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鞍山市城镇房地产纠纷仲裁条例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1993-09-27 生效日期: 1994-01-01
发布部门: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妥善处理城镇房地产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管理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镇内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申请仲裁的房地产纠纷案件。
  本条例所称房地产,是指房产及不涉及确定所有权、使用权和改变使用性质的房屋附属庭院和场地。


    第三条   市、县(含海城市、旧堡区、下同)房地产纠纷仲裁委员会是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设立、受理本辖区城镇房地产纠纷案件的仲裁机构。


    第四条   仲裁机构对其受理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进行调解和裁决。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仲裁机构应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权利。


    第五条   房地产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可依据双方达成的书面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房地产纠纷仲裁委员会有权就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作出决定。


    第六条   仲裁机构处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第七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条   当事人对争议的问题,有权进行陈述和辩论。也可委托一至二人代理。代理人须向仲裁机构提交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第二章 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九条   仲裁机构受理下列房地产纠纷案件:
  (一)关于房屋产权、买卖、租赁、使用、交换、典当、侵占的纠纷;
  (二)关于不涉及确定所有权、使用权和改变使用性质的房屋附属庭院和场地的纠纷;
  (三)其它需要仲裁的房地产纠纷。


    第十条   仲裁机构不受理下列房地产纠纷案件:
  (一)涉及离婚、继承、析产和赠与的纠纷;
  (二)涉及落实政策问题的纠纷;
  (三)涉外的房地产纠纷;
  (四)机关、团体、驻军、铁路、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分房的纠纷;
  (五)应由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纠纷。


    第十一条   城区房地产纠纷案件,由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机构管辖。
  县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纠纷案件,由县房地产纠纷仲裁机构管辖。
  县仲裁机构在案件管辖方面有争议的,由市仲裁机构指定管辖。


    第十二条   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机构可直接审理县房地产纠纷仲裁机构管辖的重大房地产纠纷案件。

第三章 仲裁组织

    第十三条   各级仲裁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必须由具有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担任。
  仲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仲裁员若干人,负责日常工作。


    第十四条   仲裁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聘请兼职仲裁员。兼职仲裁员在执行职务时与专职仲裁员享有同等权利。兼职仲裁员执行职务时其所在单位应给予支持。
  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以下均称仲裁员),由作风正派,办事公正,具有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担任,经市房地产纠纷仲裁委员会考核,取得资格后,由同级仲裁委员会任命或聘请。


    第十五条   仲裁机构办理房地产纠纷案件,由首席仲裁员一人、仲裁员二人组成仲裁庭进行。
  仲裁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制作笔录,笔录应如实记入评议的各种意见,并由仲裁庭成员签名。
  疑难案件,仲裁庭可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简易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仲裁。


    第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仲裁委员会讨论案件,可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席会议。


    第十七条   仲裁庭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审理终结前提出。


    第十九条   首席仲裁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决定。仲裁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的回避,由首席仲裁员决定。
  回避的决定,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告知当事人,并应记录在卷。
  如裁定拒绝回避申请的,当事人可申请复议一次。

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二十条   申请仲裁,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必须有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在争议发生之后达成的申请仲裁机构仲裁的书面协议;
  (二)申请人必须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三)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仲裁机构受案范围和受诉仲裁机构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一条   申请仲裁,必须递交申请书,并按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申请书应写明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住址;
  (二)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住址;
  (三)申请的目的、事实和要求;
  (四)证人、证据和证人住址。
  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是法人时,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


    第二十二条   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受理条件的,应在七日内立案;不符合规定的,应在七日内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裁定可申请复议一次。
  案件受理后,应在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申请书副本后,应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不提交或不按时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
  被申请人如有反诉,应在答辩书或反诉书中写明要求,并将事实和证据按时提交仲裁机构。


    第二十三条   已经受理的案件,如申请人要求撤回申请,而被申请人又无异议的,应予准许;如被申请人提出相反请求的应继续仲裁。


    第二十四条   仲裁人员必须认真审阅申请书和答辩书,收集证据和调查研究。
  为了调查取证,仲裁机构可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借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凭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以协助。
  仲裁机构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必须保密。


    第二十五条   仲裁机构处理案件,可组织技术鉴定或者现场勘验,并由鉴定人或勘验人按规定填写“技术鉴定书”和“勘验笔录”。
  进行技术鉴定或现场勘验时,应通知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到场。当事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技术鉴定或现场勘验的进行。


    第二十六条   仲裁庭审理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调解协议,必须双方自愿。协议内容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调解可由仲裁庭主持,也可由仲裁员一人主持。


    第二十七条   调解应作调解笔录。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并由当事人签字,仲裁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仲裁机构印章。
  调解书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翻悔的,仲裁机构应在二个月内进行裁决。


    第二十八条   仲裁机构应在开庭三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以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申请人经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作自行撤销申请处理。被申请人提出反诉的,可作缺席裁决。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作缺席裁决。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期开庭: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因当事人申请回避不能开庭的;
  (三)需重新调查核实证据的;
  (四)因其他原因需要延期开庭的。


    第三十条   仲裁庭开庭时,由首席仲裁员核定当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和仲裁庭成员,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仲裁庭审理案件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事实;
  (二)出示和鉴别有关证据;
  (三)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发言;
  (四)被申请人或其代理人答辩;
  (五)双方辩论。
  双方辩论终结,仲裁庭按申请人、被申请人顺序征询最后意见,并可再行调解,调解不成,应由仲裁庭评议后裁决。
  书记员应将庭审的全部活动情况记录在卷,交当事人签字,当事人拒不签字的,应记录在卷。


    第三十一条   裁决应制作仲裁决定书。
  仲裁决定书应写明: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职务;
  (二)申请的理由、争议的事实和请求;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裁决的结果。
  仲裁决定书由仲裁员、书记员署名、并注明仲裁费用的负担,加盖仲裁机构印章后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   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本案不属于仲裁范围的,仲裁机构应终止仲裁,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五章 执行与监督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已送达的调解书和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书应当履行。逾期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仲裁案件,人民法院认为仲裁机构的裁决或调解确有错误的,可裁定不予执行,并书面通知仲裁机构。当事人可要求仲裁机构重新仲裁。


    第三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级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调解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三十六条   市仲裁机构发现县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有权裁定撤销原裁决,责令其重新裁决。
  重新裁决时,应另行组成仲裁庭进行。


    第三十七条   参加仲裁活动的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必须遵守仲裁秩序。
  如有故意出伪证或扰乱工作秩序,阻碍仲裁员执行职务的行为,由仲裁机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    

    第三十八条   仲裁机构工作人员营私舞弊,收受贿赂,敲诈勒索,滥用职权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申请仲裁应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
  仲裁费由申请人预交。
  案件处理终结,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的,双方按比例分担。
  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仲裁费由当事人协商分担。


    第四十条   仲裁费参照《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收费办法》的标准,由鞍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施行中的具体问题由鞍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8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