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5年责任目标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5-23 生效日期: 2005-05-23
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郑政文[2005]9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承担省定目标单位2005年度责任目标已经市政府研究确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中牟县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4%;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3%;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5%;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26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旅游业发展;
  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15%,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20%;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30.5%。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05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5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5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24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32‰;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4.4%;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0.6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1.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巩义市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8%;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5%;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5%;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001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7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旅游业发展;
  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8%,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3.7%;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41%。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25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7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9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77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72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22‰;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0.5%;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3.2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1.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附:荥阳市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5.5%;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3%;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7%;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1%;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4.2%;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4%;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8%;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307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5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旅游业发展;
  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30%,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30%;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31%。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18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3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0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29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2.85%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18‰;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5%;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1.09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1.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当地,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新密市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6%;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7%;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3.5%;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04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旅游业发展;
  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0%,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20%;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37.5%。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19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5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6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90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65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2.8%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24‰;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0.4%;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2.60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1.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新郑市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3%;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1%;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6%;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6.1%;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5%;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41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0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旅游业发展;
  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16.7%,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21.1%;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13.城镇化率44.6%。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06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1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0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37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2.5%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26‰;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9%;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2.96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1.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登封市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5%;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5%;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5%;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45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7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旅游业发展;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5%,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30%;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25.5%。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8%;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42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13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5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28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39‰;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0.2%;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6.17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1.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中原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7%;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2%;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3%;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5%;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6%;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072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14.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5.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6.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300人;
  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03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410人;
  19.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0.人口出生率9.09‰;
  2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7.5%;
  22.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3.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4.完成年度0.1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5.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6.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27.'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8.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29.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0.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七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5%;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7%;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0%;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22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14.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01万人;
  15.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7.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300人;
  1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82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340人;
  20.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1.人口出生率9.14‰;
  2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提高;
  23.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4.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5.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6.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27.'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8.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29.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0.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管城回族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5%;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8%;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9.8%;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40%;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336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14.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01万人;
  15.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7.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70人;
  1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65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700人;
  20.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1.人口出生率9.16‰;
  2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提高;
  23.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4.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5.完成年度0.1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6.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7.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28.'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9.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0.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1.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金水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5%;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1%;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9%;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232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9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14.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5.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6.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500人;
  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32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700人;
  19.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0.人口出生率9.06‰;
  2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提高;
  22.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3.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4.完成年度0.1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5.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6.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27.'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8.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29.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0.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上街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9%;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479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
  11.城镇化率64.5%;
  12.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15.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02万人;
  16.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7.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00人;
  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4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30人;
  21.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人口出生率9.08‰;
  2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0.7%;
  24.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5.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6.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7.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28.'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9.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0.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1.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惠济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0%;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9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与上年持平;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0%;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43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00万美元;
  11.城镇化率58%;
  12.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15.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0.01万人;
  16.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7.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1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00人;
  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20人;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10人;
  21.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人口出生率10.21‰;
  2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4%;
  24.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25.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6.完成年度0.1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7.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8.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29.'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30.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1.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32.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郑州高新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2%;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413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
  9.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679万美元;
  10.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00人;
  1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0人;
  14.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15.人口出生率9.73‰;
  1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5%;
  17.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1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19.'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0.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21.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22.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郑州经济开发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0%;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2%;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03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9.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812万美元;
  10.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00人;
  13.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14.人口出生率10.36‰(农村);
  1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5%;
  1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17.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18.'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19.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20.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21.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郑东新区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9%;
  2.对外贸易出口总额3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500万美元;
  5.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人;
  7.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四、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9.'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10.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11.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12.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2005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中小企业局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
  责任单位:市经委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0%。
  责任单位:市经委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
  责任单位:市经委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6%。
  责任单位:市经委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7.对外贸易出口总额57600万美元。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191万美元。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12.旅游业发展;
  其中,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0%,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25%;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13.城镇化率59%。
  责任单位:市建委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民政局
  16.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完成省确定的年度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任务,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1.2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14万人。
  责任单位:市农开办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1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发放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0.8万人。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22.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四、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3.人口出生率10.2‰。
  责任单位:市人口计生委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3.6%。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委
  25.依法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26.完成市政府与省政府签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27.完成年度17.03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五、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28.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责任单位:市监察局
  29.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30.'严打'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
  31.赴京集体上访控制在4批以内,赴省集体上访控制在14批以内;到省重访率全年不超过12%;对省以上立案要结果的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不低于85%,年底结案率不低于95%。
  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32.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市安全生产监管局
  33.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5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