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11-13 生效日期: 2007-11-15
发布部门: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宜府发[2007]3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管委会:
    现将《宜昌市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7年11月13日
宜昌市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语言文字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教育、工商管理、城市管理、公安、文化、民政、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协助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做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工作。

    第四条 下列活动应当以普通话作为基本工作用语: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采访等。
  (二)国家公务员在接受媒体采访、外事活动、执行公务时。
  (三)公共服务行业对公众服务。
  (四)影视片(不含地方戏剧片)、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舞台艺术表演(艺术形式和剧情特殊需要除外)。
  (五)展览馆、纪念馆解说员的解说词。
  (六)旅游部门的导游。
  (七)运动会、讲演会等大型活动。

    第五条 下列情况应使用规范汉字:
  (一)信息技术产品用字。
  (二)出版物和公文用字。
  (三)影视屏幕及舞台字幕用字。
  (四)广告、路牌、招牌、标牌、标语等用字。
  (五)本市商品的包装、说明书和未注册商标用字。
  (六)运动会、讲演会等其他面向社会公众的示意性文字。
  (七)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名称用字。

    第六条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应执行下列标准:
  (一)汉字依照国家1986年发表的《简化字部表》,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55年发表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二)印刷体汉字字形依照1988年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依照国家1995年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
  (四)出版物上的数字使用,依照国家1995年公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五)使用汉语拼音,应遵守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并符合国家1996年发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六)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依照国家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第七条 国家机关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公务用语用字。
  国家机关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电子屏幕、公文、印章、标语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第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学生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日常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
  本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纳入督导内容。

    第九条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在本市播出的影视节目印刷体的厂名、片名、字幕、演职员表、台标和栏目名称等,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第十条 本市出版的汉语文图书、报纸、期刊、电子、网络、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印刷体报头(名)、刊名、封皮、内文、广告等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 商业、邮政、电信、网络、文化、铁路、交通、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疗、餐饮、娱乐等公共服务行业,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服务用语。
  公共服务行业的名称牌、指示牌、标牌、公文、印章、票据、报表、说明书、宣传材料、电子屏幕等,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第十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山川、河流等地名标志、行政区划名称、居住地名称和路名、街名、企事业单位名称、建筑物名称以及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等公共场所的各类设施用字,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第十三条 广告用语用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不得使用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如因特殊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采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

    第十四条 社会用字需用汉语拼音标注的,应在汉字下标注,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第十五条 企业名称牌匾、广告等不得单独使用外文。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法使用外国企业字号,但应同时译成规范汉字。公共场所的有关设施,需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同时使用规范汉字。

    第十六条 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的相关人员,应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在新录(聘)用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相关人员时,应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由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测试合格人员发放由省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心核准颁发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第十七条 有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本办法行为的,分别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国家机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公共服务行业不遵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二)商号、店名、企业名称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用字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三)广告用语用字不符合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停止发布。
  (四)商标、商品的包装及说明、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不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停止销售。

    关联法规    

    第十八条 妨碍语言文字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联法规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7年11月15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4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