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6-30 生效日期: 2003-06-30
发布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桂政发[2003]29号

各市(地)县人民政府(行署),区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三年六月三十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对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区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广西已成为我国甘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速生丰产林、香料、中药材等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市场前景广阔。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迅速扩大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基础较差,水平低,规模小,已成为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我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二、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优势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走农工科贸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原则
  至坚持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实行初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初加工普及,深加工集约,避免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建设。
  至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项目业主、资金、技术和人才。
  至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培育市场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
  -一坚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特别要培育具有战略性的大型企业或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与农产品加工业相适应的原料基地。
  至坚持依靠技术和产品创新。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保护和发展具有特色的传统工艺,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至坚持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至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和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切实保护环境。
  (三)发展目标
  从2003年到2010年,要保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增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基本形成以水果、蔗糖、蔬菜、畜禽、水产品、烟草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林纸、林极、林化为主的林产工业以及现代中药加工等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农产品加工区域布局,培育出一批大型骨干加工企业和名牌产品。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农民增收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中,到“十五”期末,主要行业要建立起若干个覆盖面广、起到行业支撑作用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加工体系。

  三、把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根据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条件和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果蔬、蔗糖、现代中药、畜禽、水产、林产、烟草、香料、粮食和山茶油、特色农产品等10类农产品加工业。
  (一)果蔬加工业。积极发展有机果蔬和绿色果蔬加工,搞好果蔬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储藏、保鲜为主的初加工。同时发展具有出口潜力的果汁。果蔬罐头、速冻与脱水蔬菜和保健蔬菜等深加工产品。在重要生产和销售集散中心布局建设大型果汁和罐头加工企业、大型保鲜加工配送中心。
  (二)蔗糖加工业。建立稳定蔗糖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大力推进“两步法”制糖生产,提高精制糖的比重,拓展糖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开发利用,发展低聚果糖等深加工产品,大幅度提高糖蜜、蔗渣、滤泥的综合利用水平。利用现有制糖重点企业集中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蔗糖深加工项目。
  (三)现代中药加工业。鼓励和支持现有中成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建立大型医药企业和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南药”品牌。引进先进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我区特色中成药的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中草药GAP种植基地。
  (四)畜禽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肉类、奶制品的加工。肉类加工要进一步向现代化屠宰、深加工与冷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各主要牲畜产区集中布局建设大型肉类综合加工厂。引进和依托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建立水牛奶等优质奶源基地,扩大奶制品的生产。重视皮革、羽绒等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五)水产品加工业。以加工海产品和罗非鱼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保活、冰鲜、冷冻加工,高起点利用海洋低值水产品和大宗淡水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水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加强海洋生物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在沿海集中布局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及储藏、保鲜、保活配送中心。
  (六)林产品加工业。依托林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林浆纸板的一体化经营。在适宜地区集中布局建设大型的林浆纸板企业。加快现有林浆纸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发展林化加工,重点开发松香、松节油等深加工产品。瞄准出口市场,不断开发竹木和藤芒制品的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七)烟草工业。抓好贺州、百色、河池市等三大烟叶基地建设,确保烟厂原料有效供给。加快南宁、柳州两大烟厂技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生产效益。
  (八)香料加工业。重点抓好以玉桂、八角为主的南亚热带香料植物的深加工,开发高档食用、医用、烟用和化妆品用香料香精,培育具有特色的香料品牌,逐步改变香料加工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
  (九)粮食和山茶油加工业。粮食加工要加快对传统粮食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点开发优质、安全、方便、营养的食品。发展山茶油的精加工,重点开发高档食用、药用油及天然化妆制品。
  (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培植品牌,大力开发名特优产品。重点抓好罗汉果、银杏、野生葡萄、山野蔬菜、八渡笋、苦丁茶、木薯淀粉、蚕丝、剑麻等土特产品的加工。

  四、切实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工作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各地各部门要增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扩大开放的各种思想障碍和体制束缚,把进一步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选择,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掀起对外开放的新热潮,形成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大力改进政府服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要严格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禁止乱收费,不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新设收费项目。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不属于国家明文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改革审批方式,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对企业自主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要逐步建立行政公示制、审批时限制、主办部门负责制、行政审批投诉和质询制及外来企业跟踪服务责任制。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降低外来投资成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用足、用好国家和自治区各项优惠政策。
  (二)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各地要重视规划工作,根据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在产业发展上要处理好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关系,初加工普及,深加工集约,使初加工和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在区域布局上要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合理布局区、市、县、乡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周边主要布局大型的加工企业,县(市)所在地主要布局具有比较优势、地方特色、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乡镇主要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在行业布局方面,重点行业要建立起若干个覆盖面广、起到行业支撑作用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各地的主导产品都要培育1~2个加工重点龙头企业。
  (三)以项目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区位优势,广泛吸收和利用区外资金、技术、人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吸引外来投资。要组织和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外来投资者感兴趣的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对外招商。自治区每年要重点推出一批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组织招商。各市县也要重点抓一批带动当地发展的重大项目对外招商。要建立区、市、县三级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招商网,完备项目前期工作,增强招商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对招商成功的项目,要关注并协调解决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引进的项目建得成、留得住、办得好。要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对引资者实施奖励。
  (四)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认真组织项目的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新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要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并组织实施。自治区主要抓对全局有重要影响、规模大、带动面广的重点项目,市、县主要抓对当地有重要影响、具有区域比较优势、有特色的重点项目。列为自治区重点指导协调的项目,分解由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市负责组织实施,相应成立项目筹备组,指定专人开展项目的推进工作,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的时间进度,建立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制度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检查、落实现行各项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市、县抓的重点项目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进项目建设。各地每年要选定一批重点项目,在领导力量、科技攻关、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确保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个产业。
  (五)合理布局,抓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农产品加工园区布局要科学合理,园区建设要与城镇发展相结合,要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与全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园区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避免盲目建设,防止一哄而起,力求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园区建设要注重实效,首先配套完善水、电、路、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现有工业园区,同时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自治区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扶持建设1~2个规模大、起点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或综合工业园区。到2010年,全区建立起区域性强、辐射面广的重点农产品加工园区50个。自治区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水、电、路、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也要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
  (六)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支持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实行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要积极培育壮大投资和经营主体,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强农产品加工制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在现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优势农产品良种繁育、技术推广、运销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形成与加工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专用、优质、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
  (七)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优先引进和开发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组织力量对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大力推广科技实用技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重视对职工的技能培训。
  (八)加强农产品加工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产地贮藏库和冷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立集加工、保鲜、流通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自治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核心,以县为基础、以企业为单元覆盖全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做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农产品进出口预警通报机制,及时监控和掌握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加强农产品加工信息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拓宽企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

  五、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一)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各级政府要把民营经济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贷款贴息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应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登记注册,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联合发文,以及自治区人大、政府以立法形式规定的前置审批项目外,其余前置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农产品加工型的民营公司制企业实行登记注册,注册资金不足的,可实行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先核发营业执照。放宽民营企业集团登记注册条件,适当降低集团公司核心企业的注册资金、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金。以科技成果作为注册资金的,经过评估可占注册资金的35%。鼓励、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通过租赁、承包、兼并、参股、控股、收购、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转制、重组,引导转制、重组后的企业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对有一定规模、经营效益良好的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加以规范,条件成熟的优先推荐上市。
  (二)加大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经营投资主体,激活工商资本的投入,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办法筹措资金。但是,我区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从财政给予一定的扶持是必要的。从2003年起,自治区财政通过年初部门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贴息。具体使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各级政府都要统筹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自治区计委、经贸委、财政、科技、农业、乡镇企业、水利、交通、电力、建设、扶贫、教育等有关部门掌握的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科技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技三项经费、农业产业化资金、水利资金、交通基金及教育培训资金等,要按照“渠道不变、分工不变、用途不变、统一目标、统一决策、统一安排、分散实施管理”的原则。集中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相关的项目。各部门每年的部门预算都要按照当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具体部署,编制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投资计划,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下达投资计划。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三)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扶持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商业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关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列入信贷优先支持的对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商业银行要在符合贷款政策的前提下,结合龙头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对资信好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根据商业银行授信管理要求核定授信额度。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信用证、保函等多种金融产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扩大农产品加工和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对需要外汇贷款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商业银行要利用多种渠道如直接授信、外汇转贷款等,为龙头企业筹措外汇资金提供服务。对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用于收购农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可凭出口产品订单和银行信用证优先给予贷款支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署,各地要在已建立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和高科技风险投资担保专项资金中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成立担保机构和开展担保业务,鼓励企业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对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59号)文的有关规定办理,3年内免征营业税。
  (四)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各地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1]10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桂政发[2002]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62号)文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品给予优先办理退(免)税。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所得,报经税务部门批准,可免征3一5年企业所得税。从2003年起,新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免征3年农业特产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的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可以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文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出现交叉时,可执行政策规定中最优惠的一项政策,可享受优惠政策的时间连续计算。
  (五)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
  各级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时,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安排。采取灵活的供地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可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市场方式出让土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享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1]100号)的相关优惠政策。建设项目符合国土资源部《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属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重点扶持的项目和在自治区确定的重点城镇(县城和市、区人民政府驻地外)用地范围内建设的项目,享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计委等部门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0]39号)文规定的优惠政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本集体土地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可不收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所占用的耕地由其自行开垦补充,经验收达到数量、质量相当的,不再收取耕地开垦费。在农业生产基地内建设的农产品新加工项目临时占用土地,且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又已落实复垦措施的,可按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手续。对自治区认定的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占用的非农建设用地,有关费用要从低收取;对企业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经市、县政府批准,可分期缴纳,土地管理部门要及时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也可以让农民用土地入股的办法解决用地。
  (六)认真落实各项科技进步优惠政策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桂政发[2002]27号)的科技进步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用的机械、设备年折旧率可提高到15%至30%。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开发费可据实计入成本,当年计入有困难的,可在今后三年内分摊。技术开发费年增长10%以上的企业,可以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新建或新购置的生产用房,免缴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及相关费用。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当地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自治区给予重奖。对获得广西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由所在市政府给予奖励。

  六、切实加强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领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区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大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增强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紧迫感,形成全社会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氛围,动员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级政府要把农产品加工当作一项重要经济工作来抓,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统计、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市、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责任制及激励机制。自治区乡镇企业管理局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和协调落实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自治区计划。经贸、外经贸、农业、水产畜牧、林业、国土资源、财政、科技、卫生、金融、税务、环保、工商、质检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转变职能,改善服务,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1.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2.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表
  附件1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3年-201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我区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加快我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我区具有丰富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农产品加工业是与其它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它包括全部食品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同时又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推进我区农业结构乃至全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就业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推动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措施
  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竞争力弱,规模小,加工水平低,产品名牌少,与工业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区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对调整我区工业结构,推动我区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正向着安全卫生、营养保健、经济方便、风味可口转变。市场对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的种类要求更丰富,品质要求更高。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满足人们消费不断变化和提高的需要。
  二、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八五”以来,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11.2%,2001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31.8亿元,增加值128.3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22.7%、19.8%;实现税收3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的38.8%;从业人员47.9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17.4%。目前,我区基本形成了制糖、林产、烟草、果蔬加工、中成药等重要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是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骨干企业
  经过“八五”以来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涌现了南糖集团、凤糖集团、贵糖集团、东亚糖业集团、柳州卷烟厂、南宁卷烟厂、黑五类食品集团、梧州蛋白肠衣厂、梧州松脂厂、广西三威林产、广西高峰集团、柳江造纸厂、桂林三金药业、明阳生化集团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装备较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2001年,全区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98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1.4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76.8%。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63家。
  3.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特优产品
  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应市场需求,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特优产品,获国家和自治区优质产品616项,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18项。榴花牌白砂糖、神冠牌蛋白肠衣、南方牌黑芝麻糊、都乐牌金嗓子喉宝、象山牌罐头、天保茴油、帆船牌松香等产品享誉国内外。
  4.成为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2001年,全区各类农产品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20多亿元,直接带动农户约132万户。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当年新吸纳劳动力2.5万人,每年农村劳动力从中获得的劳务收入14亿元以上。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
  至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低。除了糖和烟之外,我区目前农产品加工率只有15%,全国平均水平为30%,而发达国家为90%;我区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为农业总产值的49。5%,而全国为80%,发达国家一般为农业总产值的2一3倍。我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竞争力较弱,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大型企业不多,装备差,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名牌少,档次低,初级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至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企业创新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总体上处于落后的水平。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攻关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弱。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缺少一批具备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的企业家。
  至投资不足,影响了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区在财政方面、或是信贷、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倾斜不够,社会资金向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够活跃,没有形成社会资本强有力地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使我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至宏观调控乏力,缺乏总体规划,支持政策不到位,还未形成良好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和有效的管理体系。
  至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兽药残留、土壤污染、畜禽疫病、使用违法禁用药物、添加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也影响了产品出口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利条件
  1.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广西南亚热带土地面积9万平方公里,占广西的38%,占全国的20%,气候资源、地理区位优越,发展亚热带农业原料的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区已成为全国甘蔗、南亚热带水果、蔬菜、木薯、畜禽、淡海水产、桑蚕、速生丰产林、松香、中药材、香料、油料、剑麻、烟草等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和重要的生产基地,其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蔗糖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水果总产量名列全国第五,龙眼、荔枝、菠萝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八角、茴油占80%,肉桂占5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八角、玉桂、茉莉花生产加工基地。随着科学技术、优良品种的普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我区优势农产品将有大幅度地增长;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和优质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可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同时,我区农产品加工也有一定基础,已有一大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并具有一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能力,也有了一批装备先进,技术含量高、经济实力雄厚、产品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2.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广阔。在过去的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以高速度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方便、安全、营养加工食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根据亚洲研究所的统计与预测,在过去的20年,我国食品和饮料业消费量年均增长22%,预计今后仍将以每年18%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乳制品年均增长12.4%,罐头食品年均增长12%,医药行业年均增长17%。我国是木材严重短缺的国家,预计2005年、2015年,木材缺口分别为6000~7000万立方米和14000~15000万立方米,人造纤维板缺口分别为400~500万立方米,林浆缺口400~500万立方米。未来10年,世界香料香精消费年均增长5~6%。上述产品市场的成长,非常有利于我区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抢得先机,就会扩大我区优势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优势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走农工科贸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我区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到新的水平,逐步建成农产品加工业强省。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实行初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初加工普及,深加工集约,避免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建设。
  2.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项目业主、资金、技术和人才。
  3.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培育市场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
  5.坚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特别要培育具有战略性的大型企业或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与农产品加工业相适应的原料基地。
  6.坚持依靠技术和产品创新。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保护和发展具有特色的传统工艺,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7.坚持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8.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和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切实保护环境。
  (三)发展目标
  从2003年到2010年,要保持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的增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率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基本形成以水果、蔗糖、蔬菜、畜禽、水产品、烟草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林纸、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工业以及现代中药加工等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工科贸一体化的组织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外销为主导、内外贸结合、多渠道流通、多种交易方式相结合的市场营销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农产品加工区域布局,培育出一批大型骨干加工企业和名牌产品,实现专业化生产,合理分工协作,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农民增收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到2005年,重点行业建立起若干个覆盖面广、起到行业支撑作用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起较完备的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年均增长15.3%;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年均增长15%;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19%;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68万人,增加20万人。
  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253亿元,年均增长17.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372亿元,年均增长17%,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1.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126万人,增加58万人。
  四、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方向与布局
  根据我区农产品加工业现实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及促进工业化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今后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是果蔬、蔗糖、现代中药、畜禽、水产品、林产品、烟草、特色香料、粮食和山茶油、特色农产品等10类大宗农产品加工业。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巩固和提高、壮大现有的加工业水平,开发扶持一批有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大的支柱加工业。
  (一)果蔬加工业
  我区水果种植面积1650万亩,年产量400多万吨,名列全国第五位,是我国南亚热带水果重要产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成为我国南方重要蔬菜生产基地。但果蔬以鲜销为主,绝大部分未经清洗、分级就投放市场。保鲜和加工更加薄弱,加工率低于8%,加工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品牌缺乏,多为传统干品加工,同时缺乏加工专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有机果蔬和绿色果蔬加工,首先搞好蔬菜、水果的储藏、保鲜、分级、包装的初加工,努力开发水果生物保鲜技术和惰性气体保鲜技术,提高果蔬采后清洗、分级、预冷、杀菌、打腊、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水平,加快产地贮藏库和冷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城市中心区域布局建立以果蔬为主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及其与之配套的质量检测体系;适应市场需要大力发展果蔬深加工,重点发展果汁、果酱、果粉、果酒、罐头和果蔬革取保健食品等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具有出口潜力的果蔬罐头、速冻菜、脱水莱、蔬菜汁(粉)、蔬菜脆片以及膨化蔬菜和保健蔬菜;加强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高档食用菌种、培养材料的研发,发展有广西特色的高档食用菌加工系列产品。在保鲜技术、果蔬加工新产品开发、创品牌方面有新突破。
  重点布局:保鲜加工方面,在蔬菜水果生产销售集散中心的南宁、桂林、百色、贺州、玉林、钦州、梧州等市布局建设果蔬清洗、分级、包装、冷藏的大型配送加工中心。果蔬深加工方面,在柑橙优势产区桂林布局大型柑橙果汁和罐头加工企业,在芒果优势产区百色布局大型芒果果汁加工企业;在沿海和南宁市、梧州市、桂林市、贺州市、玉林市以及有条件的地方布局速冻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在北海、桂林、柳州等地布局果蔬萃取保健食品加工企业;在桂林、玉林、贺州、南宁等地布局果蔬罐头加工企业;对现有的果汁、罐头、果酱、蜜饯、果酒、果平等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水平;鼓励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蔬菜加工。
  重点项目:桂林汇源恭城果汁加工项目、百色右江河谷芒果果汁加工项目、农垦源头10万吨柑桔采后处理加工项目、桂林莱茵和桂林天然实力罗汉果深加工项目、北海中促合资大型综合性果蔬深加工项目、南宁、桂林、百色、贺州、玉林、钦州、梧州等七座大型果蔬保鲜加工配送加工中心。
  发展目标:到2005年,主要水果基地初步建立起水果加工体系,在重点地区初步建成果蔬清洗、分级、包装、冷藏、配送加工中心,果蔬产品的加工率提高到15%。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保鲜和果汁加工为主的果蔬加工体系,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建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2~3个,果蔬产品的加工率达到40%以上。
  (二)蔗糖加工业(蔗糖加工业专项规划另行编制)
  蔗糖生产是我区传统支柱产业,已形成日榨能力30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量50%以上,增加值占全区工业1/10,利税占全区工业的15%。我区制糖成本是全国最低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全区有56个县种蔗,涉及农村人口1200万人,并形成以蔗渣造纸、蔗蜜制酒精为主的综合利用,但是糖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仅为10%,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方向:建立稳定糖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大力推进“两步法”制糖生产,提高精制糖的比重,拓展糖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开发利用,发展低聚果糖等糖的深加工产品或糖的二次转化,大幅度提高糖蜜、蔗渣、滤泥的综合利用水平。
  重点布局:支持南糖、贵糖、凤糖、迁糖、农垦糖业等重点企业集团以“二步”制糖法为重点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其中:布局在农垦集团柳州新兴糖厂30万吨精制糖项目、凤山糖业集团20万吨精制糖项目;支持贵糖、南糖、迁糖纸浆、纸在原有的15万吨基础上扩建至30万吨,在桂中、桂西南新建2一3个10万吨以上规模的蔗渣制纸浆厂;在崇左市建设异麦酮糖项目。
  发展目标:根据国家把我区作为全国食糖主产基地的要求,糖产量稳定在全国总产的50%以上,原糖占食糖总产量的30%,精制糖占20一25%,十分之一糖进行二次转化成低聚糖,蔗渣制浆造纸6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30%以上。到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利税22亿元。
  (三)现代中药加工业
  我区中医药资源丰富,有动植物原生药4000余种,居全国第二位,地产药材120余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中医药主产区之一。目前中草药加工生产已初具规模,北海北生药业、桂林集琦已上市,中成药产值超亿元的有4个品种,西瓜霜、三金片、金嗓子喉宝、岩黄连注射液等一批优秀品牌已形成。但产品整体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等制约了中草药加工业的发展。
  发展方向:立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支持现有的中成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建立大型医药企业和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南药”品牌;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三木药材”、岩黄连、银杏、田七、金银花、鸡骨草、血藤、玉桂、八角等特色中药材的开发,突出抓好桂林三金药业等14家重点制药企业的产品系列开发,不断创新有特色的中成药、海洋生物药品,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重点布局:重点培育扶持一批中医药企业集团,发展以广西中医学院百年乐制药、桂西制药、桂林集琦、桂林三金、桂林天河、桂林南方、柳州花红药业、柳州日田、北海北生药业、河丰药业、玉林制药、梧州制药、贺州灵峰、广西半宙等为重点的中成药加工支柱企业,继续扶持玉林市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建成我区现代中药配送中心;建设好一批中草药GAP种植基地。
  发展目标:到200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6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5亿元,比2001年翻一番,单一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3个,形成桂林三金、桂林集琦、柳州花红、玉林制药、河丰药业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到2010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单一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6个。
  (四)畜禽产品加工业
  我区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2002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29.35万吨,水牛奶业别具特色,成为畜牧业发展新的亮点。但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是畜禽加工非常薄弱,肉类加工率不到5%,加工以鲜销为主,缺乏规模生产和具有品牌效应的大型骨干企业。肉类加工严重滞后于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的要求,奶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畜禽副产品加工也较落后,加工水平低且分散,质量和品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展方向:重点抓好肉类、奶制品特别是水牛奶的加工。肉类加工要进一步向机械化屠宰、加工与冷藏相结合、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解决好冷藏运输配送等薄弱环节,引导鲜肉加工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重点抓好生猪(香猪)、家禽、肉牛、山羊等肉类加工制品,注重特色产品如鹅肥肝等的深度开发;奶制品业的发展要依托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建立水牛奶等优质奶源基地,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以品牌促进奶业发展。要搞好畜禽的皮革、羽绒、肠衣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药物提取。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适合加工业需要的养殖基地,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重点布局: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对现有的肉联厂、冷冻厂和龙头企业进行改造和重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加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肉猪加工重点在桂林、玉林、贵港、梧州、贺州、南宁各布局能力为100万头的综合加工基地,重点项目:桂林福润、博白正宇、贵港扬翔和农垦集团肉猪综合加工厂;在肉牛主产区重点建设宜州市高档分割牛肉基地、梧州以蛋白肠衣生产为龙头的肉牛综合加工项目,扶持发展龙胜、资源、来宾等市县的肉牛加工;在山羊主产区的桂西重点建设马山肉羊综合加工项目;在传统特色畜禽加工方面重点发展环江和巴马香猪、梧州腊味、荔浦芋扣、合浦鹅肥肝等。扶持宾阳、玉林做大做强皮革加工业。奶业重点布局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重点扶持南宁皇氏乳业、南宁农垦完达山奶业、武宣水牛奶业、龙胜南山奶业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在灵山、扶绥、北流等县市发展奶水牛养殖并提高奶制品加工水平。
  发展目标:大幅度增加畜禽产品加工能力和提高加工水平。到2005年畜禽产品加工率由4%提高到10%。到2010年,加工能力在现有水平基础上翻一番,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培育发展产值超5亿元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畜禽产品加工率提高到20%,全面提升我区畜禽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五)水产品加工业
  我区江河密布,山塘水库繁多,北部湾海域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淡海水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区农业优势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2002年水产品产量250万吨,加工量35万吨,加工率14%。目前,我区从加工的种类、品种、加工的深度以及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淡水产品加工刚刚起步,海水产品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冷冻、保鲜处理,深加工产品很少,发展潜力很大。
  发展方向:初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采用保活、保鲜、冰鲜、冷冻等技术发展中高档水产品初加工,利用海洋低值水产品发展精深加工。重点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及其风味鱼儿、鱼卷等方便速食食品,以及高档人造肉类海产品,提高海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淡水产品重点发展罗非鱼出口加工。加强海洋生物的利用研究,发展海洋生物产业,重点抓好海水珍珠的深度加工。
  重点布局:海水产品加工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现有的企业为基础,大力引进投资和项目业主,发展大型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北海洪恩公司、北海钦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北海天鲜海洋食品有限公司、防城德城公司、北海海洋渔业总公司、北海市珍珠总公司广西南珠集团总公司、钦州港海产品综合加工园区、农垦东兴京岛海洋公司等企业发展海水产品加工。建设北海、钦州保鲜保活储运基地。淡水产品加工重点抓好南宁、北海罗非鱼加工出口基地建设,扶持河池市、百色市、桂林市和贺州市等地发展银鱼、禾花鱼的加工。
  发展目标: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一批水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培植产值超亿元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5家,到2005年,水产品加工率由14%提高到20%。到2010年,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30%以上,形成以加工海产品和罗非鱼产品为重点,以冰鲜冷冻加工为主,冰鲜冷冻与低质鱼类综合加工相结合的广西水产品加工体系。
  (六)林产品加工业
  我区发展林产加工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林产资源,广西林业用地20490万亩,森林面积14730万亩,其中可发展速生丰产林525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亿多立方米,年产商品材527万立方米,以及大量的松脂松香、八角、玉桂等林化工业原料,林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
  1.林浆纸加工
  我区是全国重要的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具有发展速生丰产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条件,以速生树种、竹子为原料的制浆、造纸业符合广西发展的需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发展方向:培植壮大大型制浆、造纸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十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民加快建设以桉树、相思树、竹子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尽快实现造林、制浆、造纸加工一体化经营。
  重点布局:引进国内外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重点建设沿海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改造扩建柳江中竹纸业,整合现有的浆纸加工企业,逐步建立大型现代林浆纸一体化产业。
  发展目标:到2005年,木竹浆产量达到60万吨。2010年,木竹浆(纸)产量达180万吨,林纸浆及纸板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林木制浆造纸基地。
  2.林板加工
  发展方向:整合现有林板加工能力,以综合利用次小薪材、木材剩余物为重点,通过重点发展高、中密度纤维板、适度发展胶合板、刨花板、实木集成材、强化地板、新型板材及其深加工产品,培植壮大大型人造纤维板龙头企业;继续扩大和扩展竹木日用品、工艺品等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重点布局:以广西梧州三威、广西高峰、柳州木材厂等现有的生产能力为基础,在工业原料林主产区的梧州、南宁等地布局的高(中)密度纤维板加工。规划在百色和河池新建1-2家年产10万立方米以上的高(中)密度纤维板厂。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发展目标:到2005年,人造纤维板产量达到150万立方米,到2010年人造纤维板产量达到252万立方米,建成产值超5亿元的大型木材综合加工龙头企业3家。
  3.松脂加工
  发展方向:大力开发松香、松节油高新技术深加工产品,继续有重点地支持、引导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松香、松节油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芳樟醇、维生素E、香精香料、涂料、施胶剂、高档油墨等产品,改变松脂松香加松节油传统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结构,使深加工产品所消耗松香、松节油分别占总产量的60%和80%,深加工产品产值占松香总产值的70%。
  重点布局:围绕已形成的梧州、玉林、桂林林化加工“三大基地”,继续建设以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松节油深加工和橡胶助剂生产出口基地,以玉林松脂厂为主的造纸施胶剂生产基地,以桂林化工厂为主的高档油墨和胶粘剂树脂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0年松香年产30万吨,松香深加工程度60%,松节油深加工程度80%。松脂产业产值达25亿元。
  (七)烟草加工业
  广西具有优质烟叶生产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生态条件,是我国生产优质烟叶不可多得的烟区之一。2002年,全区种植烤烟11.32万亩,生产卷烟88.9万箱,卷烟工业实现利税15.21亿元。我区年卷烟需求量130万箱以上,而销量仅为90万箱左右,仍有40万箱以上的市场空间。我区一、二类高档烟比重为0.5%,与全国平均比重16.5相比低16个百分点。我区平均单箱卷烟的利税仅为1600元/箱,与全国平均值3500元/箱相比低1900元/箱。因此,无论是从市场需求、产品结构还是盈利水平上看,广西卷烟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方向:抓好烟叶基地建设,提高烟叶品质,确保烟厂原料有效供给。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卷烟生产工艺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培育做强“真龙”、“甲天下”等知名品牌;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关闭10万箱以下小烟厂;加大专卖管理力度,净化卷烟市场。
  重点布局:重点扶持柳州卷烟厂和南宁卷烟厂,争取尽早达到各50万箱的生产规模。抓好百色市的隆林、靖西、德保、田林、西林,贺州的钟山、富川以及河池市的南丹、罗城等三个烤烟种植区域的基地建设。
  发展目标:卷烟产量控制在100万箱左右,大幅度提高烟草利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到2005年,卷烟工商利税达50亿元,平均单箱利税达4000元。到2010年,卷烟工商利税达80亿元,平均单箱利税达5000元。
  (八)香料加工业
  目前,全区八角种植面积达到440万亩,年产八角45724吨,茴油1477吨;王桂面积225万亩,年产桂皮15509吨,桂油792吨。茴油、桂油均占全国产量的80%,是全国最大的八角、玉桂生产基地。八角、茴油、桂皮、桂油产量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区还是全国最大的松脂、茉莉花、灵香草种植和加工基地。但目前香料加工整体水平处于粗加工阶段,加工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极具发展潜力。
  发展方向: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首油、桂油、桂花浸膏、茉莉浸膏、香茅油、桉叶油、山苍子油的出油率和产品质量,开展茴油、桂油的深加工,提高香料的附加值,积极开发以玉桂、八角为主的辛香料,开发茴脑合成茴香醛、茴香醇,柠檬醛合成紫罗兰酮,香茅醛合成羟基香茅醛、香茅腈等名责香料和用松香合成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及其酯类系列产品,不断引进适应南亚热带种植和加工的新的名贵香料植物,加快引进国际大型香料企业,开发高档食用、烟用、医用和化妆品用香精,培育具有自己特色的香料品牌。逐步改变香料加工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
  重点布局:在八角、玉桂集中种植区域的防城、藤县、凤山、岑溪、德保、那坡、容县等地建设一批八角、玉桂、茴油、茴香醇、茴香腈等食用、烟用、医用和化妆品用香料香精加工企业,其中重点抓好防城港市、藤县、凤山等三个香料精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在梧州、贺州重点发展以松脂为原料的松油醇、松节油合成系列香料产品加工;在横县重点建设以茉莉花为原料的香料加工基地;在桂林市重点发展以桂花、黄樟、玫瑰花、山苍子等为主的香料化妆品加工;在柳州市重点发展以山苍子、香根油、灵香草等为原料的香料香精加工。
  发展目标:通过引进,技术改造,全面提升加工企业水平,使特色香料加工成为山区县市的支柱产业,成为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创汇重要产业,培育大型香料香精深加工企业2~3家。到2005年加工产值达到15亿元,深加工率提高到30%。到2010年加工产品产值达到30亿元、深加工率提高到40%。
  (九)粮食和山茶油加工业
  1.粮食加工
  发展方向:加快对传统粮油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重点开发以精制米、富硒米、米粉等优质、安全、方便、营养的大米食品。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实行规模化经营,重点扶持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重视优质谷加工过程中的精碾、糙米调质、抛光、分级、色选、配米及营养剂添加技术和推广应用;重视先进包装技术应用和材质的改进,延长商品货架寿命期;提高粮油加工的综合利用,研发米糠油的深加工、生产米糠健康食品。
  重点布局:在桂东南、桂北粮食生产区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逐步开发无公害米、绿色稻谷和有机米,同时加强小品种特色米、特色杂粮的开发研究。在南宁、桂林、柳州、贵港、玉林等主要城市建立一批优质谷精深加工企业,努力打造广西优质大米品牌。依托防城港及钦州港建立“两头在外”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南方黑五类集团公司、农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力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桂平市粮油贸易总公司、贵港市东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在钦州港新建12万吨粮油深加工项目。
  发展目标:到2010年粮食精加工率达到30%以上。
  2.山茶油加工
  油茶是我国少有的几个省份才能生长的油料植物,山茶油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常用食用木本植物油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植物甾醇、脂肪酸。其中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成分为天然植物油之冠,比草本油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我区现有油茶面积600多万亩,发展山茶油精加工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展方向:通过发展山茶油的精加工,生产不同规格的高档烹油、色拉油、保健油制品及高级天然化妆品;从副产品中提取天然茶皂素、高蛋白饲料,提高毛茶油附加值。
  重点布局:采取分散粗炼,集中精炼的模式,在桂中、桂北、桂东的三江、龙胜、融安、融水、恭城、钟山、富川、昭平以及在桂西的凤山、东兰、巴马、凌云、田东、田阳、隆林、西林等县加强低产油茶的改造,发展优质油菜种植,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油茶种植和初加工基地;在南宁、柳州、贺州等主要城市加快老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组整合,建立山茶油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山茶油的深加工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点在巴马、贺州建立2个油茶加工基地。抓好“金茶王”、“增年”、“莫老爷”等山茶油的品牌打造,增加山茶油的花色品种。此外,在防城港市扩大大海粮油公司的加工能力,将大海粮油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之一。
  发展目标:建立优质稳定的油茶种植基地300万亩;建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油茶精加工企业。到2010年,精制茶油产量7.5万吨,实现产值11亿元。
  (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1.淀粉加工
  我区淀粉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和木薯淀粉生产基地,木薯、淀粉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世界上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的产品超过2000种,许多是精细化工产品,以其为原料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不断涌现,发展木薯为主的淀粉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方向:以发展木薯高档变性淀粉、高附加值酒精为主,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例如替代进口胍尔胶(石油钻探用)的缩水剂、医用淀粉、精细化工产品等,提高木薯产业的经济效益;板栗和薯类重点是开发淀粉、糕点等方便、营养保健食品,增加附加值。
  重点布局:重点扶持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钦州新天德能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开发精深产品,使之成为木薯产业的大型龙头企业;适当发展武鸣、横县、扶绥、蒙山、崇左、马山、贺州等地的木薯淀粉加工业;扶持东兰、永福等地新建板栗深加工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发展目标:到2005年形成年产20万吨变洼淀粉的生产规模;到2010年,木薯产业产值达到80~100亿元。
  2.蚕丝加工
  桑蚕是我区一个传统产业,我国加入WTO后丝绸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蚕桑产业布局西移为我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区桑树林植面积达40多万亩,蚕茧产量达5.6万吨,已成为全国主要的桑蚕基地之一,但加工水平低,只能生产原料丝,且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弱。
  发展方向:引进新品种,建立优质桑蚕基地;加大现有缫丝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丝的优质品率;引进大型企业,加强丝绸、丝织品、成衣等蚕丝下游产品的开发,扩大和提升桑蚕业。
  重点布局:按照适度分散缫丝,集中发展丝织的要求,在桑蚕主产地,重点支持鹿寨、合浦、蒙山、宜州、环江、宾阳、横县、上林、忻城、柳城等县市发展蚕丝加工;利用柳州、南宁、桂林市现有纺织力量和基础,引进技术和资本,改组改造,发展丝绸纺织工业。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合浦常乐茧丝绸一体化技改项目、蒙山县缫丝厂生丝及丝绸加工项目、鹿寨县洛江制丝厂丝织加工项目。
  发展目标:建立100万亩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5家,到2010年,形成“种桑至养蚕至缫丝至丝织品加工”较完整产业链,做大蚕产业。
  3.其它立特产品加工
  我区具有许多特色农业资源,有一批全国有名的土特产品,如剑麻、罗汉果、银杏、野生葡萄、山野蔬菜、八渡笋、苦丁茶、食用菌、马蹄、蛤蚧、蛇类、竹藤棕草编等土特产品,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各地可根据各自优势,从培育区域支柱产业考虑,选择发展。
  发展方向和重点布局:
  至桂北罗汉果、银杏加工业。重点依托桂林莱茵、桂林实力等骨干企业,开发罗汉果、银杏等药用及保健系列产品。
  至桂南剑麻加工业。剑麻是广西的一大特色产品,我区的剑麻产量约占全国的50%,剑麻制品畅销国内外,是世界剑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竞争力,应加快发展。重点支持广西剑麻集团、扶绥剑麻工业园扩大生产能力,发展高档精细剑麻制品,培植著名品牌。
  至桂西北特色酒业。扶持永福、罗城、都安以山野葡萄为原料的制酒企业,提高质量,努力扩大品牌效应,增加市场份额;整合现有的果酒、糯米酒、动植物保健酒加工资源,创建品牌。
  至桂西北山野蔬菜深加工。充分利用丰富的八渡笋、魔芋、食用菌、野生蔬菜资源,采用保鲜、冻干等新技术,提高干制品的品质,创建自有知名品牌。
  至桂西南及桂东苦丁茶、高档茶叶加工。积极发展无公害有机茶叶,发挥区位特色优势,全面提高茶叶生产和质量水平,加强昭平将军峰茶、桂平西山茶、凌云毛尖条、大新苦丁茶、横县茉莉花茶等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
  至桂东南竹藤棕草编加工。重点对博白、浦北等县的竹藤棕草编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高实力,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行业专业协会在共同对外、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开拓国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至桂西保健长寿食品加工。巴马、凤山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国际有名的长寿之乡,初步形成了系列长寿食品,支持现有企业引进现代技术工艺改造民族传统加工工艺,开拓国外市场,创建品牌。
  至油桐加工。支持桂西和桂北等山区扩大油桐种植,加强对低产油桐林的改造;支持百色、天峨、融安等桐油加工企业,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展深加工。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措施及政策
  (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冲破扩大开放的各种思想障碍和体制束缚,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选择,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贷款贴息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应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租赁、承包、兼并,参股、控股、收购、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转制、重组,引导转制、重组后的企业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
  要严格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禁止乱收费,不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新设收费项目。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不属于国家明文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改革审批方式,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对企业自主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大力改进政府服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建立行政公示制、审批时限制、主办部门负责制、行政审批投诉和质询制及外来企业跟踪服务责任制。
  (二)加强规划指导和协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各地要重视规划工作,根据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在产业发展上要处理好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关系,初加工普及,深加工集约,使初加工和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在区域布局上要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合理布局区、市、县、乡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周边主要布局大型的加工企业,县(市)所在地主要布局具有比较优势、地方特色、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乡镇主要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在行业布局方面,重点行业要建立起若干个覆盖面广、起到行业支撑作用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各地的主导产品都要培育1~2个加工重点龙头企业。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好项目的实施
  自治区每年要重点推出一批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组织招商。各市县也要重点抓一批带动当地发展的重大项目对外招商。要建立区、市、县三级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招商网,完备项目前期工作,增强招商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对招商成功的项目,要关注并协调解决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引进的项目建得成、留得住、办得好。要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对引资者给予奖励。要分层次认真抓好项目的实施,自治区主要抓对全局有重要影响、规模大、带动面广的重点项目,市、县主要抓对当地有重要影响、具有区域比较优势、有特色的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制度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合理布局,抓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农产品加工园区布局要科学合理,园区建设要与城镇发展相结合,要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与全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园区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避免盲目建设,防止一哄而起,力求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园区建设要注重实效,首先配套完善水、电、路、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现有工业园区,同时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自治区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扶持建设1-2个规模大、起点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或综合工业园区。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要积极培育壮大投资和经营主体,重点培植一批有自立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强农产品加工制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一批与加工企业相配套的粮油、蔬菜、果品、畜禽、蛋奶和水产品原料基地。大力提倡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按照讲究营养、保证卫生、注重特色、符合保健、崇尚美味、回归自然的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加工原料。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提倡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通过定向投入、走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兴办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加快产地贮藏库和冷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立集加工、保鲜、流通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要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
  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要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建立科技开发中心。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加新产品开发费用和风险调节基金的提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能力,开发具有自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要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研究。技术持有单位要努力通过直接开发或技术入股、转让等方式,尽快实现技术的商品化。
  要加大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更要注意“软件”的引进,推动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发挥现有科研机构的作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开发条件,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形成一批推进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七)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服务功能
  要加紧制定符合我区实际和国际惯例的农产品原料和加工制品的质量标准,尽快完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要把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建设各类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相关的科技示范园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标明产成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
  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自治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核心,以县为基础、以企业为单元覆盖全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实现全过程、有效的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防止使用违禁药品,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国家与地方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拓宽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渠道,加强信息资源的分析与处理,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市场体系,扶持和发展各种中介组织,建立健全技术推广、职业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服务,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
  一是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投资。投资重点用于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的基础性项目,包括良种繁育、动植物保护、农产品包装、仓储、运输等生产和流通设施,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市场营销、信息网络等服务设施,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和环境控制等保障设施。
  二是落实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方面,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规定,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增值税方面,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13%,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赋;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文件精神,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先进技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同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1]10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桂政发[2002]27号)和国务院国办发[2002]62号文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改进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服务,拓宽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渠道。要在继续防范金融风险、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工作。商业银行要通过资质评估,对一批实力强、资信好、资产负债率低和发展前景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确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时,要以企业授信等级为主要标准,不受银行对地区接信等级的限制。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流动资金,商业银行要及时核发;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固定资产贷款,商业银行要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简化审批手续。
  四是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各级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时,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各项土地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安排。采取灵活的供地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可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市场方式提供企业使用土地。
  (九)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领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区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大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增强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紧迫感,形成全社会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氛围,动员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级政府要把农产品加工当作一项重要经济工作来抓,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统计、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市、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责任制及激励机制。
  附件:
  1.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基本情况表
  2.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预期目标表
  附表1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位 1990年 2000年 2001年
  1、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134.8 416.7 431.8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率 % 38.1 23.2 22.7
  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 亿元 39.1 116.7 128.3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率 % 37.3 18.8 19.8
  3、农产品加工率 % 10.0 15.0 15.0
  4、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 万个 2.13 3.52 3.97
  5、从业人员 万人 40.2 45.4 47.9
  6、销售收入 亿元 146.6 407.6 414.2
  7、税收总额 亿元 5.2 30.3 33.4
  占工业税收比率 % 41.4 37.4 38.8
  注:①本表根据广西统计年鉴和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测算。
  ②本表测算范围为全社会数。
  ③农产品加工率不包括糖料和烟草加工。
  附表2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预期目标表
  项目 计算单位 2001年 2005年绝对值 2005年年均增长% 2010年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431.8 623 15.3 1253 17.2
  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 亿元 128.3 195 15.0 372 17.0
  农产品加工率 % 15 19 无 30
  从业人员 万人 47.9 68 8.0 126 10.0
  注:2010年比2001年新增从业人员增58万人
  附件2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表
  目录
  项目编制说明
  自治区指导协调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自治区指导协调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表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表
  一、果蔬加工
  二、蔗糖加工
  三、现代中药加工
  四、畜禽产品加工
  五、水产品加工
  六、林产品加工
  七、香料加工
  八、粮食和山茶油加工
  九、特色农产品加工
  项目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推进我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根据《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3年至2010年),编制本项目表。
  一、项目选择基本要求和原则
  凡是大宗、涉农面广的农产品,如果蔬、蔗糖、现代中药、畜禽、水产、林产、烟草、香料、粮食和山茶油、特色农产品等10类农产品加工业,每个行业都必须建设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已建成的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龙头加工企业的要扶持建设起来。每一市、县都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建设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布局方面:一是大型加工企业主要布局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如制烟、中草药加工、大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等;二是县(市)主要抓好具有比较优势、当地特色、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建设;三是乡镇要重点抓好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初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几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我区较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本项目表共选出重点项目292个,总投资为442.6亿元,新增产值543.14亿元,新增利税101.31亿元。其中:列为自治区重点指导协调项目67个,总投资为339亿元,新增产值331.08亿元,新增利税71.34亿元。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
  本农产品加工业项目规划表是根据各地、各有关部门提出的项目中选出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规划项目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主要是通过市场行为由项目业主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协调和支持。本项目表规划期为2003至2005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努力争取在规划期内将项目开工建设。由于农产品加工业门类多,涉及面广,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在抓项目建设的工作中,要分级进行,按照“新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要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并组织实施。自治区主要抓对全局有重要影响、规模大、带动面广的重点项目,市、县主要抓对当地有重要影响、具有区域比较优势、有特色的重点项目。列为自治区重点指导协调的项目,分解由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市负责组织实施,相应成立项目筹备组,指定专人开展项目的推进工作,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的时间进度,建立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制度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检查、落实现行各项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市、县抓的重点项目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进项目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每年要选定一批重点项目,在领导力量、科技攻关、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确保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个产业。
自治区指导协调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列为自治区重点指导协调项目67个,总投资为339亿元,新增产值331.08亿元,新增利税71.34亿元。
  至现代中药工业化。依托现有大型制药企业,改造、扩建、提升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4个制药企业,开发出一批新的有特色的中成药、海洋生物药品。计划总投资22.91亿元,其中:2003年6.5亿元、2004年11亿元、2005年5.41亿元。到2005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30亿元达到60亿元,税利总额由现在的6亿元达到15亿元。通过对制药企业的扩建和改造,带动建立现代中草药GAP种植基地41万亩,带动农户11.5万户,提供就业岗位2.3万人。
  至烟草工业。全区现有卷烟工业企业2家,种植烤烟面积11万亩,年生产卷烟89万箱,年工业产值27亿元,年实现利税15亿元。“十五”后3年以做强2家大企业、做大3个原料基地为主线,加快搞好南宁、柳州2大烟厂的技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做强“真龙”、“甲天下”等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抓好贺州、百色、河池三大烟叶基地建设,发展优质烟叶的种植和烤制,确保烟厂原料有效供给。到2005年,烤烟种植面积要达到25万亩,新增14万亩,年产卷烟100万箱,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工商利税由现在的22亿元达到50亿元,其中工业利税由15亿元提高到25亿元。
  至蔗糖加工业。现有制糖企业95家,日榨能力30万吨,继续抓好制糖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大力推进“两步法”制糖生产,积极发展糖的二次转化,大幅度提高糖蜜、蔗渣、滤泥的综合利用水平。到2005年基本完成制糖企业组织的改组、改造,民营及外资控股企业的生产能力由目前的44%提高到60%以上,“两步法”制糖占全区的15%以上,蔗渣制浆造纸达到30万吨。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新增25亿元,利税22亿元,新增利税4.5亿元。近期重点支持南糖、凤糖等7家重点企业(集团),发展“两步法”制糖和综合利用,其中布局在农垦集团柳州新兴糖厂建30万吨精制糖技改项目、在凤糖建设20万吨精制糖项目、在崇左市建设异麦芽酮糖项目、在贵糖、南糖和迁糖扩大蔗渣造纸,计划总投资34.02亿元,其中:2003年13亿元、2004年17.6亿元、2005年3.42亿元。
  至水果加工业。广西现有水果面积1650万亩,产量450万吨。近期在发展清洗、分级、包装、冷藏、配送等水果初加工的同时,大力发展果汁等水果深加工。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主要水果基地初步建立起水果加工体系,到2005年水果加工率由目前的8%提高到15%以上。近期重点布局建设12个果汁加工及果蔬保鲜配送项目。其中:在桂北柑桔主产区引进汇源果汁公司,建立大型柑桔果汁加工厂,同时建立60万亩加工型柑桔原料基地;在芒果优势产区的右江河谷建立大型热带水果果汁加工厂,同时带动建设水果原料基地50万亩;在北海建立大型综合性果蔬深加工项目;在罗城扩大葡萄酒厂生产能力,带动山葡萄种植基地7万亩。计划总投资40.97亿元,其中:2003年21.9亿元、2004年10亿元、2005年9.07亿元。新增产值50.47亿元,新增税利5.16亿元。
  至畜禽产品加工。大力引进国内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发展肉类和奶制品加工。近期重点建设11个大型畜禽产品加工厂。其中利用香港逐步限制直至取消活畜禽产品进口,改为进口鲜肉产品的机遇,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综合性肉类加工厂,抢占香港市场,在生猪主产区的桂林、贺州、梧州、玉林、贵港、南宁布局建设6个年加工能力在100万头肉猪的肉类综合加工厂,形成600万头肉猪的加工能力,占广西生猪产量的五分之一;分别在梧州、南宁建设2个大型牛羊肉综合加工厂;在南宁依托皇氏奶业建立一座10万吨乳制品加工厂,同时带动农户饲养水奶牛5万头。计划总投资10.94亿元,其中:2003年2.3亿元、2004年4亿元、2005年4.64亿元。新增产值46.09亿元,新增税利6亿元。到2005年畜禽产品加工率由目前的4%提高到10%。
  至水产品加工业。以加工海产品和罗非鱼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保活、保鲜加工,高起点利用海洋低值水产品和大宗淡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近期抓好3个水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其中海水产品加工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现有的企业为基础,重点支持北海洪恩、北海钦国、防城港德城等加工企业;淡水产品加工重点抓好南宁、北海2个罗非鱼切片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计划总投资6.42亿元,其中:2003年2.1亿元、2004年3.5亿元、2005年0.82亿元,新增产值12.91亿元,新增税利1.24亿元。到2005年,水产品加工率由目前的14%提高到20%。
  至粮食、淀粉及山茶油加工业。粮食加工要加快对传统粮油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点开发优质、安全、方便、营养的食品;淀粉加工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木薯变性淀粉深加工产品。山茶油加工重点发展山茶油的精加工,开发高档油及高级天然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近期重点建设7个粮油及淀粉加工项目,其中:粮食加工重点依托黑五类集团在南宁及容县扩大黑五类系列产品,带动建立年产30万吨大米的专用粮食基地;淀粉加工重点在农垦明阳建立高档变性淀粉项目,在钦州布局利用淀粉转化酒精大型项目;茶油加工重点布局在贺州和巴马县。计划总投资21.64亿元,其中:2003年8.3亿元、2004年7.45亿元、2005年5.89亿元。新增产值30.2亿元,新增税利3.75亿元。
  至林产品加工业。依托林业基地,大力推进林浆纸、林板的一体化生产和经营,大力发展大型的林浆纸、林板企业。近期重点建设4个林产品加工项目,其中:在林浆纸方面,在沿海布局建设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带动原料林基地500万亩;在柳江改造扩建柳江中竹纸业,带动建立原料基地120万亩;在林板方面依托梧州三威林产公司在桂东大力发展高中密度纤维板。计划总投资190.78亿元,其中:2003年23亿元、2004年55.28亿元、2005年111.98亿元;新增产值73.96亿元,新增税利28.94亿元。到2005年,木竹浆产量达到60万吨。人造纤维板产量达到150万立方米。
  至香料加工业。现全区八角种植面积达到440万亩,年产八角45724吨,首油1477吨。玉桂面积225万亩,年产桂皮15509吨,桂油792吨。重点抓好以玉桂、八角为主的南亚热带香料植物的深加工,开发高档食用、烟用、医用和化妆品用香料香精,培育具有自己特色的香料品牌,逐步改变香料加工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近期重点在八角玉桂主产区的防城港市、藤县、凤山布局3个大型香料精深加工企业。计划总投资3.97亿元,其中:2003年1.9亿元、2004年0.6亿元、2005年1.47亿元,新增产值8.53亿元,新增税利1.71亿元。到2005年,香料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深加工率提高到30%。
  至蚕丝加工业。加大现有缫丝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丝的优质品率;引进大型企业,加强丝绸、成衣等丝织品的开发生产,扩大和提升桑蚕业。近期重点在蒙山、鹿寨、合浦布局大型缫丝、丝织等3个蚕丝加工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3.32亿元,其中:2003年1.5亿元、2004年1.33亿元,2005年0.49亿元。到2005年蚕丝加工业新增产值4.6亿元,新增税利0.87亿元,初步形成“种桑至养蚕至缫丝至丝织品加工”产业链。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根据每一市、县的优势资源和特色,选择建设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此,本规划筛选了225个项目,总投资为103.6亿元,新增产值212 05亿元,新增利税29.97亿元。具体按行业细分如下:果蔬加工项目77个,总投资26.76亿元;蔗糖加工项目3个,总投资11.7亿元;现代中药加工项目7个,总投资3.36亿元;畜禽加工项目28个,总投资14.59亿元;水产品加工项目19个,总投资6.42亿元;林产品加工项目20个,总投资8.81亿元;香料加工项目6个,总投资1.71亿元;粮食和山茶油加工项目17个,总投资6.96亿元;特色农产品加147个,总投资23.28亿元,其中:淀粉加工项目8个,总投资3.49亿元;蚕丝加工项目8个,总投资6.23亿元;其它特色产品加工项目31个,总投资13.56亿元。
  自治区指导协调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表(附表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53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