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1-09 生效日期: 2006-11-09
发布部门: 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宁政办[2006]19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六年十一月九日

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明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各国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我国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全国绝大多数乡级以上政府都设有网站;“金桥、金卡、金关”和“金税”为代表的多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杭州、青岛等地区及与“金”字工程有关的部委政府信息化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加强;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付诸实施,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为“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充分体现了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先行,进而带动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全面发展的宗旨。对此,青海省委、省政府及西宁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及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宁政办[2004]77号),确立了编制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十一五”期间,西宁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五方面:建设和整合标准统一、功能实用、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完成“四库十二金”工程,提高政府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建设和完善重点政务应用系统,满足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网站服务质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逐步完善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一、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是西宁市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针,按照信息化六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积极探索西宁市信息化发展之路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和《青海省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省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西宁市政务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部分应用居全省前列;信息化意识已逐渐树立,政务信息工作已在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得到空前重视;基本实现了“十五”初期制定的各项目标。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十五”期间,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公用通信网络飞速发展,西宁市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框架已经建立,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得到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接入方式日趋多元化。全市已经建成覆盖市区、三县及乡(镇)的高速率现代化传输网络。一个宽带化、广覆盖、地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为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政务办公网络基础初见成效。“十五”期间,随着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力度的加大,主要政府部门已基本建成局域网络,一些部门已通过多种方式接人互联网,并实现了纵向的信息交换。政务网络环境的初步建设,不仅在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信息交换中发挥了作用,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建设及使用经验,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加快。随着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部分政府局委办专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税务综合业务、公安综合业务、财税工商金融系统、统计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社会保障综合系统、远程教育等一批重点信息系统应用已初具规模。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市政府主办的“西宁市政府网站”,承担着面向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的任务,也是外界了解西宁市的重要窗口。经过几年的建设,网站的信息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已拥有十几个政府部门的子网站,初步形成政府门户网站雏形,为今后开展“一站式”服务创造了条件。
  办公自动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已基本普及了计算机办公和应用,有些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已具有一定基础,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内部办公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不仅为各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提供了较大支持,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组织机构和人员素质得到加强和提高。在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组织机构建设和公务人员培训也得到了加强和提高。2003年,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政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市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市人事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部署,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对提高公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西宁市的政务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整体上看,政务信息化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全国范围内,我们与东部沿海城市甚至与西部的有些省会城市相比,在投入资金、网络规模、普及程度、应用深度等方面差距还较大。对政务信息化的内涵、深远意义认识不足;缺少长远建设规划,建设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已建成的网络不能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系统应用水平低,不能满足需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较为滞后,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建设资金匮乏,培训力度不够,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机关办公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管理存在隐患,信息安全的认识不到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薄弱。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政务信息化的建设来逐步解决。

  二、政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自主创新,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促进经济方式转变、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繁荣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西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适应改革和发展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各部门的网络设施建设与完善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加强领导、统一规划,需求主导、突出重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指导原则:
  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
  在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全面规划。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要正确处理市与区(县)、部门与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要讲求实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为主,重点抓好政府办公专网网络平台及应用系统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公务人员及专业人才培训,建设与整合关系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3、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政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从政务信息化的全局出发,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共享。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大力推进国家和青海省电子政务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安全保密法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设备及技术措施,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国家和青海省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及有关要求,制定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规章、规定和标准体系;建立标准统一、功能齐备、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连接市、区(县)主要党政部门,并上与省级、下与区(县)连通;配合国家及省级有关部门,完成国家统一规划的“四库十二金”(四个基础资源信息库、十二个国家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内容;整合信息资源,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步伐;构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技术推广与人员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切实提高各级党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
  (四)实施步骤
  “十一五”期间,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按照国家和青海省有关政务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规章、规定和标准体系,加快整合政府网络资源,搭建西宁市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及其支撑运行体系,开展重点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第二阶段,完善西宁市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及其支撑运行体系,大力促进网上政务的协同,配合完成宏观经济、人口基础、法人单位基础信息,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四个基础数据库及“十二金”工程建设,全面开展重点政务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一)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及其支撑运行体系
  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已建局域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用电信基础网络和其他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建设连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和各区(县)的广域网络,使之成为结构合理、边界清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满足政务信息化对于数据、语音、视频传输与相关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建设政务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安全保障体系、网络管理服务体系。
  1、组建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利用西宁市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已建局域网和城域网资源,依托公用电信线路或其他可以利用的信道资源,完善市委、市政府及各区(县)办公网络,形成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
  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内网与外网之间物理隔离,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市级党政部门的办公网络,按规定连接相关部门。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府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2、建设西宁市政务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建设数据交换中心,主要为西宁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登记、备案、发布、交换和共享提供服务。为基础信息资源应用提供环境,为有需求的部门和区(县)提供备份、代理和托管等服务。并随着应用的成熟,实现不同业务应用之间的数据转换等服务。
  3、建设西宁市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和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统一领导、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重视安全评估和安全培训,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政务内外网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制订政务外网的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安全域,实施安全等级保护。构建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按照统一策略,统一管理外网与互联网的出口,确保外网与互联网的有效逻辑隔离。
  4、建设政务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体系。在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研究制定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长期稳定运行的制度,包括相应的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方面,通过体制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在现有的组织与人员基础上,成立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中心,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和客户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和探索资源外包、合作建设、联合开发等多种创新模式,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政务信息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社会化,保证政务信息网络长期稳定运行。
  (二)配合完成四个基础数据库工程的建设
  “四库”,即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
  四个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解决西宁市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互联互通,统一建设,形成共享的数据资源,为数据资源和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人口基础数据库。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迫切需要对人口的基础信息实行全面统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依据公安、民政、统计等部门的人口数据,建立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相关单位提供全面的数据查询服务,支撑各人口管理单位业务系统的建设。为有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人口分布、动态变化情况,实现对人口的及时、准确、完整的管理。
  2、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整合与完善业务管理系统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为统一标识的标准统一、信息完善、安全可靠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实现业务部门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采集、维护、交换、服务的标准化和制度化。
  3、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整合西宁市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区(县)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等信息技术,建立逻辑上统一、物理上分布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针对政务信息化主要应用,开发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分类目录体系和交换系统,支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多层次网络共享。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库;基础性自然资源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系统。
  4、宏观经济数据库。充分利用政务信息网络资源、数据交换体系等可以共享利用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建设一个内容全面、权威可靠、及时更新、有效管理、方便实用的集中——分布式宏观经济数据库系统,使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共享宏观经济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满足各个层面管理决策的需要。同时,使社会各界可以方便地获取、查询政府宏观经济数据信息。
  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数据库、宏观经济监测预测数据库、物价数据库、项目数据库、财政税收数据库、金融数据库、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数据库等。
  (三)积极配合国家完成“金”字工程的建设
  积极配合国家和青海省完成“金”字工程在西宁市的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金宏、金政工程,带动西宁市工商、科技、教育、卫生、环保等业务系统的建设。
  1、金宏系统(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以西宁市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为依托,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系统、宏观经济分析预测系统、价格监督监测信息系统、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战略性资源信息系统、财政金融运行分析信息系统、国有重点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西宁市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纵向与国家、省上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连接,横向与兄弟市相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应用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基本建成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所需的应用系统,为市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提供动态经济信息;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信息服务体系,正确引导微观经济活动的行为和方向,使政府的宏观决策和微观导向达到一个新水平。
  2、金政系统(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系统)。以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为依托,建设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系统,覆盖市、区(县)有关党政部门。实现机关内部以及机关之间公文处理、政务信息、会议通知、督查督办、专项业务管理等办公业务的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的无纸化,基本建成西宁市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普及信息技术在政务部门的应用,提高各级党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建设和完善重点政务应用系统
  依托西宁市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的运行监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环境卫生、网上招投标、网上审批、政务多媒体应用等一批政务重点应用系统,将全市各种信息进行网上调度和综合利用,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全面、有力的信息支持。
  1、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利用灾害预报、防汛抗旱、疫情防治、交通指挥、社会治安等信息应用系统的联动,建设政府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领导辅助决策的全过程跟踪和支持。建立高效查询及分析机制,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指挥协调能力。
  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形成完整的预案体系,及时准确地对突发事件预测、预报和预警;加强人员、技术储备和物资、经费保障,保持应急体系有效运行;加强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参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形成符合西宁市实际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指挥体系。
  2、政府网上招投标系统。依托政务外网平台,建立一套功能完备的政府网上招投标系统,可以树立政府的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
  建设政府网上招投标系统,实现政府工程和采购信息披露,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及表格下载,网上投标,评标过程控制、监督、结果公告,身份认证,网上投诉,信息查询,信息交流等功能。实现网上招标、投标和集中采购,降低招投标成本,推动电子政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政府网上审批系统。依托政务信息内外网络平台,实现网上申报审批,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有利于公众与政府建立直接的沟通,减少信息的垄断性,降低由于迂腐烦琐的管理环节而增加的中间成本,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腐败的滋生。
  建设网上审批系统,在公众网上实现审批项目咨询、申请表单下载、网上递交申请、审批结果发布、网上信息交流、身份认证、网上投诉等功能;在政府办公网上定义审批流程,实现网上审批办理、联合审批、办理监督、证照打印、统计分析、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等功能。
  4、西宁市文献档案信息系统。文献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促使政府各部门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作到依法行政,使政府工作人员更加全面、快捷查询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章,提高执政、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西宁市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起到促进作用。
  西宁市文献档案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西宁市地方规章、文献、文件数据库,西宁市档案目录、全文、多媒体数据库等。
  5、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依托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构建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西宁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6、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依托政务信息外网平台,建立适合西宁市的环保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监察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为西宁市的环境执法、环境治理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减轻各级环境监察部门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西宁市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环境基础数据库和查询服务系统的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形成环境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动态维护和共享的机制,为党政部门和社会提供环境基础信息服务。
  7、政务多媒体应用系统。利用政务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功能,建设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料库及应用系统,实现对西宁市重大事件的视频信息采集、加工、网上播放,重要会议领导讲话的音、视频信息网上直播,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动态业务培训,政府内部视频会议召开、重要政务信息短信发送等功能。
  (五)建设“一站式”服务的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是实现西宁市电子政务战略的核心,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建设和完善“一门式”或“一站式”门户网站,是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多头跑、重复报”问题的重要手段。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统一政府监管与服务平台,即整合政府所属部门网站内容和办事职能,形成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枢纽,市级各部门与区(县)网站为节点的树型网站集群体系。
  1、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用成熟的通用网站管理系统,整合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网站资源,提高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对已建的部门网站,在通用网站管理系统下进行改造和完善。对于未建站的政府部门在统一规划下完成网站建设,实现政府工作部门全部上网。各区(县)政府网站参照市政府门户网站模式统一建设。
  2、网上应用建设。“十一五”期间,不断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实现动态信息交互。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结合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增加由政府部门支持的表格下载、咨询、投诉受理等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网上申报、审批和网上监管等服务,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以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为重点向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互动服务。
  (六)加强安全保障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和青海省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有关信息安全法规、标准、管理规范等要求,建立健全西宁市的安全标准规范与管理办法,建立起西宁市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标准化体系以贯彻执行国家的标准体系为主,结合实际情况可酌情进行适应性调整。
  1、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建设政务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和政务信息网安全管理中心,建立应急支援技术队伍,加强安全管理,统一领导、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重视安全评估和安全培训,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政务信息网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各部门业务系统要统一规划,按照业务性质,分别在内网和外网上运行。凡涉及到政府内部办公业务的系统按照内网要求建设,涉及到国家机密的应用系统按相关规定进行建设,非涉密业务系统按照外网要求建设。
  2、标准化体系。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西宁市政务信息建设是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多种重点业务、面向全市的大型网络系统,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的指导、协调和优化作用,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遵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的总体系框架,建立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内容由政务信息网络总体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和网络管理标准等组成。

  四、实现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
  强化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制度,加强对政务信息化的指导与协调,研究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项目建设的组织方式,负责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建立政务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机构和专家咨询制度,对政务信息化规划、总体方案、技术标准进行咨询论证,研究解决相关重大技术问题。保证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建立政务信息化建设绩效考核制度,把政务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好坏纳入政绩考核中。
  (二)加大政务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
  政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各级政府部门要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发挥国家、省、市、区(县)各级财政的优势,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性拨款及项目建设对西部地区的补贴,做好国家和省级各厅局政务信息化业务系统的联合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各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
  为避免政务信息化网络平台的重复建设,西宁市政务信息化网络平台由市政府投资统一建设,建设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根据规划逐年安排资金,按照政务信息化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各部门也要多渠道积极筹措经费,加快自身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三)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与政务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政策,特别是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政策。根据国家和青海省电子政务法规、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结合西宁市实际,加快制定和规范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地方性法规,积极引导和促进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适应政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规范,有效打击和制止网络违法行为,保障西宁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四)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力度,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工作,提高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合理规划政务信息的采集工作,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五)加强政务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随着政务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快速普及,各单位、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维护都需要专门的岗位和人员。“政务信息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要配备技术力量雄厚的项目管理人员、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网络技术人员以及系统运行维护人员。政府各部门要配备专(兼)职的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负责政务信息化的日常工作及本部门业务系统的维护工作。
  高度重视对机关公务员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培训,并纳入机关干部考核、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把能否掌握信息网络应用技术能力,作为引进、聘用、考核、提拔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争取在近几年内各级机关公务员都能适应开展电子政务的需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运用信息网络知识,为加快机关信息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带好头,引好路。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78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