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照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2-27 生效日期: 2006-12-27
发布部门: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日政办发[2006]8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高等院校,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各单位:
  《日照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日照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关于实施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行动计划的建议》,市政府确定,自2007年起组织实施日照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成全市海洋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借助和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水产养殖研究所的科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海洋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围绕事关山东南部海域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集中人力、财力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进区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海域环境保护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为推动全市海洋经济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海上日照”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从2007起5年内,根据我市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启动和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海洋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一批科技成果,支撑和带动全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起技术先进、生态优良、资源丰富、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海洋科技示范区,并为其他海域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技术目标。通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逐步形成具有山东南部海域特点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苗种繁育、海洋生物生态健康养殖、海洋生物产品精深加工、海洋仿生食品开发、海藻化工和海洋活性物质提取等技术体系,取得科技成果20项以上,获国家专利20件以上。
  (二)生态目标。海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建成1-2个入海河口湿地保护区,使海岸带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保持示范区的生态平衡。坚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实施高效、健康的生态养殖模式,减少重大养殖病害的发生,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控制海水污染,实现示范区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
  (三)经济目标。通过技术研发、集成和产业化,培育3-5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海洋特色产业,培育10个以上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企业,示范区内海洋经济年增长率达到20-30%,沿海渔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1500元,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社会目标。通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加快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延长海洋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当地就业,同时逐步形成优良苗种和海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海洋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1.海水养殖优良抗逆品种发掘选育与苗种健康培育技术。坚持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选育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海水养殖刺参、龙须菜、鲍、贻贝、鲆鲽类等优质抗逆品种培育和健康苗种繁育技术。筛选3-5个新品种,进行健康苗种规模化生产,为搞好增殖、养殖奠定苗种基础。
  2.海水规模化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推广贝、藻、参、鱼生态养殖与机械化收获、加工技术和海产品养殖、深加工清洁生产技术。探索重要养殖生物的健康养殖方式,重点实施生态化、工程化的浅海养殖模式,实现贻贝、刺参、龙须菜等产量稳步增长,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卫生标准,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3.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海产品保鲜、保活技术和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发3-5种高附加值海洋生物制品,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4.近海珍稀生物资源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关键种资源的生物生产过程和衰退机制,研究污染胁迫条件下近海生物资源修复的生态调控原理,筛选并合理配置重要经济生物关键修复种,整合其生态功能,形成重要海域生物资源保护修复技术。重点加强对西施舌、大竹蛏、文昌鱼、金乌贼等地方名优品种保护技术的研究,对其栖息环境、物种繁育等进行系统研究,建立相应的保护技术体系,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我市的优势海洋生物资源。
  5.海水养殖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大力推进海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以海水养殖过程有机废弃物(废泥和废碴)为基质,通过光合细菌或厌氧细菌制备高效清洁的能源――氢气或者甲烷气体,同时对废弃有机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海水养殖清洁化和废弃物的能源化。
  6.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累积规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复合污染陆域向海域延伸发展的规律,揭示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积累规律、通量及其环境效应;建立复合污染物海上输运模型和关键种种群动力学模型,评估海州湾环境容量,为生物资源的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7.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海岸带国土保护、港口布局及沿海防护林带建设、植被恢复技术,防止无序、高强度甚至掠夺性利用。
  8.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主要场所。大力发展大竹蛏、西施舌等资源种质保护区,建设近海人工渔礁区、人工增养殖区,切实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加强海洋科技载体和平台建设。
  1.建立4个海洋技术研发机构。一是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市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建立海水养殖研发机构;二是以日照美佳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海洋食品加工研发机构;三是以阿掖山食品公司为依托,建立海洋仿生食品研发机构;四是以洁晶集团技术中心(省海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建立海藻生物提取技术研发机构。依托以上4个研发机构,研究开发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引进繁育海水养殖新品种,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列海洋食品和海洋化工产品及海洋药物产品。
  2.建立7个海洋成果产业化基地。 一是以市水产研究所、市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照顺连水产育苗有限公司、日照海福水产育苗研究所、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等单位为重点,建立水产苗种繁育科技示范基地;二是以日照美佳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石臼、海州湾等海域为重点,建立大型深水网箱养鱼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三是以市水产研究所、日照万宝水产有限公司、日照顺连水产有限公司、日照海福水产育苗场、岚山黄海水产养殖公司等为重点,建立海水增养殖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四是以美佳食品、荣信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建立水产品精深加工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五是以昌华食品、阿掖山集团等企业为龙头,以岚山区为重点,建立仿生食品加工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六是以洁晶集团为龙头,建立海洋化工和海洋生物提取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七是以市水产研究所、市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等单位为依托,建立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通过以上7个基地的建设,承接国内外海洋科研机构、大学的技术转移,进行成果规模化转化。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
  从明年开始,实施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在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设立海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大科研攻关、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引进高科技人才、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等。
  (二)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组织和管理机制。
  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实行专家咨询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市海洋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的作用,对市重大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的启动项目进行咨询论证,使该计划的实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优化配置市内外的海洋科技资源,以我市海洋科技企业为主体,借助驻青岛的大学、科研机构的海洋科技资源,组成联合团队,承担海洋科技项目。
  (三)市政府成立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领导小组。
  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科技局、财政局、发改委、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由市科技、财政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要研究制定具体的项目管理办法,确保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地顺利实施。
  (四)加强部门协同,推动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海域环境保护科技示范区的顺利建设。
  市科技、财政、发改、海洋与渔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要围绕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海域环境保护科技示范区的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荐和申报国家、省级各类海洋科技重点计划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要加强海洋执法工作,切实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推动我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4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