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1-31 生效日期: 2007-01-31
发布部门: 济南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济政字[2007]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
二OO七年一月三十一日

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

  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以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济发〔2006〕9号)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导向,明确创新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市以科技创新工作为主线,着重培养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创新已经深入到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初步发挥起支撑和引领作用,为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05年底,济南市累计申请专利2841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4416件;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4897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033件。2001-2005全市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97项,项目完成率达96%以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0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52项,其中90%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中国名牌7个,山东名牌76个,济南名牌188个;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66个。
  创新资源日益丰富。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成企业技术中心94,其中省级以上37家;工程技术中心21家,其中省级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约2.3万人。全市共有大专院校59所,科研机构(所)123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1.89万人,科技活动人员48486人,两院院士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9人,市级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81人,为产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园区对高新技术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创新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拥有省级以上创业服务中心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各类科技中介机构300余家,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迈出新步伐。
  创新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强了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从确立政策导向、加强公共服务、优化环境入手,先后出台或修订了《济南市科技进步条例》、《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初步建立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银行、创业投资、产权交易等为依托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学研合作网和自主创新成果交易平台。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6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700家,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截至2005年底,近1000家企业与大学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中试基地15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
  创新作用初步凸现。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围绕“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产业进一步集聚,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农业通过实施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阳光工程等科技福民工程,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16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截至2005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625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86家,高新技术产品702个。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76亿元,年均递增39.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发展环境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以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为标志,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以创新为根本特征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既是迅速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发展水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挑战期。
  (一)发展趋势。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创新将一直是发展的核心、竞争的焦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创新能力,国际竞争的战线已经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乃至基础研究阶段,区域和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轻视或者放弃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必将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落伍,拉大与先进城市的发展差距。
  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承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委、省政府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升到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在全国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济南作为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科技资源丰富,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充分发挥济南的科教优势,不断探索自主创新之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实现济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创新型省份的建设。
  新技术的发展为我市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新趋势,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成为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动力。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在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领域、新材料技术领域以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正酝酿新的突破,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制约因素。
  目前,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明专利比例偏少。近年来专利申请的数量在逐步上升,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份额及在本省三种专利中所占的比例却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二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经费投入近年来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研发(R&D)经费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三是服务滞后。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设施落后,无法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足够的服务和条件;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成熟,专业化程度较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专利保护成本较高。四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济南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已经具备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但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传统产业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全民科技素质,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之前,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后劲足、城市功能完善、社会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的创新型区域中心城市,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创新为经济发展直接服务的战略取向,把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辐射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以市场为主导,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机制。
  ――坚持以人才为本,提升全民创新素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到我市创业,优化人才结构。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做好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突出“市场主导、政府推进”,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
  ――坚持构建创新体系,形成区域创新特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创新工作的核心位置,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集中创新力量在应用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构建以应用开发为主干的创新平台。注重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并举,在引进中创新,把自主创新建立在扩大开放的基础之上。
  ――坚持政府管理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以服务于创新为工作取向,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铸造诚信济南,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推进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增强创新的发展后劲。
  二、主要目标
  (一)2010年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与科技工程,加快培植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起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0件,发明专利申请达申请总量的30%,向国外申请专利数量大幅度提高。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5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2%以上,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5%。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20%以上。高新区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位。
  ――名牌战略成效显著。培育国际知名品牌2个,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5个,打造一批山东名牌产品。争取认定一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初步形成名牌产品发展的梯次框架。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万元GDP耗水下降到65立方米以下,年煤炭消耗控制在2700万吨以内,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面转化。
  ――科技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50%,科技活动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70%,各级财政“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十一五”末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科技投入效率明显提高。――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以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运转高效的创新体系。
  (二)2020年总体目标。
  在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再经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在2020年之前,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自主创新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创新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
  ――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逐渐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突破。――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创新文化真正融为城市精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合力已经形成。――社会和谐、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市步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三章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以市场配置为主导,以政府扶持为手段,以增加企业品牌的数量和提升品牌质量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继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应用创新成果,重点发展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推进“两个中心”建设,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
  积极支持有行业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建立高层次的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结合济南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在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按照集成创新、集中优势资源的原则,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提升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水平,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以及加大投入等措施,增强工程化、产业化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水平。“十一五”期间争取有一家纳入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实现零的突破。以行业协会为主,政府部门推动,建立若干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品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开展“以济南品牌塑造品牌济南”活动,营造创名牌的社会氛围,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一批新的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领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构建上中下梯次发展、大中小有机组合的品牌体系。做强第一梯队,以重汽、浪潮、力诺、佳宝等驰名商标为主体,扶持企业深化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发展国际品牌;做大第二梯队,以九阳家电、济钢钢铁、齐鲁化纤,济柴、轻骑、正大福瑞达等知名商标为主体,引导企业以建立行业领先优势为目标,扩大产品生产能力,争创中国品牌,壮大品牌中坚力量;培育第三梯队,以培育品牌为目标,鼓励三龙电器、华诚九羚、天辰散热器等企业做好相关品牌的策划,打好品牌升级的基础。
  拓展品牌领域。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以章丘大葱、黄河大米、平阴玫瑰等产品为主,加快产品产业化开发,实施品牌战略,争创省名牌产品。盘活品牌资源,推行品牌营销。对“老字号”、“老品牌”进行梳理归类,分步骤、有选择的引入资金,恢复生产,提升老品牌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赋予相应的新内涵。
  三、提高新产品研发水平,促进企业创新持续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以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的全部环节,引导和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设立专利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
  推进专利试点、示范工程。密切跟踪数控机床及重型锻压设备、新材料技术、计算机软件、医药化工、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50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专利试点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究开发、合作入股、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加速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拓展融资渠道,以政府专项资金为引导,引入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投资等技术投融资机制,对符合全市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专利技术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发挥国家专利技术济南展示交易中心、网上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的作用,完善专利技术实施转化平台,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
  四、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完善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的配套制度。优先安排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土地资源,优先考虑自主创新型企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建立政府采购购买国外货物和服务的审核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本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优先购买本市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对于本市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采购。

  第四章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实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有色冶金、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医药等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素质和水平。着力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在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产业、先进制造产业、能源与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建设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吸纳力强的产业化基地,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增强支柱产业发展的实力。
  做大做强软件产业。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把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增强济南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不断拓宽软件应用领域,积极推广应用软件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发挥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作用。到2010年,力争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软件服务出口外包5亿美元,从业人员6万人,规模以上软件企业500家,过亿元企业30家过10亿元企业5家。力争打造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济南软件产业整体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位居前列。
  发挥科技园区的创新功能。以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CII??IC)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世界级的软件、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装备等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创新、产业、辐射、环境”四大高地,力争把(CIIIC)建成亚洲最大的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创业基地。逐步形成以齐鲁软件园为依托的研发创新区,以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和历下软件园为核心的软件应用推广区,以齐鲁软件学院和东、西部大学城为基础的软件人才教育培训区的软件产业发展大格局。加快济南高新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槐荫工业园等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成为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增长极。
  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与技术创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公众服务和教育、医疗与公益性服务的信息化进程。加快先进的交通信息通讯、网络、自动控制、交通工程等技术研究,构建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为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特色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各类现代咨询、中介服务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效益,提高社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整合城市各类信息资源,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开发地理信息、专业应用、便民服务等一系列应用工程,形成整个城市运营管理与服务功能的信息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使城市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增效农业为目标,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生物技术培育良种、农业信息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度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村建设,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综合利用。继续做好科技培训、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8%以上。

  第五章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按照“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节约。加强对钢铁、煤炭、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以国家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省政府确定的“百项资源节约技术”为主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水平。交通运输要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和专业运输车辆,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发展以道路交通为主,轨道交通为辅,私人机动交通为补充,合理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城市交通模式。鼓励应用高效节能家用电器、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加快太阳能与建筑物一体化进程。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
  用水节约。进一步强化城市计划用水,大力推广节水保泉、水体控制和治理技术,推进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化。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积极采用一水多用、少用水或不用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以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炼油干气、化肥吹风气等可燃排空气体利用为重点,推广可燃排空气体回收发电。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和冶炼废渣利用为重点,发展利废新型建材、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水泥,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垃圾发电、生产有机肥等,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实施秸秆和粪便还田的农田保育示范工程。
  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城市污水治理成套设备、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秸秆气化成套设备、废塑料综合利用设备等环保设备制造,搞好环保工程及技术开发服务和资源综合利用。以省确定的重点支持企业为依托,形成5―10家大型环保产业集团,基本形成我市环保产业的主导产品、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努力提高环保设备(产品)的技术水平,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确立我市环保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第六章 突出区域特色构建创新体系

  以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形成以知识创新系统为骨干,以技术创新系统为核心,以创新服务系统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发挥原始创新优势,加快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中央、省驻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优势和人才培育优势,促进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充分借助省政府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与北大、清华、山大、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学科学院等院校的合作,重点面向针对我市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形成一批一流的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加快大学城建设,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使之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创新人才积聚地和高技术研发基地。
  培育壮大一批服务于创新的科研机构。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整合科研资源,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充分把握国家(部)、省属科研机构转制机遇,强化支持服务,吸引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省、市重点实验室,高起点引进3―5家国内顶尖的权威科研机构或一流的国际研发机构。以项目、科技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多种形式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及民间人士创办科技类非企业研究开发机构。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有效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面向我市发展需要,开展以应用开发为主的科技研究,按照济南主导产业人才需求调整设置专业学科。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联盟,消化吸收再创新重大技术项目,搭建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转化渠道。加强市内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共享合作研发,组建开放型或实体型的创新研究机构和联合开发机构,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进行高层学术交流,开展原始创新以及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
  二、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线,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为指导,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六大产业集群的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选择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加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重点开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等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鼓励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健全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以及专家库系统,为企业提供技术援助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科技企业。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税收优惠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鼓励中小企业型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在税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型科技企业给予同等待遇;限制在重点产业领域重复引进技术和装备,限制产业关联度小、能耗高、污染大,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弱的项目发展。
  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承认和保护创新者的技术创新产权,补助和奖励专利发明人,兑现职务发明专利发明人、设计人的奖酬;允许创新人员凭借其创新产权在企业占有股份,分得利润;允许创新者收益高于企业员工平均收入水平;通过补贴、奖金以及工资福利等多种措施实现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切实保障创新人员成为创新的主要收益者,形成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三、以创新中介机构为主体,完善社会化、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
  构建政府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建设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科技信息所、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为载体,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整合与建设。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项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服务系统、专利技术交易系统和知识产权专家咨询系统。
  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提升创业服务中心服务支撑功能,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的新突破。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各类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发展。
  搭建市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绿色通道”,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共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县(市)区,立足自身优势,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核心技术,联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以特色园区和留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在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现代农业、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组建重点实验室。加强中乌高科技合作园的建设,使其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第七章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人才汇聚的优势,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把济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创新人才高地。
  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创新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着力实施党政干部、企业家、泉城学者、高级技师、农业技术员等五大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五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着力培养一支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不断完善企业家成长环境,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家人才。
  引进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在科研创新领域,重点支持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负责人、长江学者和泰山学者、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主持人、博士生导师等领军人物,以及具有才干的留学人员和原创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在重点行业、重点学科和重点技术领域,积极引进一批能够创办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采取产业聚才、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才和核心人才带动引才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学术技术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全市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占据人才制高点。
  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加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建设,加大培养造就人才的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授予荣誉给予重奖,解决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保险、住房、户口和子女就学安置等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要努力营造鼓励优秀人才干事业、帮助优秀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构筑多层次的全民科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教育的早期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普及先进的教育理论,创造和推广优秀的教育改革经验和成果,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整体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思维,在学生中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创造、破除迷信、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的良好风气。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等,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使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

  第八章 强化管理创新营造发展环境

  加快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建设具有济南特色的创新型城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使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政府决策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使政府的管理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建立完善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各县(市)区及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各具特色的政策体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守信的社会环境,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发展。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建设完善市科技馆、县区综合性科技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站、社区和乡镇科普文化活动室三级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普信息库,组织协调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与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把传播科学知识与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特色优秀科普节目、科普网站和科普期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普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事业。
  建造现代化城市生活环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医疗卫生、人口与健康、公共事业安全、城市规划、综合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以争创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目标,为建设“平安济南”、构筑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以全面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为目标,构建起新型的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和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营造明亮优美的居住环境,逐步实现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新型社会生活方式。

  第九章 保障规划落实 强化实施措施

  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力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由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组织实施,下设办公室做为常设机构,负责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各县(市)区及责任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本部门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抓好实施落实。
  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列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任期目标,进行目标任务的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将创新绩效作为各县(市)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监督,使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
  加快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十一五”期间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强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投资领域,逐步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政策手段,降低科技投入风险,激励企业、个人和科技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增加投入,提高投资回报率。加强与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宏观管理。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1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