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抚州市交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1-26 生效日期: 2006-11-26
发布部门: 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抚府发〔2006〕38号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
  “十一五”交通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好“十一五”交通规划对于加快全市交通建设、促进抚州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编制的依据及范围
  根据2004年6月7日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西省交通厅《关于转发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赣交计字[2005]35号)要求以及南京战区及省确定的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作战预案战时交通运输保障设想,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章确定的规划权限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采取市、县(区)分级规划,市域交通规划以公路、水路为主,铁路为补充部分。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公路建设、公路运输、水路发展、交通文明建设和科技教育信息等。
  三、规划编制的原则
  坚持从发展我市社会经济出发,与我省“承东启西、南北对接、对接长珠闽”战略相吻合,加快闽粤赣三省交通发展区域协作,坚持以省规划为指导,全市综合运输布局规划相协调,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科技进步、交通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规划编制的方法
  《抚州交通“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设想》是根据市、县(区)各级交通规划工作要求,着眼于我市生产力布局、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采取市、县(区)分级规划,在组织编制专题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在组织论证的基础上,呈报政府审定批准。

  第二章 交通现状及发展预测
  一、现状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北纬26029/至28031/,东经115035/至117018/之间,南北长222公里,东西宽169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88万平方公里。辖一区十县(临川区、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南丰县、南城县、黎川县、金溪县、广昌县、东乡县、资溪县),151个乡镇,1939个村委会,人口380万人。本市东邻福建、南与赣州毗邻,西连吉安、宜春,北与南昌、上饶、鹰潭三市接壤,“控带闽越,襟领江湖”。地势东高西低,东、南、西三面环山,境内地形多为丘陵山地,绵延起伏,“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为全市地貌地类轮廓的概括。本市有近省会邻福建的区位条件,森林覆盖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具优势,轻纺、汽车、医药等工业有一定基础和规模,但经济总量小,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城乡交通以公路为主体,初具规模,四通八达。过境主要通道有:浙赣、鹰厦二条铁路,沪瑞和京福二条高速公路,320、316、206三条国道。全市现有铁路营运里程140余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万公里(国道、国道主干线500多公里)。“十五”期,沪瑞、京福二条高速公路全面竣工通车,市至县、县至乡公路路面等级大幅提高,通达深度有所延伸,国省道基本上按二级路面进行了改造,通沥青(水泥)路的乡(镇)达98%,行政村达48%,100%的乡(镇)、81%的行政村通公路,交通“瓶颈”制约大为缓解。公路客、货运输基本实现了“人便其行,货便其流”,运输结构与布局基本合理。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县、乡(镇)为结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线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已初步形成。 “十五”末,客运量达29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07000万人公里;货运量达1640万吨,货物周转量234600万吨公里。抚河为我省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是市域干流,发源于广昌,流经南丰、于南城右汇黎滩河,经金溪浒湾、于抚州市区下游左纳临水(由宜黄、崇仁河汇合而成),右纳云山河,此后分别注入赣江和鄱阳湖,流域面积达15811平方公里(李家渡以上)。由于主干道人为阻断,常年通航能力差,水路货物运输业户转向赣江、长江沿岸发展。到“十五”末,我市拥有各类运输船舶170艘,装载吨位8万吨,27000千瓦。预计完成货运量40万吨,货物周转量3亿吨公里;港口吞吨量完成160万吨(市内砂石)。
  二、发展预测
  (一)发展机遇
  “十一五”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凸现。海内外的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商物流往来将更为密切。区域经济势头强劲,国家和省相继提出了加快公路建设,尽快建立适应大开放的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要求,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这对我市公路建设发展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市经济发展贯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这对新时期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快过境主通道建设,构筑境内三级路网骨架,努力推进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需求预测
  1、公路建设
  根据“十一五”国家和省交通网发展规划、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及我市交通布局、规模、水平状况。“十一五”期,可望国家投资建设交通过我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有二条计300公里,总投资1200000万元;已申报列入改(扩)建的国防公路九条计287.064公里,总投资95382万元;全省交通网建设要求实现国省道干线公路达二级以上技术标准,县级行政中心均有二级以上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100%乡(镇)通油(水泥)路、90%行政村通油(水泥)路、96%行政村通公路目标。据此,全市将改(扩)建省道三条5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5520公里,预算需投资149494万元。
  2、交通运输
  (1)公路客运。“十一五”末,预计全市客运运力达31000座位,年客运量达3500万人次,周转量达245000万人公里。高中档客车占总运力的40%以上,80%的村委会通班车。省内及邻省主要风景区开通旅游班线,全市出租客车达1000辆以上。
  (2)公路货运。“十一五”末,预计全市货运运力达2.8万吨,年货运量达1976万吨,周转量达285400万吨公里。8吨以上货车占总运力的50%以上,专用车辆达15%以上,填补集装箱运输空白。
  (3)水路货运。“十一五”期间,水运运力在保持现有运力基础上略有增长,主要从调整改善运力结构,提高船舶技术性能为主,重点发展江海直达货船、特种货物和化学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船舶,总运力达10万吨,其中普通货船1.5万吨,集装箱船1.5万吨,液化危险品船4万吨,江海直达船3万吨,2010年,货运量达48万吨,货物周转量达36800万吨,年增长率分别为7%和6%。
  (4)铁路运输。将新增营运里程228.47公里,县级站2个。可以预见,“十一五”我市交通运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可供选择的交通运输更是多样性、便利性、社会运输需求的实现,必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第三章 “十一五”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全国、全省交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与综合运输布局相协调,坚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服务,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小康社会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科教兴交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努力推进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现代化。
  二、发展总体目标
  公路建设以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过境主通道建设,加强路面建设,提高通达深度,构筑境内三级路网骨架,提高路网骨架公路等级,形成我市“二纵一横”公路主通道(京福、广济、抚吉高速)和二个环线(即30分钟交通圈:临川一东乡一金溪一南城一宜黄一崇仁一临川;90分钟交通圈:临川一资溪一黎川一南丰一乐安一临川),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建设铁路主通道,改善铁路布局,改变抚州无铁路出境历史。按照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客货运站场的服务功能,加强综合运输能力,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适时推进智能型交通的发展,实现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张和制约状况得到全面缓解。
  三、主要任务
  (一)公路建设
  1、国省道建设
  市公路局管养公路总里程为1569.346公里,占全省公路养护里程的10.2%。其中国道375.75公里,省道852.16公里,市养县道341.43公里;一级路113.124公里,二级路469.091公里,三级路757.94公里,四级路180.071公里,等外路49.12公里;油路855.685公里,水泥路440.23公里,砂石路268.411公里,路面硬化率82.6%。为适应今后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总体小康转向全面小康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市“一招三化”发展战略并切合实际地与我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骨架布局和“十纵十横”干线公路网规划设想相连接,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和“稳步推进、重点实施”的原则来布局,在2010年之前使我市国省道和县乡公路等级上一个台阶并使路面硬化率达100%,以形成更为高效的运输网络,为社会提供更加规范、优质的服务。
  “十一五”建设主要任务有:
  (1)省规划投资济南至广州(190公里)、抚州至吉安(112公里)高速公路抚州段计302公里,共需投资1200000万元。
  争取省规划投资金溪一光泽、邵武高速公路抚州段、长约40公里,形成济(南)广(州)高速从金溪出口经资溪出境连接福建省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的入闽通道。
  (2)抚丰线14KM(其中一级4KM、二级10KM)、石都线26KM(二级)和城黎线14KM(二级)建设,共需投资19630万元。
  2、入闽公路建设
  改建7条入闽公路和2条进出口道路,构建我市联接东南沿海地区公路主骨架,增加入闽道路密度,提高等级质量,增强通过能力,为战时交通保障创造条件。
  (1)资溪至黎川茶亭。资茶线的主要控制点为资溪县城-乌石镇-黎川茶亭,全长57.95公里。改建为二级公路,为316国道、杉丰线两条入闽通道的迂回路线。总投资20282.5万元,计划2005年开工,2006年完工。
  (2)南丰至黎川杉关。丰杉线起于南丰县城经黎川县城至杉关(福建省光泽县界),全长94.1公里。改建为二级公路,为京福高速和昌厦公路的迂回线路,与福建光泽、邵武对接。总投资32935.0万元。计划2006年开工,2008年完工。
  (3)黎川至泰宁。黎泰线起于黎川县城经叶竹隘至福建省泰宁县,我市境内全长40.974公里。改建为二级路,为京福高速的迂回线路,与福建泰宁对接。总投资14340.9万元,2006年开工,2008年完工。
  (4)广昌至建宁。广建线起于广昌县城经船顶隘至福建建宁,我市境内全长41公里。改建为二级公路,为昌厦公路的迂回线路,与福建建宁对接。总投资14350.0万元。计划2009年开工,2010年完工。
  (5)林崇线南城境内14.24公里,改建为二级公路,将昌厦公路与抚八线连接。总投资2136.0万元。计划2006年开工,2007年完工。
  (6)新乐公路乐安境内10公里,改建为二级公路,总投资1500万元,计划2006年开工,2007年完工。
  (7)上清至饶桥。我市境内全长28公里,改建为三级公路,总投资6400万元。计划2006年开工,2007年完工。
  (8)抚州北火车站出口路0.5公里,建三级水泥路,总投资约20万元人民币。计划2006年开工,当年完工。
  (9)抚州军分区仓库进出口路0.3公里,建三级水泥路,总投资约18万元人民币。计划2006年开工,当年完工。
  以上9条公路287.064公里,总投资约95382万元人民币。
  3、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九五”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加速发展,路网密度、通达深度、技术等级不断提高。截至2004年,抚州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3000公里,全市151个乡镇,100%已通公路,有148个乡镇已通高级、次高级路面,占98%。全市1939个行政村,有1501个行政村已通公路,占77.4%,有758个行政村已通高级、次高级路面,占39.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围绕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明确新阶段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重点及政策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动和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快速、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市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制订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1)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和重点
  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完善县至乡、乡至乡和乡至村、村至村的农村公路网络,大力加强全市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全市100%乡(镇)通油(水泥)路,实现95%行政村通油(水泥)路,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建设重点是实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和行政村通公路、通水泥路建设,争取国家投资和优惠政策,对“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
  2006年,抚州市农村公路计划新改建1153.1公里,总投资27747万元。其中,新建行政村通油(水泥)路801.1公里,桥梁2255米/43座,总投资25635万元,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82个,行政村油(水泥)路建设通达率61.1%;新建行政村通公路896公里,总投资8486.8万元,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53个,行政村通公路达86%。
  2007年,抚州市农村公路计划新改建1168.55公里,总投资23900.5万元。其中,新建行政村通油(水泥)路762.55公里,桥梁1182米/32座,总投资22308.5万元,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72个,行政村水泥路建设通达率达70%;新建行政村通公路488.96公里,总投资4794万元,新增通公路行政村89个,行政村通公路达90%。
  2008年,抚州市农村公路计划新改建1137.55公里,总投资25707.95万元。其中,新建行政村通油(水泥)路776.55公里,桥梁1707米/39座,总投资23541.95万元,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67个,行政村油(水泥)路建设通达率达79%;新建行政村通公路377.88公里,总投资3464万元,新增通公路行政村71个,行政村通公路达92.5%。
  2009年,抚州市农村公路计划新改建1029.804公里,总投资24917.27万元。其中,新建行政村通油(水泥)路776.804公里,桥梁1075米/25座,总投资23399.27万元,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63个,行政村水泥路建设通达率87%;新建行政村通公路330.9公里,总投资3099.6万元,新增通公路行政村53个,行政村通公路达94.5%。
  2010年,抚州市农村公路计划新改建1003.75公里,总投资24604.22万元。其中,新建行政村通油(水泥)路775.75公里,桥梁980米/21座,总投资23236.22万元,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51个,行政村水泥路建设通达率达95%;新建行政村通公路256.1公里,总投资1938万元,新增通公路行政村33个,行政村通公路达96%。
  (2)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至路线标准。原则上以现有道路为主,路线线位、线形满足规范要求的,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占用有限耕地资源。 通乡(镇)公路,预测交通量较大的项目,一般采用三级公路标准;预测交通量不大的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实施;工程艰巨、难度较大的路段,个别技术标准可采用四级公路下限指标,但必须满足行车安全要求。
  通行政村公路,有条件的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如条件所限,除路基宽度外,个别指标可适当降低,但应满足行政村内主要机动车辆的通行要求。
  至路面工程。通乡(镇)、通行政村公路,一般应铺设高级或次高级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板厚不小于18cm,配套资金不足时,路基工程一次建设到位,路面工程可分步实施。
  (二)道路运输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道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由旅客运输市场、货运运输市场、车辆维修市场、搬运装卸市场、运输服务市场组成的道路运输市场及其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十一五”道路运输发展目标:到2010年,道路运输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基本适应运输需求;地方性运输规章与国家、部、省有关运输法规基本配套;经营者行为基本规范;运输结构与布局基本合理,企业自我约束,自主经营,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基本形成。初步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与全国道路运输市场融为一体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体系。
  1、道路旅客运输:“十一五”末,全市运力达31000座位,年客运量达3500万人次,周转量达245000万人公里,高中档客车占总运力的40%以上,客运班线辐射邻省各大、中城市,80%的村委会通班车,省内及邻省主要风景区开通旅游班线,全市出租客车达1000辆以上,形成固定客运班线为主体,包车客运为辅助,出租客车相衔接,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线相连,长短结合,分工合理,高中普和大中小车配置协调多层客运网络,达到客运市场人便于行,人行满意的要求。
  2、道路货物运输:全市运力达2.8万吨,年货运量达1976万吨,周转量达285400万吨公里,8吨以上货车占总运力的50%以上,专用车辆达15%以上,填补集装箱运输空白,开辟抚州至邻市、邻省省会城市的零担业务,建立起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城区为主枢纽,运输方式多样,车辆结构合理,辐射全国的货运市场体系。
  3、维修市场:车辆维修市场的发展必须与道路运输生产发展相适应。形成依托中心城市、围绕干线位置、连络县成片的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的门类齐全、质量优良、方便可靠的车辆维修网络,加快发展专业化维修,建立良好车辆维修服务体系。
  4、站场建设:完善现有客运站的服务功能,城区规划建设城西客运站、剪子口文昌客运站、轻纺城客运站,形成以抚州汽车站为中心,贸易广场、五皇殿、城西、文昌、轻纺城车站为辅助的客运站服务网络。县城达到二个以上站点,建设乡镇客运站99个,实现70%以上乡镇客运站建设目标,到2015年完成100%乡镇客运站建设。货运站场建设:抚州市城区建一个集装箱中转站,同时依托高速公路分别在市区、南城、广昌、东乡、金溪建五个物流服务中心。其它县至少建立1个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货运站场,并依托货运站场建立起货运交易市场,同时建立与客货运输发展相适应、相配套、信息灵敏、服务周全的运输服务网络,使道路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基本适应需求,促进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5、对驾驶员培训学校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建立10至15个符合标准、高质量的驾驶员培训学校。
  (三)水路发展
  1、航道
  (1)规划目标
  到二0一0年,礁石至廖坊83.4公里河段航道,通过整治疏浚,达到国家六级航道水深。南城至礁石109.77公里河段航道建设通航设施,完善通航标志等措施达到国家六级航道标准,完善对航道管理现代化配套设施及航道网络信息管理。
  (2)项目布局和发展规模
  至礁石至廖坊段长83.4公里,二0一0年前对该航道进行全面建设和治理。
  至廖坊至南城航道长27.37公里,为库区航道(暂为区间运输),二0一0年前按通航要求配置库区通航设施。
  航道建设标准:国家六级航道通航100吨级轮驳船标准。
  航道建设原则和方法:本规划综合考虑防洪、护岸灌溉、航运等方面要求,廖坊水库建成后抚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一九八一年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因此航道整治可采取中水整治,根据这个原则确定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在航道治理上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两艘每小时100立方米吸扬式挖泥船进行航道疏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航道标准》,六级航道(100吨级)通航标准为:航道水深1.0~1.2米,航宽15~30米,弯曲半径180米,通航保证率P=90%,船闸尺度(m):100×18×1.6(长×宽×门槛水深)。
  考虑抚河航道的现有特点,分别在水库库区、船闸上、下游及库区航道和按国家内河航标标准设置各种导航整治物。
  2、航运
  (1)运力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水运运力在保持现有运力和略有增长的基础上,主要从调整改善运力结构,提高船舶技术能力为主,重点发展江海直达货船、特种货物和液化运输船以及集装箱运输船。在“十一五”末,总运力达到10万吨。
  (2)运量发展目标
  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年平均递增率为6%,2001年货运量达到53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4亿吨公里。“十一五”期间货运量为238.4万吨、货物周转量为17.9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区内砂石)2010年达到176.5万吨。
  (3)港口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根据航道条件,重点抓好廖坊库区港口建设。计划在2010年投入100万元进行廖坊库区港口建设,建成以抚州港为主枢纽,干支协调,布局合理,集疏运、旅游、层次不同的港口群体。
  积极开拓水运市场,依托向一莆铁路,在市统一组织协调下做好湄洲湾码头建设前期工作。
  (4)运输企业和运输市场发展目标
  用发展的眼光和全新的理念,对水运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实现强强有联合,创建一个响亮的抚州航运企业品牌。
  加强水运市场管理信息化,依法行政,对运输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十一五”期间,市处建设好信息网站,开发货运交易、船舶交易微机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各水运企业及全省实现信息联网。
  (四)铁路建设
  目前,我市境内铁路里程仅144公里,浙赣、鹰厦铁路擦境而过。要适应和加快我市交通大通道和交通网络的建设形成,必须同时加快我市铁路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取得国家和铁道部门支持新建向莆铁路的同时,做好抚(州)瑞(金)铁路的前期工作。向莆铁路跨闽赣两省,由江西向塘从向东线抚州北站引出,经抚州市临川区、南城县、南丰县,三明市建宁县、沙县、尤溪县,东达福州港、西达梅州湾,全长580公里(其中江西境内130公里),总投资240亿元。
  (五)交通文明建设
  1、交通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
  今后5至10年,我市交通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在全市交通行业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和谐平安社会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以思想道德修养、科技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优化环境、优良秩序、优质诚信服务为主要标志的交通行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推动交通行业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性转变,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15年把全行业建设成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文明行业。具体目标为:
  (1)公路交通方面
  至各县(区)每年创建1至2条县乡(镇)村文明路,“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文明路550公里。到2015年所有的县乡(镇)村水泥(油)路基本建成文明路。
  至各县(区)每年创建1至2条跨县以上和本县(区)内客运文明班线;每年新增3%左右的文明客运班车、文明出租车。10年内50%以上的跨县(以上)客运班线、客运班车、出租车成为文明班线、文明客运班车、文明出租车。
  至5年内80%的县以上客运汽车站建成文明客运汽车站;10年内全部创建成文明单位。
  至各县(区)每年创建1至2个文明维修站(厂),5年内全市50%的汽车修理站(厂)建成文明维修站(厂)。
  至5年内全市50%的搬运企业建成文明搬运企业。
  至全市交通部门所属车辆检测站分别成为文明检测站。
  至5年内全市50%以上公路养护队建成为文明养护队。
  (2)水路交通方面
  至各县(区)每年创建1至2个文明渡口;全市5年内50%以上的渡口成为文明渡口,到2015年全部建成文明渡口。
  至各县(区)每年新建2-3条乡村文明渡船,5年内50%左右的乡村渡船成为文明渡船,到2015年全部建成文明渡船。
  (3)交通行政执法方面
  5年内,运政、路政、港政、渡运管理等基层执法单位基本建成文明单位,并努力抓好文明示范“窗口”的创建工作。
  (4)交通部门其他单位
  至全市县(区)交通局都要巩固和保持县(区)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到2010年全部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准,并有1至2个成为省级文明单位,市交通局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至县(区)交通局和汽运总公司都要创建1至2个县级以上“青年文明号”集体,培养一批县(区)、市级以上“青年岗位能手”和抓好“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的培养创建工作。
  2、交通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
  (1)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力解决交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2)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认真按照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全市交通部门深入学习和弘扬包起帆精神、华铜海精神、青岛港精神、“振超精神”、“家富精神”,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文明机关”、“争当人民好公仆”活动;广泛开展“争当诚信职工、争创诚信交通”的活动,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抚州交通新形象。在全市交通行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3)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法制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以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为重点,大力抓好“五五”普法教育、勤政廉政及警示教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转变各级交通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文明执法,坚持遏制公路、水上“三乱”;端正部门和行业风气,树立交通部门务实、高效、优质、廉洁的服务形象。
  (4)继续抓好示范“窗口”建设。在交通“窗口”单位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大力推行文明用语和服务承诺,提供便民义务服务,努力打造“诚信交通”品牌,不断提升交通服务行业文明程度,塑造文明形象。
  (5)大力抓好交通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的科技文化素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抓好在职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为干部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知识和本职业务知识,创造良好条件。
  (6)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文明、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重视抓好“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坚决禁止赌博行为和防止黄、毒等丑恶现象发生。
  (六)交通科技教育和信息
  1、奋斗目标
  (1)“十一五”期间科教要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通过人才开发,使全市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文化、技术素质有较大提高,2010年交通系统专门人才达到职工总数的60%,年增长2%,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达到在职工总数的70%,年增长5%。
  (2)“十一五”期间通讯信息要与时代接轨,全市交通系统电脑全部联接网络,信息、数据通过Internet传递,购入试验仪、测量仪、配备较新的交通行政操作软件,逐步建立全市交通系统局域网,日常办公基本达到无纸化。
  2、基本任务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提高交通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重点抓好岗位培训、依法行政培训和继续教育。
  岗位培训。遵循“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继续安排好市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岗位培训,重点抓好县(区)交通局长、运管所长、公路站长及行政管理人员,交通运政、路政管理人员,港航监督和工程监理人员等专项岗位培训。
  依法行政培训。按照提高干部职工队伍行政能力的要求,继续采取分级分类的培训方式,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聘请专业人士讲课,参加执法培训班,购买专业书籍,切实提高我市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继续教育。主要通过部、省属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等渠道,运用研讨班、送院校进修、短期培训、出国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具有大专以上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重点抓好大专以下或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推动交通科技进步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四、预期管理目标
  “十一五”期末,全市通车总里程为15000公里(其中:公路总里程为8457.491公里),通过“十一五”建设发展,全市乡镇通油(水泥)路率达100%,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85%,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6%,公路连通度达93.28%,公路密度为69.2%。运输站场建设覆盖率达60%以上,村委会班线通达度达85%。全市交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巩固和提高,全市县(区)交通局全部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全市交通系统干部职工7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基本实现日常办公无纸化。
  五、投资分析
  “十一五”期我市稽征部门征收公路“四费”预计为132733万元(其中:2006年为25000万元,2007年为25750万元,2008年为26523万元,2009年为27320万元,2010年为28140万元),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关于减轻市县国省道公路建设下放债务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05]23号)精神,我市公路管理体制下放时负担的债务虽然减负80%,由省交通厅负责还本付息,但交通规费地方分成资金也大为减少。我市地方交通部门征收的农用车“三费”预计为4000万元(其中:养路费1750万元、重建金1750万元、附加费500万元)。根据资金平衡原则,在争取国家政策和支持的前提下,还必须加大公路融资力度,合理安排公路新(改)建规模。

  第四章  政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争取部门支持,调动社会一切积极性,形成合力,大办交通。
  二、深化交通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贯彻“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针和“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交通建设投资比重。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科教兴交战略实施,加强交通队伍建设。
  四、依法加大交通征费(税)力度,争取社会和财政投入,积极加强与省、部联系,争取上级支持。
  五、加强组织保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交通建设项目实施的严肃性。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交通建设所征用的土地、各种税费提供优惠政策。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3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