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南京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建委《南京市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2-01 生效日期: 2006-12-01
发布部门: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宁政发[2006]26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政府同意市建委拟定的 《南京市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


南京市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市建委 2006年11月)


  “十一五”时期是南京市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十一五”规划更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南京市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既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十一五”时期我市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纲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十五”城市建设发展回顾与评价;二、“十一五”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三、“十一五”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四、“十一五”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五、“十一五”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与措施。
  一、“十五”城市建设发展回顾与评价
  “十五”五年是南京跨世纪发展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城市化进程最快、城市空间扩张速度最高、城市建设让老百姓受益最多、城市特色塑造最有成效、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力度最大的时期,五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十五”城市建设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南京市城市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富民强市、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道路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创建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阶段目标,抓住迎接“十运会”在南京召开的契机,五年累计投入1250亿元,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建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南京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1、“一城三区”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发展框架迅速拉开。
  2001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一疏散、三集中”和“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框架初步拉开,城区面积由原来的243平方公里拓展到400平方公里。河西新城区基本完成了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建成了总长约75公里的“五横七纵”主干路网骨架及占地2300多亩的滨江公园和绿博园;仙林新市区全面推进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景观绿化100万平方米,道路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东山新市区先后完成了道路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江北新市区10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迅速拉近了江南、江北区位落差。
  2、老城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城市特色塑造初见成效。
  按照《南京市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2002一2005年南京老城环境整治总体方案》,以“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为目标,围绕“一环、二区、三轴、四线、五街、六片”整治重点,连续开展了“7721”、“2231”、“22345”等老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了内外秦淮河一期整治工程,实施了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建成北极阁等一批公园景区,打造了中山东路、长江路等一批历史街区,建成36片老城绿地。“十五”期间,累计新增绿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整治出新房屋约2300幢,整治河道总长约20公里,亮化楼宇1200多幢,拓宽整治道路257条,总长约130公里。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轨道交通发展实现突破。
  基本建成“环网相连、节点通畅、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对外交通方面,建成长江二桥、三桥,开工建设纬七路过江隧道,建成南京港龙潭港区一期工程和新生圩汽车滚装码头,建成宁杭高速一期,完成绕城公路、沪宁高速扩建改造;城市道路方面,完成赛虹桥立交、双桥门立交、玄武湖隧道等一批重点道路项目及城市支路网、区域性疏解道路的改造与建设,建成北极阁、五台山等地下停车场;轨道交通方面,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营,我市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2005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85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2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8.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2000年的8.54平方米增加到14.47平方米,增长69.4%。
  4、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进一步加大保护、建设和整治力度,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提升。环境保护方面,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主要河湖基本无劣Ⅴ类水体,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4%;环境建设方面,建成了多个市民广场和游园绿地,完成一批公园及道路的绿化栽植与景观改造。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初步形成具有80万吨/日以上能力的较为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上升至80%;市容市貌整治方面,共拆除各类违建近400万平方米,新改建各类公厕300多座。至2005年底,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71020.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为6139.9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1.9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94%,绿地率为41.04%。
  5、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承载能力得到提升。
  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能力和城市承载能力得到提升。供水设施建设方面,2005年底自来水供水管网达到6929.24公里,比“十五”初期增长103.7%,城市供水普及率为92.06%,主城区供水普及率为100%;供气设施建设方面,至2005年底,人工煤气管道及天然气管道长1701.48公里,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92.4%,管道化率达到40%,城市燃气气化率达到90.35%;城市公共交通方面,至2005年底,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2634公里,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48.2%,年末拥有标准运营车辆5704标台,增长了58.8%,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52标台;防洪排涝能力方面,共增加泵站流量178.6立方米每秒,清淤河道201万立方米,改造管网46385米,2005年底城市排水管道长度达3323.79公里,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42.6%。
  6、规划编制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不断增强。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以总体规划调整为主线,编制完成近期建设规划、老城保护更新规划、新市区新城总体规划等一批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主城区排水、各类风景区和近郊公园等一批专项规划;城乡规划工作重点逐步向郊县转移,完成了《南京郊县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和《南京市镇村布局规划》的组织工作,完成一批新区、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完成了《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修订和《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7、“三房”工程有力推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房地产开发业态均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建成了东方城等一批示范小区和长巷等一批居住区,河西、仙林、江宁、浦口成为住宅建设和投资的热点区域;结合道路建设、淹水片整治及环境建设,对凤凰西街等一批危旧房片区实施改造,拆除危旧房146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和廉租房建设,积极推进产权调换房建设工作。“十五”期间,房地产投资累计100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27%,房地产竣工面积为247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079万平方米,比“九五”期间增长31%;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6.08平方米,比“十五”计划增加了2.5平方米。
  8、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郊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底全市郊县城镇化率达60.97%。根据区划调整,完成了新一轮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完成了一批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市政府《关于加快郊县重点城镇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南京市进一步加快郊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统筹建设与发展。2005年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达35.93亿元,是2000年的17.06倍,镇区道路长度从2000年的808公里提高到2005年的1460公里;绿化覆盖面积从886公顷提高到127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4.18平方米提高到5.01平方米。
  9、“建管并重”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管理法制化进程不断加速,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加强,先后对《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完善,研究出台了《南京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南京市夜景灯光管理办法》和《南京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三部地方性法规,以及《南京市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城市管理规章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条件、限定办事时限的行政管理新机制;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城市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迈进。
  (二)“十五”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总结“十五”期间城市建设,既有值得传承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一个符合实际、利于发展的扩张思路。城市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人口集中区域,其区域空间规模、结构布局、功能定位都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开展,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就直接得益于我市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和城市战略思维的调整。“一城三区”、“沿江开发”、“三城九镇”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城市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得益于一个抓住机遇、乘势发展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和盛会给予了南京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十五”期间我市抓住了这些机遇,并成功地借助这些机遇为城市建设赢得了乘势发展的先机。
  三是得益于一个领导重视、保障有力的组织体系。城市建设任务重,工期紧,环节多,建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十五”期间,我市形成了一个领导重视、保障有序的组织体系,通过领导挂帅、目标分工、责任明确等做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确保了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四是得益于一个敢于突破、开拓创新的运作机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筹措一直是困扰政府的难题,面对困难,我市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摸索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在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基本保障了城建项目资金需求。
  五是得益于一个全员支持、凝心聚力的舆论氛围。城市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城建成果会给城市发展、百姓安居带来便利和实惠,另一方面城建拆迁、工程施工也会给城市交通、市民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十五”期间城市建设通过创建宣传平台、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做法主动化解矛盾寻求理解,做好积极宣传赢得支持,为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不足之处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城市建设中,科学规划对特色塑造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城乡统筹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仍显粗放,城市建设管理的长效化、法制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压力进一步凸显,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依然很高。

  二、“十一五”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南京市城市建设抢抓发展机遇、突出战略重点,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的关键时期,更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重要机遇期,城市建设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必须用前瞻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深刻分析这一时期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认清形势、冷静应对挑战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市建设发展全局,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今后五年,我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是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十五”以来,国内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长三角区域城市、各大省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具有自身城市特色的发展道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十一五”及以后,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如何更好地加快南京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显得更为紧迫。南京只有在新形势下牢牢把握城市发展竞争的最新动态,延续和升级“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的发展势头,才能进一步全面提升南京城市建设成果的内涵与品质,切实提升南京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
  二是城市建设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百姓对城市建设的衡量标准和期望要求也正与日俱增。在快速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老城魅力、保护历史遗产、塑造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已成为“十一五”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设必须更好地处理好新区建设与老城保护、资源利用与生态友好、重点投入与协调发展等关系,以真正实现和谐发展。
  三是破解城建资金难题的压力依然巨大。城市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建设的继续快速发展,资金紧缺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如何解放思想创新融资模式、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仍然是“十一五”时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能否破解这一难题、更好地促进市场化融资进程,实现资金供应瓶颈约束与需求刚性增长的有效平衡,是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南京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着诸多有利因素。
  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注入了稳定的资金支撑。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加快,国际经济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加速转变,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城市建设正面临着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这就为南京用世界眼光谋划发展、用国际化标准推动建设、努力实现“十一五”城市建设新跨越在宏观层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南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南京是长三角地区中举足轻重的发展极之一,在未来“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需求定位中必将承担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南京要直接接受上海辐射、构成沪宁杭三足鼎立的良性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南京又承担着向西、向北传递辐射和直接辐射的综合功能,是长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辐射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性城市,这就为南京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加快跨江发展、辐射苏北、带动皖东、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南京加快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促进东部和中部地区共同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南京初步拉开的城市框架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南京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3%,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生态环境的优化完善、城市特色的塑造彰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一城三区”、“跨江发展”、“一疏散三集中”等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更为“十一五”期间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发展由中心城向广阔都市发展区延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南京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城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十五”以来,全市上下关心城建、理解城建、支持城建的良好局面为“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这势必为“十一五”城市建设抓住机遇、继续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必将为城市建设实现“十一五”强势开局、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十一五”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五个中心”等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只有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南京的城市建设才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才会赢得更多的优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和谐南京”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继续坚持“一城三区”和“南京都市圈”等城市发展重大战略。以科学规划为先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互利性、市场化、内生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从南京的城市禀赋出发,更加突出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城市建设领域的市场化、法制化进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南京城市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多中心、开敞式、轴向发展的组团城市功能布局;形成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协调、以“三城九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布局和以“三个集中”为方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形成与建设南京都市圈战略相适应、以“经六纬九、两横两纵、两环十二射”为骨架的内外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与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要求相一致的绿化系统和生态环境;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古都新貌。立足科学发展和特色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社会和谐,力争通过五年建设,使南京早日成为“全国最美丽的城市”。
  (三)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
  至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达到80%;新市区都市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推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项目向郊县倾斜,完善通乡公路网,实现城乡供排水、环卫等一体化,郊县城镇化率达68%。
  至主城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
  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7平方米以上。
  至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5%,主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气化率达95%,主城区燃气气化率达100%、管道气化率达60%;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4公里,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3标台以上,主城区公交300米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年均增加1平方米以上,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2010年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农村住宅综合配套水平明显提高。
  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市区内500米半径就有一处上规模的可供市民休闲的公园、广场或街头绿地。
  至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0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0以上。
  至主城区人均人防工程面积达到2平方米,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合格率达99%,优良率达80%,平战结合开发利用面积达560万平方米,开发利用率达80%以上。
  至提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率,每年重点推广3一4项“四新”成果;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普及率达到70%。
  至城镇以上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主城区10%以上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20%高耗能既有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改造。

  四、“十一五”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南京市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抢抓机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市城市建设将进入调整、拓展、优化、提升的关键阶段。城市建设将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效能管理,提高城市区域承载力、综合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既快又好地推进“和谐南京”建设。
  (一)城乡规划
  强化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注重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利用资源、生态环境改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自然及文化资源保护等方面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民主性,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把握,提高规划对城市空间环境特色的塑造和引领水平,促进和保障城乡建设长期健康协调发展。
  至尽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完成《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加快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实现近期建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至加强城市特色的塑造,把反映和体现南京古都特色、山水环境、窗口形象和现代化风貌的地区划定为特色意图区,结合风景区建设和环境整治开展一批特色风貌区的城市设计工作,从而保证城市在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历史得以延续、环境得以维持、特色得以提升,城市精神和品质得以提高。
  至加强村镇规划的编制和指导,继续推进“三城九镇”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并加强规划指导,完善近期重点建设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并开展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中加强对村镇整体布局和农民住宅集体建设方案的引导,加快推进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至建立较为规范的城乡规划政务公开制度,以城市规划公示制为核心,继续推行城市规划的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加强批后管理,建立联动机制。
  至加强规划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快规划的立法工作,完善规划领域的法规体系,突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禁止任何违规操作,提高规划管理服务水平。
  至加强对城市发展规划的系统性研究,着重对2005年后的城市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特色塑造、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加强对南京规划编制、规划管理技术与行政架构的研究,力争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规划管理体系。
  (二)“一城三区”建设
  继续实行“一疏散三集中”城市发展战略,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开都市发展区框架,初步形成“以主城为中心、新城区为副中心、新市区布局合理”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体系,提高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水平。
  至河西新城区建设,按照“完善繁荣中部、整合提升北部、全面启动南部、整治严控西部”的思路,重点完善河西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加快中心商务区(CBD)商业功能的形成,提升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南部地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适时启动南部地区建设,形成南部框架,完成西部江心洲规划,严控江心洲新建建筑,基本建成河西新城,将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富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
  至仙林新市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仙林北部两个片区和新尧新城建设,完善大学集中区(仙鹤片区)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完成高科技产业园区(白象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住宅区(青龙片区)建设,构建文化气息浓郁、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以高等教育和产学研一体化为特色的新市区框架。
  至东山新市区建设,依托江宁开发区,大力推动南部东山新市区的发展,控制好公路二环以北、牛首山一祖堂山风景区以东地区的建设用地,突出以缩短与主城通达时间为目标的公交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景观,提高新市区整体建设、集约发展水平,提升新市区综合服务能力,使之逐步成为南京南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主城向溧水、高淳拓展的重要载体。
  至江北新市区建设,以纬七路过江隧道、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为机遇,重点完善内外交通格局,实现与主城的无缝对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加强老山风景区保护和滨江景观绿地建设,形成以老山为背景、以滨江景观为特色的“山、城、江”带状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打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市区形象,使之成为南京向苏北、皖南辐射的重要窗口和江北门户。
  (三)老城环境综合整治
  继续控制老城开发强度,重点提升整体品质,严格控制老城的建筑密度和高度,划定老城高层禁建区,控制新增高层建筑和住宅建设总量,严格控制重点地区城市轮廓线;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内涵和建设水平,精心再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遗迹,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至继续保护建设明城墙风光带。清除明城墙两侧文物保护紫线内的建筑;全面完成所有现存城墙本体修缮保护工作,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创建世界城市品牌奠定基础,启动申遗工程。
  至深度开发建设秦淮河风光带。实施秦淮河旅游品牌战略建设,完成秦淮河旅游运作总体方案,进一步做厚做优做活秦淮河风光带,挖掘秦淮河的文化内涵。
  至整体推进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拆建还林,系统整合人文、自然环境,保护中山陵区域特有的历史建筑风貌特征,整体提升景区景观形象、生态价值和品牌效应,把中山陵景区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至打造南京“六朝文化”亮点。研究与规划建设六朝皇家公园,抢救六朝石刻遗存,有选择地收集散落民间的六朝石刻,创建六朝石刻博物馆,开辟六朝石刻游览专线。
  至积极保护修复明清文化遗迹。复建江宁织造府、金陵大报恩寺,整合朝天宫地区、南捕厅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资源;继续实施门东门西地区改造,维修展现沈万山故居等一批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改变很多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展现历史文化风采。
  至重点保护民国建筑。规划控制好重要民国建筑周围建筑的色彩、间距和高度。保护和整修以“总统府”为核心的民国建筑风貌区、以颐和路片区为主体的民国公馆建筑群,整修一批民国时期中外名人公馆。
  至整合提升新街口核心区。完成新街口核心区建设和提档升级任务,提升新街口综合服务功能和整体品质,通过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整合改造,完善步行系统、休闲系统、绿化系统和停车系统,使新街口核心区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优、效益最佳的商贸商务中心之一。
  至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按照“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与环境整治实施计划,结合建设项目、老城改造和土地储备,对绕城公路以内的71个城中村进行统一规划和逐步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向城市转变、村民向市民转变、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
  (四)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构筑以江为轴、跨江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铁路、过江通道、轨道交通、道路桥梁建设,完善城市路网格局、调整优化路网结构、确保节点通畅运行,进一步提升南京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在都市圈中的龙头地位,更好地“呼应上海、辐射周边”,实现南京自身快速发展与区域联动发展的有机统一。
  1、对外交通。构建“方便快捷、安全有序、经济环保、保障有力”的和谐交通体系,实现交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总体上达到“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交通服务全面适应”的交通基本现代化目标。
  至初步形成华东地区最大铁路环形枢纽。建成铁路南站、宁合城际铁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段、大胜关铁路桥、宁沪城际铁路等一批铁路项目工程。
  至大力推进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规划构思与南京的快速道路系统相衔接,以快速轨道交通和快速道路为骨架的高效、安全、舒适的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发挥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作用。
  至构筑跨江发展的交通网络。改善主城与江北新市区的交通联系,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过江通道,全面建成纬七路过江通道、南京长江四桥,规划建设长江五桥,适时推进其他过江通道建设。
  至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双突破,建设总里程突破400公里,通车总里程突破400公里。进一步完备以主城为核心,“五桥两隧、两环两横、十二条放射线通道”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化,为一小时都市圈奠定基础。
  至努力推进干线公路快速化建设。完善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打通省际间断头路,加快实施都市圈城际间快速公路建设;以一级公路贯通我市东西沿江产业带和南北城镇发展轴,以二级以上公路连通所有乡镇节点;新建改建一、二级公路500公里,实现县及县以上公路快速直通,乡镇15分钟快捷上高速公路网;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提高其通达深度和质量。
  至继续加快枢纽站场建设。重点加快枢纽客运站建设,提高客运站规模和能力,配置完善直达客运站,合理布局过境客运站;继续做大做强枢纽货运站,打造一批综合货运站和专业货运站,合理配置一般货运站,形成与铁路、航空、沿江港口以及城市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和谐统筹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枢纽站场布局体系。
  至大力发展长江港口建设。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全面改善内河航道通行条件,提高干线航道通过能力,新增三级航道55公里、改善通航50吨级以上航道36公里;沿江加快公用码头建设,适度发展货主码头,新增万吨级深水泊位19个。
  至积极推进机场搬迁、铁路南站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完成大校场机场搬迁,控制大校场地区开发节奏,适度启动成熟地区沿线开发,编制完成铁路南站地区规划,控制南站周边地区用地。
  2、城市道路。按照“双15”目标(主城内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出城上高速),完成快速内环建设,完善以“经六纬九”主干道为骨架的主城道路网络系统;着力提高河西新城和仙林、东山、江北三个新市区与主城连接道路的通行能力;建成市内外道路网络衔接良好、内外交通组织有序、“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立体化城市路网,营造快捷舒适的城市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
  至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地铁一号线南延、地铁二号线一期和二号线东延工程,力争开工建设二号线西延和地铁三号线工程。
  至建成“井字加外环”快速道路系统。完成快速内环东线中段、内环北线高架、内环南线东延、滨江大道北段和南段,绕越高速东南环和西北环、绕城公路高速化改造等建设,形成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道路系统。
  至加快主城与外围地区的道路联系。加快主城与仙林、东山新市区的快速通道建设,促进新市区与主城相融合,实现主城区与每个新市区至少2条快速通道,与新城至少1条快速通道;新市区、新城干道基本成网,支路网与土地开发同步建设达标;为“一城三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承载支撑。
  至形成并完善“经六纬九”主干道系统。建设改造纬八路、纬九路、华电北路东延、建宁路、光华东街、升州路、建康路等一批主干道路,改善交通节点,完善道路系统,全面建成主干道网络系统,提高主城区整体通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至加快城市支路网改造与人行过街通道建设。加快与主干网相适应的次干道和区域性支路建设与改造,力争每年增加40公里支路,增密城市路网,优化路网结构,实现现有道路容量科学扩张,进一步完善微循环路网体系,提高路网的集散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同时结合地铁二号线工程,建设一批地下过街通道,提高人行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至加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区县新建道路无障碍设施达100%,改建道路达80%以上,建成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基本齐全,无障碍环境友好,达到示范城标准。
  至加快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停车场(楼),基本满足城市静态交通需求,改善城市停车状况;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和改造一批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公交停车场站和港湾式公交站台等静态交通设施,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
  (五)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初步实现城市公用设施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信息化,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覆盖面。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增强城市保供水平和整体防护能力、提高公用设施服务能力和质量为目标,形成适度超前、持续发展、保障有力、全国领先的城市公用服务设施体系。
  1、城市供水、供气。加强城市供水保障系统建设,扩大公共供水设施的服务范围,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供水安全;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城市能源供应体系,大力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
  至保障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全面提高出厂水质,加大供水水质全过程监管力度;有计划地推行生产循环用水,逐步取消自备水厂,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和应急系统。
  至根据需要适度扩大供水规模,提高主城供水能力,满足河西新城区、仙林、东山新市区用水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新建20万吨/日的龙潭水厂、15万吨/日的江宁科学园水厂和25万吨/日的江宁滨江水厂等3座城市水厂;扩建20万吨/日的城南水厂、15万吨/日的江宁开发区水厂等5座水厂。2010年主城日供水能力超过220万吨。
  至加强供水管网改造,新、改建300公里输、配水管网,新建、扩建竹林、锁金村、宁南等一批增压站,全面消除主城低压供水片区。
  至配合“西气东输”,优化用气结构,加快实施天然气主干管网及储配站、接收门站、调压站等相应输配设施建设,建设70公里高压输气管道和1600公里中低压输配管网,提高主城和新区天然气普及率。
  至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建设清洁公交体系,建设35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推进公交、出租车等机动车油改气,至2010年底使用天然气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辆比例达到40%。
  2、公共交通。继续实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主城区重点发展快速轨道交通,主城区外围重点发展快速公交,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建立多种交通方式互相衔接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
  至加快构筑以中高档公共汽车为主导、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道路建设与管理中路权的分配来促进公交优先的实现,加快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推行公交专用车道,合理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
  至促进新城区、新市区片区间及与主城之间的快速公交联系,完成仙林、东山与主城地铁系统衔接的轨道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断提高“一城三区”公交服务质量,建设地下通道、停车场、集散广场等地铁站配套交通设施。
  至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做好地面交通和地铁交通的合理衔接,加快换乘枢纽的建设;增加公交车辆,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公交线网密度,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协调组织公交运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路网运行效率和承载能力,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至实现内外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形成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对城市交通和对外交通进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重点将城市轨道交通与对外快速轨道交通及对外交通枢纽有机地衔接起来。
  至加强宏观交通需求管理和引导,有效引导和控制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增长,优化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比例结构,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30%以上,实现道路时空资源的有效占用,提高道路交通资源使用效率;加快出租汽车发展和出租汽车服务中心建设;建设以水上快客巴士为主体的新型水上客运业市场。
  3、人防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继续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方针,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建设城市人防应急组织指挥和通信警报体系,构筑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平战转换迅速的城市防护体系,不断提高人民防空的整体抗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
  至加快人防工程建设由主城区向新城区、各类开发区扩延,由高层建人防工事向绿地、广场地下空间拓展。重点建设湖南路地下人防工程、仙林新市区人防工程等项目。
  至依据《南京市人防工程建设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坚持“平战结合,造福人民”的方针,注重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整合地上地下,有序开发,系统推进,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
  至形成点、线、面连通的地下防护空间体系,实施新街口、火车站等地区人防工程与地铁车站的连通;结合地铁二号线、纬七路过江隧道等建设加设防护工程;结合民用建筑修建人防工程398.6万平方米;加大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力度,确保人防工程功能完好、状态优良。
  至形成技术先进、智能化高和在全省领先的人防指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市人防地下指挥所和地面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完成指挥通信系统建设任务,实现全市各有关专业指挥中心、各区县人防指挥所信息联通。
  至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南京市人防工程转让出售管理规定》、《南京市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修订完善《南京市人民防空应急行动方案》和《南京市55个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方案》。
  4、城市防洪排涝和防灾减灾。建立城市防洪排涝和防灾减灾的应急体系和保障机制,提高预警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至继续加快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通过综合整治河道、消除束水节点、改造排水管网、建设排涝泵站等工作,完善排水管网;健全防汛自动测报、决策支持系统,逐步建成现代化的行之有效、保障有力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和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全面提升防汛排涝能力。每年建设河道达标堤5公里、改造主城排水管网40公里、河道清淤护砌5公里,按规划提高一批泵站排水能力,达标一批河道。
  至建成市域防灾、抗灾、减灾综合体系,按照国家减灾战略和南京城市发展要求,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全市灾害预测、监控、预报、通讯警报网,建设全市统一的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和若干区域指挥中心。
  (六)环境保护与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实施“生态南京”建设工程,推进“东部绿色中心”建设,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升环境承载力,提升人与宜居环境的和谐,实现生态市建设第一阶段目标。
  1、环境保护。全面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有效控制全市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至继续加大长江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划定8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加强入江排污口的整合,加大力度治理混合区及岸边污染带,确保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
  至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改进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快推进“禁燃区”建设和全面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加强工程施工、道路运输等扬尘污染控制和机动车燃油油品质量监督管理。
  至加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继续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鼓励选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下较安静区域和交通噪声控制在70分贝以下达标路段比重要进一步得到提高。
  至加强工业污染源的长效监督管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降低COD、SO2排放强度,建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全力推进电子固废处置中心的建设。
  至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完成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地方环保法规和立法,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规范化、自动化、数字化和现代化。
  2、环境建设。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基本形成主城内“三环、八片、七楔、十六射”绿化框架体系和都市发展区生态网络,以“增加绿化总量、提高环境质量”为重点,调整绿地布局,完善绿地类型,大力推广节地、节水型绿化,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南京,巩固和提升南京在国家园林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至突出城市生态网架构建。以明城墙为主线,利用环城水系,依托自然山林、串联公园景点,建成明城墙绿化生态圈;进一步完善沿绕城公路两侧各100米的外环生态绿廊;规划建设绕越公路(城市二环)绿化带。
  至加快风景区及郊野公园景观建设。全面提升钟山、幕燕一栖霞山、滨江、雨花台四片风景区环境质量,继续推进老山、牛首祖堂、汤山、灵岩山四片风景区建设;完成聚宝山森林公园、绿水湾湿地公园、幕燕风景区滨江湿地公园、佛手湖休闲公园等十五大郊野公园,构建以主城为中心向近、远郊辐射、分布均匀、特色显著的郊野公园网络体系。
  至加快构筑比较完善的主城绿地系统。加快八字山、胡家花园、洪家园以及普德寺、双拜岗等一批老城内公园、广场和游园的建设;完善行道绿化栽植和植物更新改造工作,力争每年在老城内新增20块绿地,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主城绿地系统,实现市区内500米半径就有一处上规模的可供市民休闲的公园、广场或街头绿地。
  至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沿宁马、宁高等16条高等级公路和312国道、迎宾大道等7条入城道路修建干道绿廊和绿楔,结合秦淮河、金川河河道和护城河整治建设城市滨河绿廊。
  至注重新城区、新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绿地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河西新城区、仙林、东山、江北三个新市区以及城郊绿地系统,与主城的绿化交相辉映,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城乡一体的绿化网络系统。
  至加快防护林体系及沿江风景林建设工程。加快沿江、沿河、沿湖防护林体系建设,建设主城沿江水源涵养、生态景观防护林体系以及沿外秦淮河、滁河两岸防护林带;着重建设燕子矶一幕府山一狮子山一线滨江景观带,加快浦口、六合滨江地区绿化建设,逐步改善江北沿江风貌和生态环境。
  3、水环境综合治理。依据《南京市主城水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和《南京市主城水环境治理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主要河湖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城市水体防洪、排涝、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功能,在主城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排水、引水和污水处理体系,大力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消除水环境污染,形成“排水畅通、水清岸绿、景观和谐、人水相亲”的城市水环境。
  至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加快内、外秦淮河、金川河、河西水系、南河等七条河道水系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污水截流、河道整治、生态护砌、引水补水和流域泵站改造等工程,至2010年,基本做到污水不入河,控制富营养化程度,全市河道总体达到或优于Ⅴ类水体要求,恢复城市内河生态环境,改善整体景观。
  至加强湖泊整治。继续整治玄武湖、月牙湖(护城河)和莫愁湖,做好三个湖泊整体规划设计,实施控制内源污染、外部截污、引水补水及生态恢复等工程,完成湖水清澈、环境整治建设,打造具有高水准的城市中心水域。
  至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建成和完善江心洲、城北、城东三大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建设铁北污水处理系统;完成仙林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江北、东山新市区污水处理系统和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确保新市区未经处理污水不排入内河;实施桥林、汤泉、禄口等重点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全市形成每日198.5万吨的污水处理规模,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达85%;建设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形成处置1200吨/日市政污泥的能力。
  至加快城市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城东污水处理系统、仙林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工程,主城内中水回用率达25%。
  至加快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全面推进主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500公里污水管道建设,重点实施河西北部片区、城东片区、南十里长沟片区、惠民河片区、内金川河片区、内秦淮河片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确保污水正常收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使用效益。
  至进一步加大引水补水工程力度。在建设和完善市区河流两岸截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引水补水工程,使市区水体保持一定的流动,增加自净能力,使长江源水与玄武湖、内秦淮河等内河水系形成生态用水的良性循环系统,实现死水变活。
  至整治郊县水环境。完善初期雨水、排水系统、建设雨水渗滤工程;更新改造机电泵站,加强防渗渠道建设;恢复沿河(湖)湿地,营造河(湖)防护林带,拦截氮、磷等营养物质;建立生态农业基地和生态养殖基地。
  4、环境卫生。以生活和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建成高效的固体废物管理、城市保洁系统、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填埋量零增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垃圾封闭运输率达到9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30%。
  至加快推进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加快1一2座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和1座大型建筑垃圾处置场建设;继续完善天井洼、水阁、轿子山3座垃圾填埋场建设,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并规划新建大型卫生填埋场一座,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形成回收利用、填埋、焚烧等各种方式合理配置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
  至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建设主城、仙林、河西、板桥等8座大中型中转站,推行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化、压缩化和运输密闭化,控制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环节的环境污染,实现垃圾收运处置全过程的现代化作业;建立、健全郊县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处置系统,提高垃圾密闭化运输覆盖率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至合理设置环卫公共设施。至2010年全面完成主城范围内及旧居住区的垃圾箱房改造、更新;积极推广环保型、生态型的公共厕所,至2010年一、二类公厕比例达到60%左右,每年新建、改建公厕90座,城市公厕总数达1850座。
  至实现环卫装备升级换代。使固体废物收运中转车辆、粪便清运和中转车辆、道路清扫车辆等环卫装备的更新换代与环卫装备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和推广进程相衔接,“十一五”期间,计划更新、新增环卫车辆940辆。
  至努力提高城市保洁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城市保洁管理、服务网络及环卫公共服务应急处理体系,提升道路保洁整体水平,主城道路推广机械化清扫冲洗,减少道路二次扬尘,扩大一级道路保洁范围,主城道路机扫率达70%、冲洗率达60%;新市区、新城道路机扫率达50%、冲洗率达40%。
  (七)房地产业与住宅建设
  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构建与现代服务业相协调的现代房地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以“主城”、“次中心”和“郊区”三级居住圈为载体的现代居住格局,大力提高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以改善中低收入居住状况和坚持和谐拆迁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住宅建设结构,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至以规划为先导,积极推进新区建设。新区开发量占开发总量稳定在70%以上,集中实施河西、仙林、东山、江北等地区规模居住区的综合开发,逐步提高开发强度和配套力度,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状况。
  至“三房工程”有序推进,逐步完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三房工程”年供应总量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加强中低价商品房市场调节功能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功能,发挥廉租房与货币配租分流功能,基本消除主城中心棚户区,实现“居者有其屋”。探索通过推进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发放住房补贴、购房贴息等新途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推进以普通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实现房地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节土地供应总量与供应结构,实施以普通住宅开发与经营为主的产业导向政策,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动态均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良好局面。
  至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体系。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公积金贷款办法,加强资金运营和贷款风险管理,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监管的实时化、网络化。
  至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强化行业管理。扩大物业管理市场份额,建立行业竞争机制,发展优势物业管理企业;推进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并实施物业管理,到2010年,全市2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0%,新建住宅小区100%实施物业管理。
  (八)村镇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响应城市支持农村,加快郊县城镇化步伐,实施新城、重点镇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三城九镇”和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集中抓好郊县道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强郊县自我发展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构筑科学合理的“新市区一新城一重点城镇至般城镇一居民点”郊县城镇体系,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至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和郊县城镇、村庄规划。发挥城镇规划的龙头作用和综合协调功能。加快各城镇建设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三城”详细规划覆盖超过20平方公里,“九镇”详细规划覆盖到4一8平方公里,其他各镇覆盖到建成区近期建设区域。
  至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三城九镇”。大力发展雄州、淳溪、永阳等新城,高起点规划建设三个人口规模超过15万、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新城。加速建设禄口、汤山、铜井、汤泉、桥林、八百桥、横梁、白马、桠溪等重点镇,形成9个品牌突出、个性鲜明、功能独特、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规模达3一5万人的重点中心镇。
  至加强一般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充分利用各城镇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发展优势,推进若干相对独立、人口规模适度的一般城镇建设;按照镇村布局规划,同步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力争全市创建5个城市化示范镇、25个康居示范村。
  至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镇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区域供水、防灾减灾、垃圾转运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的延伸,力争实现村村通公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逐步实现城镇垃圾、污水等集中处理和无害化处理。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以上,新区排水管网推行雨污分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至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按照“十百千工程”创建要求全面整治所有村庄,改善城镇环境,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力争80%的重点城镇成为省级以上环境优美城镇。重点城镇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以上。重点城镇地表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要达到环境规划中环境功能区标准。
  至突出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重点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初步建立村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及时清运的作业机制,逐步建设村收集保洁、镇转运、县(市)处理垃圾处置体系;积极开展“康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研究制定《南京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标准》,逐步建立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以具有田园风光和各具风格、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农村规划居民点逐步取代农村中落后零散的村落。
  至加强城镇综合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深入贯彻实施《南京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为,“一书二证”发证率保持100%。强化对重点城镇建设的组织,逐步建立重点城镇建设的多层次管理推进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形成合力,确保“三城九镇”建设发展取得实效。
  至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规划居民点集中。按照镇村布局规划要求,推进农民城镇和规划居民点集中,加强农村建房的规划管理,引导农民建房建到规划居民点上。每年推广10套农民康居住宅优秀设计方案,无偿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提高农民建房的档次,改善居住条件。
  (九)城市建设管理
  坚持“建管并重、更重管理”,加快城市管理立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手段,提高城建管理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各领域的管理水平,以管理促建设。
  至构建新型管理格局。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格局。规范和健全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管理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至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保障机制,严格规划控制,加强规划执法,规范建设行为,确保规划实施的强制性和连续性,减少规划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使规划引导真正落到实处;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完善规划领域的法规体系;进一步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加强批后管理,建立联动机制;继续完善规划公示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程序透明度,形成政府规划工作和社会规划意识的良性互动。
  至加强土地管理。加强村镇集中与土地整理,并借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实施,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利用土地,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征地拆迁考核政策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制定以及供地后建设用地的管理工作;运用市场机制及地租地价杠杆,积极处置闲置土地,努力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建设有形土地市场,严格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推进工业项目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实施。
  至加强项目管理。重视项目前期储备研究,强化项目安排的科学评估机制和代建招投标机制,严格城建项目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和招投标程序,严格管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严把概算、决算审批关,落实项目责任考核机制,加快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防止“三超”工程;大力推行项目工程担保制度,强化工程风险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竣工后资产登记和移交制度,推行重大城建项目的后评估制度和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贯彻《南京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加大检查处罚和工作督查力度,加强工地围档标准化建设和重点区域强制推行预拌砂浆工作,逐步建立施工现场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建筑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率。
  至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严格执行城镇新建住宅、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规范,加强建筑节能的能力建设,建立节能建筑的性能测评、认证标识制度和日常的建筑节能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节能专项审查,严格实施建筑工程的节能单项验收和节能工程施工验收备案;加强建筑节能的中间检查,完善建筑节能过程管理;落实城市规划在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控制措施,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
  至加强建设市场管理。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行为主体的监督管理,规范建筑企业劳务分包行为,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招投标监管和招投标各个环节的跟踪管理,建立预防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市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加强抗震设防管理,确保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安全;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产业组织政策研究,提高分析、预测、运作和调控市场的能力,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
  至加强交通管理。逐步建立覆盖绕城公路以内主要干道和出入城道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建立我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服务,提高交通流调控能力。重点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产业化,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建成覆盖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道路的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强化交通安全监督,减少交通事故;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完善停车政策、法规及公共停车规划,推动公共停车设施投资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至加强城市公共应急管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研究制定供水、供电、供气、公交、防震、防洪排涝等领域的应急预案,健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城市应变防患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至加强城市维护管理。继续按照管理综合化、养护市场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深入推行综合养护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城市道路、园林绿化、防洪排涝、市容环卫等市政设施的综合养护体制改革,培育综合作业市场,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养护管理新体制。
  至加强资金管理。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充分挖掘土地、自然、文化等潜在资源,提高城建项目的运作收益;推行特许经营管理,进一步开放城建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融资新渠道;加强前期策划论证工作,完善偿债机制,努力实现重大项目资金自我平衡;加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和概决算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十)新科技推广与应用
  努力营造全方位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以及新能源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产业化的步伐,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利用新科技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治污技术水平提高,实现建设领域建设过程的资源节约。以创新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以创新提升城市的价值。
  至以新技术应用为手段,创新完善城建基础性工作。推进“3S”集成应用的技术研究开发,支撑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城建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动城市基础空间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调整和升级,改进规划成果信息库,实现数据库动态更新的正常化、制度化;实现水电供给、交通、市容、环境、人防、房地产等方面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系统的整合一体化运作,提高城建系统的公共服务效率。
  至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智能交通调度系统(GPS)的研发应用,完善交通监控系统,进行实时采集交通信息引导道路交通;大力发展采用清洁能源的“大容量、高科技、低排放、舒适化”的交通工具,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建设。
  至加快城市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研究并推广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平台及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城管系统政务信息化,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监管,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和动态调适机制;推广电子政务,开展网上审批,做到一线联网,信息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推动市政公用事业ERP开发研究,提高市政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建设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开拓城市管理、建筑节能、环境治理、小城镇建设等领域,同时加大建设领域的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交流。
  至推动“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加大对住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优化住宅区空间布局,提高房屋设计和建造水平,减少房屋建设过程中资源消耗,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住宅产业结构和住宅消费结构。
  至提高环卫行业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建设市容环卫公共信息服务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在线监控,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加强环卫行业标准化工作,提高环卫作业服务与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至提高城市燃气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广新型管材、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开拓新的燃气使用领域,加强关于城市燃气输配及应用、节约能源及提高热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及安全保护连锁装置等重大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工作,切实保障安全用气、提高燃气使用效率。

  五、“十一五”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及措施
  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专项规划,也是统揽全市建设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为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和措施。
  (一)坚持科学发展,注重规划引领,为“十一五”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保障。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制定组织领导制度,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建立规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切实抓好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宣传和民主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完善相关部门和行业专项规划。《纲要》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的综合性、纲领性规划,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要体现《纲要》总体要求,做好完善和衔接,尽快形成统一的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体系。
  建立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跟踪和中期评估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必要的修订。进一步加强城建统计信息工作,提高对城市建设规划实施和运行效益的分析水平。
  (二)完善法规体系,加大普法力度,为“十一五”城市建设提供健全的法制保障。
  加快建设事业立法步伐。针对“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和管理,出台和修订一批质量较高、操作性较强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相应的配套性文件,充实和完善现有建设法规体系。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城市建设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建设事业立法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把强化城乡规划法律地位,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问题作为立法的重点。
  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体系,营造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抓好建设事业普法和法制教育。采用多种宣传和教育形式,增强建设行业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逐步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法制宣传、培训教育机制。将公众参与和民主评议的内容、程序和形式明确写入相关法规中,增加规划的信息、资源收集、方案评审等过程的透明度,使规划的制定更合理、规划的实施得到更有效的监督。
  (三)依靠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为“十一五”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建立健全建设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利用体系,以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基础应用研究体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管理和协调体系,以社会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建设行业科技创业为重点,培育建立高层次、高技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制定行业管理法规,强化政策导向,健全完善各级推广机构的科技成果推广网络和工作体系,在企业资质审查、招投标、优质工程评定、标准规范等环节设定新技术应用要求,形成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
  推进科技交流和信息化建设。围绕建设事业的重点领域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效,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加强对市场的信息化监管,推广城市管理数字化技术。
  (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益,为“十一五”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拓宽筹融资渠道。突破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做好资金保障工作。一是保证财政性资金的持续投入,收好收足城建税费,稳步增加国家、省、市本级财政投入;二是提高城建资产运作效益,促进良性循环;三是挖掘利用城市资源潜力,推进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户外广告有偿设置等市场化运作;四是培育多元化城建投资主体,逐步实现融资方式的根本转变;五是做好重大城建项目的资金平衡研究,拟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和资金平衡政策,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加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加强各类项目的督查、指导、监管,在总结“十五”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拟定并执行工程建设的报建制度、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项目法人制度、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努力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严格过程管理,严格投资控制,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运营效率、资金投放效益。
  精心做好资金安排。统筹安排资金收支,科学制定资金计划,在建设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既严格确保建设必需,又合理严把拨款进度,努力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做好各类资金来源的集中调度和分批次使用安排,及时落实融资还本付息和头寸周转,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益、保障资金供给、维护融资信用。
  (五)深化体制改革,增强节约意识,为“十一五”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改革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大政府在强化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服务、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审批联办制、集中收费制,减少办事环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深化建设行业市场化改革。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的要求,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建筑市场、城市维护作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勘察设计市场的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做好相关配套政策研究。政策研究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重视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结合实际,加强各种机制、手段的引导和协调,有利于完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社会公平。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引导、政策指导和市场监管,切实保护好公共利益,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和谐。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52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