,培育要素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符合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市场体系。
  完善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价格监督和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府价格决策听证等制度。巩固和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缩减政府定价范围。规范垄断行业定价行为,有效遏制不合理收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基础性产品和服务价格,引导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建立和完善关系国计民生商品的储备制度。在重要商品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形成大宗商品批发市场,培育和发展大型商社集团。扶持发展耐用消费品旧货市场。
  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培育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大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工作力度,规范发展证券市场。整合现有券商力量,培育壮大区域性证券公司。发展票据市场,健全票据签发、流通转让、贴现和再贴现机制。建立层次多、网络化、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整治制度,规范土地一级市场,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养造就经纪人队伍,促进要素市场发展。
  维护市场秩序和信用。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条件和世贸组织的规则,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运用科技手段,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经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查处价格欺诈、价格联盟、低价倾销和逃废债务等行为。严禁经济工作中的弄虚作假,保证基础信息、基础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
  40.改善经济调控。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区县和乡镇机构改革,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经济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不直接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减少和规范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建立政务公开、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公正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直辖市体制,对城区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即市、区二级政府调控,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管理,加快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对县实行“三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即市、县和乡镇三级政府,三级管理,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公共支出的保障力,逐步减少和退出对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投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推进税费改革,进一步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加强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注意防范财政风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偷、漏、骗税的行为。
  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严格约束与有效激励相统一的经营机制,增强竞争能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和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和非国有股份制金融机构,大力开拓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保险公司,形成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建立有效的资产抵押和担保机制。扩大信贷总量,增加金融品种,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强化金融行业自律,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改善投资体制。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调控的新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资管理方式,减少对企业和社会投资的行政性审批。对企业出资建设国家非限制类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银企关系,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重视发挥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对投资主体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管理机制,完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稽察制度。加强建设资金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推动投资中介组织的市场化改革。
  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利率、汇率、税收等杠杆作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41.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应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趋利避害,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努力使重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高、利用外资多、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机构入驻多的开放型城市。
  把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积极争取在西部地区率先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按国家要求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外,取消对外商持股比例限制。随着国家建立起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对接。提高涉外经济工作中的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行进出口经营资格登记注册制度。有效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保障机制和过渡期,主动采取对策,增强我市汽车、电子、商业、部分农产品及金融、保险、通讯等行业的竞争力。
  突出引资重点,采取多种引资形式,扩大利用外资。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和其它跨国公司投资,努力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积极发展项目融资、股权投资、企业购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各种利用外资方式。重点引导和鼓励外资流向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举办和参与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的招商引资会,办好“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指导区县建立项目库和充分利用好外资政策,大力推进区县对外开放。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善境外投资激励机制,支持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实现优势扩张,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鼓励与技术实力强的海外企业合资合作,兴办海外高科技项目。鼓励个人到境外投资设厂,从事海外研究开发、生产和分销。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培养、法律、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重视科教兴贸,扩大货物和服务出口,优化进口,增强外贸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巩固发展欧盟、北美、东盟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调整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巩固传统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以机电产品为重点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发展由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所带动的货物出口。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出口稳定的支柱产业和出口产品基地,扶持一批综合性外贸企业和技工贸一体化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旅游、劳务承包、运输和教育等服务出口。保持合理的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鼓励生产企业与国外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引进急需的高新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性产品。加强口岸建设,扩大辐射能力。
  扩大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协作新格局。继续加强西南六省七方合作,巩固扩大与长江沿江兄弟省市的经济协作,共同推进西南经济开发和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主动吸引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资金、品牌和优势企业来渝发展。加强重庆与港、澳、台的合资合作
  加强北部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及大学科技园的开放与建设,实施“一区多园”,拓宽发展空间,延伸政策效应,使之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利用外资增长最快的地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郎新区开发,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北部新区与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置换,扩展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地域,启动建设国家级出口贸易加工区,在“十五”尽快形成一定规模。
  42.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使改善发展环境成为广大市民特别是管理部门的自觉行动。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手续,用好中央西部开发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海内外投资。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保护,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改善来渝投资者的居住、就医、子女上学、健身、休闲娱乐等设施条件。净化人文环境,维护市场秩序,重点落实“十个一批”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改善发展环境。
十、政策保障
  43.产业导向政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结合我市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制定和实施产业导向政策。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于农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先导产业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依法禁止或限制低技术水平、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和产品发展。
  44.积极平衡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优先安排人民生活。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投入,加强国债资金监管,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控制支出总量。增加财政导向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45.促进投资增长政策。为支撑“十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要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的主要拉动作用。初步测算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5200亿元,年均增长16%。为此,必须有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多途径和多方式吸引和启动社会投资,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十五”期间将推进90项重点建设,建成关系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61项重点工程。
  46.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以积极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拓宽消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促进住宅、家用汽车、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热点形成规模,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提高改革措施透明度,改善消费者预期,增加即期消费。
  47.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深化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鼓励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全面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改革个人收入所得税征管办法,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初次分配的监管,使国民收入分配逐步趋向合理。
  48.规划组织实施。本纲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政府通过组织实施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以落实。主要部署关系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的重点专题规划,由市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主要部署特定行业或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规划,是指导性的规划,重在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各区、县(自治县、市)要在规划纲要、重点专题规划、行业规划的指导下,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计划部门要做好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协调,定期向政府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当宏观环境发生不可预见的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原因致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市人民政府将适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十五”计划是新世纪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市直辖市体制建立和完善后全面运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市各族人民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五”计划的发展目标,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而努力奋斗!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81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