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2-23 生效日期: 2006-12-23
发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政发[2006]51号
一、面临的问题
  我省是能源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0%、出口占世界贸易量近50%。但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以牺牲环境获取能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与煤炭关联建立起来的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80%,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资源初级加工、输出型经济仍在延续,近年来,随着资源紧俏和工业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省的矿产资源生产弹性系数为2.1,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较低,拼资源、拼投入、拼环境的经济粗放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问题仍很突出,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主要表现为:
  (一)环境与资源逆向互动,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省森林覆盖率13.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为全国水平的2/3,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9%,生态环境脆弱。全省人均耕地2.07亩,高出全国人均水平,但土壤贫瘠,人均占有粮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公斤。山西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比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还低119立方米;人均年供水量17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41%,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倒数第一。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破坏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13%。有关研究表明,每挖一吨煤损失约2.48吨水,全省河流中的大同十里河、口泉河、怀仁小峪河、朔州七里河、阳泉桃河、孝义兑镇河、左权清漳河、晋城长河等断流,12个岩溶大泉实测流量减少50%以上,其中4个已经干涸。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下降,水资源总量呈持续衰减趋势。
  山西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3,但煤炭资源经过多年掠夺式开采已不堪重负。全省重点煤矿已有一局(原轩岗矿务局)17个矿关闭,全省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32处矿井以及近一半的乡镇煤矿将面临资源枯竭。全省煤矿的平均开采年限比服务年限缩短20-50%,后备资源匮乏。
  (二)粗放式发展仍在延续,增长模式还需转变。全省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传统产业和重点行业仍然较多地延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煤炭、冶金、焦炭、电力产业初级化、关联度差,技术装备落后,在开发、加工、转化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国际水平差距更大;2005年全省万元GDP综合能耗2.95吨标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2倍;能源消耗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占20%以上,能源投入与国内生产水平相比,吨钢能耗、吨合成氨电耗分别比全国水平高41%和15%。长期以来,在能源(煤炭)丰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因素的影响下,从开采运输到加工利用上形成一种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致使能源利用环节损失大,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全省万元GDP取水量超出国内先进水平1倍以上;矿产资源平均开采率仅为44%;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全国第一位,但综合利用率仅有36.5%,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与先进水平相差近40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全省废旧物质的资源化和再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于全国先进水平53个百分点。
  (三)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钳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使我省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污染负荷、人均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COD)的污染负荷均居全国第1位,平均单位面积的二氧化硫、烟尘、化学需氧量(COD)、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负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7倍、1.4倍和20倍。结构型污染特征明显,万元工业产值的二氧化硫、烟尘、化学需氧量(COD)和工业固废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一15.6倍,仅电力、冶金、焦化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占到全省工业排放量的78.1%。全省每平方公里大气污染负荷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污染严重地区则高达6-10倍。水环境处于较高污染状态,监测的106个河流断面中92.5%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度污染的断面占63.2%。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原等11个重点城市无一达到国家水环境功能标准。
  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全省各行业污染物排放呈现出向煤炭、焦炭、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产业集中的态势,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向盆地、城镇、交通沿线集中趋势更加明显。此外,还存在噪声扰民、矿区生态破坏、有机毒物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严重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等环境问题。
  (四)资源再利用水平低,资源化水平急需提高。全省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转化中,煤矸石、焦炉煤气、瓦斯气、矿井废水等伴生和共生可再利用资源量全国第一,但资源化利用水平却较低,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已达10.7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3,形成了300多座矸山。并且每年还以3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当年综合利用量仅为800万吨左右,利用率仅为26.7%;焦炉煤气年排放量约120万立方米,排空量多达80亿立方米,利用率仅33%左右;每年采煤耗散的瓦斯气约60亿立方米,每年挖煤排出的约4亿吨矿井废水,都得不到合理利用。此外,山西煤系地层中远景潜在价值达10万亿元的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如煤层气、铝土矿、硫铁矿、高岭土、耐火黏土、铝矾土、陶瓷粘土及稀有元素镓、锗等,随着煤炭的开采,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浪费,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除上述外,电厂粉煤灰,每年排出量1800万吨,综合利用量925万吨,利用率仅51.4%;冶炼矿渣年产生量1130万吨,综合利用量870吨,利用率也仅77%。还有炼铁、转炉炼钢、工业炉窑余热、高炉煤气等大宗废弃资源再利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急需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五)外贸出口遇到绿色壁垒。全省多数企业未采用符合国际贸易中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等,产品无法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成为制约产品走向国外市场的障碍之一。
  二、必然的选择
  传统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所构成的物质链单向流动的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负荷来实现经济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循环经济是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以“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突出表现为“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在产业系统中实现能源和物质消费的优化,把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从生态角度重塑产业系统,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它能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冲突。
  循环经济对于我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科学发展,实现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山西未来长远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有效途径。在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过程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切实解决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的进度,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转变,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缓解资源约束,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抉择。全省高度依赖资源投入的传统工业必然遭遇资源约束的“瓶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减量化的基础上,将上一环节的污染变成下一环节的原料,合理延伸产业链,将其覆盖到生产、流通、消费、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实现节约资源、变废为宝、资源再生、污染零排放。惟其这样,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供给年限,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缓解并最终跨越资源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削减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措施。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以清洁生产、构建生态产业链为手段,将污染环境的废物转化为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使污染物消化于生产过程进而最终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全省结构型、区域性污染问题,有力改善环境质量。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在实现结构转型过程中,全省面临着城乡居民就业压力大、资源占有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问题。尤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中,越是贫困乡村,资源开采利用越粗放,环境污染越严重,不仅不能摆脱贫困,反而形成资源型贫困、污染型贫困。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型产业,提高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在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同时,开辟出新的生产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新岗位,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化解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形式。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基础。加快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实现由“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环境友好技术和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我省参与大区域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在更高层次的区域竞争与分工中,为融入国内和国际大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的条件
  (一)独特的二次资源形成了循环经济良好的承载平台
  若能将每年挖煤排放的4亿吨矿井废水循环利用,可供8000万千瓦新式发电机组使用;若能有效利用每年炼焦排放的120亿立方米的煤气和将10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逐步加以抽采利用,就相当于又建了一个西气东输工程;若能将现存的10亿多吨煤矸石加以利用,就可产生3亿多吨优质动力煤具有的热能。同时,利用煤矸石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微晶玻璃等产品,利用焦炉煤气、煤层气发展甲醇、合成氨、二甲醚等化工产品,通过循环经济将会形成资源再利用的产业链条。
  此外,全省废旧物质的资源化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城市垃圾分类、垃圾有机质能以及废玻璃、废轮胎、废家电等废物的回收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利用潜力很大。农作物秸秆、禽类粪便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占农村生活和生产能源总数的比重不足10%,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充分的潜力可挖。
  (二)产业相近,容易耦合,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突出的比较优势
  我省的经济结构以煤炭、炼焦、电力、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体,大多属资源型产业,产业之间具有容易耦合的条件。而循环经济正是依托这些传统产业来发展和支撑。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绝大多数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较易回到本生产系统,或者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如煤矸石热值高,粉煤灰品质好,矿井水用途广泛等。这就在产业的联动过程中,很容易融入循环经济的内容,特别是以煤为原料的焦化、电力、钢铁企业,在煤矸石、粉煤灰、废钢渣综合利用和废气、废水、余热回收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关联性,成为行业和企业走上循环经济之路的便利条件。
  同时,资源型产业也构成了突出的资源型板块经济特色,煤炭及其焦化产业、冶炼及其铸造产业、铝土及铝工业、原镁及其镁合金工业、电力工业等,既是重污染型产业,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尤其是随着世界能源供应结构的变化,我国为缓解石油短缺矛盾,煤炭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和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是山西经济建设最具成长前景和最重要的领域。
  (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121.2亿元,同比增长12.5%,GDP排位居全国16位,人均GDP1530美元,位居全国15位。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4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2891元,比上年增长11.6%,充分显示出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果,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动力。同时,在农业、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城建、环境的公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得到加强,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全省城镇化率已达到42.11%,城市化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以大运城镇发展轴带为主干,以大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四个城市经济圈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已基本显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及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为循环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四)循环经济特征产业开始成长,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全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缓解资源紧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产业园区模式发展,通过整合资源优势,构建起工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利用单元企业的物质流形成工业代谢产业链,促进区域型产业经济向开放型循环经济、互补型共生经济、规模化生态经济转型发展。在循环经济技术层次,钢铁行业对炼钢废渣再生利用,化肥行业“两水闭路循环”技术;发电厂粉煤灰制砖;洗煤废水循环、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焦炉煤气用于回转窑、隧道窑、玻璃熔窑、镁合金熔炼炉的燃料;废渣生产水泥,造纸厂利用造纸黑液生产木质素、黄酸纳和固沙剂、制砖粘合剂等,在发展中多角度地展开了循环经济的实践。
  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以能源生态模式为重点,开展沼气技术“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猪一沼一菜”等生态技术推广工作,农村沼气项目累计发展到9万户,步入了沼气综合利用稳步发展的轨道。
  (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到45个,其中国家级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4.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5%,已建设汾河源头、沁河源头两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21.1万公顷,共建设生态示范区26个,总面积达359.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总计达到2491天,比上年增加33.7%,全省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84个,烟尘控制区总面积688.8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95个,噪声达标区面积439.4平方公里,全省1/4地表水质量明显好转。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绿色消费引领时尚,逐步向好,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支撑条件。
  (六)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已渐形成
  省委、省人大、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先后出台了《山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山西省关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决定》、《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山西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论证、筛选和储备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完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继2004年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省召开专门会议作了安排部署,2005年5月又召开了“山西省循环经济论坛”,2006年8月全国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现场会在我省召开。营造出浓厚的循环经济理论探索和实践氛围。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文件精神,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规划和各分规编制的重要指导思想。2005年10月,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六部委局列入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6年4月这两个企业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通过国家评审。全省已经全面拉开了循环经济建设的序幕。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迅速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社区、区域等多个层次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建立适合山西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保障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是通过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最终处理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坚持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并重,努力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实施资源使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不断促进废弃物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
  (二)坚持三效益并赢的原则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以最低的环境代价谋求最好的发展质量,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发展速度,根据能源保障、运输能力等安排资源开发规模。统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发展。
  (三)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举的原则
  在现阶段,政府仍然是发展循环经济举足轻重的推动力量,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和政策扶持,鼓励绿色消费。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使公益性循环经济项目通过政府投资能如期建成和正常运转。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建设,使社会投资主体能从中获得应有收益。
  (四)坚持典型示范与全面部署并进的原则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通过筛选一批高起点、高效益和高效率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采用试点推动、典型示范和点面结合的方式,实现循环经济在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社区、区域等多个层面的互动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建设。
  三、规划目标
  规划基期:2005年
  规划期:2006~2010年
  (一)阶段目标
  按照“二年试点引导,三年完善机制,五年全面推进”的工作步骤,分阶段实施:
  2006-2007年(试点引导阶段)在试点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重点企业行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计,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在城市(社区)、园区、行业(企业)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营造人人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社会氛围,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2007-2008年(建立和完善机制阶段)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循环经济决策机制和综合管理体制。包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科技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指标的考核和监督体系。试点城市(社区)建立起循环经济基本框架,试点园区基本完成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功能建设,试点企业全面完成生态化转型。
  2009-2010年(全面展开和提高阶段)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法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指标体系
  考虑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层次性、可测性、系统性、简明性的原则,结合我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和统计工作实际,依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标和参照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以全省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趋势预测结果为基本依据,确定近期(2010年)和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水平,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5个具体指标组成。(见表2-1)
  表2-1 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系统“十一五”目标值远景目标值参照依据
  一级二级具体目标2010 2015 2020
  经济发展
  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年均增长率(%)10 10 1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人均GDP(元/人)>20000 >36000 >52000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
  万元GDP综合耗能
  (吨标煤/万元)<2.21 <1.5 <1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万元GDP新鲜水耗(吨)<500 <400 <30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循环经济特征指标资源循环利用率煤炭资源回收率(%)60 70 75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吨钢综合能耗(吨标煤)<0.73≤0.7≤0.65山西省节能实施意见
  煤矸石利用率(%)70 75 9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焦炉煤气利用率(%)70 90 >98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煤层气及矿井瓦斯气抽放回收率(%)65 80 9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矿井废水利用率(%)60 75 9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粉煤灰利用率(%)60 75 9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 90 95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能源重复利用率(%)30 50 60发达国家指标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0 80 9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工业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率(%)60 70 8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污染控制指标单位化学耗氧量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12.5 <12 <6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
  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26 <10 <5.5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
  单位GDP烟尘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18.6 <12 <6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禽畜粪便综合利用率(%)65 80 >95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0 75 8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 80 90山西省“十一五”规划
  环境保护指标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达标达标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0 >98 100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90 >98 100
  矿区土地复垦率(%)60 70 85
  生态环境改善潜力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2 3.5 >3.5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
  绿色管理
  指标政策法规制度指标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
  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制定较完善完善
  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
  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实施较好良好
  管理与意识指标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75 90 100
  规模化企业ISO14001认证率(%)80 90 100
  循环经济知识培训普及率(%)80 95 100
  循环经济建设指标循环型工业企业建设百分比(%)60 80 100
  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百分比(%)50 80 100
  循环型村镇建设百分比(%)30 50 80
  循环型社区建设百分比(%)60 80 100
  第三章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
  立足山西的区位条件,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禀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全省循环经济面向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社区、区域等五个层面,实施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循环、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推动等四大战略,把产业链作为循环经济重要模式,建立企业间、产业间横向共生、纵向耦合、资源共享的产业链和社会静脉产业链,积极打造循环型产业链经济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
  (一)企业层面
  把培育生态型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努力构建全新的循环型企业体系。
  实现企业内部循环,从原料进厂到最终产出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能源,从“开端到终端”全过程控制污染和把资源“吃干榨尽”。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落后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在一些用水量较大的企业中,执行节水定额,开展中水回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在大型联合企业中,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展物流、能源的梯次利用,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产业链。
  (二)行业(产业)层面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煤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促进行业间的相互融合,提高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在更大的产业层次,循环经济有机融合一、二、三次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工业绿色制造技术,加强产品的服务与创新研究,建立工农业之间生态耦合和资源共享,物质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与持续利用,产业结构有序衔接的循环链条,通过循环链条将各种资源、技术、信息流和价值流在三次产业之间流通和交换,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工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三)园区层面
  循环型园区以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为重点,以企业间、产业间的循环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立起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链条。
  通过园区实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工业生态设计,优化产品结构,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产业积聚的增长中,通过循环经济园区,解决单个企业废物利用循环不经济的矛盾,通过补链设计,将众多能够共享的资源和互换到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在一起,从而形成“经济、生态、环境、区域”的循环经济
  (四)社区层面
  以社区、村镇为重点,实现社会群体循环,以绿色消费为最高目标,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建立起生活垃圾静脉产业链,绿色消费系统以及社会公众系统体系。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它废旧物品分类回收、再生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实现全社会消费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同时,把农业与社会生活循环体系紧密结合起来,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加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实现农产品优质、无害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逐步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五)区域层面
  在以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社区为循环单元的基础上,按照区域生态圈、物质流和产业特征,建立以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为经济区的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优化区域生态体系,建立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和资源型经济生态转型,实现区域层面的大循环。
  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一)优先领域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重点推进第二产业的循环经济。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煤化工、建材等产污大、污染大、能源和物质再利用潜力大的重点行业。按照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等方式,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在农业和第三产业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随着全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采用新的战略管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发展静脉产业,建立静脉产业的集中处理和园区化管理的发展机制。
  (二)发展战略
  1.全过程控制战略。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要从废弃物的“末端治理”转向从生产和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特别注重资源消耗的源头控制措施。
  2.全方位循环战略。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要致力于建立包括产业体系,循环型社会、资源利用体系、绿色消费领域的全方位循环经济建设:第一,通过产业内部的循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源头削减,提高生态效率;第二,通过产业之间的循环,组成生态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第三,通过对水循环、能源循环系统的构建,加强环境规划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和城市循环体系,优化人居环境;第四,通过社会整循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资源回收产业,完成循环经济的闭合回路。
  3.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最重要措施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GDP的轻量化。减量化的方向是发展以高科技、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鼓励发展高技术含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产品和产业,对传统行业和重点行业中不符合循环济原则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如冶金、电力、建材行业对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难以整改成功的企业进行清理退出。以不降低经济增长进度为前提,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第二产业比例过高不利于物质的减量化。第三产业的单位GDP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远低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重点,加快形成四个重点产业至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和信息服务业;促进发展房地产业、文化服务业、卫生等社会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来实现GDP对资源能源消耗的减量化。
  4.科技推动战略。贯彻“科教兴省”的方针,发挥煤炭能源独特的副产资源优势,变污染负效应为资源正效益。积极开发循环经济所倚重的各类技术,推广国内外成熟的节能、节水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资源利用的先进技术,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新型适用技术。
  扩建与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增加政府科教投入,构筑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园区企业集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和关键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持非正式交流的社会网络和企业间各种形式的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各种机会;依托集团企业和产业集群,有效整合内部研发力量。对一些重大技术进行攻关,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制定优惠政策和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产业减量化、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通过运用先进技术,构建循环型产业,延伸循环产业链条。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向绿色无害化方向发展,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按照无害化要求组织生产,积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无害化方向调整;实施化肥的减量与精量使用,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提高农用地膜回收率,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步降低农业生产的各类污染;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及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企业间循环和区域间循环。到2010年,合理施用农药的农田比例达到95%,降解型农用地膜使用比例达到7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比例达到70%。
  农业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在农业生产中形成农业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各级循环利用,构建的农村生物质能源循环链;以畜牧养殖为重点,构建食物梯次利用循环链;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构建工农业互相融合的循环链。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如下:
  1.以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农村生物质能源循环链。推行“棚一猪一沼一作物”的生态循环和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家庭微循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生态型、环保型、经济型、立体型农村文明小康致富模式。以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农村生物质能源循环链如下图3-1。
  图3-1 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农村生物质能源循环链
  2、以畜牧养殖为重点的食物梯次利用循环链。
  利用山区牧草资源和平原、盆地、川地农作物、秸秆两种资源,推广“山区拉架子,平川搞育肥”的肉牛模式,提高草食动物秸秆“过腹还田”的饲用率。大力发展城郊型养殖业,利用城市消费的食物废物发展养殖,按照“标准化饲养,程序化防疫”,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用农家肥培肥地力,在循环生产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潜力。
  以畜牧养殖为重点的食物梯次利用循环链如下图3-2。
  图3-2 畜牧养殖为重点的食物梯次利用循环链
  3、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农业相互融合的循环链。建立以农业产业化工程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体、形成农业、养殖业、生物能源产业链。同时,工农业互相渗透,物质交换和融合,构成大的产业循环集合。
  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农业相互融合的循环链如下图3-3。
  图3-3 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农业相互融合的循环链
  (二)循环型工业发展模式
  1.行业(企业)模式
  根据全省的资源和产业特点,工业循环经济重点放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六大传统行业,针对其不同特点构建循环产业链条,促进行业或企业按循环经济要求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工艺流程,改善企业管理,使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煤炭行业煤炭是我省的优势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产品结构上初级单一、产业刚性强、风险高、煤炭洁净化发展缓慢,在企业生产和组织上表现为矿井数量多,平均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竞争主体过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安全欠帐较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一方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的煤矸石和煤泥、井下排水、开采引起的土地资源破坏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作为可以再生利用的大量废物资源长期以来未能系统有效地加以利用。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为:
  在三个环节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开采环节,加大实现煤矿机械化、集约化、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矿井生产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综采综掘技术,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深层开采技术,提高煤炭开采的集约化程度;二是在加工环节,提高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洗选煤技术,实现深度降灰脱硫和洗煤水闭路循环,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和效益。积极鼓励发展坑口选煤,开发利用矿井水洗选煤,减少水资源浪费。在缺水地区积极推广干法洗煤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发展喷吹煤、水煤浆等专用煤加工技术。三是在运输环节,采用密闭运输,减少抛散损耗。大型矿井建设项目要与洗选、延伸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同步实施;中小型矿井改造,要集中建设大型洗选煤厂与重载列车相配套的快速装运系统,逐步实现煤炭集中洗选集中装运。
  选择各种先进的综合利用技术作为依托,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出发点,把发展循环经济同实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相结合。以煤炭开采加工为龙头,延伸煤炭产业链:一是在煤炭产品内部通过提高洗选加工水平,尤其把型煤的开发推广使用及工业型煤作为一条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粉煤、焦粉、煤泥等做原料生产型煤、型焦,攻科技术难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向下游产业如煤电、煤钢、煤化工等发展。通过系统之间产品或废物的相互交换,形成煤炭工业生产链,使矿区内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大力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重点,综合利用我省丰富的煤矸石资源,采用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按照国家电力整体布局和产业政策要求,适度发展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上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建设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做到当年排放的粉煤灰当年全部利用,真正实现对煤“吃干榨尽”。同时开发煤矸石下游产业,以矸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空心砖、微晶玻璃、轻质陶粒等新型建筑材料。矿井瓦斯气进行发电和合成化工产品。
  加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治理矿区“三废”和地表沉陷,加大对废弃煤矿、老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破坏。
  煤炭行业循环链如下图3-4所示。
  图3-4 煤炭行业循环链
  (2)焦炭行业我省发挥焦煤资源优势,以独立型焦化企业为主体,成为焦炭生产大省和外贸出口大省。但焦炭行业在规模发展的同时,由于炼焦化产回收设施不健全,造成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煤焦油中有上万种有机化合物,可提炼400多种,目前有利用价值并可经济提取的约50余种。但目前全省煤焦油加工工艺技术落后,加工深度低、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和能源消耗高,煤焦油未经加工直接作为燃料油使用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全省焦炭行业的煤焦油回收率仅有60%,年直接或间接损失煤焦油约100万吨。在机械炼焦生产中,扣除自身加热用气后有45%~50%左右的焦炉煤气可作为优质的能源外供,作为还原气和合成气的原料,但目前大量的焦炉煤气得不到有效利用,直排或“点火矩”现象经常发生,全省焦炭行业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仅33%,损失高热值焦炉煤气80亿立方米,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焦炭行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负荷大,对大气和水的污染负荷占到全省污染总负荷的30%和40%。
  焦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为:
  在四个环节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是在配煤环节,采取科学配煤比例,减少优质焦煤消耗,采用捣固装煤技术,提高配焦煤掺入比例,应用掺入粘结剂配用型煤、煤调湿和煤分级粉碎等配煤技术,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二是在炼焦环节,采用先进技术对焦炭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焦炉配套机械设备、煤气净化工艺、干熄焦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完善的环保设施,力争使焦炭生产企业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废水循环使用达到100%;三是在煤气利用环节,严禁焦炉煤气直接排空和燃烧排放,焦炉煤气除用于工业、城市燃气和发电外,剩余煤气要集中处理回收进行生产转化;四是在化学产品回收环节,推进焦化副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提高煤焦油加工利用水平,实现焦油、粗苯、焦炉剩余煤气完全回收利用。
  焦炭行业见循环流程如下图3-5所示。
  图3-5 焦炭产业循环链
  (3)冶金行业冶金行业是资源、能源和污染物排放大户,但冶金行业规模集中,企业大型联合化,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利用价值高。我省冶金行业在节能降耗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如采用高炉煤气余压、燃气余热发电;炼钢炉、混铁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炼钢利用含铅、镉成分较低的废旧钢铁;使用低毒材料替代碳化钙,以避免脱硫炉渣的产生;将氧化皮及炉渣等回收并再入炉熔化;采用火法或湿法冶金工艺从电炉灰中回收锌;冷轧、热轧、酸洗工序环节用结晶法回收硫酸铁和三氧化二铁;用酸和金属结晶物低温分离法回收硫酸;冷却冲洗工序环节用闭合循环系统代替直流系统,将高炉冲渣水、高炉、转炉冷却水循环回用;选出含铁品位较高的钢渣返回原料系统实现循环利用等。即便如此,冶金行业在应用节能型技术、采用先进冶金工艺流程、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依然很大,重点是钢铁工业和镁铝工业。
  ①钢铁工业。近期钢铁行业能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73吨标煤,吨钢耗新水降到8吨以下,废气排放量在目前规定排放容量的基础上降低30%,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
  重点采取的循环经济技术是:
  采用先进技术和提高装备水平,实施源头削减,减少资源消耗,走精料之路,提高铁素资源效率,降低碳素消耗,改善环境质量。
  钢铁生产排出的废气余热通过热能回收装置转换成蒸汽或电能;炼铁、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回用加热炉、发电或外供使用;废气净化过程收集的尘泥含有氧化铁成份,分类回收后再利用。
  建立高炉、转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及冲渣闭路循环系统;煤气洗涤、冲洗设备、地面等废水经处理循环利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的烟气采用“干式”除尘工艺,节约水耗。
  大力推进应用环保技术,如转炉煤气回收技术、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和蓄热式加热炉技术等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引导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推广余能、余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树立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标,不断延伸并使产业链生态化。开展资源和能源二次利用技术,如煤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高炉余压发电。开发利用高炉渣、转炉渣生产建材产品等。
  钢铁工业循环链见下图3-6。
  图3-6 钢铁工业循环链
  ②镁铝工业。镁铝合金是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镁铝工业是我省具有资源优势的新产业,镁铝工业也是能源、矿石资源、再生资源消耗量很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生产流程的特点决定了镁铝工业是一个最有条件、最具潜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目前全省镁铝工业仍然以初级冶炼产品为主,镁合金深加工不到原镁生产量的10%,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镁铝工业中冶炼企业的经济总量强,矿山开采次之,加工企业则最薄弱的环节。
  镁铝工业循环经济主要包括:镁铝冶炼废物的利用;镁铝合金加工废料的循环利用;镁铝合金零部件回收利用;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镁铝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思路为:
  矿产资源的有序与保护并重;延伸镁铝合金的产业链,发展镁铝合金深加工产品,形成全国镁及铝金属加工产业基地;建立可拆卸的镁铝合金配件回收系统,建立镁铝合金循环回用网络;大力推进铝工业的清洁生产;建立镁铝工业产业园,完善镁铝工业生态体系。
  镁铝工业循环链见下图3-7
  图3-7 镁铝工业循环链
  (4)电力行业火电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工业,电力工业耗水量大,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用水量的40%,是全省工业第一用水大户。电力行业污染强度大,全省发电厂年排放的二氧化硫56万吨,烟尘27万吨,工业粉尘近5万吨,废水6700万吨,分别占全省污染总负荷的59%、47%、8%和32%。
  电力行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思路为:
  积极采用空冷机组,减少用水量,新建项目应优先采用中水、矿井水,禁止使用地下水,限制使用地表水;
  加大煤炭、水等资源消耗管理,采用超临界机组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耗,提高投入产出率;
  提高环保装备水平,采用洁净煤技术,从源头上控制SO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新建、改扩建煤矸石、燃煤电厂必须采用高效脱硫、除尘、脱硝措施,通过脱硫技术改进煤质,降低污染负荷.按照省政府燃煤电厂脱硫除尘限期治理的有关要求,对现役火电厂必须完成烟气脱硫改造限期治理任务;
  加大对大中型电厂湿冷改空冷机组的力度,到2010年达到20%;2008年全部发电厂完成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污水重复利用率;
  1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厂要求全部建成粉煤灰综合利用设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不得低于50%,到2010年,实现当年排放的粉煤灰全部利用;
  积极发展一批洗中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通过关闭常规燃煤电厂和改造大型燃煤电厂,争取到2010年二氧化硫减排31万吨,发电煤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建设部分热电联产项目以取代高耗能、高污染的分散采暖小锅炉,逐步实现城市集中供热,提升城市化水平;热电联产应与煤矸石发电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沼气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在煤层气富集地区,采用燃气至蒸汽联合循环等先进发电技术。
  燃煤发电循环链如下图3-8所示。
  图3-8 电力产业循环链
  (5)煤化工行业煤化工是我省依托资源和能源工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发展主线,已形成煤气化、液化、碳化、烃类化工、精细化工、化肥、专用化学品及发电、发动机燃料等二次清洁能源的能源化工生产体系。煤化工是前后向很强的产业,通过链式开发,实现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提高技术密集度和附加值,建立多联产能源化工系统。
  煤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为:
  采用洁净煤技术,选择清洁的工艺和合成路线,使用IGCC发电等新技术,节省煤炭资源及废气污染;利用炼焦副产品焦炉煤气生产甲醇、二甲醚等;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改质沥青、针状焦产品,提高焦油加工剩余物的使用价值;利用电石炉产生的废气用来作干燥热源;加强煤化工生产中的能量梯次利用和水资源的重复使用,降低物质消耗;开发醇醚燃料,煤基合成油等清洁能源。通过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建设循环型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化工形成的循环链有:
  ①传统的煤焦化和煤焦油化工循环链如下图3-9:
  图3-9 煤焦化和煤焦油化循环链
  ②以多联产技术为核心的煤化工循环链包括:
  煤电能化工产品(高载能化工产品:电石乙炔等)
  煤电焦气(煤系化工产品)
  煤气化(合成氨、化肥)
  典型的煤一电一化循环链如下图3-10:
  图3-10 煤一电一化循环链
  ③以煤液化为主的煤化工循环链如下图3-11:
  图3-11 煤化工循环链
  ④以煤层气开发形成的煤化工循环链:
  煤层气合成化工原料下游化工产品(合成氨、化工)燃料电池
  (6)建材行业传统的建材产品大量使用矿物原料和化石产品,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倡导循环经济对建材行业将意味着传统工业的生态化转型,使建材行业从消耗矿石资源转变为消耗废弃资源。我省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煤矸石、粉煤灰既是建材业最重要的原料,也是最重要的独特资源。目前,我省在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水泥、内外墙装饰保温隔热材料及制品、微晶玻璃、复合承重墙体制品等新型墙体材料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材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思路为:
  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提高利用劣质资源、废弃物的技术水平,加大对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废弃资源的利用;发展粉煤灰,炉渣制砖,限制使用粘土实心砖;利用高炉渣、粉煤灰、铸造废砂、高炉炉灰、生产水泥,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利用废轮胎和废塑料作为替代燃料和原料;开发利用煤矸石制微晶玻璃等新型建材产品;降低建材产品制造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采用煤矸石替代燃煤烧结制砖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在水泥生产中采用低氮燃烧喷嘴降低氮氧化物气体排放,限制使用含铬的耐火材料,减少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等;提高建材产品的功能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也会起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以纳废为主的建材行业循环链见图3-12所示。
  图3-12 建材行业循环链
  2.行业共生模式
  上述六大行业由于产业相近,容易共生耦合,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产品及副产品的工业合作和行业融合关系,形成比例合理、结构更为完善的工业代谢链网。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利用,优化配置原料、能源、水等各种资源,加强采用关键链接技术,对工业生态链中的缺失环节进行补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和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典型的行业共生循环模式为:
  (1)以煤一电和延伸产品为主导的循环链
  我省煤电工业共生产业链的特征表现为:煤电并举、煤电联合,并向高电耗的铝、硅加工冶炼转化。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要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延伸煤一电一铝、煤一电一硅、煤一电一电石一乙炔化工、煤一电一高附加值生产、煤一电一建材、煤一电一热等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引入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计,优化工艺流程、改善企业管理,使废物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构建以煤矸石、粉煤灰、冶炼矿渣资源化为特征的产业生态链,扩展资源的循环利用渠道,降低污染排放。适当发展一批洗中煤、煤矸石、煤气综合利用电厂和热电联合电厂用于工业、农业和居民供暖和供气。重点促进我省具有优势的煤电铝联合,提升我省的铝工业竞争优势,加快镁铝深加工产品集聚、集群发展。
  煤一电及煤一电一铝工业共生循环链如下图3-13
  图3-13 煤一电及煤一电一铝工业共生循环链
  煤一电一电石一乙炔化工工业共生循环链见下图3-14
  图3-14 煤一电一电石一乙炔化工工业共生链
  (2)铁流与其它行业共生的循环链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与能源、建材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可以吸收其它行业的废弃物供其生产用,同时也产生废弃物质,需要其它行业吸纳,钢铁行业可以吸收废催化剂、废腐蚀液、废玻璃、废塑料、废轮胎等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其生产过程中的沪渣等可作建材、水泥等的原料。
  钢铁产品在设计和开发中,应充分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发出各种产品,可以通过生产高强度和高延性钢材、不锈钢以及不锈钢制品等高附加值钢材,延长钢铁产品的寿命,从而减少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物质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铁流与其它行业循环链如下图3-15
  图3-15 铁流与其它行业循环链
  (3)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链网
  按照互补式和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大力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建设煤化工产业园,推进产业链循环利用。积极采用高新技术,以焦化行业、煤气合成为主体,发展乙炔化工、化肥、甲醇及碳素材料等特色煤化工,形成基础煤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煤化物流相互联接的煤化工循环型产业链经济。加快发展焦炉煤气利用的甲醇、合成氨等煤化工产品,发展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原料的煤气化多联产技术,通过产品链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并通过集群企业的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使二氧化碳、氮气和炭黑尾气等“废料、废气”得到循环利用,使污染强度大的煤基化工实现“绿色化工”。
  煤化工生态链循环流程见下图3-16所示。
  图3-16 煤化工生态链循环流程图
  (4)以建材纳废为主的产业链网
  建材行业是纳废大户,许多行业的废弃物均可成为建材产品的原料,形成共生链接系统。与煤炭企业链接,利用采煤生产中的废弃物煤矸石,生产烧结煤矸石砖和煤矸石集料砌块;与电力企业链接,利用电厂排出的粉煤灰,生产烧结粉煤灰砖、蒸压粉煤灰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粉煤灰轻质墙板等墙材产品,利用电厂烟气脱硫产生的硫石膏,生产石膏板和砌块;与冶金企业链接,利用钢铁厂排出的钢渣、水淬渣、炉渣等,生产废渣砖和砌块;与非金属矿山企业链接,利用选矿、采矿产生的剥离土、废石、尾矿等,生产墙体材料产品;与化工企业链接,利用氯碱工业排出的电石渣生产水泥,磷肥厂排出的磷石膏生产石膏板和砌块等。
  建材产业链也为城市建设资源型社会提供支持,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处理中心,以其焚烧或发电后的残渣或烟道飞灰、炉底灰渣、烟气脱硫石膏等为再生资源,利用其中的一部分能源及原料成分,生产建材制品。许多腐化的垃圾可以生产建材制品,垃圾灰烬也可以作为建材产品的组分,焚烧过程中在烟道内产生的飞灰及净化过程形成的残渣均可作为建材的原料,促进城市循环经济建设,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
  (三)循环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第三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衡量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要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第三产业整体竞争力。尤其要加强不能适应全省经济发展表现滞后的物流业和有比较优势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推进发展生态物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消耗,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物流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物流园区建设,培育一批生态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业。加强生态物流标准建设,推进物流运作的绿色化,包括绿色运输、保质保鲜技术、绿色包装等,采用简量化、可降解的绿色包装,实现包装多次、反复使用。依托区域交通区位优势,结合国家一、二类交通枢纽,着力发展煤、运输、钢材、煤化工、农副产品等专业物流基地。整合社会的仓储、运输、分装等资源,建设辐射周边省份的现代物流组织和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旅游业是一项产业关联度大、相关带动性强的综合性经济产业,其非物质化的特征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和信息冲击无疑会成为全省循环经济建设中生机勃勃的产业。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由传统的景观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探秘发现旅游转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现代旅游。要积极配合旅游战略的实施,整合旅游资源,通过产品创新及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旅游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以生态旅游为先导的绿色消费体系;建立以数字旅游为特征,以金融业、保险业为主体的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以文化旅游为先导的城市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建立以区域化旅游业为龙头的流通体系。积极面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网络化的发展目标,坚持“先规划、后开发,重保护、慎开发”的原则,以清洁生产技术为支撑,积极加强景区景点环境的整治、保护工作,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重点生态旅游区交通干线、航空线路的规划的协调管理,增强旅游供给能力。
  宾馆餐饮业应该提高节能、节水意识,逐步减少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提供耐用型消费品,例如,采用不提供一次餐具,或者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一次性消耗品费用等方法,正确引导消费者。批发零售业要逐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使货物的包装进入回收渠道。
  不断创新机制,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产业,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坚持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打破增值性服务领域、环保产业服务领域以及其它服务领域的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服务业优化组合,建立以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服务产业,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由相互脱节向形成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循环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如图3-17
  图3-17 循环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
  (四)循环型园区发展模式
  循环型园区包括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工农业共生的生态园区。通过产业的园区化,园区的专业化,明显体现出产业的集聚效应,产业布局得到优化,资源生产率和利用率得到提高,产业竞争得到显著增强,各类资源的创造活力充分涌现,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构建园区内企业、产业之间的生态链,使循环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循环型园区的建设方法是:
  1.物质集成。在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在成员之间,将废物作为潜在的原料或副产品进行相互利用或推销给园外的其它单位使用;在园区之外,充分利用物质需求信息,形成辐射区域,使园区在整个经济循环中发挥衔接作用,拓展物质和能量循环空间。
  2.能源集成。在园区内不仅考虑各成员各自的能源使用实现效率最大化,而且园区同时实现总能源优化利用,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成员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3.技术集成。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则,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引进高新技术和改进现园区企业的生产工艺、抗市场风险技术、园区内废弃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满足生态农业和工业的要求,建立最小化消耗资源、极少产生废物和污染物的高新技术系统。
  4.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换平台,以彼此的物质和资源循环为目的,园区内的各产业和企业的信息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详细地提供原料和废物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园区循环经济系统集成如图3-18所示。
  图3-18 园区循环经济系统框架
  园区内各企业通过物质、能量、废水和信息的集成交换,构成了工业生态群落,各群落又通过废物交换、能量利用和公用工程集成共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多种物质能量链的生态链结构。
  园区物质能源共生系统如图3-19所示。
  图3-19 园区物质能源循环共生系统
  (五)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
  发展静脉产业是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形式,全省要积极推进静脉产业的发展,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不断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体系。鼓励社会和生产厂家成立各类专业化的回收、再利用和最终处置的企业,与对废物负有生产者责任的企业签订回收、处置和处理的合同,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保证责任追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以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为原则,构建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循环型社会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整个过程。应对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保证循环型社会的原则得以贯彻。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形成与循环型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树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确立“资源有限,取之有度”的资源观,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建立绿色文明,创造绿色文化,开展“绿色社区”、“绿色酒店”、“绿色服务”、“绿色餐饮”、“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
  生活垃圾静脉循环链如下图3-20
  图3-20 生活垃圾处理静脉循环链
  第四章循环经济资源利用体系建设
  山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深厚人文资源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有利的条件,但水资源、土地、自然生态的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必须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得到加强、提升制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
  全省结构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并存。一方面全省人口和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腹部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很高,其中:桑干河流域达70-80%,汾河上中游达80-90%,涑水河流域达100%;东西两翼山区边境地带利用率较低。还由于河川径流开发利用困难,中部城市和工矿企业对地下水开采强度大,很多城市已出现超采漏斗。水资源供应的地域矛盾,城乡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全省水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大同桑干河册田水库、晋中潇河蔡庄水库和吕梁文峪河水库水质严重污染,忻州黄河万家寨水库水质中度污染。对10个城市53眼地下水井监测结果显示,有49.1%的水源井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水意识仍然淡薄。虽然近年来加强了节水山西的建设,但由于机制和措施缺失,全社会的节水观念没有真正到位,水资源忧患意识不强,存在着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对水污染问题认识较为深刻,对节水问题认识不足。
  2.缺乏一个有效的统一的管理机构。全省水资源管理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统一水管理体系。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归水利部门,地下水归地矿部门,水污染防治归环保部门,城市供水和排污管网建设归市政部门。这种分散管理体制直接造成了管水量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回用,引起城乡分割、部门分割资源,严重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偏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60%。此外,居民生活用水一般经初次使用后就直接排放,基本上没有回用措施。
  4.水价仍然偏低。在城市供水价格方面,长期以来价格偏低,居民感受不到水资源的紧缺,对节水需求没有形成经济约束,用水量超过实际需要量。
  (三)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水措施
  建立水资源一体化循环经济体系,对城市用水和节水进行科学预测和规划,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使其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的用水量控制在自然界可持续提供水资源量的范围内。
  1.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约用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节水氛围,让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并引导居民从日常生活的小处着手,节约用水。
  2.加快建设节水山西。发展节水农业,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开展雨水积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到2010年,基本建成节水型灌溉农业体系和节水型旱作农业体系,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动态保持在2000万亩,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6提高到0.56。
  推进工业节水。限制高耗水产业,加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鼓励污水、矿井水回用,积极推广节水工艺和设备,到2010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10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废水处理回用率达到60%以上,年取水量超过30万立方米的用水企业中有30%达到国家节水型企业标准。
  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快城市普及节水器具,鼓励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的开发,重视推广应用,并制定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扶持。到2010年,全省节水型城市达标率达到60%。
  3.合理开发利用雨水及洪水资源。实行雨污分流,加大城市绿地面积,兴建人工湖泊,建造雨水下渗设施和雨水收集、集蓄设施,增大雨水就地入渗量和地面雨水的截留量。
  4.完善供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和治理水平。完善供水管道系统,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保证供水水质,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污水输送管理,加快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构筑污水输送干管框架。对于用水量大的工业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根据排污总量的控制要求及单位排污许可量,加强对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污废水排放量,逐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治理率。
  5.大力开展中水回用。加强城市污水厂的中水回用系统、居民区公共建筑的中水回用系统、城市绿地浇灌的中水利用系统的建设,提高中水回收能力。新建住宅及市政公用设施必须配套建设中水管道系统,居民生活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宾馆酒店以及建筑群密集区域必须按相关规定建立中水系统。推进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城市景观用水、都市农业花卉苗木灌溉、厕所冲洗、道路保洁、洗车和工业冷却用水等。到2010年,城市中水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
  6.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分质供水,对已建成小区进行分质供水系统的改造,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分质供水系统;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工艺和地理位置,循序利用各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梯级利用,构建由地表水资源信息库、地下水资源信息库、水资源利用信息库、水资源数据库和企业用水状况数据库组成的水资源信息平台,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水资源利用状况和水环境质量。
  7.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全面实行用水分类定额管理、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改革供水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要尽快将污水处理费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采用价格杠杆,提高自来水单价,并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
  二、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全省土地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居全国19位,人均占有土地0.472亩,低于全国0.96亩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2位。土地利用类型齐全,由于受地理单元、地形地貌、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省土地利用差异很大,其土地利用特征为东、西两翼的吕梁山、太行山以及北部山区。以林牧为主并兼有矿山开采用地,经济较为落后;中部及东南部平川地区,由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类干扰强度大,土地利用呈多样化,以耕地、水域、城市、工矿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破坏程度高,非农用地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利用率低。全省独立工矿用地138万亩,每亩产出GDP平均为29.9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在工矿用地中,有闲置土地6.3万亩,低效用地30万亩,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闲置。
  2.耕地总量逐年下降,建设用地不足。在人口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每年分别以2.3%和3.6%的速度减少。特别是全省山区丘陵分布广泛,土地后备资源很少,可用于工业用地则更少,建设用地对山西今后的发展制约越来越大。
  3.工业化过程对土地资源破坏污染严重。全省矿产资源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4%,以煤炭开采为主的采掘业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塌陷、压占、毁损等形式。据统计,全省因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总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占1.33万亩。工业“三废”排放和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造成了大量土地污染。
  (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循环经济建设措施
  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广农业立体种植和栽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沃土工程,科学耕作管理,提高土壤质量;继续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业种植规模化进程,提升农业生产的总体效率。挖掘已利用土地和废弃土地的潜力,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和对工矿生产建设中塌陷、挖损、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人均居民占用地80平方米标准提高居民占用地效率。
  2.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水平。推进分散工业点向园区集中,用地指标向园区平移,鼓励建设高层厂房,工业区土地产出水平逐年提高。园区工业用地比例力争达到50%,总体容积率超过1.5,使每亩工业用地产值达到300万元左右,每平方公里园区土地产出率达到25亿元。
  3.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定额标准促进土地节约使用和集约利用。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采用购买指标、委托管理、代保等措施努力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科学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造地、增加土地后备资源储备,弥补建设占用而造成的耕地数量减少。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储备制度,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动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
  4.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管理,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建立土地出让合同履约管理机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后开发利用各环节的监督检查。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开展城市土地整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加大城市内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建立用地退出机制。加强对灰场恢复耕地,煤矸石恢复耕地,关停倒闭企业恢复耕地的土地循环利用措施。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引导和促进工业建设项目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规划近期,每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平均提高10~20%。
  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也是增加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按照农业用地条件,综合治理坡耕地、荒坡、疏林地、沟壑等,加强对废弃土地的复垦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三、能源
  (一)能源利用现状
  全省总体上能源利用率不高,2005年全省原煤消费量2.01亿吨标准煤,其中加工转化耗煤1.35亿吨标准煤,终端能源消费为6614万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6.04吨标准煤,是全国的5.3倍;人均生活能耗216公斤标准煤,是全国的1.49倍。万元GDP综合能耗2.95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2倍。
  (二)存在的问题
  1.节能观念不强。由于全省煤炭能源丰富,分布广、易开采,价格低廉,致使全省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节能工作进展缓慢。
  2.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火电为主,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少,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几乎是空白。
  3.能源仍然相对紧缺。山西虽然是能源大省,但电源和电网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2005年在全国21个缺电省份中,山西仅次于浙江,排在第二位,日均缺电131亿千瓦时,电力紧缺对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能源节约措施
  1.推进依法节能,强化节能监管。认真贯彻各项节能法律法规,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对有违法、违规用能行为的企业,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同时,推行重点用能企业监管信息化,依法实行企业能源消费与利用状况报送制度。通过依法强化节能监管措施,增强节能增效的能源意识。
  2.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电力逐步代替高污染的一次能源,提高电力在能源利用中的比例,积极发展部分行业的电力替代能源,引进煤炭液化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等洁净煤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再生能源为改善能源结构的主要方式,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比例,鼓励利用畜禽固废、生活垃圾、秸秆生产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源;加大力度推广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的太阳能利用;用甲醇和乙醇替代汽油;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含氧汽油、清洁燃料汽车;优化电网、热力网、加油站、加气站网络,协调热电平衡。
  启动一批节能工程,抓紧抓好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实施环保热电联产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实施焦炉煤气利用工程,积极推行工业企业用能技术路线改造,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使用焦炉煤气;实施新能源建设工程,在雁门关外、吕梁地区、太行山区等风速较大的地区鼓励开发风能。
  3.大力推进节能工作。一是交通节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优化运输方式结构,改善公路运输车辆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择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鼓励公众使用自行车,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并达到系统节能目的;二是建筑节能。推动现有建筑节能改造,选择一批居住小区作试点示范;在新建建筑中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大都市区范围内力争实施节能65%的标准。积极利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等新技术,推广节能门窗、节能器具、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城市垃圾弃土烧结多孔砖,推广生产和使用炉渣空心砖、煤矸石陶粒等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材料,逐步在全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同时对空心粘土砖也要采取限制措施。三是生活领域节能。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和办公电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
  4.建立能源和管理服务新机制。加快推广节电技术,引入复合式实时滤波、半导体瞬流控制、远程跟踪诊断、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高效电动机等国际先进节能技术和设施;规划近期,实现节电率16%。根据企业对能源、能位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一次、二次能源的使用,减少不合理的高能位能源的使用,推行水泥热回转窑余热回收、焦炉余热回收、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和转炉煤气回收等余热回收技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和废汽等共生能源,发展热电联产和多联供等能量梯级利用技术。
  四、城市静脉产业
  目前,由社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积极推动城市静脉产业的发展,促进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建设生活固体废弃物回用系统
  建立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系统,积极引导资源再生企业利用固体废弃物再生技术以及检测分析技术,重点对废纸、报废汽车、废旧塑料、废金属、碎玻璃和玻璃包装材料以及电子类产品等进行再资源化利用,对危险废弃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置。全省11个地级城市普及区域性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贸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制定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对特殊废旧物资再生采取专营方式,定向交易。
  废纸回收利用开展废纸的收集与再利用,将废纸回收和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发挥社区力量,提高回收利用率。建立废纸回收特许经营系统,实现低成本、低风险和高速度扩张,扩大经营规模。采取上门收购、连锁店收购、电话预约收购、拖车收购等多元化模式。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的管理,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建立与现代大规模汽车生产相适应的汽车回收拆解体系,并与其它地区形成网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建立报废零配件的处理、销售体系,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再生零配件进行分类处理。
  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加强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对碎玻璃、玻璃甁、废金属、塑料、电池、旧电器、旧家具、旧衣服等实行有偿回收。要求居民家庭分类处置生活废弃物,对分类处置的家庭按标准收取清洁费,对不分类处置的家庭加收垃圾分拣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投资成立资源回收企业,按企业化、市场化经营。
  废旧轮胎及橡胶制品建立废旧轮胎及橡胶制品回收系统,采用无剥离、微负压热裂解、高效率回收可燃气技术,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废弃旧轮胎,回收炭黑、燃料油和废钢丝。
  废旧塑料制品回收通过价格和政策引导,对废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加强联合与合作,拓宽塑料制品回收渠道。开辟利用废旧塑料生产井座、井盖及汽油等资源化途径,加强废旧塑料制品回收的分类指导。
  电子类产品的回收利用产品制造商应承担起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大量废弃废旧家用电器、再商品化的义务,设计、制造易回收利用的产品。开展废家电回收利用、资源化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未来大量家电废弃问题。制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有关规定,建立区域性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市场和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
  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电池、荧光灯、医疗垃圾等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废旧电池回收为起点,完善废旧电池的收集网络,并对废旧干电池进行处理,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二)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提高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减少煤灰垃圾和产生量,提高半成品供应量。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使用生活用品,少用一次性物品。建立垃圾的分类回收体系,逐步扩大垃圾分类收集的比重。
  1.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合理分布设置大型分拣中心,对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加以细化分类、初步加工与打包,定向送往对口的综合利用企业。所有分拣中心都应与对口企业建立起科学、稳定的供销渠道。
  2.建立垃圾的加工生产体系。可回收废旧物资循环系统,在企业进行再加工。有机垃圾进行垃圾发电或送入堆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并回收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等可燃气体。研究开发城市垃圾(弃土)无害化、资源化、消纳化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弃土)生产环保型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砌块,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实行强制性回收,送专门的处理机构加以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3.建立再生产品应用体系。积极培育再生原料及产品销售业,疏通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建立大型再生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再生产品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五、绿色消费
  (一)实施绿色采购计划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与示范作用,将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的产品列入优先采购计划,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再生产品以及节能、节水、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比例。
  (二)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消费意识与绿色消费需求。倡导理性消费与清洁消费,选购净菜以及“非复合包装”的商品,减少消费过程废弃物的产生。增强重复利用意识,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加强一次性易耗品的反复使用与多次使用,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办公。抵制“白色污染”,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加强垃圾的分类收集,将可循环利用的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分类放置。
  (三)规范绿色产品与绿色企业的认证与管理
  研究制定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推进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企业认证制度,建立与完善绿色企业与绿色商品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在食品行业实行绿色标志产品制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产品的检测和指导工作。
  (四)绿色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和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菜篮子”产品流通网络,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引导绿色消费市场建设。规范废旧物资回收组织,鼓励企业、社区、个人投资成立正规的废旧物资交易中心。建立家用电器、机电产品等废品回收制度,明确界定各类废弃物品回收的责任者。
  六、循环型资源共享
  (一)绿色技术体系
  主要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绿色技术支撑和科技人才队伍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这一意义下,“绿色技术”体系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包括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更包括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要密切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增产减污”。同时,要把清洁生产的着眼点从目前的单个企业延伸到工业园区,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加强循环经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针对不同企业、行业需求,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政策法律、标准、清洁生产技术等咨询服务,为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决策信息。建立清洁技术储备库,采用服务器至客户端开发相应的技术查询用户系统,实现数据存储、数据过滤、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等功能,建立多层次的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服务中介组织,连接企业和技术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生态适用性技术支持。
  (三)建设废物资源交换中心和再生处理基地
  培育和发展面向全国的可再生资源废物市场,建设区域性废物交换中心。废旧物质再生处理基地,集聚发展废旧轮胎、废旧塑料、废钢、废铜、废纸、废家电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吸引国外和民间资本参与工业废物削减、废物交换、废物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建立企业、产品、项目、政策和科技成果等与废物交换相关的数据库。
  第五章循环经济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不断地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局部向全省依次推进的过程。要在广泛宣传、深入调研、严格论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首先选取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资源消耗量较多、上下关联度较高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成效后,逐步推进,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结构。
  为确保“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如期完成,全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在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生态园区和循环型城市(社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全省确定3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其中工业企业20个、农业企业4个、服务业及建筑业企业6个)、10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其中4个工业园区、6个农业及服务业园区),11个试点社区、11个试点县,树立典型样板,引导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领域
  (一)产业功能
  全省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弱;农业市场主体弱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缺乏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整合优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干旱对农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对城市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生态平衡,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道路。循环型农业有以下功能:
  1.经济功能至农产品市场供求循环,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基本功能。只有具有生产性、经济型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农业必须利用其地域、市场优势,不断培育新品种,生产无污染、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保障城市农副产品的安全供应,同时,又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使农业劳动者获得比传统农业高于几倍乃至几十倍的经济报酬。
  2.生态功能至农业潜在的效能循环,这是循环型农业的潜在功能。循环型农业对城市来说是绿色的生态屏障。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形成优美的田园风景,成为人们旅游休闲、观光度假的好去处。因此,循环型农业能起到净化美化环境,提高环境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3.生态服务功能至农业外延的辐射循环,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外延功能。循环型农业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信息、现代市场等结合起来,产生高科技的种子种苗、农业装备、市场要素等,形成辐射周边地区和全国传统农业的一种势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农业的一种大循环经济
  (二)基本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全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规定的目的,从而在农业生产的活动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尤其要节约用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有效控制农业的面源污染,实现无害化生产。
  2.再利用原则。在农业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用于制造产品和包装产品的机具、容器能以初始形态被多次利用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用过就废弃,如塑料薄膜、果蔬周转箱、包装袋、小型农机具等。
  3.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功能后重新变成为可再利用资源,而不是变为不可恢复的垃圾。其中可分为原级再循环和次级再循环两种。原级再循环是利用废品生产同类型的新产品;次级再循环是利用废品资源化为其他产品的原料。主要有将农业秸秆等废弃物再生为建筑材料或纸张;将畜禽粪便加工为颗粒肥料,提高了这些废弃物的利用价值。
  (三)发展重点
  贯彻以循环经济理念,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农业综合生产体系。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循环经济“一轴四核三区”的功能分区,结合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优化沿轴平原腹地,东、西两翼山区、雁门关畜牧生态经济区等农业区域布局。
  至沿轴腹地平川:主要包括大运沿线的盆地平原地带。大力发展粮、棉、蔬菜等高产高效农业种植业和园艺、花卉等经济作物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有序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推广与精细农业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和投入品减量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强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动物加工废弃物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强农膜回收等综合利用体系建设。
  至山区丘陵立体农业区:包括东、西两翼的太行、吕梁山区,重点发展以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山地蔬菜等立体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建立以专用化、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优质化为特色的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农产品基地。加强品种选优和密植丰产,改造中低产田和更新果园;大力开展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业产品加工转化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保健、绿色、有机”功能型特色农产品形象,扩大国内市场消费规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至雁门关生态畜牧区:突出发展畜牧业,发展循环型畜禽规模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依托生态特征,发展胡麻、马铃薯、莜麦等农产品和加工业,发展优质、保健的绿色农产品。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抓好“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种草养畜,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水土保持治理和土地沙化的遂转。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恢复,提高生态保育能力。
  2.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向无害化方向发展。循环农业建设重要目标之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无害化,循环农业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按照无害化要求组织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无害化方向调整。
  积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实施化肥的减量与精量使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以高效无害化配方饲料降低“畜产公害”,以可降解农用薄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提高农用地膜回收率,推行秸秆还田。到2010年,合理施用农药的农田比例达到95%,降解型农地膜使用比例达到7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达到70%。
  3.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建立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小杂粮、干鲜果、马铃薯、蔬菜、长山药、畜产品、中药材、食用菌等8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4.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根据各功能区域农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优化平川、山区、畜牧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围绕8大优势农产品,建设一批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具有特色优势的红枣、核桃、长山药、大棚蔬菜、中药材、养牛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态种养基地,形成明显的产品和产业竞争优势。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推进标准化、集约化、无公害化生产,形成一批绿色农业产业综合开发园区,建成一批绿色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园区,着力提高生态农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5.建设城市型生态农业
  在城郊科学布局、合理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满足城市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和生活垃圾,在城市和农村间构建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和水资源梯级利用的网络,构筑起以城市为核心的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重点工程项目
  1.项目计划
  鼓励发展4个循环型农业企业、3个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
  2.建设内容
  建设循环型农业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循环型农业建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控与评估。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在晋中、晋南、晋东南盆地平原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重点流域和农业环境整治与修复。采取建立污染防治工程、造林绿化工程、污水净化工程、循环农业工程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并采取生物措施,加强对已污染农田和水体的修复。
  循环型种植业工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品控制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种植业按照循环农业模式发展。主要包括循环型园艺工程和循环型大田作物工程。
  循环型农产品加工工程。主要是农产品清洁化加工工程、规模化冷冻食品加工工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利用。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围绕建设生态农业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及农业多层次循环利用开发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0万亩、小杂粮基地130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800万亩。
  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林业行动,实现全省农业资源10年倍增计划。建设三北防护林、太行山和吕梁山绿化工程,营造水土保护,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和强化“天保工程”建设等生态林业工程。
  循环农业重点技术开发。主要是高效、低成本生物农药研发、秸秆综合利用适用技术研发、化肥增效技术研发、无害化投入品研发、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发等。
  二、循环型工业领域
  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区域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进行优化重组。发展以优势工业为主干的产业链,提高物质循环与减量化水平。用生态化和信息化指导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能源布局、能源结构和能流关系,逐步实现工业经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全面创建循环型工业经济体系。
  (一)结构调整
  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特色工业为重点,以“资源能源消耗低、效益高、污染小”为原则,以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培植一批、淘汰一批为手段,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工业结构战略调整。改造能源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但效益相对较好的工业企业,壮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企业,培植对生态工业园建设有关键补链作用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企业,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能源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的工业企业。
  1.集中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培植壮大主导产业
  实施集团带动战略,依托现有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配套协作关系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生产水平,培育和发展一批拥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吸引力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比例合理,结构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以此推动工业污染的治理,使其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抓住全省建设新型能源的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四大支柱产业,即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大力培育四新支柱产业,即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工业和旅游业。精心组织实施企业“三大方阵”战略,重点培育60户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0%。列入第一方阵的企业约6-8户,包括太原钢铁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等冶金、煤炭和电力企业。到2010年,第一方阵企业将形成较强的国内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年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至太钢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第二方阵的企业约20~25户,目标是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区域发展中具有主要带动作用,每户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在2010年将达到100亿元以上;第三方阵的企业约30-40户,每个企业的年销售收入5年内将达到50亿元。“十一五”期末,“三大方阵”企业的销售收入将实现8000亿元。为此,企业要全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上档。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按照有限目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等为重点发展领域,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具有发展优势的传统产业,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我省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以及建材等产业有较好的基础,要优先进行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打造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4.加速淘汰落后产业
  根据《山西省产业政策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关停、改造和取缔落后生产力、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的生产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后工艺和产品。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高耗能(耗电)、耗水最高限额(定额)、能效标准,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达不到能效标准的用电、用水产品。对违反国家法律与规定的企业,必须限期治理改造,改造后仍未达到要求或逾期不治理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坚决依法查处。
  (二)构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对有市场前景、具备一定产业集群基础的铸造业、锻造业、制品业、水泥业、泵阀制造业、钾盐化工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要运用清洁生产技术、节能工艺、自动化成套设备等来改造提升;通过发展精细化工、不锈钢制品新材料等后向原材料产业,扶持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前向产业,形成产业间物质、能源、信息循环的耦合共生体系。
  (三)推行清洁生产
  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重点在煤炭、炼焦、钢铁、燃煤电厂、煤焦油加工、化工、机械铸造等重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行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推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促使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再生能源,对常规能源实行清洁利用,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推行产品生态设计,从源头预防污染、减少资源消耗,构筑新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加强企业环境管理,鼓励企业进行ISO14001标准认证,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四)循环型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工业园区的生态化作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工业生产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1.优化整合工业园区
  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管理,加强土地资源控制,建立入园企业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控制要求,制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全省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加快城市工业企业向外围工业园区转移。按国家级、省级和县市行业三级定位,整合提升全省工业园区层次,避免盲目竞争和不合理的圈地行为。在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发展基础上,以配套互补,合作衔接为原则,突出特色产业和主导企业的发展,提升园区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合并或取消水平低、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的工业园区。
  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要推进产业集聚耦合,培育产业群体竞争强势,建设成为规模化系列名牌产品和企业的集聚区,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凝聚核心,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县市级工业园区要紧密结合地方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做好煤化工、冶金和装备等基础产业的配套服务,壮大发展新材料和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培植发展物资回收、物流配送和废物消纳等循环型产业。
  2.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
  选择基础条件好、具有一定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实施生态化改造。在园区内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企业清洁生产、资源最大化利用、有毒有害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抓手。经过生态化改造的工业园区,要提高后续入园企业生态门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清洁生产,依据工业生态原理设计启动生态园区建设。
  通过集群化发展、专业化分工,加强产业链建设,增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与共生性,实现园区内资源的梯次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产业共生系统。
  通过不断改善管理、改进设计、改造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业“三废”,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园区内的循环流程体系。
  (五)重点工程项目
  1.项目计划
  鼓励发展20个循环型生产工业企业,4个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2.项目内容
  节能工程开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及热能梯次利用技术;开发热电冷联供、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及干法熄焦技术;高炉煤气发电技术、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转炉煤气回收高炉、焦炉、水泥回转窑、玻璃熔窑余热回收发电工程等技术。
  节水工程推广干熄焦和干式除尘技术、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建设火力发电的浓浆成套输灰、干除灰、干除渣等示范工程;推广溴化锂冷却、直流水改循环水、污水回用、凝结水回用等技术。
  清洁生产工程试点企业全面通过的清洁生产审核,实施ISO14001认证,重点出口生产企业ISO14001认证。
  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在产煤区以及燃煤电厂集中地区建立洗煤中心,提高洗精煤在原煤使用量中的比例。选择在风力场和风速较大的地区建设风能发电工程。
  煤化工深加工工程开发苯及其下游产品;合成氨及其下游产品;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羟基合成丙醛及其相关产品;碳素材料、燃料电池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服务项目。研究开发煤基合成油技术和工业化装置。利用灰熔聚气、高灰劣质煤生产化肥项目。
  煤矸石利用工程煤矸石热电联产,开发煤矸石墙体材料,利用煤矸石开发生产高档建筑微晶玻璃、轻质陶粒。利用煤矸石改良土壤等。
  焦炉煤气利用工程延伸生产甲醇、合成氨等;鼓励工业用户使用焦炉煤气进行燃料技术路线改造,如焦炉煤气用于浮法玻璃窑、隧道窑、水泥回转窑、镁合金熔炼炉等。
  工业固体废物再生利用钢铁生产中回收炉渣、钢渣中的氧化铁;轧钢回收氧化皮(铁鳞);利用冶炼渣(钢渣、炉渣、锰渣)等开发新型墙体材料;电厂粉煤灰用于制备粉煤灰水泥和制造空心砖等建材产品。
  新型绿化材料和功能替代产品开发发展镁铝合金、恒磁材料、特种玻璃、碳纤维制品、复合材料制品等新材料产品;开发节水型工业设备、生活器具、滴灌设备和冷却设备;开发氟氯烃的代用品、生物可降解产品,回收废纸造制浆生产纸制品。
  三、循环型服务业
  服务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衡量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紧紧抓住全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以积极和开放的姿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服务业发展。
  循环型服务业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纽带,包括生态旅游、绿色物流、信息服务业以及环境服务业等。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等有效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其中重点发展有利于发挥温州比较优势的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促进第三产业的增长。
  发展九大循环型服务业。一方面巩固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旅游、社区服务业、房地产等五大传统优势服务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四大新兴服务产业,即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环境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允许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未禁入的服务行业和领域,鼓励外资和非公有制经济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全省服务业的发展。构筑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大运轴线“蓝带”和以吕梁山、太行山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绿翼”,使山西更好地融入服务业新发展。
  (一)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按照“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合理开发、有效运营、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旅游业进行配套改革,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甚至“发现之旅”的现代化旅游,开发旅游精品,构筑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根据风景旅游资源的容量,科学安排与控制旅游接待规模,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森林、山水、溪流等各类风景旅游资源,合理安排生态旅游网络和旅游线路。重点建设和完善以五台山、平遥古城为第一梯次,云岗石窟、恒山、芦芽山、晋祠、壶口瀑布(含洪洞大槐树)、关帝庙、鹳雀楼(含历山)为第二梯次的十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完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在全省星级饭店开展以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为核心内容的“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在主要景区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或电能驱动的生态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在各旅游区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开发与消费等活动。
  培育市场主体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旅游设施、策划能力、营销方式、人才配备和素质等方面加大力度,增强竞争力。完善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交通运输、酒店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
  塑造旅游形象重点宣传山西的总体旅游环境。增加旅游宣传促销的经费投入,编制高质量的旅游宣传册,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了解山西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快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借助高科技手段,建立旅游电脑资料库,为客户提供城市简介、旅游景点、线路、酒店、票务、旅行社、交通、餐饮、娱乐项目、天气、导游企业动态信息报价等相关旅游信息,强化旅游网站建设。
  (二)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
  推进综合生态物流园区的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生态物流企业。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加强指导,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完善运输管理制度,提高配送效率。加强生态物流标准建设,推进物流经营者物流运作的绿色化、包括绿色运输策略、保质保鲜技术、绿色包装等,采用减量化,可降解的绿色包装,实现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健全物流企业经营资格制度。依托区域交通区位优势,结合国家一、二类交通枢纽,突出建设太原、大同、运城、候马、晋城五大物流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物流的导向作用,着力发展煤炭、焦炭、钢材、煤化工、农副产品等专业物流基地。整合社会的仓储、运输、分装等资源,建设辐射周边省份的现代物流组织和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体系,并坚持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打破环保产业服务领域的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服务企业优化组合,并推动建立以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服务体系,提高环境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引导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合作,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山西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撑。
  (四)构筑现代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信息服务业务交叉和服务企业的发展,形成竞争开放的信息服务市场格局。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打造“数字山西”,构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多层次的信息平台,为社会提供大量精确的、可查询的信息,增强信息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替代功能,促进服务资源投入的减少和服务成本的降低。在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各个环节采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重组流程,整合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对环境污染的破坏强度。
  (五)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
  1.商贸流通业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商贸、餐饮业发展,推进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快农贸市场整治,推进生鲜超市建设,构筑绿色农产品流通网络。
  建成和完善有区域性影响、专业化经营大型批发市场。完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内的自律作用和沟通政府与企业桥梁作用。
  2.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应进一步向生产和环保领域渗透,建立起多层次的保险体系,壮大服务功能,增强金融服务业的辐射集散能力和效益,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具有高效服务功能、防范和处理金融风险能力的金融保险体系。
  3.社区服务业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加快社区服务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积极引导高层次合理消费,促进大众文化、全民健身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发展城市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车辆看管,逐步实现社区化、规范化、产业化。加强社区服务业设施和网点建设,在中心城市居民密集区,建立社区服务公司。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快实现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
  (六)重点工程项目
  1.项目计划
  重点支持6个循环型服务业企业,3个高新技术及生态物流园区。
  2.项目内容
  绿色CBD示范工程建设区域性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会展及办公为一体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绿色饭店”创建工程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在全省星级饭店开展以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为核心内容的“绿色饭店”创建。
  生态旅游建设实施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太行山大峡谷、运城盐湖等生态旅游景区。
  四、循环型社会
  (一)构筑资源循环型城市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循环型城市建设规划,完善循环型城市建设的组织体系与管理体制。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城市能源体系、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垃圾和废旧物资回收处理的静脉产业。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生态居住区。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度。
  (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通过创建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渗透到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结合起来,完善各种创建指标体系,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建设。
  (三)建设循环型社区
  建设节约型小区。住宅小区的设计以及建材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居民住宅全部符合节能建筑新标准。建立小区的中水回用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
  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住宅区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楼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应尽可能采用自然光,或采用太阳能照明,减少电力照明。农村绿色社区建设,要尽量避免焚烧秸秆,采用腐烂还田、作饲料、制沼气、制作纤维板等方式的资源化利用。有机垃圾采用喂养牲畜、集中腐烂作为有机肥、自然净化等方式实现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废织物、废塑料、废金属、废橡胶等进行集中回收利用。创造条件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或集中处理,对人畜粪便加以处理,作为农家肥或进入沼气池。
  (四)建立农村三级循环体系
  建立农村区域内部循环体系。按照生态学规律,构建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人畜粪便的集中利用和有效还田,秸秆的集中利用和还田,乡镇企业污水的无害化排放,化肥、农药、农膜的减量化使用,生产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
  建立中心镇循环体系。以城镇为中心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具有城镇特色的生态系统,使农村生产生活中垃圾、污水与乡镇企业污染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建立城市、镇(区)、农村的总体循环体系。应充分考虑城市、镇(区)、农村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农产品尽可能经过初级加工处理,产生的垃圾就地还田。城市的人粪尿作为肥料进入农村的作物种植。农村产生的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的总体规划。
  (五)重点工程项目
  1.项目计划
  选择11个社区、11个县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原则上每市(地级市)推荐一个县(含县级市)和一个社区,通过建设循环型社会试点,探索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模式,推动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2.项目内容
  生态教育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教育地和绿色学校建设,标志性重点文化基础设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产业建设。
  “三绿工程”建设建设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和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菜篮子”产品流通网络。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创建10-20%的地级市和县级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工程。新建和搬迁垃圾处理场,新建、改造集中焚烧设施和安全填埋场。
  第六章发展循环经济保障措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更新观念,综合现有政策、体制、法制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一、组织保障
  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组负责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协同处理工作。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范围,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形成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联合推动的工作机制。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制订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各地政府负责协调、管理本行政区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总结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生态园区和社区循环经济模式,完善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树立先进典型,为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有关部门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研究制定资源利用率、资源回收率、废弃物最终处置率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二、法制保障
  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省情,制定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修订和完善资源节约的相关法规,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切实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强化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扩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在一般行业倡导企业自愿审核,在污染物超标排放、使用或排放毒害物质的行业,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产品实行认定制度。经认定的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的产品,依法享受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在我省重点行业中对单位能耗低、水耗低、原材料消耗少、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在供电、供水、资源整合、矿产资源补偿费交纳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建立地方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出口和销售;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加强和完善能源、水资源以及节能、节水统计工作。成立节能监督监测机构,建立一批专业性的节能服务机构,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节能监测监察工作。
  制定大宗废旧物资回收处理收费制度,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分类实行阶梯水价,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调整电力价格,扩大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执行范围,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差别电价。改革供热体制和供热价格,逐步建立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共同构成的热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热价和煤热电联动政策。
  对污染治理、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公用性事业,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依法减税、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保证从事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资金保障
  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省财政和省各部门的各类专项资金要向发展循环经济倾斜,优先支持列入循环经济规划的重大项目。各级财政也要切出一块资金作为工作经费推进循环经济工作。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贷款支持,同时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积极利用世行、亚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贷款或赠款,鼓励外资投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污染防治、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搭建融资平台。
  四、考核保障
  国家正在推进建立“绿色GDP”统计核算体系,并将其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我省要尽快将绿色GDP内容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由组织部、发展改革委、统计等部门制定万元GDP水耗、能耗和排污量为内容的绿色GDP评价考核指标。以此为基础,改革现行的以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地方发展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从决策层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山西省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建立科学严格的干部政绩考评体系。
  五、服务保障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率,人人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实践。树立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逐步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
  在大、中、小学校开展国情及省情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将有关知识编入教材,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普及到孩子们身上。依托大专院校、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组织,将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建设途径和相关技术编成教材,针对政府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员工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工作。
  省、市、县电视台和报刊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舆论监督栏,随时报道全省各地、各个行业、试点与重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提高服务能力
  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核心企业、产业链结、环境工程、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资源替代构成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鼓励产、学、研横向联合,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机构在循环经济、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环境管理制度,实现经济国际化、产业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25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