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昆明市2003年大春生产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5-23 生效日期: 2003-05-23
发布部门: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昆政办[2003]13号

各郊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农业局上报的《昆明市2003年大春生产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3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搞好今年的大春生产,对于确保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郊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高度重视大春生产,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全年大春生产任务。
  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针对旱情、水情、雨情,结合农村预防“非典”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一手抓预防“非典”不放松,一手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不动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抗灾害、抢节令、兴科技、夺丰产、保增收”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结合水源区农田提水回灌、水改旱、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优化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对水改旱、旱粮作物生产支持力度,夺取今年全市农村预防“非典”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两项任务的全面胜利。
附件:1.昆明市2003年大春生产计划(略)
  2.2003年大春粮食生产重点科技措施(略)
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昆明市2003年大春生产意见
  昆明市农业局
  (2003年4月)
  2002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扶持政策,增加投入,积极调整农业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在粮播面积较上年调减7.58万亩的情况下,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总产达到117.49万吨。其中,大春粮食总产量90.32万吨,超计划2.6%。粮食的稳定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今年大春生产任务的完成,提出2003年大春生产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市大春生产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坚持粮经并重,突出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优化布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
  工作目标(详见附表):
  1.全市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8.83万亩,粮经比例达到60∶40;
  2.粮食产量确保84万吨;
  3.蔬菜种植56.7万亩,产量89.5万吨,产值7.3亿元;
  4.花卉种植6.33万亩,产量13.6亿枝,产值3.4亿元;
  5.全年种植业产值较上年增长5%以上。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市的农业生产虽然实现连年丰收,但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仍需高度重视,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慢、收入水平低的状况还未发生根本改变。各地决不能因为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就放松对农业的重视,不能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就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要牢固树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来抓。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
  立足各地资源,突出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逐步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促进主要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扩大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创立品牌产品,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市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城郊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产品生产。中远郊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扩大优质水稻、优质玉米、优质专用加工型马铃薯、优质食用豆类等高效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大的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边远贫困地区要在稳步解决温饱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加工型马铃薯、优质杂粮、优质食用豆类和饲料粮。
  (三)依靠科技,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适应市场对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发展863万亩优质高效粮食作物,其中优质稻30万亩,优质玉米10万亩,优质专用加工型马铃薯263万亩,优质食用豆类20万亩。抓好12万亩无公害蔬菜推广种植,其中8万亩,3个以上产品力争通过监测认证。花卉产业重点抓好鲜切花的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盆花、盆景及观叶植物。
  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突出抓好优质稻、优质食用豆类、优质玉米、优质专用加工型马铃薯、洋蓟、魔芋、蔬菜、花卉等新品种的开发,注重研究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积极探索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新技术。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抓紧制(修)订与农产品相关的质量卫生安全标准,加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农产品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安全标识制度,对卫生安全不合格的农产品实行无害化处理或予以销毁。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计划”,抓好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15个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站(点)建设,实行定点监测和抽查。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使用违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和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五)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增强抗灾、防灾、减灾意识,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要针对今年春耕生产期间的旱情、水情、雨情及农村预防非典的实际,坚持预防“非典”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两不误,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增强抗灾、防灾、减灾意识,合理安排,科学调度,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依法管水,大力推广节水和旱作农业栽培技术,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1.抓好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稻种子包衣推广20万亩,良种统供率达到30%以上;杂交玉米包衣率达到85%以上,统供率达到95%以上。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摆秧、蜂巢式栽培等丰产栽培技术。推广16万亩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2.加大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安全卫生。要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与保护,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监管,强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围绕滇池面源污染治理,沿湖地区推广80万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3.在禄劝、寻甸、东川的贫困冷凉山区实施12万亩“温饱工程”,巩固扶贫成果。抓好移民安置点生产扶持及重点科技措施推广,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目标。
  4.利用秋冬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推广晚秋多熟立体种植10万亩,力争亩均增收300元以上。
  5.农业科技示范园应发挥“生产示范、辐射推广、旅游观光、出口创汇、科普教育”的功能,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产品,显著增加农民的收入。
  6.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减少灾害损失。抓好农药安全使用,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和社区服务。病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鼠密度控制在5%以内,旱地化学除草10万亩。扩大示范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

  三、扶持政策和工作重点
  大春生产扶持和奖励经费753万元,其中生产扶持经费703万元。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部分水源区农田水改旱,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等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引种、示范、推广优质专用大春作物品种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增产、增效科技措施;继续抓好掌鸠河工程移民安置点生产给予扶持。各郊县(市)、区要按照《农业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大农业投入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具体项目、资金及综合考核办法另行下达。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9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