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公布136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的公告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11-14 生效日期: 2007-11-14
发布部门: 农业部
发布文号: 农业部公告2007年第928号

Y两优20、京单28、银瑞361、汾豆60、中薯12号等136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附: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1

  品种名称:Y两优20
  选育单位: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Y58S×F2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8.4天,比Ⅱ优128短1.8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9万穗,株高118.6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39.3粒,结实率77.3%,千粒重25.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4级,最高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0%,长宽比3.0,垩白粒率33%,垩白度7.5%,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1.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7.74公斤,比对照品种Ⅱ优128增产4.58%(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11.18公斤,比对照Ⅱ优128增产4.9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9.46公斤,比对照Ⅱ优128增产4.7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4.85公斤,比对照Ⅱ优128增产6.5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公斤,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内移栽,栽插规格以20厘米×23.3厘米为宜,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插足6万~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做到基肥足,追肥早而速,中期适当补,后期酌情补施穗肥,一般每亩需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水浆管理做到深水活棵,浅水分蘖,有水孕穗,适时轻晒,后期干湿交替,切忌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2
  品种名称:龙优673
  选育单位:广东农作物杂种优势开发利用中心
  品种来源:龙A×恢673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6天,比对照博优998迟熟2.0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株高113.9厘米,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52.4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3.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5%,长宽比2.9,垩白粒率15%,垩白度1.2%,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8.62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3.0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72.53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2.9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0.57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2.9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96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1.5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适当密植,每穴宜栽插2粒谷苗,每亩插足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攻蘖肥,中期适当控肥,后期看苗情况巧施穗肥。该品种对钾肥敏感,每亩应施钾肥20公斤以上。科学管水,前期浅水促分蘖,每亩苗数达到22万苗时晒田,孕穗至抽穗期不缺水,后期干湿交替,不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一般,米质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3
  品种名称:株两优30
  选育单位: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株1S×潭早30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6.5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8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3.3万穗,株高82.5厘米,穗长19.1厘米,每穗总粒数107.8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7.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9.7%,长宽比3.0,垩白粒率87%,垩白度14.7%,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57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8.13%(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11.11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1.3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9.6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2.06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1.4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强氯精浸种消毒,秧田每亩播种量2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2.5公斤,稀播、匀播,农膜覆盖防寒。2.移栽:秧龄20~25天、叶龄4叶左右移栽,栽插规格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插足基本苗8万~10万苗。3.肥水管理:本田每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前期浅水,移栽后5~7天结合化学除草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氯化钾7.5公斤促蘖;每穴苗数达到15苗时排水轻搁控苗;齐穗后视情况补施壮籽肥;后期干湿交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4
  品种名称:株两优211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株1S×华211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6.9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4天。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24.3万穗,株高83.9厘米,穗长18.9厘米,每穗总粒数100.2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3.4,垩白粒率85%,垩白度13.6%,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40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6.1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80.6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6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52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5.4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5.0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9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强氯精浸种消毒,秧田每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2~2.5公斤,适宜苗床和软盘育秧。2.移栽:一般水育小苗4.5叶左右、旱育小苗3.5~4叶移栽,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适当密植,栽插规格以16.5厘米×20厘米为宜,每穴栽插2~3粒谷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偏上,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在中等肥力且缺乏有机肥的稻田,每亩施水稻专用复混肥35~40公斤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幼穗分化初期每亩施氯化钾5~7公斤,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每亩苗数达到30万苗时及时落轻搁控苗,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5
  品种名称:T优15
  选育单位: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
  品种来源:T98A×R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9.9天,比对照浙733迟熟2.6天。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2.8万穗,株高91.7厘米,穗长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20.6粒,结实率77.5%,千粒重24.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2.7,垩白粒率92%,垩白度11.7%,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7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58%(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77.77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0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28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32%。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2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6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适宜大田直播、旱育抛秧和常规水育秧栽培,大田每亩用种量2~2.5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旱育秧3.5~4叶移(抛)栽,水育秧5~5.5叶移栽,秧龄25~30天。合理密植,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栽插9万~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大田每亩施400~500公斤有机肥混配25~3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移栽返青后每亩追施8~10公斤尿素和6~8公斤氯化钾,看苗补施穗粒肥。采取浅水与湿润间歇灌溉促蘖,够苗及时搁田,孕穗中后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割前6~7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秆潜叶蝇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6
  品种名称:Ⅱ优11
  选育单位: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Ⅱ-32A×龙恢1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0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4天。株型适中,叶片较披,每亩有效穗数15.9万穗,株高116.6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68.2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9.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5%,长宽比2.5,垩白粒率27%,垩白度5.2%,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0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9.5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8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9.6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8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技术,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每亩栽插2万~2.2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万苗左右;3.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一般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5。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搁田。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较优,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7
  品种名称:D优202
  选育单位: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D62A×蜀恢202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安徽省、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0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1.4天。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株高115.1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58.4粒,结实率80.3%,千粒重29.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9%,长宽比3.0,垩白粒率30%,垩白度3.8%,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7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8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79.4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98%(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1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8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6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减产3.2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40天移栽,每亩栽插1.2万~1.5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9万~10万苗;3.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重底早追,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稳氮控氮,增施磷、钾肥。一般每亩施纯氮8~10公斤,其中60~70%作底肥,20~30%作孽肥,10%作穗肥。浅水栽插,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轻搁田,中后期保持湿润。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米质优,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8
  品种名称:冈优158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冈46A×蜀恢15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5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5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5.4万穗,株高119.3厘米,穗长25.9厘米,每穗总粒数191.2粒,结实率79.7%,千粒重28.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6%,长宽比2.4,垩白粒率67%,垩白度10.1%,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5.3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0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24.7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8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0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7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掌握适宜秧龄移栽,每亩栽插0.9万~1.3万穴、基本苗10万苗左右。3.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一般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5。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搁田。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09
  品种名称:京福1优明86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京福1A×明恢8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0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1天。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16.5万穗,株高116.4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2.8粒,结实率78.8%,千粒重30.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6%,长宽比2.8,垩白粒率86%,垩白度16.4%,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1.5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08.0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9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8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4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4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25~1.5公斤,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掌握适宜秧龄移栽,合理密植,适当浅插,栽插规格20.0厘米×23.3厘米,每穴栽插带蘖2粒谷苗。3.肥水管理:基肥足,早追肥,每亩施纯氮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7。基肥占50%;分蘖肥占30%,在移栽后7天施用;另外20%肥料在移栽后15~20天施用,中后期看苗补肥,忌偏施氮肥。水份管理以湿为主,干湿相间,做到“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0
  品种名称:川优9527
  选育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江育标9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0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2天。株型较松散,每亩有效穗数16.0万穗,株高118.7厘米,穗长26.4厘米,每穗总粒数178.1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8.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1%,长宽比3.2,垩白粒率24%,垩白度3.8%,胶稠度5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8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8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23.5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6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8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1.2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减产2.5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强氯精浸种消毒,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每亩栽插1.2万~1.5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够苗晒田,干湿壮籽。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1
  品种名称:内2优6号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内香2A×中恢8006
  已往审定情况: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中下游稻区)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4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2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挺直,抗倒性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6.0万穗,株高110.4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65.8粒,结实率75.9%,千粒重31.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5%,长宽比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4.5%,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0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35%(不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6.5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减产0.54%(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3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减产0.1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3.3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减产0.2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内、叶龄6~7叶、带蘖3~5个移栽,合理密植,栽插规格20厘米×26.7厘米左右,每亩插足l.3万穴以上,每亩基本苗达到6万~7万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1,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施农家肥作底肥。移栽后5~7天内施总肥量的70%,移栽后15天内施完其余的30%,后期看苗补施磷、钾肥。水浆管理上做到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及时搁田,中后期湿润灌溉,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米质优,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2
  品种名称:准两优1102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准S×R110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2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2.0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株高118.0厘米,穗长25.5厘米,每穗总粒数144.4粒,结实率83.0%,千粒重31.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9%,长宽比3.2,垩白粒率23%,垩白度3.6%,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4.1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0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23.1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64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9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5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3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2.移栽:秧龄30天以内移栽,栽插规格以23.3厘米×26.7厘米为宜,插足基本苗。3.肥水管理: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栽培,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早施追肥,酌情补施穗粒肥。灌浆成熟期宜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切忌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高感稻瘟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3
  品种名称:两优6326
  选育单位: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宣69S×中籼Wh26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9.6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4.6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5.4万穗,株高120.0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78.7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7.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9%,长宽比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3.2%,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1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4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73.7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4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9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2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7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35天移栽,高产栽培每亩栽插1.5万~1.8万穴,栽插规格16.5厘米×23.1~26.6厘米,每亩基本苗6万~8万苗。3.肥水管理:掌握“重施基肥,早施分孽肥,看苗酌施穗肥”的原则。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纯氮15~16公斤,基、追肥比例为7:3,氮、磷、钾配合比例为1:0.5:0.9。每亩苗数达到20万苗时,及时排水搁田,扬花灌浆期保持浅水层,后期保持湿润,收获前5~7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蓟马、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高,米质较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4
  品种名称:协优728
  选育单位: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苏恢7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1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1.1天。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4万穗,株高113.2厘米,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43.4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9.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4级,最高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8%,长宽比3.0,垩白粒率66%,垩白度9.9%,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6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33%(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65.3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8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5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0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2.4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9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12公斤,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每亩栽插1.5万~1.8万穴,每穴栽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5万苗左右。肥力偏差田每亩栽插1.8万~2万穴,每亩基本苗达到7万~8万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5公斤,肥料运筹采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方法,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期氮肥施用,适施穗肥。水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勤灌,够苗后分次轻搁,穗分化中期及时复水,后期干干湿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5
  品种名称:华两优1206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华201S×T226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6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6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株高116.6厘米,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59.2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4级,最高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2%,长宽比2.6,垩白粒率81%,垩白度11.2%,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0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64.7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7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9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1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24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0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12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1.2公斤。2.移栽:栽插规格13.3厘米×30厘米或16.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9万苗左右。3.肥水管理:有机肥和化肥结合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作底肥,插秧后5~7天每亩施10~15斤尿素作分蘖肥,孕穗期每亩施5斤尿素作促花肥。每亩苗数达到28万苗时进行搁田控苗,后期保持干干湿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蓟马、螟虫、稻飞虱、黑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6
  品种名称:新两优6号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安S×安选6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1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0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株高118.7厘米,穗长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69.5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7%,长宽比3.0,垩白粒率38%,垩白度4.3%,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2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0.5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2.3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7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7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3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0~35天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5万~2万穴,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穗肥。大田每亩施纯氮10~13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1,磷肥和70%钾肥用作基肥,30%钾肥作保花肥,氮肥按5:2:2:1比例分别作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浅水栽秧、深水活棵、干干湿湿促分蘖,80%够苗搁田,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高,米质较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7
  品种名称:丰两优香一号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广占63S×丰香恢一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江西省、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2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5天。株型紧凑,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株高116.9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68.6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7.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9%,长宽比3.0,垩白粒率36%,垩白度4.1%,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3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9.0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7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3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8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采取旱秧或湿润育秧,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移栽,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为16.7厘米×26.7厘米,每亩栽足1.5万穴;中等及偏下肥力田块适当增加密度。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肥总量14~18公斤纯氮(相当于农家肥20担,尿素16~18公斤或碳氨45~50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15公斤。施肥总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5~8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科学管水,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搁田、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高,米质较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8
  品种名称:K优213
  选育单位: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省农科院泸州水稻高粱研究所
  品种来源:K17A×R21-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4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3天。株型紧凑,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4万穗,株高120.8厘米,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39.3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8.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7%,长宽比2.4,垩白粒率88%,垩白度12.2%,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7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75%(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75.6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6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9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9.4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6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一般每亩栽插1.5万~2.2万穴、8万~13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发稳产,提高分蘖成穗率。水分管理上,以浅灌为主,间歇露田,够苗搁田,后期进行湿润灌溉管理,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9
  品种名称:Ⅱ优623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福恢62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1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1.4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株高128.7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65.1粒,结实率76.0%,千粒重27.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4%,长宽比2.5,垩白粒率53%,垩白度8.2%,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7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2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70.9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4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3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8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2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8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公斤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1~1.5公斤为宜,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叶龄6~7叶移栽,栽插规格20厘米×20厘米,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8万苗。3.肥水管理:一般中等肥力水平田每亩施用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0.9,基肥占总肥量的50%左右,分蘖肥占总肥量的40~45%,穗肥以钾肥为主。采取浅水勤灌、湿润稳长的方式,苗数达到预定的80%后及时搁田,至孕穗期开始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收割前10天左右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0
  品种名称:Ⅱ优航2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航2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安徽省、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5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8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株高129.9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59.7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8.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长宽比2.6,垩白粒率51%,垩白度6.8%,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6.4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9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64.1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0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3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0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44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4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为宜。2.移栽:秧龄25~30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栽插规格20厘米×(20~23厘米)为宜,每亩栽插10万~12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一般中等肥力水平田每亩施用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以1:0.5:1为宜,以基肥为主,分蘖肥占总肥量的40~45%,穗肥以钾肥为主。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勤灌、湿润稳长的方式,苗数达到预定的80%后及时搁田,后期干湿壮籽,不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1
  品种名称:Ⅱ优1069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Ⅱ-32A×先恢106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8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1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株高122.7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64.4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5.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3%,长宽比2.5,垩白粒率37%,垩白度7.8%,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1%。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3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67%(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39.8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56%(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1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5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1.2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0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35天移栽,栽插规格23.3厘米×16.7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每亩插足基本苗10万苗以上。3.肥水管理: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控制氮肥用量,后期看苗酌情施穗肥。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搁田,孕穗期保持田间有水,后期干湿交替,不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2
  品种名称:两优多系1号
  选育单位: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SE21S×多系1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3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4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株高126.2厘米,穗长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58.3粒,结实率77.3%,千粒重29.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7%,长宽比2.9,垩白粒率77%,垩白度10.0%,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44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68.8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6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8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2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天移栽为宜,不得超过30天。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以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3.3厘米为宜,每穴栽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万~10万苗。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总施氮量以9~12公斤纯氮为宜,氮、磷、钾配比大致为1:0.5:1。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中后期控制氮肥用量,酌量施穗粒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比例为50%、40%、10%。水分管理应掌握浅水插秧、寸水返青、够苗搁田、薄水扬花、湿润灌浆、干湿乳熟的原则。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3
  品种名称:珞优8号
  选育单位:武汉大学
  品种来源:珞红3A×8108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8.8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2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较长,整齐度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7.2万穗,株高122.1厘米,穗长23.1厘米,每穗总粒数174.7粒,结实率74.0%,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4%,长宽比3.1,垩白粒率22%,垩白度4.1%,胶稠度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0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84%(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62.9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5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48%。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1.5公斤,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移栽,每亩栽插1.8万穴左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多施磷、钾肥,酌施穗肥。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分蘖、分段搁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方式。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较高,米质优,稳产性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易感稻曲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4
  品种名称:全优527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全丰A×蜀恢52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4.5天,比对照Ⅱ优58早熟2.6天。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株高111.2厘米,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41.4粒,实粒数121.2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9.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纹枯病最高9级;稻曲病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0.5%,长宽比2.9,垩白粒率58%,垩白度7.0%,胶稠度5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92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产3.78%(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25.06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产2.72%(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49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产3.2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18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3.5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公斤左右。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栽插规格18厘米×21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幼穗分化期酌施促花肥,始穗期看苗补施保花肥。每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勤灌、间歇湿润促分蘖、中期排水搁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方式。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一般,中抗稻瘟病,高感纹枯病,感稻曲病。适宜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5
  品种名称:富优21
  选育单位: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富4A×R21
  已往审定情况: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上游稻区)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5.3天,比对照Ⅱ优58早1.8天。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19.9万穗,株高112.1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34.7粒,实粒数116.4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7.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1级;纹枯病最高7级;稻曲病最高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2%,长宽比2.4,垩白粒率78%,垩白度12.2%,胶稠度5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2.58公斤,比对照Ⅱ优58减产0.27%(不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06.52公斤,比对照Ⅱ优58减产0.33%(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55公斤,比对照Ⅱ优58减产0.3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15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产4.4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播种前种子进行晾晒和消毒处理,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一般每亩栽插1.5万~2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酌施穗粒肥,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及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水分管理上要求浅水分蘖,间歇露田,够苗搁田,后期湿润灌溉,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米质一般,抗稻瘟病,感纹枯病,中感稻曲病。适宜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6
  品种名称:岳优712
  选育单位:湖南洞庭种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岳4A×岳恢971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8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2.7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2.8万穗,株高93.8厘米,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15.4粒,结实率77.0%,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8%,长宽比3.5,垩白粒率8%,垩白度0.7%,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7.29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8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00.4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1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8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9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0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7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8天内、叶龄6.5叶内移栽,合理密植,栽插规格16.7厘米×23.3厘米。3.肥水管理:中高肥力水平栽培,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配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水分管理上掌握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搁田、复水抽穗、后期湿润灌溉的原则。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黑粉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湖北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7
  品种名称:奥两优28
  选育单位: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
  品种来源:奥龙1S×R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6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3.5天。株型紧凑,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9.2万穗,株高99.6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32.2粒,结实率76.1%,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3%,长宽比3.2,垩白粒率11%,垩白度1.3%,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44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7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85.1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8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27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8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6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9.4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3~1.5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22天内、叶龄5.5~6叶移栽。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16.7~20厘米×23.3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每亩插足9万~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底肥占总施肥量的60%,注重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施用,栽插返青后每亩追施7~8公斤尿素和5~6公斤氯化钾,孕穗中后期看苗情补施穗粒肥。栽插后寸水返青,分蘖期薄水与湿润间歇灌溉,够苗搁田,幼穗分化中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割前6~8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高,米质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8
  品种名称:新优188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星A×YR188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4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1.3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9.4万穗,株高101.0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27.9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1%,长宽比3.6,垩白粒率9%,垩白度1.3%,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2.7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8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89.6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8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16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3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3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4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秧田播种量8~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1.5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内移栽,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以16.7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为宜,每亩栽插2万穴、10万基本苗左右。3.肥水管理: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约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肥。灌浆期湿润管理,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湖北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9
  品种名称:T优272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T98A×华272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9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3.8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7.4万穗,株高105.5厘米,穗长25.4厘米,每穗总粒数157.7粒,结实率76.0%,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8%,长宽比3.4,垩白粒率17%,垩白度2.2%,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8.3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9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80.0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7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1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8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6.40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0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强氯精浸种消毒,秧田每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一般秧龄25天左右、叶龄5.5叶移栽,插植规格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栽插基本苗10万苗以上。3.肥水管理: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中等肥力土壤,耙田时每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公斤,移栽后5~7天追施尿素7.5公斤,分蘖盛期每亩施氯化钾5~7公斤,孕穗期看苗每亩补施穗肥3~5公斤。移栽后深水活棵,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及时排水搁田,孕穗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中等,米质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湖南浙江湖北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0
  品种名称:Ⅱ优851
  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南恢85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0.0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2.0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株高106.6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46.7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7.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7%,长宽比3.1,垩白粒率36%,垩白度4.0%,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7.89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4.1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83.02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8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5.4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4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9.9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5.8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15公斤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1~1.5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20厘米×20~23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每亩栽插6万~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10~15公斤,其中50%作基肥,40%作分蘖肥,10%作穗肥。水分管理上注意够苗轻搁,湿润稳长,后期重视养老根,切忌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1
  品种名称:春优2号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2A×CH89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1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2.6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株高104.6厘米,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166.9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7.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3级;感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4.4%,长宽比1.6,垩白粒率23%,垩白度2.4%,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3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8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17.7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3.3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0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12%。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4.6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0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强氯精浸种消毒,秧田每亩播种量8~12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1.5公斤,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需肥量较大,一般每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同时配施磷、钾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后期断水不宜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条纹叶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条纹叶枯病。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条纹叶枯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2
  品种名称:甬优5号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糯2号A×K4853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糯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0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3.4天。茎秆粗壮,叶色浓绿,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株高116.1厘米,穗长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26.6粒,结实率82.2%,千粒重35.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4.2%,长宽比2.1,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优质糯谷标准。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4.9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47%(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2.8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9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8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7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7.8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7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8.5公斤,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2~25天移栽,稀植,栽插规格23厘米×26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重施蘖肥,酌施穗肥。每亩施纯氮13.5~16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氮肥4:5:1、钾肥2:4:4。蘖肥在移栽后10天和20天各施一次。穗肥在倒二叶露尖时施入。好气灌溉,足苗搁田,有效分蘖终止期分次轻搁,幼穗分化后复水,抽穗后薄水勤灌,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高,糯性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3
  品种名称:郑稻18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品种来源:郑稻2号/郑稻5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3.4天。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5.1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米率23.5%,垩白度3%,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豫粳6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3.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8.2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8.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2.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一般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亩播量30公斤左右,秧龄30~40天。2.移栽:6月中旬移栽,一般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株行距13.3厘米×30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高肥力田块株行距可增大至13.3厘米×33厘米,每穴栽插3粒谷苗左右。3.肥水管理:本田总施氮量控制在每亩15公斤左右,一般基肥占50%~60%,分蘖肥占30%,穗肥占10%~20%。分蘖肥宜早施、重施,适当增施钾、锌肥,穗肥看苗酌施。在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成熟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重点做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4
  品种名称:津粳优180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A×R18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5天,比对照豫粳6号早熟2.5天。株高118.2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87.6,结实率73.6%,千粒重26.7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1%,垩白米率29.5%,垩白度4.6%,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7.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8.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38.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5.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3.1%。2006年进行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9公斤,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10.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前用浸种灵、菌虫清或其它有效药剂浸泡,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要施足基肥,控制播种量,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品种的1/2。2.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适当密植,株行距26.7厘米×13.3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结合使用,施肥宜早,早促早发,搭好丰产架,确保有效穗18万穗以上。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规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5
  品种名称:徐优733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徐364A×徐1173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2天,比对照豫粳6号早熟3.5天。株高111.4厘米,穗长21.5厘米,每穗总粒数155.5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9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1级,穗颈瘟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1%,垩白米率26.5%,垩白度6.1%,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豫粳6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9.8%(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59.5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5.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2.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2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2.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淮北地区4月底5月初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2.移栽:6月上中旬移栽。中肥条件下每亩栽插2万~2.2万穴,行株距26厘米×13厘米;高肥条件下每亩栽插1.8万~2万穴,行株距28~30厘米×13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6万~8万。3.肥水管理:亩产700公斤稻谷,本田总施氮量控制在15公斤,有机肥占20%以上,基、蘖、穗粒肥比例以4:4:2为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施足磷钾肥。浅水插秧,薄水分蘖,适时烤田,以后间歇灌溉,养好老稻,收割前6天断水。4.病虫防治: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病治虫,高肥条件下抽穗期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6
  品种名称:中作020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花15/京稻2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5.9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5.1天。株高132.2厘米,穗长22厘米,每穗总粒数148.5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5.5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64.3%,垩白米率5%,垩白度0.8%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4.4%(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14.7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5.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9.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7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30.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移栽:秧龄45天左右移栽,适当密植,行株距26.7厘米×13.3厘米左右,每亩栽插1.8万穴,每穴3~5粒谷苗。3.肥水管理:中等地力每亩需施纯氮16公斤,遵循“前促、中控、后保”原则,配合施用磷、钾、锌肥。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孕穗期至齐穗期不能缺水,灌浆后期间歇灌溉,收割前7天左右停水。4.病虫防治:稻穗破口期注意防治稻曲病,抽穗期预防一次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7
  品种名称:津原11
  选育单位:天津市原种场
  品种来源:月之光/中作321//辽盐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6.9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6.1天。株高105厘米,穗长17.2厘米,每穗总粒数117.5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6.8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3级,穗颈瘟5级。米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69.3%,垩白米率13.5%,垩白度1.8%,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3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4.6%(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0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3.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0.2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8.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7.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39.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种前用菌虫清(或浸种灵)浸种6~7天。2.移栽:一般行距27~30厘米,株距15~18厘米,每亩栽插1.3万~1.5万穴,每穴3~4粒谷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需纯氮16公斤左右,底肥6公斤五氧化二磷,早施分蘖肥,促早生快发,根据土壤适量施用钾、锌肥。插秧后至分蘖期一般上水6~10厘米,如土壤盐碱,采取夜排昼灌,分蘖末期依据苗情适当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不能缺水,齐穗后10天干干湿湿,收割前一周停水。4.病虫防治:在破口期、抽穗期各预防一次稻瘟病和稻曲病,在本田中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8
  品种名称:津粳优116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6A×R1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4.4天,比对照中作93早熟2.8天。株高114.4厘米,穗长20.8厘米,每穗总粒数168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7.3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3。米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64.8%,垩白米率23.5%,垩白度2.2%,胶稠度85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4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8.5%(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18.5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2.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1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0.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9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39.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前用浸种灵、菌虫清或其它有效药剂浸泡,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要施足基肥,控制播种量,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品种的1/2。2.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适当密植,株行距26.7厘米×13.3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结合使用,施肥宜早,早促早发,搭好丰产架,确保有效穗18万穗以上。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其它病虫草害同一般常规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9
  品种名称:金穗8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京越1号/冀粳14//中作9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6.2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1.2天。株高106.3厘米,穗长17.1厘米,每穗总粒数159.4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4.3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5级,综合抗性指数5。米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59.2%,垩白米率32.5%,垩白度4.2%,胶稠度74.5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8.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5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0.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5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9.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2.1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旱育秧每亩播量200公斤左右。2.移栽:秧龄35~40天进行移栽,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插秧要求达到浅、直、匀。3.肥水管理:施肥前重后轻,全生育期每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底肥:蘖肥:穗粒肥=4:4:2为宜。除插秧、分蘖、孕穗三个时期保持水层外,其他湿湿干干即可。4.病虫防治:播种前用浸种灵、线菌清浸种6~7天,防治干尖线虫病及恶苗病。大田7月初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0
  品种名称:盐粳68
  选育单位: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89F5-91/盐粳3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1天,比对照金株1号早熟1.5天。株高97.4厘米,穗长15.8厘米,每穗总粒数121.8粒,结实率90.8%,千粒重24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3级,穗颈瘟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9%,垩白米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金株1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1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9%(不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95.9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6.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5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3.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2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辽宁南部、京津地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普通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200克,育秧盘每盘70~80克。2.移栽:秧龄40天左右移栽,行株距以30厘米×13.3厘米或30厘米×16.6厘米为宜,每穴栽插3~4粒谷苗。3.肥水管理:全生育期每亩纯氮量控制在13.7公斤以内,前后期施用比例以8:2适宜,在施肥上要做到平稳促进,氮、磷、钾养分平衡。水浆管理以浅水为主,采取浅、湿、干相结合灌溉模式。4.病虫防治:做好稻水象甲、二化螟防治工作,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南部、北京天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1
  品种名称:中京优470
  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品种来源:中作59A×C47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0.1天,与对照金株1号相当。株高99.1厘米,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55.3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4.9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2级,穗颈瘟5级,综合抗性指数5.0。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垩白米率20%,垩白度1.6%,胶稠度83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金株1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4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9.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53.3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7.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9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3.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0.5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6.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辽宁南部、京津地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严格种子消毒,预防恶苗病。旱育稀播育壮苗,每平方米秧田播净谷100克。2.移栽:秧龄35~40天左右移栽。一般可采用行距25厘米~30厘米,株距15厘米,在壮苗前提下,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一般田块每亩施纯氮15公斤,其中基肥占70%、分蘖肥占15%、穗肥占15%,提倡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水浆管理上采用浅水栽秧,适时烤田,后期田间保持干干湿湿,在收割前1周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恶苗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以及草害的防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南部、北京天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2
  品种名称:五优135
  选育单位(个人):杨振玉,谢永贵,罗治华,杨纪晖
  品种来源:五A×C1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9天,比对照秋光晚熟4天。株高112.4厘米,穗长19.9厘米,每穗总粒数121.4粒,结实率78.4%,千粒重25克。抗性:苗瘟0级,叶瘟1级,穗颈瘟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7%,垩白米率15%,垩白度2.1%,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秋光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1.8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11%(极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654.6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7.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1.3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9.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7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晚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秋光同期播种,普通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150克干籽,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行株距一般30厘米×20厘米,每亩栽插1万~1.1万穴,每穴2~3粒谷苗;宁夏等地行株距一般20厘米×15厘米,每亩栽插2.2万穴,每穴2~3粒谷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锌肥3公斤。氮肥平稳促进,磷,钾,锌配方施用,坚持“前促、中控、后保”原则,防止后期倒伏。水层管理采用带水插秧,浅水分蘖,够苗开始晒田,叶色退淡复水,间歇灌溉。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3
  品种名称:铁粳7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辽粳207/9419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3天,与对照秋光相当。株高91.0厘米,穗长14.6厘米,每穗总粒数109.3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5.3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7%,垩白米率20%,垩白度1.9%,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秋光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3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3.1%(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93.6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5.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1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4.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2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晚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秋光同期播种,播前浸种消毒。纯旱育秧播种量每平方米不超过200克。2.移栽:行株距30厘米×13.2~16.5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2公斤左右,磷酸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生育前期以浅水层管理,浅水移栽,浅水缓苗,浅水分蘖。中后期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收获前不宜撤水过早,保持根系活力,达到活秆成熟。4.病虫防治:适时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稻螟蛉虫及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4
  品种名称:辽星17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粳534/珍珠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8.8天,比对照秋光晚熟3.1天。株高99.3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5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2.3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4%,垩白米率5%,垩白度0.5%,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秋光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9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4.2%(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49.2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6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2.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6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晚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秋光同期播种,播前种子严格消毒以防恶苗病发生,播种量每平方米150~200克,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合理稀植,行株距30厘米×13.3厘米或30厘米×16.6厘米。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锌肥1~1.5公斤。采用浅、湿、干相结合的灌溉原则,收获前10天左右撤水为宜。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稻曲病等水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一般,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5
  品种名称:吉粳110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超产二号/吉玉粳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1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3.4天。株高96.6厘米,穗长17.2厘米,每穗总粒数99.6粒,结实率91%,千粒重25.3克。抗性:苗瘟2级,叶瘟2级,穗颈瘟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垩白米率24.5%,垩白度4.7%,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吉玉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5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3%(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90.8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9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稀播育壮秧,每平方米播催芽的种子300克。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插秧密度为30.0厘米×20.0厘米左右,每穴3~4粒谷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量10公斤,纯钾量8.7公斤,纯磷量6.7公斤。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按底肥:蘖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在施药灭草时期(5~7天)应保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其余时期一律浅水灌溉(3厘米~5厘米),在蜡熟期及时排除田间存水。4.病虫防治:生育期间注意对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等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甘肃中北部及河西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6
  品种名称:吉粳108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98F41/吉丰1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1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3.2天。株高100.3厘米,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94.1粒,结实率90%,千粒重24.8克。抗性:苗瘟1级,叶瘟5级,穗颈瘟1级,综合抗性指数2。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6%,垩白米率8%,垩白度0.7%,胶稠度78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9%,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吉玉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2.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3.5%(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26.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0.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8.4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2.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6.4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350克。2.移栽:秧龄35天左右插秧。行株距30厘米×16.5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配方施肥,每亩施纯氮10~11.3公斤,按底肥:蘖肥:穗肥=4:4:2的比例施用;纯磷4~4.7公斤,全作为底肥;纯钾6~7.3公斤,分两次施,底肥70%,拔节期追30%。水浆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适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7
  品种名称:长白15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奥羽346/长白九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1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1.2天。株高97.9厘米,穗长16.9厘米,每穗总粒数101.6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4.2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5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8。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7%,垩白米率15%,垩白度1.4%,胶稠度81.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吉玉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1.4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3.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83.3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9.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2.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0.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1.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350克。2.移栽:秧龄35天左右插秧。行株距30厘米×16.5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配方施肥,每亩施纯氮10~11.3公斤,按底肥:蘖肥:穗肥=4:4:2的比例施用;纯磷4~4.7公斤作为底肥;纯钾6~7.3公斤,分两次施,底肥70%,拔节期追30%。水分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适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8
  品种名称:通禾832
  选育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秋田32/丰选2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9.0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2.1天。株高96.3厘米,穗长16.9厘米,每穗总粒数94.3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3.8克。抗性:苗瘟0级,叶瘟4级,穗颈瘟1级,综合抗性指数1.8。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5%,垩白米率8.5%,垩白度1%,胶稠度84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吉玉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7.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2.8%(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73.8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7.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5.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4.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规范化旱育苗,每平方米150克;盘育苗,每盘60克;隔离层育苗,每平方米350克,稀播育壮秧。2.移栽:适时插秧,合理稀植,采用行距30厘米,穴距20~27厘米宽行超稀植栽培,每穴2~3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配方施肥,每亩施纯氮8公斤,按基肥40%,补肥20%,穗肥30%,粒肥10%,磷肥(五氧化二磷)每亩3.3公斤做底肥,钾肥(氧化钾)每亩5公斤,60%做底肥,40%做穗肥。节水增温,适当晒田,分蘖期浅水灌溉,孕穗期浅水或湿润灌溉,成熟期干湿结合。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适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9
  品种名称:通丰8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通粳288/通09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2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4.3天。株高100.3厘米,穗长16.9厘米,每穗总粒数103.4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6.7克。抗性:苗瘟0级,叶瘟4级,穗颈瘟1级,综合抗性指数1.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8%,垩白米率17.5%,垩白度2.1%,胶稠度7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吉玉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1.6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9%(不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39.4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2.2%(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8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2%。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5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2.移栽: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栽插2~4粒谷苗。3.肥水管理:采用“前促、中控、后稳”原则,每亩施纯氮8~8.7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14公斤。水分管理上,插秧至抽穗水层保持3~5厘米,抽穗后可实行间歇灌溉,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50
  品种名称:辽优5273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5216A×C7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旱稻。在黄淮海地区作麦茬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0.0天,比对照旱稻277晚熟2天。株高100.5厘米,穗长19.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4万穗,成穗率65.9%,每穗总粒数122.4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4.1克。抗性:叶瘟3级,穗颈瘟3级;抗旱性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垩白粒率75%,垩白度6.8%,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6.2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9.7%(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348.5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1.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2.4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15.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0.4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3.0%。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播种前种子以多菌灵或白恶宁浸种,黄淮地区一般6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6~8公斤,播深2~3厘米,行距20~25厘米。2.除草: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60%丁草胺0.25公斤和农思它0.25公斤混合兑水喷雾,进行“土壤封闭”,苗后每亩用快杀稗50克或敌稗0.5公斤进行“茎叶处理”。3.肥水管理:结合整地亩施农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铵15公斤,还可施少量的微肥。在旱稻的拨节期、孕穗至抽穗期视苗酌情分别追施硫铵10公斤左右,追肥选在灌水或雨前。在孕穗、灌浆期间,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一般正常年份每亩需补水250立方米;雨量多或涝洼地可一生免灌。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粘虫、二化螟等虫害,防治时用晶体敌百虫或杀虫双兑水喷雾即可。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一般,抗旱性中等,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的黄淮流域和陕西汉中稻区作夏播旱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51
  品种名称:徐旱1号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旱稻277/984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在黄淮海地区作麦茬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0天,比对照旱稻277晚熟4天。株高94.8厘米,穗长19.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92万穗,成穗率63.3%,每穗总粒数91.2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5.4克。抗性:叶瘟3级,穗颈瘟5级;抗旱性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5%,垩白粒率4%,垩白度0.4%,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7.4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6.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305.0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5.9%(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6.2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6.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301.2公斤,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旱稻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以防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2.播种:淮北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播前田块翻耕整平,条播行距25厘米,每亩播种量6~9公斤,3.除草:播后芽前土壤进行封闭处理,控制杂草的生长。4.肥水管理:每亩总施氮量16公斤,有机肥占20%以上。基肥、苗肥、穗粒肥的比例为4:3:3,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施好苗肥,促前期早发快发。拔节穗分化前施穗粒肥,在抽穗前后和灌浆期喷施适量磷酸二氢钾,增加千粒重。孕穗、灌浆期间,注意肥水管理,防治后期倒伏。5.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部门预测预报,大田期注意螟虫、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旱性中等,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江苏山东的黄淮流域和陕西汉中稻区作夏播旱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52
  品种名称:沈元一号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沈农129/旱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在北方一季稻晚熟区作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9.0天,与旱稻297相同。株高98.1厘米,穗长20.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0万穗,每穗总粒数102.9粒,结实率92.1%,千粒重26.3克。抗性:叶瘟5级,穗颈瘟5级;抗旱性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3%,垩白粒率9%,垩白度0.65%,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一季稻区晚熟组旱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6.28公斤,比旱稻297增产3.59%(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425.04公斤,比旱稻297增产5.21%(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85.66公斤,比旱稻297增产4.4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9.16公斤,比对照旱稻297增产8.93%。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杀菌以防治垩苗病和干尖线虫病菌。2.播种:深耕翻,耙细,整平,起垄做畦。播种行距30厘米,每亩播种量7.5~10公斤,复土厚1~2厘米,播后压实,出苗前注意松土露苗。3.除草:播后5~7天用丁草安0.25公斤+除草醚0.35~0.4公斤,兑水6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后期杂草可用0.6~0.7公斤敌稗,兑水30公斤,喷雾做茎叶处理。4.肥水管理:全生育期施纯氮7.4~8.4公斤,底肥占60%,追肥占40%,出穗前施钾肥5公斤,促进成熟,防早衰。有条件的地方生育后期灌3~4次水。5.病虫防治:6月中下旬注意每亩用敌百虫0.1公斤,兑水20公斤,喷雾防治粘虫,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产量较高,米质优,抗旱性中等,中感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南部、河北北京天津一季稻区作旱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1
  品种名称:京单2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郑58;父本京024,来源于早熟302×黄野四。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夏播出苗至成熟95天,比唐抗5号晚熟3天,需有效积温25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45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克。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6克/升,粗蛋白含量9.47%,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4.82%,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9.4公斤,比对照增产10.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2公斤,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种植。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2
  品种名称:利合16
  选育单位: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KEXI13,来源于MO17×甸骨11A,引自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业研究所;父本LPMD72,来源于LPDP53A(欧洲硬粒型自交系)×NNEG5。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1天,比冀承单3号晚熟3天,需有效积温21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6厘米,穗位高84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0.55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82克/升,粗蛋白含量7.61%,粗脂肪含量4.60%,粗淀粉含量74.40%,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7.3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4.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0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4.8%。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500~50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极早熟地区、河北承德市北部接坝冷凉区、陕西延安地区、甘肃陇南地区、新疆喀什地区、内蒙古通辽北部和宁夏固原极早熟玉米区种植,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3
  品种名称:吉农大115
  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KM36,来源于(四287×哲446)×四287;父本KM12,来源于(78599×Mo17)×Mo17。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四单19晚熟2天,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5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含量8.39%,粗脂肪含量4.17%,粗淀粉含量75.08%,赖氨酸含量0.26%,属高淀粉品种。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5.7公斤,比对照增产7.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0.3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双城市除外)、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4
  品种名称:吉东16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四287,来源于吉林省农科院;父本D22,来源于(掖478×7922)×6314。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3天,比吉单261早熟5天,需有效积温255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丝绿色,果穗短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浅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7克/升,粗蛋白含量9.14%,粗脂肪含量3.92%,粗淀粉含量74.47%,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8.0公斤,比对照增产9.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1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双城市除外)、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5
  品种名称:吉东28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KX,来源于德国杂交种导入热带早熟材料;父本D22,来源于(掖478×7922)×6314。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吉单261早熟2天,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深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丝绿色,果穗短锥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6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0克/升,粗蛋白含量8.54%,粗脂肪含量4.22%,粗淀粉含量75.73%,赖氨酸含量0.24%,属高淀粉品种。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6.1公斤,比对照增产11.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7.7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种植,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6
  品种名称:雷奥1号
  选育单位:沈阳市雷奥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L4005,来源于478×7922;父本吉853,引自吉林省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对照四单19晚熟2天,需有效积温265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5克。
  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年接种鉴定,抗瘤黑粉病,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9克/升,粗蛋白含量9.01%,粗脂肪含量3.82%,粗淀粉含量74.60%,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6.4公斤,比对照增产8.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4.2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7
  品种名称:泽玉17号
  选育单位:沈阳市雷奥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L0745,来源于5003×7922;父本吉853,引自吉林省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四单19晚熟2天,需有效积温265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克。
  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17%,粗脂肪含量4.03%,粗淀粉含量74.64%,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3.4公斤,比对照增产7.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5.8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5%。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8
  品种名称:佳尔336
  选育单位:吉林省王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E221,来源于C8605×美国硬杆玉米;父本吉853,引自吉林省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126天,比四单19晚熟3天,需有效积温268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黑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0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深紫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和瘤黑粉病,中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812克/升,粗蛋白含量8.59%,粗脂肪含量4.41%,粗淀粉含量74.9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1.4公斤,比对照增产11.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0.8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种植,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09
  品种名称:德单8号
  选育单位: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D657,来源于478×DN211(吉单209杂株选系);父本D658,来源于黄早四×自330。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四单19晚熟2天,需有效积温26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5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丝紫色,果穗短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马齿型,百粒重44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2克/升,粗蛋白含量9.52%,粗脂肪含量4.12%,粗淀粉含量74.48%,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3.8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6%。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9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23.6%。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高产栽培可适当增加密度,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0
  品种名称:辽单527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7980,来源于7922×8001;父本丹598,来源于丹东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4天,与对照相当,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7厘米,穗位高9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长楔型,百粒重32.7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含量10.19%,粗脂肪含量3.94%,粗淀粉含量69.13%,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7.1公斤,比对照增产11.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8.7公斤,比对照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湖北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1
  品种名称:海禾17
  选育单位: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LS02,来源于78599选系;父本L12,来源于黄早四自交系变异株。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早熟1.3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平展,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38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粉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4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41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86%,粗脂肪含量3.74%,粗淀粉含量74.41%,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8.6公斤,比对照增产8.1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3公斤,比对照增产8.4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2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辽南地区除外)、吉林晚熟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2
  品种名称:宁玉309
  选育单位:南京春曦种子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宁晨20,来源于瑞德B73×478;父本宁晨07,来源于(78599×H21)×H21。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早熟1.3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中间型,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8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抗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9.50%,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73.1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2.7公斤,比对照增产10.6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2.2公斤,比对照增产10.25%。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玉米螟,注意防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忻定盆地、辽宁(辽南地区除外)、吉林晚熟区春播种植,大斑病和玉米螟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3
  品种名称:齐单1号
  选育单位: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XF0138,来源于78599;父本SX211,来源于国外材料。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地区出苗至成熟131天,比对照早熟2.8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320厘米,穗位高100~136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黄色,果穗筒型,穗长18~21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5~38.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小斑病,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8%,粗脂肪含量4.45%,粗淀粉含量71.93%,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7克/升,粗蛋白含量8.46%,粗脂肪含量4.53%,粗淀粉含量70.6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48.1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6.36%;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5.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5.31%。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4.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4.34%;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4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4.6%。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和四川(雅安地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4
  品种名称:丹玉96号
  选育单位: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丹6263,来源于K162×PN78599;父本丹99长,来源于旅大红骨集团35。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0天,与对照相当,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3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8.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5%,粗脂肪含量3.95%,粗淀粉含量72.8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5.5公斤,比对照增产9.8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0公斤,比对照增产4.1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部和南部、吉林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汾阳地区除外)、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5
  品种名称:中迪985
  选育单位:辽宁丹铁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A139,来源于7922×C8605;父本T28,来源于599×丹340。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农大108早熟1.6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粉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8.9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灰斑病和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6克/升,粗蛋白含量10.7%,粗脂肪含量4.69%,粗淀粉含量71.08%,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7.1公斤,比对照增产7.9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6公斤,比对照增产9.0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晚熟区、河北北部、天津山西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6
  品种名称:东单80号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260,来源于掖478与9046杂交选出的自交系C201再与C8605杂交选育;父本C168,来源于C101(丹598变异株)与旅系E28以及599系混合授粉后形成的综合种,再自交选育。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2天,比对照晚熟2.4天,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在西南地区从出苗至成熟114.5天,比对照早熟5.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5~300厘米,穗位高96~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7~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7~37.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茎腐病和大斑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东华北组),籽粒容重740克/升,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4.53%,粗淀粉含量72.57%,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西南组),籽粒容重688克/升,粗蛋白含量10.50%,粗脂肪含量4.11%,粗淀粉含量68.46%,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8.5公斤,比对照增产8.7%;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2.8公斤,比对照增产10.29%。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0公斤,比对照增产11.9%;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3.6公斤,比对照增产12.9%。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地下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春播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7
  品种名称:明玉2号
  选育单位:葫芦岛市龙湾新区明育玉米科研所
  品种来源:母本海9818,来源于丹598;父本明2325,来源于掖107×铁792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1天,比对照平均晚熟1.4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3厘米,穗位高151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1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和纹枯病,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灰斑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8克/升,粗蛋白含量10.56%,粗脂肪含量4.67%,粗淀粉含量72.63%,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8.5公斤,比对照增产15.6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7.5公斤,比对照增产12.01%。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西部、吉林晚熟区、天津河北北部、山西春播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8
  品种名称:利民3号
  选育单位:松原市利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M286,来源于C8605-2×掖478;父本M251,来源于(吉853×HM1)×(西502×599)。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1天,比对照农大108平均晚1.7天,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9厘米,穗位高12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淡紫色,果穗近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红色,籽粒橙红色、马齿型,百粒重42.1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含量10.14%,粗脂肪含量4.75%,粗淀粉含量74.18%,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4.3公斤,比对照增产7.2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5.1公斤,比对照增产10.05%。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晚熟区、天津河北北部、山西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9
  品种名称:东315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Y731,来源于美国“黄玉米”;父本18-599,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6.7天,比川单14晚2.6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8.8厘米,穗位高88.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粉红色,果穗柱型,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6.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3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含量11.42%,粗脂肪含量4.31%,粗淀粉含量68.06%,赖氨酸含量0.34%。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0.7公斤,比对照增产12.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0公斤,比对照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2800~3500株,注意防治纹枯病和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遵义地区、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0
  品种名称:川单418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SCML202,来源于国外杂交种;父本金黄96B,来源于雅玉科技开发公司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自交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天,与对照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9.5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含量12.02%,粗脂肪含量4.72%,粗淀粉含量67.21%,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4.0公斤,比对照增产13.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5公斤,比对照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茎腐病和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1
  品种名称:禾玉9566
  选育单位:北京中农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F36,来源于国外杂交种;父本F66,来源于国外杂交种。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1天,比对照早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粉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8厘米,穗位高9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淡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浅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2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含量9.22%,粗脂肪含量4.40%,粗淀粉含量69.05%,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4.67公斤,比对照增产10.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6.56公斤,比对照增产12.69%。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2
  品种名称:三北11
  选育单位: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0127,来源于78599×7319;父本B0122,来源于丹340×铁7922。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4.5天,与对照生育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丝青转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浅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6.65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4克/升,粗蛋白含量9.43%,粗脂肪含量4.65%,粗淀粉含量70.03%,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8.5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6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0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44%。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3
  品种名称:强盛11号
  选育单位: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大913,来源于P138、齐319、87-1、178混合群体;父本B4,来源于F349×V187。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6天,比对照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5克/升,粗蛋白含量10.23%,粗脂肪含量4.39%,粗淀粉含量69.33%,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8公斤,比对照增产9.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4.4公斤,比对照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4
  品种名称:奥玉28
  选育单位: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PS098,来源于K22×78698;父本PS051,来源于西南地方农家种。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4.3天。幼苗叶鞘绿色。株高280.2厘米,穗位高123厘米,单株叶片数21片左右,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绿色,颖壳淡绿色。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8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5克/升,粗蛋白含量10.36%,粗脂肪含量4.70%,粗淀粉含量70.63%,赖氨酸含量0.34%。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5.3公斤,比对照增产8.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中南部、重庆云南湖南贵州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5
  品种名称:临奥9号
  选育单位(个人):庞良玉
  品种来源:母本PS098,来源于K22×78698;父本PS056,来源于78599×丹34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绿色,颖壳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2.2厘米,穗位高114.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9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8.63%,粗脂肪含量4.09%,粗淀粉含量70.10%,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2.4公斤,比对照增产14.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8公斤,比对照增产13.5%。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3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丝黑穗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贵州遵义地区、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6
  品种名称:强盛青贮30
  选育单位: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3319,来源于齐319×3M,其中3M为S37的变异株;父本抗F,来源于5003×旅53。
  特征特性:出苗至青贮收获期平均106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7.40%~52.4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67%~22.42%,粗蛋白含量8.31%~10.5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325.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新疆北部、宁夏中部春玉米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纹枯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7
  品种名称:登海青贮3571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DH117,来源于热带种质资源;父本DH08,来源于8112×65232。
  特征特性:出苗至青贮收获期平均105天,比对照农大108晚6天,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6%~53.1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02%~24.67%,粗蛋白含量7.35%~9.3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86.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8%。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吉林中南部、辽宁东部、宁夏中部、新疆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纹枯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8
  品种名称:金刚青贮50
  选育单位:辽阳金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2104-1-6,来源于丹598×9321;父本9965,来源于(8904×8411)×8411。
  特征特性:在西北春玉米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24天,比对照农大108晚熟7天,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淡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8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9.71%~50.0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29%~23.63%,粗蛋白含量8.16%~9.9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西北组),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920.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6.6%。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大斑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中部、新疆北部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大斑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9
  品种名称:京科青贮516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MC0303,来源于(9042×京89)×9046;父本MC30,来源于1145×1141。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5天,比对照农大108晚4天,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7.58%~49.0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36%~21.76%,粗蛋白含量8.08%~10.0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东华北组),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47.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5%。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0
  品种名称:辽单青贮178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2379,来源于美国杂交种E02、E03混种选系;父本辽4285,来源于辽5114×P138。
  特征特性:在南方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90天,比对照农大108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4厘米,成株叶片数21~23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感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4.93%~46.6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8.31%~18.97%,粗蛋白含量7.31%~9.01%。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南方组),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055.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1%。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广东北部、福建北部、四川简阳和眉山地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止倒伏,纹枯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1
  品种名称:锦玉青贮28
  选育单位: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J4019为单交种(G108×G172);父本J2451,来源于联87×锦5-9。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6天左右,比对照农大108晚5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田间抗性较好。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1.64%~53.5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07%~24.41%,粗蛋白含量8.60%~9.7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东华北组),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83.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8%。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平原地区、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2
  品种名称:金甜68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MU11-13,来源于南斯拉夫超甜玉米自交系ZP103×甜玉米杂交种1835;父本H9122-5,来源于CTB2(sh2)。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4天,比对照绿色先锋晚1.4天;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6天,与对照绿色超人相当。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3厘米左右,穗位高88~96.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籽粒)31.5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经四川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黄淮海和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均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两年品质测定,还原糖含量9.14%~9.73%,水溶性糖含量19.75%~17.54%,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80.9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4.9%;2005~2006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948.59公斤,比对照绿色超人增产10.33%。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2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和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作鲜食甜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3
  品种名称:粤甜11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1022,来源于超甜玉米102;父本C4,来源于美国超甜玉米×泰国热带血缘普通玉米。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2.9天,比对照粤甜3号晚熟1.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8厘米,穗位高68.9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2.4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籽粒)38.63克。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水溶糖含量19.42%~20.09%,还原糖含量7.51%~13.9%,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944.3公斤,比对照粤甜3号增产17.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200~3400株。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福建作鲜食甜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4
  品种名称:金糯62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H9120-w,引自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父本M28-T,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公司选育。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92天,比对照垦粘1号晚6天,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2.5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2.3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松散,株高230~260厘米,穗位高88~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1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4~35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和矮花叶病,感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经东华北和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均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100%,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32%~100.0%,均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1013.9公斤,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10.8%;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80.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7.4%。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中南部、辽宁中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新疆石河子春播区和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5
  品种名称:周糯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ZN214,来源于(西星糯玉1号×苏玉糯1号)×西星糯玉1号;父本ZN11,来源于郑白糯1号变异株。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4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1天,需有效积温22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色,花药黄色,颖壳青色。株型紧凑,株高234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29.5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感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感茎腐病和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72%~100.0%,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21.5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33.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6
  品种名称:郑黄糯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黄糯03,来源于郑白糯01×郑58;父本郑黄糯04,来源于(紫香玉×昌7-2)×昌7-2。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7.2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0.7天。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粉红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6.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红色,果穗圆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籽粒)32.3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98%~99.99%,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42.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37.0%。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600~38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1
  品种名称:银瑞361
  选育单位:德州市银瑞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sGK321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旺,整个生育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早熟不早衰。株形松散,株高97厘米,茎秆粗壮,果枝长,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9节,单株结铃16.4个,铃卵圆形,吐絮肥畅集中,单铃重6.3克,衣分39.3%,子指11.3克,霜前花率94.4%。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0.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4%,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5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常规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4.9公斤、104.5公斤和99.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8.8%、19.2%和19.8%;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70.2公斤、105.8公斤和99.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号增产16.8%、13.6%和12.2%。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9.8公斤、99.7公斤和94.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号增产12.3%、11.0%和8.5%。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4月15~25日播种。2.一般地块每亩留苗密度4000株。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补肥。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匀施和适量的原则。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26(银瑞361)),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北山东北部、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2
  品种名称:瑞杂816
  选育单位:德州市银瑞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sGK321选系087×中棉所17选系884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好,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整齐度好。株形松散,株高100厘米,茎秆紫红色,果枝长,茸毛少,叶片较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6克,衣分39.8%,子指11.8克,霜前花率94.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9%,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5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3.1公斤、103.0公斤和97.0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9.3%、23.10%和23.6%;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1.3公斤、110.5公斤和95.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5.0%、10.5%和9.9%。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9.6公斤、102.5公斤和98.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1.6%、8.1%和7.1%。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4月10~20日播种,单作地膜覆盖栽培或育苗移栽与西瓜、大蒜、小麦等作物套种。2.一般地块每亩留苗密度3000株。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补肥。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多次和适量的原则。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20(瑞杂816)),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3
  品种名称:创杂棉20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冀668选系02N109××GK12选系02N95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出苗好,苗期长势一般,中后期生长势强,整齐度好,不早衰。株形松散,株高108厘米,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偏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5.3个,铃卵圆形,苞叶大,吐絮畅,单铃重6.8克,衣分38.0%,子指11.4克,霜前花率93.2%。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0.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2%,黄色深度7.8,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6.5公斤、97.1公斤和90.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20.9%、16.0%和15.2%;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0.9公斤、95.6公斤和89.1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0.4%、3.8%和2.2%。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9公斤、93.3公斤和88.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研棉15增产3.1%和减产1.6%、3.8%。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棉田4月15~22日,直播棉田4月25日至5月1日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高水肥地1500~2000株、中等水肥地2000~2500株、瘠薄旱地2500~3000株。3.播种前每亩施磷酸二铵20~30公斤、钾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地膜棉田在初花期前和花铃期应及时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15~25公斤,后期根据需要补施盖顶肥。4.根据棉田长势,适当化控,每亩缩节胺一般用量,蕾期1.5~2克、花铃期2.5~3.0克。5.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盲蝽蟓、蚜虫、红蜘蛛等棉田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创杂20(冀杂80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中部、北部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4
  品种名称:鲁棉研30号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8626系×GK-12选系鲁35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1天,出苗好,苗齐壮,前期长势偏弱,中、后期长势转强,整齐度好。株型较紧凑,株高104厘米,茎秆较粗壮,叶片中等大小、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6.9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39.6%,子指10.5克,霜前花率93.2%。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毫米,断裂比强度31.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0%,黄度深度8.4,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55。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3.3公斤、96.0公斤和89.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4.7%、14.7%和13.9%;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9.6公斤、99.2公斤和92.6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9.9%、7.7%和6.2%。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4.5公斤、98.3公斤和93.7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5.1%、3.7%和2.0%。
  栽培技术要点:1.营养钵育苗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地膜棉4月15日前后播种,要注意造好墒,力争一播全苗。2.适当稀植,每亩种植密度山东省棉区2200~2600株、黄淮南部棉区1800株。3.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4.根据长势和气候情况,适时进行化调,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5.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药剂防治,重发生年份,可在卵孵化高峰期药剂杀卵,三、四代棉铃虫在卵孵化高峰进行药剂防治;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鲁H20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中部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5
  品种名称:冀杂2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Z1×GK12)选系258-1×(冀棉20×9119)选系120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苗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好,后期叶功能较好,不早衰。株型较松散,株高102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偏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4节,单株结铃16.2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7克,衣分39.2%,子指11.1克,霜前花率93.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0毫米,断裂比强度31.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5.0%,黄度深度7.2,整齐度指数86.2%,纺纱均匀性指数159。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8.5公斤、96.8公斤和90.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7.2%、15.7%和15.3%;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6.3公斤、99.6公斤和92.1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6.1%、12.8%和10.6%。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0.1公斤、98.0公斤和92.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研棉15增产7.5%、3.4%和0.1%。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棉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20~30日播种。2.中等地力田块亩密度2300~3300株。3.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中后期适时喷施叶面肥。4.根据长势适时适量化控。5.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等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冀H963),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中部、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6
  品种名称:山农圣杂3号
  选育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221选系01167×9408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生育期122天,出苗较好,前、中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植株较松散,株高100.4厘米,茸毛少,叶片较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8节,单株结铃17.3个,铃卵圆形,铃壳较薄,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6.3克,衣分40.0%,子指11.5克,霜前花率94.1%。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毫米,断裂比强度29.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1,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2.1%,黄色深度8.5,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3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4.3公斤、95.9公斤和90.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5.2%、14.6%和15.2%;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1.4公斤、101.1公斤和94.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0.7%、9.8%和8.8%。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6.7公斤、98.5公斤和93.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6.1%、4.0%和2.2%。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覆盖4月15日前后播种,注意造墒,力争一播全苗;育苗移栽3月底4月初播种育苗,4月底5月初移栽。2.亩种植密度2000株左右。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后期视长势追施叶面肥。4.苗期不宜化调,根据天气和长势情况适时进行化调,前轻后重、少量多次。5.一般年份二代棉铃虫不需要防治,三、四代棉花铃虫视发生轻重适当药剂防治,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6.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慎用。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山农SF03),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天津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7
  品种名称:国欣棉8号
  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GK3×优质棉3012系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旺,整个生育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不早衰,整齐度好。株型松散,株高105厘米,茎秆粗壮,叶片较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铃数17.2个,铃较大、卵圆形、苞叶大、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39.75%,子指10.9克,霜前花率 92.2%。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9毫米,断裂比强度31.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5.1%,黄色深度7.4,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5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0.5公斤、102.8公斤和95.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8.1%、22.8%和22.2%;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3.6公斤、97.5公斤和88.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1.6%、5.9%和1.8%。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8.3公斤、91.8公斤、86.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2.5%和减产3.2%、6.4%。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覆盖4月中下旬、育苗移栽4月上旬播种。2.亩种植密度2000~3000株。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注意喷施叶面肥。4.合理化控,多雨年份须化控4次,盛蕾期、初花期、花铃盛期各1次,打顶后10天重喷1次。5.二代棉铃虫一般发生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酌情防治1-2次;注意防治盲蝽蟓、蚜虫、红蜘蛛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46(国欣棉8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中部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8
  品种名称:鑫秋2号
  选育单位: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棉所41选系PS-2×豫棉2067优选系PS-1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较迟,苗期长势弱,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叶功能一般。株型紧凑,株高100厘米,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7.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41.6%,子指10.1克,霜前花率96.5%。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1.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5,断裂伸长率6.3%,反射率74.6%,黄色深度7.2,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55。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4.2公斤、99.9公斤和94.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2.7%、17.1%和17.5%;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33.5公斤、95.9公斤和91.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2.8%、4.1%和4.4%。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8.3公斤、99.2公斤和95.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2.5%、4.6%和4.2%。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时,直播棉田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移栽于4月初育苗。2.一般地力棉田每亩种植密度2000株。3.足施底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酌情喷施叶面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稳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酌情补施微肥,实行平衡施肥。4.根据棉花长势长相,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适时进行化控。5.一般年份二代棉铃虫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达到防治指标时酌情防治;其他害虫及时防治。6.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应加强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32(鑫秋2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中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9
  品种名称:邯杂154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338×DP99B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2天,出苗较快,前中期长势强,整齐度好,后期长势一般。株型松散,株高93.8厘米,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大小、浅绿色,叶层疏朗,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结铃16.9个,铃卵圆形,苞叶大,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5克,衣分39.5%,子指10.1克,霜前花率95.5%。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9%,反射率75.6%,黄色深度7.9,整齐度指数85.3%。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69.4公斤、105.4公斤和99.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8增产7.6%、9.6%和10.6%;2002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6.0公斤、101.8公斤和97.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4%、9.3%和13.2%。2002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2.5公斤、94.1公斤和88.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7.0%、3.2%和2.8%。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4月上旬育苗,平播4月中下旬播种。2.一般地力棉田行距8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800株;高水肥棉田行距可100厘米以上,每亩种植密度2000~2500株。3.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初花期追肥,亩追尿素15~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4.播种前洇地造墒,6月上旬浇一次关键水,开花后遇旱及时浇水。5.缩节胺全程合理化控;提倡早打顶,7月10~20日打顶,每株留果枝13~16个。6.科学防治棉田害虫,重点是棉蚜、棉红蜘蛛、盲蝽蟓、叶蝉等。7.不宜在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邯杂154),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0
  品种名称:鲁棉研17号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棉所12×GK-12初始系A系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生育期124天,出苗较快,苗势较强,中前期植株生长发育较快,后期长势转弱。植株较松散,株高99.0厘米,茎秆坚韧、茸毛中密,叶片中等大小、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6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铃尖突起一般,铃壳较薄,苞叶较大,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6.0克,衣分40.3%,子指11.6克,霜前花率92.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29.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0%,黄色深度8.5,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44。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2.6公斤、89.8公斤和82.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6.8%、13.8%和14.7%。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3.2公斤、91.1公斤和85.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1.2%、18.9%和26.7%。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中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与小麦、西瓜、大蒜等作物春套种植,也可纯作种植。2.中等地力田块每亩种植密度3000株;留叶枝栽培时,每亩密度2500株左右。3.施足底肥,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适时叶面喷施氮、磷、钾复合肥,防止早衰。4.一般情况下蕾期、花铃期和打顶10天后各化控1次。5.一般情况下对棉铃虫实施兼治,当二、三代棉铃虫发生期间百株幼虫分别达到20头和25头时,要及时喷药防治,注意防治盲蝽蟓、棉蚜、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6.不宜在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鲁棉研17号(GK31)),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西南部,河南东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1
  品种名称:鑫杂086
  选育单位:济南鑫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棉所17选系318×中棉所41选系107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生育期120天,出苗好,前中期生长势较强,后期长势一般,整齐度较好。株形较松散,株高97厘米,茎秆茸毛少,叶片较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结铃17.4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5克,衣分38.4%,子指11.7克,霜前花率93.6%。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毫米,断裂比强度29.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0,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2.3%,黄色深度8.5,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1。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棉套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6.7公斤、102.3公斤和95.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9.7%、23.0%和29.1%。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4.3公斤、90.8公斤和83.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6.7%、18.5%和24.7%。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棉麦套种4月中下旬播种。2.一般肥力地块每亩密度3000~4000株。3.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重施花铃肥,增施磷钾肥。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多次和适量的原则。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6.不宜在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39(鑫杂086)),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西南部,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2
  品种名称:邯杂429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SGK321A×邯R251,保持系SGK321B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早熟三系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生育期121天,出苗好,全生育期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株型较紧凑,株高98厘米,茎秆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淡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4节;单株结铃17.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5.7克,衣分40.5%,子指9.7克,霜前花率94.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8毫米,断裂比强度27.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0%,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4.5%,纺纱均匀性指数134。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3.4公斤、94.4公斤和89.0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2.0%、19.6%和23.1%。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5公斤、98.8公斤和91.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9.3%、29.0%和35.8%。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4月中旬育苗;地膜棉4月下旬播种;露地直播4月25日至5月5播种,最迟不超过5月10日。2.每亩密度,一般地力棉田3000-3500株、高肥水棉田2500-3000株。3.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重施花铃肥,增施磷钾肥。4.前中期适时化控,后期缩节胺用量宜减少。5.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应及时防治,注意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的防治。6.不宜在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6(邯杂429)),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早熟三系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3
  品种名称:中棉所50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双价Bt+CpTI基因导入中394,病圃鉴定、加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夏播全生育期110天,出苗快,苗齐、苗壮,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整齐度好。植株塔形、紧凑,株高71.1厘米,茎秆坚韧、青紫色多茸毛,叶片中等偏小、深绿色,缺刻深,花冠乳白色,花药和柱头米黄色,第一果枝节位5.7节,单株结铃7.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且集中,单铃重5.2克,衣分40.5%,子指10.0克,霜前花率95.3%。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毫米,断裂比强度27.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9%,反射率74.9%,黄色深度8.3,整齐度指数84.6%,纺纱均匀性指数13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夏播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77.1公斤、71.7公斤和68.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21.8%、23.6%和29.4%。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74.5公斤、68.8公斤和61.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15.6%、14.9%和9.6%。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5月20~25日,在小麦行间播种,先播种后灌麦黄水,或5月10日育苗,麦收后及时移栽。2.每亩留苗密度5000~6000株。3.两熟棉田前茬应施足基肥,中等地力棉田每亩施饼肥30~40公斤、磷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苗期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盛蕾后期重施追肥,每亩尿素20~30公斤。4.初花期至花铃期喷施缩节胺2~3次,每次每亩用原粉0.5~2.5克。5.一般二代棉铃虫可以不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常年也不用防治,遇虫害严重年份可施药1~2次;棉蚜、棉蓟马、盲蝽蟓、红蜘蛛、隆背花芯甲等害虫应及时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中394),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中部,山西南部的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4
  品种名称:中棉所64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sGK中27×中394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天,出苗快,苗壮,子叶较大,前、中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66厘米,茎秆粗壮、青紫色,着生稀茸毛,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5.7节,单株结铃8.3个,铃卵圆形,吐絮畅且集中,单铃重5.3克,衣分38.6%,子指10.0克,霜前花率93.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9毫米,断裂比强度27.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2,断裂伸长率7.1%,反射率72.5%,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1%,纺纱均匀性指数138。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夏播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87.9公斤、72.6公斤和67.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19.2%、17.5%和17.9%。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95.3公斤、76.0公斤和71.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14.3%、4.8%和5.2%。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5月20~25日,在小麦行间播种,播深2~3厘米,播后及时灌水;或5月10日育苗,麦收后6月中旬以前移栽。2.每亩种植密度5000~7000株。3.麦套夏棉前茬应施足基肥,中等地力棉田每亩施饼肥30~4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22公斤,尿素10公斤,苗期每亩追施尿素5.0~7.5公斤,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5~25公斤,每次施肥后要及时灌水。4.初花期至花铃期喷施缩节胺2~3次,每次每亩用原粉0.5~2.5克。5.一般二代棉铃虫可以不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常年也不用防治,遇虫害严重的年份可施药防治1~2次;棉蚜、棉蓟马、盲蝽蟓、红蜘蛛、隆背花芯甲等害虫应及时防治。6.不宜在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中825),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中部,山西南部的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5
  品种名称:宛棉10号
  选育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宛棉5号×GK22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30天,出苗较好,中后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不早衰。植株较紧凑,株高107.2厘米,茎秆坚韧、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9节,单株结铃22.8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4克,衣分40.2%,子指10.6克,霜前花率76.6%。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毫米,断裂比强度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7.1%,反射率76.7%,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5%,纺纱均匀性指数149。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04.1公斤、81.81公斤和61.36公斤,分别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3.12%和1.97%和1.25%;2004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26.3公斤、91.13公斤和74.08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减产2.35%、6.21%和9.20%。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19.9公斤、89.99公斤和83.27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2号增产8.97%、7.66%和7.3%。
  栽培技术要点:1.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地膜覆盖4月中旬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中高等肥水地块1500~1800株、一般肥力地块2000株。3.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适时叶面喷肥。4.根据长势及天气情况灵活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原则。5.一般年份二代棉铃虫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重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宛9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南南阳,江苏(盐城除外)、安徽(安庆除外)淮河以南,湖南四川浙江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6
  品种名称:国丰棉12
  选育单位: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R1018×GK19选系Y29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出苗较好,苗期长势强,中后期长势一般,不早衰,整齐度好。株型紧凑,株高112厘米,茎秆粗壮、茸毛多,果枝较长、平展,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0节,单株结铃29.1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5.7克,衣分42.3%,子指10.1克,霜前花率94.5%。抗枯萎病,感黄萎病,中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毫米,断裂比强度29.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1,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5.4%,黄色深度8.4,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0.8公斤、97.4公斤和91.2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6.9%、20.5%和23.9%;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0.8公斤、110.5公斤和105.2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3.5%、12.0%和12.5%。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61.4公斤、108.1公斤和102.5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湘杂棉8号增产1.6%、4.6%和4.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壮苗,育苗移栽3月中下旬至4月初气温回升后干子播种,地膜覆盖直播4月10日前后播种。2.合理稀植,每亩密度中等以上肥力地块1400-1800株。3.足施底肥,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一般每亩施氯化钾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纯氮23公斤,增施有机肥及硼肥;掌握轻肥搭架、重肥结桃、后期叶面喷肥的原则。4.前期及时化控,防止旺长,后期根据长势适当化控,可用助壮素或缩节胺打顶后7天左右化控,不可早喷,防止早衰。5. 三、四代棉铃虫孵化高峰期需药剂防治,注意防治棉蚜、盲蝽蟓、红蜘蛛等害虫。6.黄萎病重病区不宜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GKz43(绿亿12)),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南南阳,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江西湖北北部,湖南四川浙江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7
  品种名称:中棉所63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9053×sGK9708选系P4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植株塔形、较紧凑,株高109.5厘米,茎秆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3节,单株结铃25.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5.7克,衣分41.5%,子指9.8克,霜前花率88.6%。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毫米,断裂比强度29.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7.0%,反射率76.1%,黄度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2%,纺纱均匀性指数139。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7.82公斤、98.57公斤和87.36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0.1%、10.0%和10.2%。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8.4 公斤、105.7公斤和98.3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0.4%、2.3%和减产0.1%。
  栽培技术要点:1.冬闲田和套种田4月上旬营养钵育苗,油(麦)后棉4月20日前后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直播4月10~20日播种,播前抢晴天晒种2~3天。2.一般地力田块每亩密度1600~2000株。3.底肥重施有机肥,酌情轻施苗肥,蕾期忌施速效氮肥,及时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后期注意防早衰。亩施纯氮25公斤、纯磷13公斤、纯钾25公斤。4.2.5%助壮素化控,苗期、蕾期、花期每亩用量分别为4毫升、6~8毫升、12~16毫升。5综合防治病虫害。6.不宜在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001(中001)),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河南南阳,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8
  品种名称:新陆早33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选87抗病变异单株,定向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种植生育期128天,苗期生长较稳健,中后期生长势强,不早衰。植株筒形、紧凑,株高63.1厘米,茎秆粗壮,主茎、叶片茸毛较少,Ⅰ式果枝,叶片中等稍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3节,单株结铃6.6个,铃卵圆形,开花吐絮集中,单铃重5.9克,子指12.7克,衣分39.5%,霜前花率88.6%。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不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毫米,断裂比强度30.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7.3%,整齐度指数88.2%,反射率75.9%,黄色深度7.3,纺纱均匀性指数151。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35.3公斤、132.3公斤和117.7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5.4%、3.8%和4.9%。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44.2公斤、135.4公斤和135.4公斤,分别比对照新陆早13号增产6.0%、2.0%和2.0%。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覆盖栽培4月10~20日播种。2.每亩留苗密度14000~16000株。3.全层施肥,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中后期合理使用叶面肥。4. 从2叶期开始逐渐加大缩节胺用量,节间长度控制在4~5厘米;每亩缩节胺用量5~8克,防止中空;8台果枝时打顶。5.用“海状元818”或其他药肥拌种剂拌种和定期叶面喷施,可有效地预防、抑制黄萎病。6.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等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非转抗虫基因常规早熟品种,适宜在新疆南、北疆早熟棉区和甘肃河西走廊早熟棉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1
  品种名称:汾豆60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豆15号×晋豆25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72.9厘米,有效分枝2.2个。单株有效荚数37.7个,单株粒数81.5个,单株粒重15.9g,百粒重20.1克。长圆叶,紫花,棕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抗倒性一般。2004年接种鉴定,高抗SMVSC3株系,高感SCN1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0.99%,粗脂肪含量21.77%。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9公斤,比对照早熟18增产5.9%(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99.1公斤,比对照冀豆12增产2.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1.0公斤。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2.9公斤,比对照冀豆12增产0.64%。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亩保苗2.4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石家庄及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2
  品种名称:中黄4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诱处4号×锦豆33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6天,株高71.1厘米,有效分枝0.9个。单株粒数62.0,百粒重27.2克。椭圆叶,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圆粒,具光泽。接种鉴定,抗SMVSC3、SC11和SC13株系,中感SC8株系,中感SCN1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5.08%,粗脂肪含量19.23%。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8公斤,比对照齐黄28增产2.1%(不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94.5公斤,比对照增产3.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1公斤,比对照增产2.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7公斤,比对照增产8.6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亩保苗1.3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部、山东潍坊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3
  品种名称:中黄4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科丰14×科新3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8天,株高72.8厘米,有效分枝2.1个。单株粒数83.7粒,百粒重17.6克。卵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圆粒,微光。接种鉴定,抗SMVSC3株系,中抗SC8和SC11株系,中感SC13株系,中抗SCN1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2.59%,粗脂肪含量19.4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2.8公斤,比对照齐黄28增产7.7%(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74.4公斤,比对照增产4.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8.6公斤,比对照增产6.3%。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7公斤,比对照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适宜播期为6月中、上旬,亩保苗1.3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山东济南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4
  品种名称:合豆5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豆4号×蒙86-11-1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6天,株高69.5厘米,有效分枝2.1个。单株荚数55.6个,百粒重15.6克。圆叶,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籽粒长椭圆形。接种鉴定,抗SMVSC3、SC8和SC11株系,中抗SC13株系,中抗SCN1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0.44%,粗脂肪含量21.82%。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6.1公斤,比对照齐黄28增产1.1%(不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6.7公斤,比对照减产0.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1.4公斤,比对照增产0.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4.6公斤,比对照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最适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时用种衣剂拌种,足墒下种。2、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块亩保苗1.5万~1.8万株,在低产田块亩保苗1.8万~2.2万株。3、增施肥料:一般施尿素4~5公斤、过磷酸钙12~15公斤作底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山东济南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5
  品种名称:黑河47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河94-47×黑生10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1天,株高63.6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9.1个,百粒重18.4克。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或椭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抗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4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80%,粗脂肪含量19.89%。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3.6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2.2%(不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8.6公斤,比对照增产7.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1.1公斤,比对照增产5.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7公斤,比对照增产5.8%。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30万株;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40公斤、钾肥50公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6
  品种名称:黑河46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交92-1526×北垦94-1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2天,株高74.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7.7个,百粒重17.9克。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中抗3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74%,粗脂肪含量20.11%。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2.8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1.6%(不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5.4公斤,比对照增产11.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4.1公斤,比对照增产6.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6公斤,比对照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4月底至5月初播种,大垄栽培公顷保苗30万株,窄行密植公顷保苗45万株;一般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20~30公斤,钾肥30~40公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7
  品种名称:北豆9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北疆95-171×北丰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4天,株高76.1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0.2个,百粒重20.1克。长叶,紫花,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感SMVⅠ号株系,感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66%,粗脂肪含量19.8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4.9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11.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68.0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6.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6.5公斤,比对照增产8.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0.0公斤,比对照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三垄栽培公顷保苗30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中部和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8
  品种名称:黑河48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河95-750×黑河96-1240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2天,株高87.1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9.3个,百粒重16.9克。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感SMVⅠ号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89%,粗脂肪含量19.49%。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4.7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11.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76.1公斤,比对照增产11.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4公斤,比对照增产11.2%。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4公斤,比对照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公顷保苗30~35万株;垄三栽培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40公斤、钾肥50公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和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9
  品种名称:北豆10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黑河18×北丰1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77.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9.1个,百粒重19.2克。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感SMVⅠ号株系,感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含量40.44%,粗脂肪含量19.5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9.0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7.5%(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71.2公斤,比对照增产8.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1公斤,比对照增产7.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7.7公斤,比对照增产7.8%。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中旬地温稳定通过7℃时开始播种,垄三栽培公顷保苗30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中部和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0
  品种名称:北豆8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北红88-72×早合丰25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76.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0.4个,百粒重18.1克。长叶、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中感SMVⅠ号株系,感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14%,粗脂肪含量20.1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7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6.8%(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77.0公斤,比对照增产11.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3公斤,比对照增产9.3%。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9.6公斤,比对照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采用“垄三栽培”技术种植,公顷保苗36万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中部和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1
  品种名称:合丰50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合丰35号×合95-110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0天,株高90.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5.6个,百粒重20.1克。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淡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抗SMVⅠ号株系,感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48%,粗脂肪含量22.2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4.6公斤,比对照绥农14增产10.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222.7公斤,比对照增产10.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3.7公斤,比对照增产10.3%。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9公斤,比对照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垄三栽培”公顷保苗25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中南部、新疆北部昌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2
  品种名称:合丰52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SPRITE87×宝丰7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2天,株高88.1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2.8个,百粒重17.2克。圆叶,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褐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抗SMVⅠ号株系,感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6.75%,粗脂肪含量23.5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6.5公斤,比对照绥农14增产6.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209.6公斤,比对照增产3.5%(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3.1公斤,比对照增产5.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6.2公斤,比对照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选择中、下等肥力地块种植,“垄三栽培”公顷保苗30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中南部、新疆北部昌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3
  品种名称:汾豆56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豆9号×诱变31)×晋豆23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36天,株高95.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3.1个,百粒重23.2克。圆叶,紫花,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黑脐。接种鉴定,抗SMVⅠ号株系,中抗SMVⅢ号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高感4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08%,粗脂肪含量20.28%。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1公斤,比对照辽豆11增产6.5%(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9.1公斤,比对照增产5.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6公斤,比对照增产5.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4.1公斤,比对照增产9.6%。
  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酸铵25~30公斤作底肥;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亩保苗0.8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北部、辽宁中南部、甘肃中部和内蒙古通辽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4
  品种名称:汾豆65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豆15×早熟18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32天,株高80.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5.5个,百粒重20.7克。圆叶,紫花,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褐脐。接种鉴定,抗SMVⅠ号株系,中感SMVⅢ号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中抗3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2.09%,粗脂肪含量19.03%。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3公斤,比对照辽豆11增产6.6%(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5.2公斤,比对照增产8.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5.8公斤,比对照增产7.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3.6公斤,比对照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酸铵25~30公斤作底肥;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亩保苗0.8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北部、甘肃中部、辽宁锦州和沈阳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5
  品种名称:沈农9号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030×沈农92-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9天,株高88.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52.3个,百粒重16.5克。圆叶,白花,无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或椭圆形,种皮黄色,黑脐。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感SMVⅠ号株系,中抗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49%,粗脂肪含量21.55%。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8.1公斤,比对照辽豆11增产7.7%(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1.2公斤,比对照增产6.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4.7公斤,比对照增产7.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5公斤,比对照增产10.5%。
  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磷酸二铵7.5公斤作底肥;适宜播期为4月20日至5月5日;亩保苗1.1万~1.3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北部、宁夏中北部和辽宁丹东、锦州、沈阳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6
  品种名称:中黄3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PI486355×郑8431)×郑6062
  已往审定情况: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1天,株高67.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50.6个,百粒重18.5克。圆叶,白花,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感大豆灰斑病,中抗SMVⅠ和SMVⅢ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75%,粗脂肪含量22.75%。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7.5公斤,比对照辽豆11增产10.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91.8公斤,比对照增产7.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7公斤,比对照增产8.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8公斤,比对照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甘肃中部、辽宁锦州、瓦房店和沈阳地区春播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44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2)还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及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7
  品种名称:铁豆45
  选育单位: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3511×Amos8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7天,株高97.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50.2个,百粒重19.2克。圆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褐脐。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抗SMVⅠ号株系,中抗SMVⅢ号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0.01%,粗脂肪含量20.8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0.6公斤,比对照辽豆11增产10.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99.6公斤,比对照增产11.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5.1公斤,比对照增产10.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4.5公斤,比对照增产9.9%。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作底肥;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亩保苗1.0万~1.3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和辽宁锦州、瓦房店、沈阳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8
  品种名称:中豆34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油92-570×油88-25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9天,株高90.8厘米,底荚高度19.9厘米,主茎节数16.9个,分枝数3.5个,单株荚数56.2个,单株粒重14.6克,百粒重17.6克。白花,灰毛。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接种鉴定,中感SMVSC3株系,高感SC8株系,中抗SC11株系,抗SC13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4.04%,粗脂肪含量20.04%。
  产量表现:2005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品种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0公斤,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9.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94.9公斤,比对照增产14.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5公斤,比对照增产11.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0.1公斤,比对照增产13.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作基肥;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亩保苗1.0万~1.3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安徽黄山、重庆铜梁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9
  品种名称:冀豆18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特高杆×青四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7天,株高63.1厘米,底荚高度6.7厘米,主茎节数13.6个,分枝数2.1个,单株荚数32.7个,单株粒重12.0克,百粒重23.9克。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接种鉴定,高抗SMVSC11株系,抗SC3株系,高感SC8和SC13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4.10%,粗脂肪含量19.0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西南山区春大豆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1.3公斤,比对照滇86~5增产9.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81.2公斤,比对照增产6.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1.3公斤,比对照增产7.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8公斤,比对照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整地时施复合肥15~2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作基肥;4月20日至5月20日播种,亩保苗1.2万~1.6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湖北恩施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0
  品种名称:郑92116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506×郑100-0-4-5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4天,株高58.8厘米,主茎节数12.2个,分枝数2.5个,单株荚数40.8个,单株粒重13.8克,百粒重21.1克。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接种鉴定,中抗SMVSC3和SC7株系,感SC11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3.79%,粗脂肪含量17.79%。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西南山区春大豆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9.9公斤,比对照滇86-5增产8.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83.1公斤,比对照增产7.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1.5公斤,比对照增产8.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3.0公斤,比对照增产2.7%。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毕节、云南昆明和红河、湖北恩施、四川凉山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1
  品种名称:七星1号
  选育单位: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台75变异株系选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88天,株高32.4厘米,主茎节数8.4个,分枝数1.9个,单株荚数20.5个,单株鲜荚重39.0克,百粒鲜重63.9克。白花,灰毛,种皮绿色。感观品质鉴定属香甜柔糯型。每500克标准荚数191个,两粒荚长×宽为5.20×1.33厘米,标准荚率70.32%。接种鉴定,中抗SMVSC3株系,中感SC7株系。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鲜食大豆春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85.6公斤,比对照AGS292增产13.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鲜荚817.1公斤,比对照增产15.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荚801.4公斤,比对照增产14.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847.4公斤,比对照增产22.0%。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进行保护地栽培,3月至4月份进行露地栽培;亩保苗2万~2.5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地区作春播鲜食大豆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2
  品种名称:浙鲜豆4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脚白毛×AGS292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81天,株高32.4厘米,主茎节数9.7个,分枝数1.8个,单株荚数31.8个,单株鲜荚重41.8克,百粒鲜重59.6克。感观鉴定属香甜柔糯型。每500克标准荚数196个,荚长×荚宽为5.06×1.31厘米,标准荚率68.23%。紫花,灰毛,青荚绿色,种皮黄色。接种鉴定,抗SMVSC3株系,中感SC8、SC11和SC13株系。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鲜食大豆春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荚658.7公斤,比对照AGS292增产9.4%(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鲜荚762.5公斤,比对照增产10.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10.6公斤,比对照增产9.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80.0公斤,比对照增产12.3%。
  栽培技术要点:亩施基肥40~50公斤饼肥或30公斤复合肥;南方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亩保苗1.6万~1.8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海南省(市)作春播鲜食大豆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3
  品种名称:华春3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桂早1号×巴西8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6天,株高51.9厘米,有效分枝4.0个,单株有效荚数33.0个,单株粒数70.1个,单株粒重23.4克,百粒重19.9克。白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黄色,脐色褐。接种鉴定,高感SMVSC3和SC7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4.47%,粗脂肪含量19.5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春大豆(北片)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4.0公斤,比对照1浙春3号增产11.1%,比对照2桂早1号增产8.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45.7公斤,比对照1增产10.2%(极显著),比对照2增产30.0%(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4.9公斤,比对照1增产10.6%,比对照2增产18.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9.7公斤,比对照1增产21.7%,比对照2增产32.9%。
  栽培技术要点:2月中旬至3月下旬播种,每亩保苗1.2万株;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5~6公斤,重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40公斤作基肥。注意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北部、广西中北部和福建中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4
  品种名称:福豆234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莆豆8008×黄沙豆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55.5厘米,有效分枝3.1个,单株有效荚数28.0个,单株粒数60.2个,单株粒重20.6克,百粒重22.5克。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接种鉴定,高感SMVSC3、SC7、SC8和SC11株系,中感SC13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7.88%,粗脂肪含量18.21%。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春大豆(北片)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4.4公斤,比对照1浙春3号增产11.4%,比对照2桂早1号增产9.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33.0公斤,比对照1增产0.6%(不显著),比对照2增产18.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8.7公斤,比对照1增产5.9%,比对照2增产13.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3公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南部、福建中部和江西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5
  品种名称:华夏4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桂早1号×巴西8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3.5天,株高47.3厘米,有效分枝3.7个,单株有效荚数45.7个,单株粒数90.0个,单株粒重17.2克,百粒重20.5克。白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黄皮,脐色褐色。接种鉴定,高感SMVSC3和SC7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6.15%,粗脂肪含量18.82%。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2.0公斤,比对照1桂夏1号增产10.0%,比对照2埂青82增产4.1%(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51.9公斤,比对照2增产11.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0公斤,比对照2增产7.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对照2增产18.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江西海南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7001
  品种名称:中薯12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W953×FL475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植株枯死95天。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30厘米左右,分枝数少,枝叶繁茂,茎绿带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椭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黄皮、黄肉,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3%。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18.6%,淀粉含量11.3%,还原糖含量0.36%,粗蛋白含量1.78%,维生素C 含量14.5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早熟冬作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1687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6.98%。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548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20.76%。
  栽培技术要点: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株行距根据当地的栽培耕作习惯,每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2.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次年春季2~4月份收获。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止因肥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4. 生长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霜冻。5.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冬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7002
  品种名称:中薯13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夏波蒂(Shepody)×中薯3号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植株枯死95天。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32厘米,分枝数少,枝叶繁茂,茎色绿带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扁长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黄皮、黄肉,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0%。人工接种鉴定: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20.5%,淀粉含量12.9%,还原糖含量0.12%,粗蛋白含量2.24%,维生素C含量12.4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早熟冬作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1676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6.08%。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2009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56.7%。
  栽培技术要点: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株行距根据当地的栽培耕作习惯,每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2.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次年春季2~4月份收获。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止因肥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4.生长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霜冻。5.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冬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7003
  品种名称:中薯14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夏波蒂(Shepody)×中薯3号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82天。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25厘米左右,分枝数少,枝叶繁茂,茎绿色,叶绿色、复叶较大,花冠白色,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椭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黄皮、乳白色薯肉,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3%。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19.7%,淀粉含量12.4%,还原糖含量0.16%,粗蛋白含量2.46%,维生素C含量14.8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早熟冬作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1355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6.20%。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408.8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9.89%。
  栽培技术要点: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株行距根据当地的栽培耕作习惯,每亩种植密度5500~6000株。2.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次年春季2~4月份收获。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止因肥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4. 生长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霜冻。5.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炸条兼用品种,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冬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7004
  品种名称:克新19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品种来源:克新2号×KPS92-1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95天,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60天。植株直立,生长势中等,株高53厘米,分枝中等,茎粗壮,绿色、有淡褐色斑纹,叶深绿色,复叶肥大,花冠淡紫色,能天然结实,匍匐茎中等,结薯较集中,块茎椭圆形,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中等深,商品薯率67.9%。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轻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19.1%,淀粉12.7%,还原糖0.66%,粗蛋白1.74%,维生素C含量12.2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中晚熟东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2193公斤,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43.2%。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2229公斤,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68.9%。
  栽培技术要点: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在15~18℃条件下暖种,芽长0.5~1.0厘米呈绿色、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播种,东北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播种。2.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宽垄(80厘米)点播种植,每亩种植密度4500株。3.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及时中耕培土,促使早发棵早结薯,适时收获。5.及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在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7005
  品种名称:延薯4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莫斯科列思基茎尖剥离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自然芽变单株,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95天,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68厘米,茎绿带褐色,分枝中等,叶浅绿色,复叶较大,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圆形,薯皮淡黄色、有网纹,薯肉黄色,芽眼深浅中等,商品薯率73.3%。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重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21.2%,淀粉14.0%,还原糖0.53%,粗蛋白1.93%,鲜薯维生素C含量14.0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中晚熟东北组区域试验,块茎亩产2503公斤,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63.5%。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2086公斤,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58.0%。
  栽培技术要点: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适于排、灌的沙壤土或轻质壤土,提倡大垄栽培。2.播种前催芽,促进苗齐、苗全、苗壮。3.适时早播,东北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播种。4.每亩种植密度4200株。5.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及时中耕培土。6.生长期间及时防治晚疫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798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