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无锡市“十一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7-05 生效日期: 2007-07-05
发布部门: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锡政办发[2007]135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无锡市“十一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七月五日

无锡市“十一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规划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等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为全面增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开展应急救助气象保障,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无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无锡气象灾害简述
  无锡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冷暖空气交汇,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台风、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大风、雪害、雾、高温、冻害等。
  1.暴雨洪涝
  暴雨是危害无锡的重大气象灾害之一,我市年暴雨日数2.7天,最多的达6天。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梅雨期是暴雨多发时期,也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期。如1991年无锡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梅雨量达801毫米, 7月16日太湖最高水位达4.79米,超过1954年太湖最高水位(4.65米),因洪涝全市死伤人数126人(其中死亡20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34.19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
  2.台风
  影响无锡的台风平均每年1.63个,最多年份4个。台风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暴雨、大风。如2005年9号台风“麦莎”,我市普遍出现了8级以上大风和暴雨到大暴雨天气,15个自动气象站中有2个站出现11级大风,突破了历史最高记录,有9个站出现100毫米以上的降水,其中羊尖站过程雨量达到192.8毫米。虽然对“麦莎”台风的气象预报服务非常成功到位,防御措施也提早落实,但仍造成了明显损失,全市死亡3人,受伤5人,倒塌房屋913间,损坏房屋1560间,3688户城乡居民家中受淹,农作物受灾8134公顷,绝收面积2065公顷,受灾人口204949人,成灾人口23844人,转移10597人,直接经济损失1.98亿元。
  3.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指冰雹、龙卷、雷暴大风、飑线、下击暴流、短时强降水等对流强烈发展的天气现象,它们常相伴发生,其中冰雹、雷暴大风、飑线、短时强降水等是无锡地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无锡市年平均强对流天气过程约26.7天(雷暴日数)。1996年9月12日下午3时45分,江阴市南闸、要塞等地出现龙卷和冰雹,持续时间20多分钟,房屋受损,树木折断,50多家企业受灾。其中遭受龙卷风袭击的南闸砖瓦厂4人死亡,6人受伤。2005年4月至7月我市共发生20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共死亡7人,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
  4.高温
  全市年平均高温天数为10天,最多的2003年高温日数达32天。高温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用水、用电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造成供需矛盾严重。持续性高温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1988年7月4日起连续18天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之最,全市医院收治中暑病人800余人,死亡达70余人。2003年夏季我市高温最为明显,创出4项历史新记录:高温总天数32天,8月1日的最高气温40.1℃,7月29日的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分别为34.9℃和31.8℃;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无锡供电、供水负荷连创新高;高温天热,心情烦躁,中暑、车祸病人猛增,供电线路故障增多。
  5.连阴雨
  连阴雨是我市常见的一种严重气象灾害,对工业、农业、交通、仓储等行业十分不利。长时间地维持阴雨天气,不仅使农作物因水分过剩形成涝灾或湿害,同时光照不足使农作物减产。2002年的4月15日至5月15日无锡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连阴雨天气,雨日24天,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籽粒不饱满,千粒重大幅度下降,并出现早衰枯死现象,当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由于持续月余的阴雨低温天气,医院病人也明显增多,部分供电线路发生故障,部分居民家中进水。因降雨路面湿滑,引发各类交通事故60多起。
  6.干旱
  干旱是我市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有发生,一年中的任何时段都会出现,只是影响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其中宜兴地区最为严重。1994年6月底出梅后到8月中旬持续高温少雨,出现严重高温伏旱,全市受旱面积9.75万公顷,其中重旱1.8万公顷,多条航道出现断航,部分乡镇企业被迫停产,宜兴太华山区人畜饮水发生困难。2005年3月29日以后,天气持续晴好,气温明显上升,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很高,同时又是清明上坟期间,4月1日—6日,江阴、滨湖等地先后发生山林火灾与火警14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中江阴云亭定山周围山林大火过火面积92公顷,焚毁面积53公顷。
  7.寒潮
  无锡平均每年出现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3.1次,最多的年份达7次。寒潮除了造成剧烈的降温以外,还会带来霜冻、大风、暴雪、冻雨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在隆冬季节遭受寒潮侵袭时,不但会造成大范围的暴雪,还会引起河港封冻,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会出现灾害严重的冻雨天气,尤其春季和秋季强寒潮影响较大。例如1998年3月18~20日的强寒潮天气过程,气温骤降,同时还伴有雨雪以及雷暴、冰雹等剧烈天气。寒潮天气造成江阴多处房屋被大雪压塌,造成3人死亡、40多人受伤住院的灾难事故,无锡市区也有50多人摔倒骨折。夏熟作物普遍受冻,144万亩三麦约损失1亿元,早春茶产量减产30%左右。
  8.大雾
  大雾是较为常见的危害交通安全的灾害性天气,它具有出现几率高、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我市平均每年出现大雾34天。当大雾弥漫时,常使飞机起降受阻、高速公路关闭、长江停航、轮渡停开,极易发生交通航运事故。2001年1月18日晚20时左右,因大雾在阳山镇大桥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桑塔纳轿车从桥堍冲入河中,4人当场死亡,1人失踪,1人受伤。1999年11月本市共出现6天大雾天气,其中22-24日的大雾造成市区交通事故10余起,江阴长江大桥上14辆汽车在北引桥追尾相撞,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2人轻伤。
  9.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闪电落地后容易破坏地面目标,使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闪电也可引起森林火灾,击毁建筑物,造成仓库、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动化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雷电产生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无锡地区属多雷暴地区,雷击灾害在无锡地区频繁发生且危害极大,无锡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死亡5~6人,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如2003年7月30日,无锡宏达机械厂因雷电感应引发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2005年6月28日下午锡山区和滨湖区遭雷雨大风袭击,导致1死6伤,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7月9日下午出现的雷暴天气,滨湖区华庄镇华新村、太湖镇葛埭村各有1名妇女在田间拔草时遭雷击身亡。2006年4月21日羊尖新大陆车身厂因感应雷击引发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元。
  (二)无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能力现状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十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警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实现了温度、气压、雨量、湿度、风向、风速的自动观测,建立了13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其平均间距在18公里左右,初步形成自动气象监测网。更新了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能够接收处理风云系列静止卫星云图。安装了713天气雷达,提高了监测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引进了“神威新世纪—16P”集群计算机系统,运行于其上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全市气象部门省—市—县(市)三级2M气象资料传输宽带网,进行了气象业务网络的建设,能够得到更多、更及时的各种气象资料,进行应用分析与服务。气象信息发布传播除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外,发展了气象信息语音服务电话、气象短信、气象网站等发布方式与手段。
  2.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气象灾害防御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密切的有农业、林业、养殖业、水利、建筑、交通运输、供电、公用事业、旅游、仓储、商业等。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目前主要有防汛防旱系统、护林防火系统等和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
  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尚不能适应无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先导区、示范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气象监测手段单一,监测项目停留在常规要素上,不适应建设生态无锡、发展生态经济、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需要。
  ——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服务能力较薄弱,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气象信息网络通信能力不能满足气象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网络安全投资不足,气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
  ——计算机运算能力不足以满足多模式中尺度数值预报计算,气象信息存储量较小,不能满足海量气象数据的存储。
  ——突发事件处置的气象服务能力不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现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及灾害评估能力欠缺。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面对突发的狂风暴雨、冰雹、雷电灾害等,还缺乏警戒性的防御能力,基本处于“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
  ——气象信息发布传播仍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覆盖面不足,气象台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通过人工送达当地电视台,费时费力,不适应气象灾害突发性强、防御时间短的要求。
  ——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防御能力不足,人员遭雷击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全民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较为薄弱,应急防范措施不到位。
  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市政府的领导和统一组织下,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以监测预防为主要手段,以保证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社会安定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防灾减灾、建设和谐宜人新无锡中的作用,促进无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一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气象预测预报能力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三)主要目标
  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中国气象事业建设要求和无锡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的需求,建设面向气象灾害防御的气象服务体系。总的发展目标是: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建立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成综合气象服务系统,以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建成高度共享的大容量的数据存储系统及相应的灾难备份系统,实现对各种观测资料的快速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产品分发,建成防雷减灾服务系统。主要目标如下:
  1.建立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平台
  建立集地面观测、雷达与卫星遥测等为一体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平台,获取天气监测、预报及研究所需要的气象要素和气候观测、预测和评估所需要的有关气候系统的要素。所获取的观测数据应组成统一数据库,为防御气象灾害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并为科学、生产等社会方方面面所共享。
  2.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利用气象部门丰富、集中和比较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着力提高数字化、标准化、实用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水平,并与有关部门合作,建成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起到气候系统信息汇总和分发中心的作用,为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服务。
  3.建立“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1)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体系。在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等系统支持下,建设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建成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预报业务,达到反应迅速、定位准确、警报及时、灾害信息发布迅捷的先进水平,构建“无缝隙”预警、预报系统。
  (2)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为核心,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管理规范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减轻或防止气象灾害的损失与破坏,开发利用气候与环境资源、水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支持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保障系统的建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快捷、透明、连续、丰富的气象服务,开展涵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服务的公共气象服务。对农业、水利、建设、交通、供电等领域提供专项气象服务工作。
  4.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构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加强气象与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和电信等部门的合作,建设集短信发送、电话呼出、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互联网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准确、全方位地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5.加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预防,建设防雷减灾服务系统
  以“维护规范、发展技术、深化实践、完善理论”为实施防雷技术的基本方针,以“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为根治雷击灾害的基本原则,加强雷电灾害监测与预防,组建闪电定位系统,进行雷电监测,并纳入全省网络,结合探空、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观测手段,获取全面的雷电监测资料,开发雷电资料综合应用技术平台,建设无锡市雷电防护预警、预报系统。加快建设防雷服务公共系统,为系统性的雷电监测和防护研究提供全新的平台,为防雷技术资源的共享、咨询、雷击灾害的上报提供方便的渠道。对灾害事故的鉴定和处理做出快速反应。
  6.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和气象科普馆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的作用,通过各种信息载体和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气象灾害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与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联系与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和应急预案,共同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全社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建设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气象灾害的能力
  在国家和省现代气象观测系统统一布局的基础上,根据无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针对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重点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实现对重大气象灾害发生的前兆、过程、落区、程度的全程、定量监测。瞄准新世纪大气探测的国际先进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探测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站点间距在10公里左右、布局合理的包括自动气象站、生态气候监测站等在内的地面气象观测网,和雷达、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移动气象台等组成我市的现代气象探测体系,实现对天气气候系统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全天候、长期持续稳定的监测。
  (二)建设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水平
  进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以提高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着力提高灾害性和突发性天气预警水平,提高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水平,努力实现对气象灾害的精细、准确和及时预报;加强对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预测技术的研究,明显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为各级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建议。重点进行天气预报应用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率;研究开发“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进行“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 的本地化应用开发研究,融合各类观测资料,制作预报时效内的气象要素精细预报产品,推进精细化预报工作,拓展公共气象服务时空领域;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全方位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快速有效地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三)建设气象信息高速网络与存储备份系统,保证气象信息安全与快速传输发布
  适应未来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已经建成的2M市—省、市—县主干网的基础上,增加带宽,建立市—省、市—县高速主干网,对气象业务网络进行改造,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建立起立体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加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实现基本气象信息的共享。升级自动气象站资料采集传输方式,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建设远程无线通信网络,实现现场办公。
  (四)建设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程,减轻雷电危害与损失
  在“十一五”期间,无锡气象部门将重点建设“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程”,组建闪电定位系统,进行雷电监测,开发雷电资料综合应用技术平台,建设“无锡市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建设“防雷减灾服务系统”,为系统性的雷电监测和防护研究提供全新的平台,同时大力宣传防雷减灾的有关法律规章和科普知识,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防雷减灾意识,推进无锡防雷减灾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1.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1)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系统。以气象、农林、水利等部门的监测网络体系为主体,采用地面观测、卫星遥感信息,研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与控制技术,建立主要农作物产量动态预测预报业务系统,加大对广大农户防灾减灾技术的宣传力度和强化服务。开展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技术的研究,提高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水平。在市护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与协调下,预防林火发生与快速扑灭森林火灾,保护生态环境。
  (2)城市气象灾害防御
  提高城市气象监测密度,进行城市生态站的建设,进行城市热岛效应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城市气象监测、雷达、卫星等探测资料,应用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开展城市气象要素极端值及其持续时间的临近、短期和中期预报,提高对台风、暴雨、大风、高温、浓雾、大雪等城市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提高城市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水平。开展城市气候环境变化的分析研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工程建设、城市绿化环境布局、交通管理、城市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影响评估及管理调控等,实现城市人类活动有序管理和合理规划,达到趋利避害、有效防止和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目的。
  (3)交通运输气象灾害防御
  组织开展气象对交通影响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及应用方法研究,开展对公路交通安全有明显影响的大雾、雪、雨、风等预报预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开展交通气象预测和灾害预警服务,重点开展高速公路的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太湖风力变化的监测与研究,探讨湖区风力与陆地风力的相互关系,开展水上运输安全的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气象灾害与交通运输关系和防御技术与措施的研究,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防御体系,将气象灾害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4)能源气象灾害防御
  建立能源保障气象服务体系,落实业务技术、科研开发和服务保障的有效组织措施,为能源安全提供经常性和专门性的信息和预报预测服务。开展对电力安全的气象保障服务。气象与电力相结合,开展雷电、大风、浓雾、降水等对电力安全影响的研究,开展温度与用电负荷量关系的研究。根据电力安全和调度对气象服务的特殊需求,开发电力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保障电力安全。开展气象条件与自来水供应量关系的研究,根据天气变化,科学合理安排自来水生产。
  (5)旅游气象灾害防御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是国内外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在构筑山水名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不容忽视。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大风、寒潮、雪害、冰冻等。加强对旅游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建设,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
  (6)人工影响天气
  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的培训与安全教育,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能力和通信、业务保障能力。积极实施人工影响防灾减灾作业,包括进行人工增雨及降温节能、森林火灾等事件的应急作业等,建立效果评估系统,有效提高作业水平和效益。
  2.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系统,在政府灾害管理体系的统一框架下,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其在灾前、灾中、灾后各阶段的作用。
  (1)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参加该指挥系统的有气象、农林、水利、建设、安监、民政、教育、国土资源、公用事业、房管、园林、环保、公安、旅游、城管、供电等和电信系统以及电视、报社等新闻媒体。根据不同气象灾害对各行各业影响危害程度的差异,建立由不同部门参加的若干个防御指挥分系统。
  (2)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明确职责,协作配合,进行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建设必要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在灾前做到防御措施到位,宣传充分,准备充足;灾中做到应急处置得当,调查早,灾害损失少;灾后做到调查分析评估快而准确,恢复快,救助及时。
  3.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市政府建立统一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救助保障体系,明确职责,措施到位,切实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气象部门建设的移动气象台,重点开展突发性气象灾害现场监测服务,进行应急救助保障。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建立本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进行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演练、培训,应急救助的装备、通讯、资金、物资准备以及应急救助知识的宣传等。
  四、重点工程与项目
  (一)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监测系统
  气象观测是人们认识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手段,观测数据和信息是开展气象预报、预测、科学研究的基础,建设针对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特别要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增加自动气象观测站点数量,建设生态气候监测站,与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形成一体化监测网。
  1.地面气象自动监测网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自动气象站布设从“十五”期间的平均间距18公里左右加密到10公里左右。对于国家气象观测站来讲,应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实现气压、温度、雨量、湿度、风向、风速的自动观测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能见度、日照时数、蒸发等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除在陆地上建设以外,在太湖里的小岛上也建设自动气象站,以切实提高全市特别是北太湖的地面气象监测能力。
  2.生态气候监测站
  在无锡城区建设城市生态气候监测站,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监测主要气象要素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变化。在宜兴建设林业生态气候监测站,进行林业生态气候环境的监测。在无锡布设紫外线监测仪,进行紫外线强度的监测。
  3.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
  对现有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提高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处理能力,应用一小时一次甚至半小时一次的各种卫星云图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进行识别,并通过现代高速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共享。
  4.天气雷达数字化系统升级改造
  充分发挥现有的713天气雷达监测短时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作用,进行数字化软件系统的升级改造,提高对雷达回波的分析处理能力;同时强化对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713天气雷达回波图像识别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研究,将本地的713天气雷达监测信息与统一组网的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信息综合运用,提高预报短时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与水平。
  5.移动气象台
  建设移动气象台,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在无锡建设移动式气象监测站和现场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集探测、信息传输和预报服务为一体,以满足开展突发性气象灾害现场监测服务的需要,提高应急救助气象保障能力。
  (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进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努力实现对气象灾害的精细、准确和及时预报;加强对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预测技术的研究,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建议。该部分重点是研发“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进行“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 的本地化应用开发研究,推进精细化预报工作,拓展公共气象服务时空领域;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全方位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快速有效地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1.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无锡“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要做到面向政府和防汛等部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面向无锡经济与社会发展。研发的目标是建立高效、可靠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提高对气象灾害特别是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报能力和准确率,为市政府、防汛等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开发的重点是:地面气象监测信息在天气预报警报中的运用方法与技术,卫星云图在中尺度天气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713天气雷达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图像识别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地面气象、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立体气象监测信息在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中的作用与综合分析运用技术的研究,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本地化应用研究,历史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应用等。研发的“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要充分体现出技术的先进性、操作的方便性,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
  对原集群计算机系统进行升级,增加计算节点,扩充运算能力,进行多模式“中尺度数值预报”的计算;充分发挥其高速运算的能力,对 “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进行本地化应用开发研究,加入无锡地区及周边地形,同化新增的探测资料,根据季节调整系统参数,适时引进新的预报模式,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和预报精度,逐步实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推进精细化预报工作。
  3.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目标是:集短信发送、电话呼出、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互联网为一体,全方位发布,使预报预警信息快速即时分发到公众和用户手中。
  ——气象灾害短信发布系统。通过电信部门的手机短信系统,对广大用户群发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测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电话呼叫系统。通过电信系统的语音通信网,成立气象信息呼叫中心,对电话用户进行紧急呼叫,发布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测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电子显示屏。在人群密集、人流量大的车站、广场、交通干道、住宅小区等场所,建立电子显示屏,及时发布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测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建立新闻媒体紧急插播制度。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电视频道和电台的紧急插播,及时插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
  ——气象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网站,在气象信息网站上及时更新发布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测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与传输系统。采用更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制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观赏性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改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传输方式,采用光纤传输,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及时播出。
  4.灾情预估评估系统
  根据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特征,结合灾区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减灾实力、预测灾害能力等综合指标,灾前预估气象灾害的损失;根据对受灾范围、人口伤亡程度和健康状况的破坏、被毁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其它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的客观统计,及时开展灾后评价。
  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
  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加强作业人员培训与安全教育,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能力和通信、业务保障能力,建立效果评估系统,有效提高人工增雨及降温节能、护林防火等的作业水平和效益。
  6.应急响应系统
  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系统,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统一框架下,建设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灾前、灾中、灾后各阶段中的作用。针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开展应急气象服务,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三)气象信息存储、通信传输网络系统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已有气象信息网络系统,集气象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及气象信息共享、传输发布于一体,保证各类气象信息快速、可靠地传输发布。增添大容量存储设备,建立海量气象数据库;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保证气象信息安全。
  1.省—市—县高速主干网
  为了提高气象资料的传输能力,缩短获取气象资料的时间,特别是缩短获取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实时气象资料的时间,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获取宝贵的时间,迫切需要在“十五”期间已经建成的2M市—省、市—县主干网的基础上,增加带宽,建立市—省、市—县高速主干网。
  2.气象业务网络安全
  不管是气象资料的获取,还是气象信息的对外发布,气象业务网络都离不开与外部网络的联系,包括与政府部门、其它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网络和互联网络等。为了保证气象业务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共享,避免遭到破坏,对气象业务网络进行改造,建立起立体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3.自动气象站资料传输系统
  依托现代先进的通信技术,升级自动气象站资料传输方式,建立更加安全、稳定、快速的自动气象站资料传输系统。
  4.远程无线通信与监控网络
  建设远程无线通信网络,连接气象业务网络,在遇突发事件时,能够保证移动气象台等通过远程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资料传输、数据分析、信息发布,实现现场办公。实现重点气象设施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5.气象信息存储系统
  增添大容量存储设备,以满足海量气象数据存储的需求;加强气象信息管理,建立海量气象数据库。以高性能服务器和大容量存储设备为依托,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保证气象信息安全和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程
  在“十一五”期间,无锡气象部门将重点建设“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程”,组建闪电定位系统,进行雷电监测,开发雷电资料综合应用技术平台,建设“无锡市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建设“防雷减灾服务系统”,推进无锡防雷减灾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1.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
  通过直接探测雷电发生前后大气电场的变化以及雷电辐射的电磁场信号,对雷电进行预警预报。组建闪电定位系统,进行雷电监测,并纳入全省网络,实现雷电定位与服务,结合探空、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观测手段,获取全面的雷电监测资料,并结合不同行业特殊需求,建设“无锡市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
  2.防雷减灾服务系统
  加快建设“防雷减灾服务系统”,提高防雷安全服务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开发适应公众需求,内容丰富的雷电信息产品,对本行政区域内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电子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安全。依托“防雷减灾服务系统”,从防雷设计审核开始,从防雷装置隐蔽工程开始,进一步加强防雷监督管理工作,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促进无锡防雷减灾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合力推进。气象部门要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放在首位,有关部门要把防御气象灾害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积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加强考核奖惩,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指出“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服务保障能力日渐凸现,对公共财政投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是满足社会公共与安全需求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的公共投入,纳入本级财政投资计划,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本规划确定的重点工程与项目为根据无锡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所需要而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气象事业实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议由无锡市财政投入项目建设资金的70%(江阴、宜兴市财政应承担其中的部分投资),中央财政承担20%,建设单位自筹10%。
  (三)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
  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结合无锡实际,加快制定涉及气象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严格执法,切实推进防灾减灾,健全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地方气象法规的立法进程,制定《无锡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无锡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等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依法建立无锡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机制,依法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健全“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人才战略运行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形成有利于各类气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用好现有人才、稳定骨干人才、选拔优秀人才和引进急需人才,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施展才干的空间。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能力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加强局校合作,提高气象科技应用水平,把气象科学及相关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业务技术领域。加强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依靠高新技术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工程的建设,着力提高防御气象灾害设施的作用,建立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
  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与方法,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
  (七)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了解气象科技知识,掌握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可有效地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事实证明,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当事人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知之甚少,没有及时采取规避措施和防御对策而造成的。要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和气象科普馆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的作用,通过各种信息载体和运用多种方式,加大气象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与对策的宣传,使大家知道在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防御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和规避风险。只有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防御气象灾害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全面、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把气象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06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