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印发《抗震救灾减灾实用技术》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5-13 生效日期: 2008-05-13
发布部门: 科学技术部
发布文号: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指示,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减灾中的作用,科技部组织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有关单位专家,紧密围绕灾区抗震救灾减灾的技术需求,编制了《抗震救灾减灾实用技术》,包括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灾后重建等部分,现将第一批有关公共卫生、食品安全方面的技术在网站上公布。我们将根据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需要与反馈,对实用技术和知识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
  联系人:陈书安 电话:010-62149465传真:010-62114106
  周乃元 电话:010-62114172 传真:010-62114106

  特此通知。

科学技术部
二00八年五月十三日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肠道传染病防治
第一节 霍乱
第二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
第三节 伤寒与副伤寒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第五节 沙门氏菌病
第二章 人畜共患疾病及虫媒传染病防治
第一节 疟疾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四节 鼠疫
第五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第三章 易发皮肤疾病防治
第一节 破伤风
第二节 湿疹
第三节 浸渍足
第四节 股癣、体癣
第四章 食源性疾病防治
第一节 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中毒
第二节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中毒
第三节 变质甘蔗中毒
第四节 霉变谷物及其呕吐毒素中毒
第五节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
第五章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三节 支原体肺炎
第四节 衣原体肺炎
第五节 猩红热
第六节 风疹
第七节 麻疹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六章 其他疾病防治
第一节 链球菌感染
第二节 肺炎球菌感染
第三节 鼠咬热

  前 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有关工作的指示, 科技部组织专家编写了《抗震救灾减灾实用技术(公共卫生部分)》,重点针对地震后可能发生的急性、突发性疾病,提出了预防控制技术,现印发供参考。
地震后可能引发的疾病有: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等;2、人畜共患疾病及虫媒传染病,如疟疾、乙脑等;3、皮肤破损易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等;4、食源性疾病,如葡萄球菌及肠毒素中毒等;5、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6、其他疾病,如鼠咬热等。地震之后要注意做好地震的疾病预防工作,特别是上述疾病预防与控制,减少疾病的发生,力争震后无大疫,以保护好震区民众健康。为了把灾害减到最小限度,要做到以下几点:"灭蝇灭鼠抗感染,净手洁水防虫咬,皮肤破损涂碘伏,头痛发热早问医"。
由于时间紧、任务急,难免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章 肠道传染病防治

  肠道疾病是地震等灾害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的疾病种类,特别是肠道传染病,严重影响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健康。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经水、食物传播为主,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等感染。通常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容易造成流行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甲型和戊型肝炎、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感染和诺如病毒感染等。
  人群对各种肠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但病原体不同,免疫力持续的时间不同。地震过后,当地卫生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自来水、地下水等饮用水水源极易发生污染,这些情况都可引发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因此,应做好水源、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集中处理粪便和生活垃圾;加强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进餐前要清洁手,无供水条件时,尽量采用消毒纸巾等,如无洗手条件或消毒纸巾,就餐时,手部尽量不要直接接触食品;运送和提供的食品要有完整包装,避免污染,尽量饮用开水或清洁水;地下水、自来水等饮用水可能因地震而导致饮用水污染,若发现水颜色异常或有异味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一旦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同时注意补液及休息,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若为群体性发病的,要注意及时向卫生机构报告相关信息,以便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暴发流行。

第一节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水样便)、呕吐等。大多数霍乱患者的潜伏期为1~2天(数小时至5、6天)。潜伏期后,典型病人起病急骤,少数有头昏、倦怠、腹涨、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为泻吐期、脱水期和恢复期。
  【诊断】
  1.疑似病例:(1)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和肌痉挛 (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之前;(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2.确诊病例:(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霍乱弧菌阳性;(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的典型症状,粪便培养O1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它原因可查;(3)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应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者;(4)在疫源检索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O1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日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治疗】
  病人隔离,采取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治疗。
  1.支持疗法:(1)静脉补液:及时、正确的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其中静脉补液对中型和重型霍乱患者尤其重要。(2)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配方(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1000ml液体中含葡萄糖20g(或白糖4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或枸橼酸三钠2.9g)、氯化钾1.5g。如果口服补液中含甘氨酸110 mmol/L可促进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
  2.抗生素治疗:四环素作为病原学治疗的首选药物。此外,强力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亦有效。其它呋喃唑酮 (痢特灵)、氯霉素、黄连素、红霉素对霍乱的疗效尚不肯定,氨苄青霉素对霍乱弧菌无效。
  【预防和控制】
  1.发现、查找传染源。①确诊的霍乱患者是肯定的传染源。②有疑似症状和疑似暴露史的腹泻患者。③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其用水人群。
  2.霍乱病人死亡后,尸体应进行火化。
  3.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应用生石灰覆盖并及时处理。患者的粪便用专用器具盛放,加入2%漂白粉混合半小时或用生石灰完全覆盖粪便。
  4.保护水源:病人衣裤、泻吐物等进行有效的消毒,但严禁在各种地面水源(江河、井、塘)洗涤。对可疑受污染的水源,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5.食具用具消毒:应对患者用过的食具用具用0.5%漂白粉浸泡洗涤;对剩余食品于煮沸消毒后方可食用。
  6.保护易感者:加强个人卫生、确保饮用水和食品卫生。

第二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HA)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感染者的粪便或生活污水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常引起甲肝的暴发或流行。甲肝的潜伏期平均为30天,常见15~50天。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多数可自愈。
  【诊断】
  1.疑似病例:(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2)血清转氨酶(ALT)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2.确诊病例:(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暴发点工作、旅行、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2)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血清抗-HAV IgM 阳性。(4)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 IgG 滴度呈四倍升高。(5)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nm HAV颗粒。
  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两项;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4)、(5)中任何一项。
  【治疗】
  1.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休息。
  2.急性肝炎食欲不振者,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明显食欲下降或呕吐者,可静脉滴注10%葡萄糖。
  3.目前治疗急性肝炎的中西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别,各地可根据药源,因地制宜就地选用适当西药或中西药进行治疗。用药种类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
  4.重型肝炎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阻断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性措施及支持疗法以阻断病情恶化。
  【预防及控制】
  1.搞好饮食、饮水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接种甲肝疫苗。

第三节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为粪-口传播途径,传播因素主要为病原体污染的水和食物。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饮料,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水产品等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本病潜伏期3~35天。伤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稽留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与肠穿孔。副伤寒甲、乙的临床症状较轻,副伤寒丙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有的则仅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病后或隐性感染后都可获得较巩固的免役力,再感染者少见。
  【诊断】
  1.疑似病例:在伤寒流行地区有持续性发热一周以上者。
  2.确诊病例:(1)不能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驰张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2)末稍血白细胞和嗜酸细胞减少。(3)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4)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A"、"B"、"C"抗体凝集效价在1:60以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升高。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4)项。
  【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对病人要采取胃肠道隔离措施。要求病人卧床休息,经常给病人维护皮肤、清洁口腔以及转换卧位等。宜流食或半流食,注意补充维生素,维持电解质平衡。
  2.抗菌素治疗:氟嗪酸、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都可以使用。
  【预防及控制】
  1.做好饮水、食物及粪、尿卫生管理,消灭苍蝇。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生奶等。
  3.预防接种是预防伤寒的有效措施。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经粪-口途径传播。其中,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最基本的方式,其次,经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且常引起暴发。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多数1~2天。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轻者可自愈,重者需治疗。特别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的中毒性菌痢,常可危及生命。
  【诊断】
  1.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症状,难以除外其它原因腹泻者。
  2.确诊病例:细菌性菌痢确诊病例可分为三种
  (1)急性菌痢:①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它原因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有压痛。②粪便镜检白细胞每高倍(400倍)视野15个以上,可以看到少量红血球;③粪便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临床诊断:具备上述①、②项;实验确诊:具备上述①、③项。
  (2)急性中毒性菌痢:①发病急、高热、呈全身中毒为主的症状;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或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呼吸衰竭症状;③起病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但用灌肠或肛门拭子采便检查可发现白血球(脓细胞);④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具备上述①、②、③项;实验确诊:具备上述①、②、④项。
  (3)慢性菌痢:①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②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③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为疑似病例加上述①或②;实验确诊为疑似病例加①或②加③。
  【治疗】
  1.支持治疗,一般为口服补液。必要时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2.抗生素治疗,如磺胺类药、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
  3.中药黄连、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均有疗效。
  【预防和控制】
  1.对病人采取"五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就地卫生处理。
  2.治疗慢性菌痢患者,对环境做到"三管一灭",即管理水源、粪便、饮食和消灭苍蝇,尤其做好水源和污水的卫生处理能防止水源性志贺氏菌的暴发。

第五节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发的肠道感染病。食用了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此外,若手接触了带有沙门氏菌的动物(包括海龟、小鸡、猫、狗、啮齿类动物)后,接触到口也可能受到感染。临床症状通常是在感染病菌后12~36小时开始出现,也可6~72小时。伴有突发性剧烈头痛、腹痛、腹泻、低热、偶有呕吐。其他症状消失后,腹泻和食欲不振常持续几天甚至几周。
  【诊断】
  1.饮食史:有进食不洁饮食史(尤其是动物源性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等),往往同席多人或集体食堂中多人发病。
  2.临床表现:进食不洁饮食后1~2天内,突然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急性胃肠炎表现;持续发热1周以上,无明显系统症状,或有胃肠道表现,肝脾肿大;有局部病灶形成。
  3.有关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有局灶性化脓性病变时明显升高,可达20×109/L~30×109/L。(2)粪便检查:部分粪便有粘液和血,在镜下有的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在婴幼儿中较多见。(3) 细菌学检查:胃肠炎时易从呕吐物和粪便中分离出病原菌;胃肠道外感染时,可从血、骨髓、脓液和其他体液如胸水、脑积液、关节积液等中检出病原菌。因细菌间歇入血,如反复培养可提高阳性率。(4) 血清凝集试验:用病人的血清与已知菌种制成的菌体抗原作凝集试验,如凝集效价大于1∶160,或发病两周后,凝集效价与发病时相比呈4倍以上增高者,均可考虑诊断为本病。
  【治疗】
  多数沙门氏菌病患者不需服药可自愈。抗生素通常不被推荐使用,因可延长排菌期。婴儿、老人及那些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应就医对症治疗。
  【预防及控制】
  1.不喝未经处理的水(池塘、溪水、湖水等)。
  2.不喝未经巴氏法消毒的牛奶(即生牛奶),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食物应冷藏保存。不吃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生蛋或食物。生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受污染的,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放在干净塑料袋内,以免渗出的血水污染别的食物。
  3.熟食再食用前,充分加热。
  4.便后、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特别是准备食物前或就餐前,应仔细洗净双手。
  5.食品加工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不交叉,不污染。

第二章 人畜共患疾病及虫媒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流行的疾病,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由于病原体只在特定地区的生物群落中循环, 因而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往往以野生脊椎动物为宿主,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也称虫媒传染病。宿主动物媒介的数量密度、活动性等随气温、环境改变而变化, 因而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动物或人间的流行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此外,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常见的此类疾病有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鼠疫、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莱姆病、布鲁菌病、类鼻疽、血吸虫病等。人类对自然疫源性疾病普遍易感。因此,加强对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发现和疾病预报工作;改造环境,消除疫源地,控制媒介生物的危害;加强对涉足疫源地人群的医学教育和卫生防护工作应对;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治领域的观察研究,将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在灾区的发生与流行。

第一节 疟疾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传播的一种古老的、反复周期性发作的寄生虫病。按蚊是人疟的传播媒介,染疫按蚊终生具有传染性,此外输血也可传播疟疾。当按蚊叮咬患者时,疟原虫的雌雄配子体随吸入的血液在蚊体内相结合,经发育变成有传染性的子孢子,再叮咬人时,就会使人感染。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潜伏期为7天或更长的时间。间日疟、三日疟、卵型疟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症状,体温可达39℃~41℃。间日疟常有复发,三日疟和卵型疟的复发则少见。恶性疟起病缓急不定,热型不规则,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出汗不明显,脾肿大,贫血出现较早,如无危险的脑型发作,可于数周内自愈。严重者如不治疗可危及生命。 
  【诊断】
  流行区居民或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区住宿,或曾经患疟,或有输血史等,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考虑疟疾的可能。
  1.临床症状诊断:间歇性定时发作上述临床症状,恶性疟为每日或隔日发作1次,间日疟为隔日发作1次。发作多次的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人可出现昏迷。
  2.病原诊断:发热病人耳血涂片,用吉氏染液染色,显微镜下可查见疟原虫。
  3.血清学诊断: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疟疾抗体,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疟疾。
  【治疗】
  1.基础治疗:(1)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2)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予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3)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4)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2.病原治疗:主要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治疗药物可用氯喹、盐酸氨酚喹啉、哌喹、硫酸奎宁、盐酸甲氟喹等。恶性疟有效治疗药物首选复方萘酚喹,以及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等。
  【预防及控制】
  1.防止蚊虫叮咬,尤其是在黄昏与清晨之间,使用驱避剂、蚊香、杀虫剂、蚊帐等。
  2.适时服用抗疟药物(药物预防)以抑制感染。
  3.规范治疗病人。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受感染的人或动物血液中的乙脑病毒,必须通过媒介昆虫叮咬才能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乙脑患者约5~20% 留有后遗症,主要是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病后免疫主要为中和抗体,可维持4年或更久,再次得病者很少。
  【诊断】
  1.疑似病例:在疾病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确诊病例:(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2)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症状及大脑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4)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5)脑脊液或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6)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者。
  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的(1)和(2)或(1)+(2)+(3),并需除外细菌性脑膜脑炎。
  4.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的(5)或(6)。
  【预防及控制】
  1.防蚊、灭蚊。根据当地主要媒介蚊种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在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地区,灭蚊的重点应放在水稻田、地面积水和牲畜圈。驱蚊最好在黄昏时进行。灭蚊开始时间应提前到乙脑流行前3周,灭蚊于带毒之前。七月上旬再灭一次,以减少带毒蚊数。以后每隔两周灭蚊一次。
  2.管理好家畜。对猪圈、马厩附近的蚊虫孳生地要定期进行药物处理,对未经夏季的小猪猪圈应作为处理的重点。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未经过夏天的幼猪实行人工免疫(5月份),可使90%的猪在接种后产生抗体,媒介蚊虫的带毒率明显降低,可有效控制乙脑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降低人群乙脑发病率。
  3.预防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接种。免疫方案执行国家药典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4.早期隔离治疗病人。治疗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三氮唑核苷、干扰素等。主要是对症,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通常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三类五种传播方式,即动物源性传播(包括通过伤口、呼吸道和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播)、虫媒传播和垂直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2周,以2周多见,可到5~46天。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及三红(面、颈、胸皮肤潮红)症状。典型病例有5个过程:即先后出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该病具有三大特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临床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及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
  【诊断】
  1.疑似病例:疫区及流行季节,有急起发热、全身高度衰竭、无力,有头痛、 眼眶痛、腰痛和面、颈、上胸部潮红者,或伴有少尿、低血压。
  2.确诊病例:(1)皮肤粘膜出血征象,末稍血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阳性;(2)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4)从病人血液或尿中检查到出血热病毒抗原;(5)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出血热病毒,或检测到病毒RNA。
  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的(1)。
  4.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2)、(3)、(4)和(5)任一项。
  【治疗】
  本病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注意调整免疫功能,减轻病毒血症与血管的损害并且要补充体液,预防休克保护肾功能。
  【预防及控制】
  1.灭鼠、防螨: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螨,同时做好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2.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室内外可隐藏鼠类的暗处;废弃的食物容器或食物残渣及使用过的餐具要及时清理,废弃物要放在带盖的垃圾桶中。
  3.注意食品卫生:食物及饮用水储存在有盖的容器中,要防止食物被鼠觅食或受鼠的排泄物污染;可能或已经受污染的容器在清洁消毒之前不能使用。
  4.做好个人防护: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捣动鼠窝。

第四节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最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鼠蚤吸吮病鼠血液叮咬人,可将鼠疫杆菌注入人体。其次,蚤粪中含有的细菌及被人打死后蚤体逸出的细菌,也可通过被叮咬的创面或其它破损处进入人体。另外,剥食感染鼠疫的旱獭等啮齿类动物也是致人感染的常见原因。近年来,以散发和病灶暴发为主,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肺鼠疫患者痰中含有的大量鼠疫杆菌,可以通过飞沫形成"人-人"间传播,这是酿成人间鼠疫大流行的重要原因。此外,病人的粪便、尿、分泌物污染了周围环境,与病人直接和间接接触,可使健康人传染上鼠疫。潜伏期平均为 3~5 天(最短的不足1天,最长的可超过 10天)。
  临床上主要为腺型鼠疫、肺型鼠疫以及由这两者继发形成的败血症型鼠疫。
  1.全身症状: 起病急骤,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剧烈头痛和全身酸痛、烦燥不安、意识模糊、极度衰竭、血压下降,可出现皮肤及粘膜出血、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出血现象。
  2.不同类型鼠疫的临床特征:
  (1)腺鼠疫: 最常见,多发生于鼠疫流行初期,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常见腹股沟、腋窝、颈部及下颌等处一侧的淋巴结肿大,直径可达2~7厘米,伴红肿及疼痛,甚至化脓、破溃。若未经治疗,患者多于3~5天内因毒血症、休克、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90%。
  (2)肺鼠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鼠疫杆菌从呼吸怠局入引起的;后者是继发于腺鼠疫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多于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样血痰,痰中含大量鼠疫杆菌。出现呼吸急促,伴迅速加剧的紫绀,并很快出现意识丧失。患者多于2~3天内死于休克及心力衰竭。肺鼠疫的死亡率高达70%~100%。
  (3)败血型鼠疫: 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情最凶险,常骤起,全身中毒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现象都极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于数小时至24小时内死亡。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常由腺鼠疫演变而来,临床表现较原发性的稍缓和。败血型鼠疫可导致肺鼠疫和脑膜炎型鼠疫。
  除上述三种类型以外,还有轻型鼠疫、隐性感染以及其它一些少见的如皮肤型、肠炎型、眼型、扁桃体型鼠疫等。
  【诊断】
  1.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2)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①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②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③咳嗽、胸痛、喀痰带血或咳血。④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⑤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⑥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⑦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
  (3)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4)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被动血凝试验(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诊断疑似病例。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细菌培养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或PHA检测抗体呈4倍以上增长。
  【治疗】
  采用抗生素,鼠疫可治愈。早期应用链霉素治疗最有效,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金霉素等也都有较好的疗效。
  【预防和控制】
  1.避免去鼠疫流行地区。进入流行区应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在路边或林中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
  2.预防接种鼠疫菌苗: 可采用划痕法接种EV无毒活菌苗。接种10天后人体内可产生抗体,免疫有效期为一年,必要时半年加强接种一次。
  3.严格防护及预防性服药:接触鼠疫患者后,可口服四环素,或磺胺嘧啶(SD),或复方新诺明等。
  4.发生人间鼠疫疫情时,卫生部和农业部协同,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封锁疫区(点)和检疫。
  5.自然疫源地监测。发现鼠间鼠疫时,农业部和卫生部协同,按国家有关规定划定疫区,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五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人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虱是主要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人虱叮咬本病患者,病原体随血进入虱肠道,并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并繁殖,经数天后,肠细胞破裂,立克次体随粪排出;人在搔痒时,将虱体压碎,立克次体通过抓痕而使人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为12~14天,最长21天。临床上典型症状为突然起病,有剧烈头痛,突然寒战继以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型热,全身酸痛、面红眼赤、烦燥不安,耳鸣;在发病第3~5天后,出现皮疹,初期于躯干上部,后扩大到全身,发病第二周症状加重,呈现意识障碍、烦躁、失眠、肌肉震颤、甚至昏睡、昏迷。一般在第二周末,发热开始下降,常于2~4天内降至正常,全身症状随着好转。
  【诊断】
  1.流行病学:冬春季发病,有衣虱感染史。
  2.临床症状:突然高烧并伴有剧烈头痛;80%以上的患者4~7日出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2~5mm,压之退色,一周后变为暗红色或紫癜样皮损,压之不退色。
  3.实验室诊断:(1)血清学诊断:补体结合试验(CF):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大于莫氏立克次体抗体滴度二倍以上,或一次血清抗体滴度≥1∶32,或双份血清恢复期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可确诊为现患病例。(2)病原学诊断: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扩增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片段。
  【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褥疮。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B,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软食,多饮开水。
  2.抗生素治疗: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对本病有特效。
  【预防及控制】
  1.流行性斑疹伤寒特异性疫苗免疫1次,免疫效果维持5年。但免疫接种一般只能减轻病情,不能完全阻止发病,故无法取代灭虱。
  2.灭虱是控制和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对本病患者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正确治疗,并进行灭虱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本病的传染源。
  3.本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接受为期21天的检疫观察。应剃发、换洗衣物、洗澡,消毒灭虱。对不能剃发者,可用10%百部煎液灭虱。

第三章 易发皮肤疾病防治

  皮肤损伤及损伤后的感染会引发皮肤疾病以及相应的继发疾病,特别是皮肤一旦破损,伤口就会受到化学品损伤和微生物感染,轻者发生皮肤感染,重者发生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震区人群对其损伤缺少认识,同时缺少必要的保护条件和防护措施。相对差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条件,接触传染基本条件具备,而新鲜蔬菜水果不足等造成的营养缺乏和高度紧张心理精神应激反应等辅助因素的存在,导致皮肤疾患为常见病,或出现局部流行。普及相关皮肤病防治基本知识,教育民众尽可能保暖、保持干燥,发现皮肤病或损伤,及时就诊治疗,避免感染。

第一节 破伤风

  由破伤风杆菌侵入机体伤口繁殖后,产生的嗜神经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哺乳动物的粪便中,自然环境条件下以芽孢形式可较长期生存。芽孢随泥土、灰尘污染伤口、产道或新生儿脐带,甚至细小皮肤破口、烧伤、动物抓伤及咬伤伤口而导致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芽孢进入体内,遇到适合的厌氧条件,即以繁殖体形式迅速增殖,并产生痉挛毒素及外毒素。潜伏期1~2周,长者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最早的表现是张口困难。病人神志清楚,发作时全身肌肉强直,呈现特殊的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肌肉强直表现,病人可因窒息死亡。
  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所致,潜伏期通常1周,最早表现是吮奶困难,以后进展与成人相似,角弓反张,面部肌肉张力增高,表现为闭眼、皱额、口半张等,常因窒息或继发支气管肺炎死亡。
  【诊断】
  主要依靠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值得注意,约五分之一病例可无明显外伤感染史。
  创伤组织及脓液厌氧培养可分离出破伤风杆菌,但需要一定条件和时间。
  【治疗】
  1.支持治疗:病人置于避光、安静监护病房,补液和高热饮食,专人守护。
  2.抗痉挛治疗:持续静脉滴注或定时肌注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
  3.特殊治疗;伤口清创、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和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抗毒血清使用时应先皮试,过敏者行脱敏注射。
  【预防与控制】
  1.皮肤伤口及时消毒、清创,根据情况进行抗生素治疗,尽量在6小时内开始使用,一般用药3~5天。
  2.受到土壤、粪便污染的深部伤口,彻底清创,创面用3%双氧水浸泡,伤口周围可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浸润,伤口不宜严密包扎、缝合,待二期处理。
  3.提倡孕妇作破伤风免疫。
  4.提倡新法接生。

第二节 湿疹

  湿疹是由分泌的汗液和其他排泄物蒸发不畅,使皮肤长时间受汗液浸渍所引起的皮肤病。如果伴有油漆等挥发并有机物、药物、日光、炎热、寒冷、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神经高度紧张以及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2等因素,则更易发生。
  【诊断】
  皮肤损害多形性,病灶可呈对称分布。搔痒剧烈,可表现为弥漫性红斑、丘疹、疱疹、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破后疼痛,有渗出液和水肿,可继发感染,发生炎症或化脓。
  【治疗】
  1.一般处理:尽量查找病因;减少抓搔、摩擦、热水烫和不良药物刺激;普及相关知识和防护要点。
  2.综合用药:①急性红肿,有浆液渗出时,宜用3%硼酸或1:8000高锰酸钾冷敷。脓液多的,用生理盐水棉纱沾除脓液后,用1:8000高锰酸钾湿敷创面。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时,常用10%氢化可的松霜,0.025%肤轻松霜等。②搔痒严重时,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或维生素C 静脉注射或口服。③用抗组织胺药物,必要时服镇静剂,如冬眠灵等。
  【预防与控制】
  1.注意保持清洁和皮肤干燥,特别是在大量出汗或浸湿时,要及时擦洗。
  2.对于过敏体质者,尽量避免接触与过敏有关的物品。
  3.避免烟、酒刺激。
  4.适量补充维生素B2。

第三节 浸渍足

  肢体长期相对静止地暴露于风寒潮湿低温的冷环境中,由于冷的直接作用以及较长时间的血管收缩,继发性肢体缺氧,导致局部肢体毛细血管、静脉、肌肉、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及神经的功能障碍和损伤即浸渍足,是一种非冻伤性损伤,病程长。
  引发损伤暴露的气温一般在冰点以上,若浸泡在水中,即使在15℃甚至更高温度时也可发生。暴露时间久,受累的肢体(脚或手)长时间处于不动的僵硬状态是主要原因,而较紧鞋袜或手套则是诱因。此种损伤不传染。
  【诊断】
  1.临床表现及环境暴露史综合判断。
  2.临床表现:①充血前期:暴露于湿冷环境后即可发生,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从寒冷不适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②充血期:从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弥漫性灼痛,并不断加剧。第10天左右,转为发作性刺痛(遇热加剧,遇冷缓解)。严重者出现肌无力、浅表性坏疽,负重及坏疽区出现大疱,可发生表皮剥脱和甲板脱落,常继发细菌感染。③充血后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水质皮肤萎缩。
  【治疗】
  1.迅速帮伤病员脱离湿冷环境。
  2.患者卧床休息,恢复局部循环,患肢宜轻度屈曲和抬高。适当保暖,但避免摩擦及直接过热,以避免进一步增加组织损伤。
  3.轻轻按摩患肢的近端非麻木区,促进血液循环。
  4.服用止痛剂,剧痛时可封闭治疗。大疱及感染性损害对症处理。
  5.早期口服抗凝剂可避免血栓形成和坏疽。
  【预防与控制】
  1.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湿冷环境。
  2.在湿冷环境中,应做好保暖,穿着宽松的鞋袜,避免肢体长期不动,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或局部按摩。

第四节 股癣、体癣

  癣是真菌皮肤感染所致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除手足、毛发和腹股沟、会阴和肛周以外其他部位光滑皮肤的癣菌感染称为体癣;而发生在腹股沟、会阴和肛周的皮肤癣菌感染称股癣。体癣则因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的澡盆、浴巾,或自身的头癣、手足癣、股癣等扩散而发生;局部温暖湿润,且经常摩擦可能有微小伤口,真菌在局部繁殖直接或间接皮肤接触而感染发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穿紧身衣裤是促发因素。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或多次感染,较顽固难治。在夏秋季、集体生活人群中好发,时有小范围流行。
  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损害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针头至绿豆大小,逐渐向周边蔓延扩散,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可重合成大片。形状一般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自觉搔痒。长期搔抓刺激,局部肥厚浸润呈苔藓样变,酷似神经性皮炎或湿疹、皮屑。
  【诊断】
  根据皮肤损害状况和皮损形态,结合直接镜检发现菌丝即可诊断。
  【治疗】
  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皮损广泛者可配合口服药物。
  1.外用:常用的有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联苯苄苯唑、克霉唑、益康唑等咪唑类霜剂,1%热比奈芬乳膏、2%环吡酮胺乳膏等。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1~2周。
  2.口服:氟康唑、特比奈芬等亦有效。
  【预防与控制】
  1.积极治疗患者原有的手足癣、甲癣等。注意个人卫生,衣物宜松大且通气。
  2.普及教育,避免与癣病患者或患病动物密切接触,避免使用患者或患病动物用过的浴盆、毛巾。
  3.集体生活人群或公共卫生场所要定期消毒公共卫生用具用品。

第四章 食源性疾病防治

  食物中毒始终是危害健康的重要问题,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动物性、植物性及化学性5种。震后电力供应缺乏等直接影响到蔬菜、肉食品和粮食等食物原料、辅料以及食物的存放,可能影响到食物原料及食品的品质,导致产生生物性、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震后可能发生的是细菌性、真菌性的食物中毒,例如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中毒、变质甘蔗中毒、霉变谷物及其呕吐毒素中毒,以及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梁米和马铃薯粉等)制品中含有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等。
  【诊断】
  1.食物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流行病学暴露或进食史;潜伏期和中毒的临床表现;对中毒食品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标本性的检验;必要时,可进行动物实验以获取急性毒性数据。
  2.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具有①发病与进食有一定关系,同餐进食同种食物者发病。②发病突然,常于进餐后不久就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一般先呕吐后腹泻。③大多数是水样便,除嗜盐菌食物中毒外,一般很少有脓血和里急后重症状等特征。
  【治疗】
  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包括催吐、洗胃、清肠;对症治疗及特殊治疗。
  2.采取可疑食物及病人标本送检。
  3.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规定,及时报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注意:食物中毒病人的诊断由食品卫生医师(含食品卫生医师)诊断确定。
  【预防与控制】
  1.卫生普及教育。使民众了解食品可能腐败变质原因和表现性状,采用手摸、闻气味、口尝等基本方式进行初步判断。
  2.做好食品保存和加工:采取各种加工处理措施,包括蒸煮、干烤加工等方式确保食品安全。
  3.讲究卫生,搞好餐、厨具消毒,采用蒸煮、洗后干燥等方式,保持厨、餐具清洁卫生。
  4.在没有充分加热条件时,尽量进食成品,不进食外观异常(发霉、液化、气味恶化或性状不良)的食品。
  5.食用半成品和成品食物时,要注意保存条件、保藏期和包装。超过保藏期的、包装有破损的,尽量不食用,不得不食用时,要加热后仔细查看以保证安全。
  表几种食品的适宜低温保存条件和期限


食品名称

温度(℃)

湿度(%)

保藏期限

鲜 肉
冰 肉
鲜 鱼
冻 鱼
鲜 蛋
冰 蛋
鲜 奶
马铃薯
卷心菜
洋 葱
硬 果

1~-1
-10~-18
1~0
-9~-18
-2  
-10
+1~+2
+4.4~10
0
0
0~2

60~85
96~100
95~98
95~98
85~88

70~75
85~90
90~95
70~75
65~70

10~20日
数月
1~2日
数月
数月
数月
1~2日
--
--
--
--

  摘自《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6.控制中毒及可疑中毒食物:保护现场;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尽量保留中毒或可疑食品(物)、容器,以利检验,诊断和救治参考;对于已经发出或售出的可疑食品,应当予以通报追回;追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7.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规定报告。
  8.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置。

第一节 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中毒

  引起葡萄球菌或其肠毒素中毒国内最常见的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蛋白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食用污染葡萄球菌或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品后,一般经过2~4 小时的潜伏期,急性发病,表现为恶心,剧烈且反复的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诊断】
  根据起病特点和进食可疑食物史,并从中毒食品中直接检测肠毒素(及其型别)。或从中毒食品、患者呕吐物、粪便中经培养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再检测肠毒素,证实为同一型别。
  同餐者的不同患者吐泻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肠毒素,为同一型别。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预防与控制】
  按GB 14938-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执行。

第二节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中毒

  中毒食品多为家庭自制发酵豆类制品,其次为肉类、罐头食品或蜂蜜。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潜伏期一般为1~7 天。中毒表现为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症状轻重程度和出现范围可有所不同。不经特异抗毒素治疗时,病死率较高。
  【诊断】
  1.病人有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临床表现。
  2.从中毒食品或患者粪便、血液中检出肉毒毒素,并确定其型别。
  【治疗】
  1.按GB 1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执行。
  2.给予多价或相应型别的肉毒抗毒素治疗。
  【预防与控制】
  1.自制发酵食品时,避免污染。
  2.对于罐头、腌制品和蜂蜜查看包装,发现胖听、开启后有异味者不能食用。

第三节 变质甘蔗中毒

  中毒食物为发霉变质甘蔗。中毒多发生在2~4月。潜伏期短者10 分钟,长者十几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呕吐、头昏、视力障碍、眼球偏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甚至昏迷。重症病人多为儿童,严重者1~3日内死亡,幸存者常留有终生残废的后遗症。 【诊断】
  1.有食用发霉变质甘蔗史。
  2.从可疑中毒甘蔗样品中分离节菱孢子,用薄层层析法从可疑中毒样品中测定3-硝基丙酸。
  【治疗】
  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急性期要特别重视消除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等。
  【预防与控制】
  1.停止食用并封存和销毁可疑中毒变质甘蔗。
  2.积极组织抢救。

第四节 霉变谷物及其呕吐毒素中毒

  中毒食品为赤霉病麦、霉变小麦、霉变玉米等,赤霉病麦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麦收季节(5~7月),霉变小麦和霉变玉米食物中毒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潜伏期一般0.5~2小时。短者10~15分钟,长者4~7小时。主要症状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还可有无力、口干、流涎,少数患者有发烧、颜面潮红等。
  【诊断】
  1.符合本标准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2.实验室诊断须从中毒食品中检出赤霉病麦或呕吐毒素。
  【治疗】
  1.按GB 1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执行。
  2.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预防与控制】
  停止食用并封存和销毁可疑变质的小麦、面粉、玉米及其制品。

第五节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

  主要中毒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梁米和马铃薯粉等)制品。这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潮湿、阴雨天气,贮存不当变质。中毒与进食量多少有关,未食用者不发病。发病急,潜伏期多数为2~24小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一般无发热。
  【诊断】
  1.符合本菌的食用史与临床表现。
  2.从可疑中毒食品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或其代谢产物─米酵菌酸。
  3.动物(小鼠)试验具有毒性。
  注意:未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代谢产物─米酵菌酸的,不能确定为此种食物中毒。
  【治疗】
  及时抢救中毒患者,催吐、洗胃、清肠,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预防与控制】
  1.立即停止进食可疑中毒食品。
  2.可疑中毒食物原料及食品无害化处理。

第五章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呼吸道疾病是平时和受灾等条件恶劣情况下最易发生的疾病,其中以传染病对群体健康危害最大。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与外部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病原体通常寄居在呼吸道粘膜及肺,路途疲劳造成抵抗力下降时易引起发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危害大,除特异性疫苗的疾病种类外,采取以下的基本预防与控制措施均有效: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纸巾。
  2.尽量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毛巾、水杯等个人卫生用品专用,避免与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7.呼吸道疾病流行时,避免人群聚集的活动。
  8.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采取戴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等措施,避免传染。
  9.根据疾病诊断,采取群体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特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传染力很强且症状严重,常造成肺炎或更严重之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其中流感病患者打喷嚏和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含大量病毒,这些飞沫可在空气中迅速传播开来。潜伏期1~2天,也可数小时。轻者可呈无症状感染,重者可导致死亡。早期症状包括急速发作的发热、喉咙痛、咳嗽和寒战,常常伴发头痛、伤风、肌痛和疲劳。除非有并发症,可自愈。
  【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对病人作出初步诊断。如确定诊断则需要分离病毒阳性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测定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1.诊断依据
  ⑴ 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⑵ 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还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⑶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②病人鼻咽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③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④呼吸道上皮细胞查到流感病毒抗原。⑤标本接种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查抗原阳性。
  2.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加临床症状,或流行病学史加临床症状加实验室检查①。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实验室检查中的②至⑤中任一项。
  【治疗】
  如无并发症,流行性感冒无需特殊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
  2.对症治疗:高热、头痛者,给予APC或安痛定,剧烈咳嗽者可用咳必清等。
  3.抗菌治疗:一般不用抗生素,对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可酌情使用。
  【预防及控制】
  1.疫苗接种:在流感季节开始前接种当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配方的疫苗。
  2.预防服药:尚未接种或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属于易患严重流感和患流感易伴发其它合并症的高危人群及旅行者,在医生指导后,必要时服用抗病毒药物。
  3.暴发流行时,避免或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动,提倡使用口罩等防护用品和加强个人卫生。

第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常在冬春季出现散发和流行。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病原菌在体外生存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有重要意义。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发病率和带菌率均高,有家庭聚集性。潜伏期2~3天。小儿患流脑以发烧、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颈项强直,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诊断】
  1.诊断依据:(1)与流脑患者有密切接触史。(2)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淤斑,或脑膜刺激征阳性,婴儿前囟隆起,但无其它呼吸道感染病史和化脓病史。(3)脑脊液、血或皮肤出血点细菌培养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或涂片检到革兰氏阳性双球菌。(4)恢复期血清抗流脑菌群特异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或以上升高。(5)脑脊液或血液或尿液中流脑特异抗原阳性。
  2.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2), 参考(1)。
  3.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或(5)。
  【治疗】
  1.一般治疗:病人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昏迷病人应加强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褥疮和角膜感染等。能进食者以流食为宜。注意病人水及电解质的平衡。
  2.病原治疗:多数对磺胺类仍敏感,故仍应首选磺胺药,但也可选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治疗。
  【预防及控制】
  1.疫苗:目前国内用于预防接种的菌苗为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多糖菌苗,仅对A群菌感染提供保护;如遇B或C群菌流行,暴露者及周围人群均须用化学药物预防。
  2.当前有效预防药物:有复力霉素、头孢曲松、利福平等。
  3.卫生措施:避免在有限的空间中活动,尽量少到过度拥挤的场所。在密切接触脑膜炎病者后,应该就服用预防药物方面的问题向医生咨询。

第三节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5~35岁儿童和成人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其他年龄并不多见。潜伏期为10~14天,流行扩散较慢。本病可在密切接触或在学校、军队等人群密集的地区和家庭中传播。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Eaton因子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可附着并破坏呼吸道粘膜纤毛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见间质性肺炎,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有浆细胞和小淋巴细胞浸润;支气管腔内有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纤维蛋白束和上皮细胞碎片。
  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有周身不适、咽喉疼痛和干咳。随疾病进展,症状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咳嗽时有粘液样或粘液脓性或有血丝的痰液。与典型肺炎球菌性肺炎不同,本病发展缓慢。急性症状一般持续1~2周,随即逐渐恢复。但许多病人可有持续数周的乏力和全身不适症状。本病症状一般较轻且通常可自愈。但少数病人有严重肺炎,有时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外并发症常见,包括溶血性贫血,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多发性关节炎或脑膜炎,横贯性脊髓炎,周围神经病或小脑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综合征,病人可自愈。
  体检无重要发现,与病人的主诉和X线改变不相一致。有10%~20%病人出现斑丘疹,此为重要线索。少数病人出现多形性红斑或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诊断】
  1.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
  2.病原体检验:肺炎支原体可从咳痰或咽拭子中培养出来,但分离和鉴定需7~10天,但许多医院的实验室无法作此项检查。痰革兰氏染色见少量细菌,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大块脱落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3.胸部X线改变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是两肺下叶片状支气管肺炎,大叶性实变和胸腔积液不多见。外周血白细胞一般正常或有轻度增多。
  4.冷凝集反应如连续有滴度升高4倍者或一次滴定效价≥1:64,一般认为是阳性。但只有50%~75%的病人呈阳性,并不绝对可靠。最实用的是采用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标准是IgM单独升高,或滴度有4倍升高,且在症状出现2~4周之后出现滴度高峰(≥1:64)。
  【治疗】
  常用药物是四环素或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亦有效。抗生素治疗可缩短发烧期限并减轻肺部浸润从而加快症状的改善。但抗生素并不能消灭支原体,因此经治疗的病人仍可持续携带支原体数周。
  【预防及控制】
  参见本章呼吸道疾病通用预防措施。

第四节 衣原体肺炎

  该病原体过去称为台湾急性呼吸道病原体,现改名为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与鹦鹉热衣原体相似,但无抗原性。肺炎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与鹦鹉热不同,在流行病学上与鸟类无关。可能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产生的气溶胶传播。沙眼衣原体是3~8岁婴儿肺炎的常见原因,而在较大儿童和成年人肺炎中不是重要原因。
  该病原体可见于5%~10%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人,且症状严重,需住院治疗。该病原体亦可见于5%~10%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但对其流行病学了解甚少。
  肺炎衣原体引起的临床表现与肺炎支原体相似,包括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发生于较大儿童和青年人。大多数病人有咳嗽,发热和咳痰,但不严重。除了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诸如喉炎或咽炎的上呼吸道症状外,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相区别。持续性咳嗽是本病的主要特点。肺炎衣原体在激发哮喘中亦可能发挥作用。年轻人一般治疗效果好,老年人病死率为5%~10%。
  【诊断】
  1.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 
  2.病原体检测:肺炎衣原体可通过鸡胚培养(同其他衣原体)、免疫荧光直接染色、聚合酶链反应,或采用系列血清学试验显示血清转化等方法发现。但这些试验在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内不能进行。
  3.病人有典型表现又没有其他诊断,且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时即怀疑本病。
  【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为四环素或红霉素,β-内酰胺制剂无效。治疗反应比支原体肺炎慢,如治疗过早停止,症状有复发趋势。
  【预防及控制】
  参见本章呼吸道疾病通用预防措施。

第五节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接触病人分泌物或其污染的用具、衣物或食用污染的食物和牛奶也可引起链球菌感染或猩红热暴发。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少数病人出现心、肾并发症。
  【诊断】
  1.诊断依据:(1)骤起发热、咽峡炎、草莓舌或杨梅舌、口周苍白、皮肤皱褶处有皮折红线(巴氏线);(2)发病1~2日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2~5天后消退;(3)退疹一周内皮肤有脱屑或脱皮;(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5)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6)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7)红疹退色试验阳性;(7)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阴性。
  2.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4)和(1),或(2),或(3)。
  3.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5)或(6)或(7)或(8)。
  【治疗】
  1.病原性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出现耐药菌株时用头孢拉啶、头孢胺塞肟等。
  2.带菌者为重要传染源,亦应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局部理疗,必要时可进行扁桃体摘除。
  【预防及控制】
  1.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
  2.公共场所应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空气消毒。
  3.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可供使用的链球菌疫苗。

第六节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和健康带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方式排出。风疹传染力不如麻疹强,一般在较为密切接触或持续、重复与病人接触时才易感染。与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粪尿)污染的食品、物品等接触亦可发生传染。妊娠早期妇女感染风疹后能传给胎儿。临床上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全身及上呼吸道炎症较轻,其危害主要是孕妇感染后可致流产、死胎或婴儿先天畸形。风疹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较轻,并发症罕见,预后良好。
  【诊断】
  1.诊断依据:(1)在14~21天内与风疹患者有明显接触史;(2)在8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3)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4)咽拭子标本或尿或脏器活检标本中分离到风疹病毒;(5)血清中风疹1gM抗体阳性;(6)恢复期血清风疹1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恢复期抗体阳转。
  2.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1)与(2)、或(1)与(3)。
  3.实验诊断:疑似病例加上(4)或(5)或(6)。
  【治疗】
  1.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风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
  2.孕妇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明确诊断后应考虑终止妊娠。
  【预防与控制】
  接种风疹疫苗,避免孕妇接触病人,尽早隔离治疗病人,接触者检疫。

第七节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人易感,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主要是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病毒从患者呼吸道排出体外以气溶胶形式感染易感者。可自愈,但有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
  【诊断】
  1.诊断依据:(1)在口腔颊粘膜处见到柯氏斑;(2)咽部或结合膜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3)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4)恢复期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2.临床诊断:有临床症状者加(1)项。
  3.实验确诊:有临床症状者加(2)或(3)或(4)项。
  【治疗】
  1.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 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诊后10天。
  2.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预防与控制】
  1.搞好麻疹预防接种是防治麻疹的根本措施。
  2.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上、下午室内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被传染源唾液污染的食物、食具和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易感者的口腔,也能引起感染。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临床主要特点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及周身不适,病死率很低,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诊断】
  1.诊断依据:(1)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与压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增加;(2)在8~30天内与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3)唾液中分离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4)血清中特异性1gM抗体阳性;(5)恢复期血清1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或恢复期血清抗体阳转。
  2.临床诊断:有临床症状者加上(1)参考(2)。
  3.实验确诊:有临床症状者加(3)或(4)或(5)。
  【治疗】
  1.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保证入量;对高热、头痛、呕吐者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2.中药治疗:清热解毒,软坚消痛中药制剂口服;局部用药消肿止痛。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主要用于重症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者。
  【预防及控制】
  1.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2.接种腮腺炎疫苗。发生本病流行时,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腮腺炎活疫苗。但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对鸡蛋过敏者忌用。
  3.隔离治疗病人。尽早发现病人并给予隔离治疗,及时报告疫情。腮肿完全消退后方可解除隔离。疑似病人留验。

第六章 其他疾病防治


第一节 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健康人和动物的鼻咽部、皮肤、粪便中,是人类主要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猩红热、急性咽峡炎、丹毒、肺炎、心内膜炎、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病症危及生命,而且会产生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影响机体健康。
  根据链球菌培养时是否溶解绵羊红细胞,分为甲、乙、丙三型,生长条件要求及生化反应分为A、B、C、D、E、F、G等18个组,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组,B、C、D、F、G等也较多见。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正常人和动物鼻咽部、皮肤可带菌,粪便中查见链球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与直接接触均可传播,已有进食被污染食物引起咽峡炎暴发流行的报告,伤口感染较常见,院内感染以医务人员带菌最为重要。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密切接触及生活贫困均有助感染发生。
  各组链球菌的临床表现:
  1.A组链球菌感染:导致全身各处的化脓性疾病,最常见的有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脓疱病;以及肺炎、产褥热、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
  2.B组链球菌感染:造成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以及产妇的产后败血症和脑膜炎,在成年人机体抵抗力低下者、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激素类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者,可产生泌尿系统感染、肺炎、脑膜炎、肝脓肿、败血症等。
  3.C型链球菌感染:本组菌对人致病力相对较弱,但也可引起致死性疾病,表现为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产褥热,脑膜炎、心内膜炎、丹毒、蜂窝织炎、菌血症及猩红热等。感染后可引发风湿病和肾炎。
  4.其它:D组链球菌可引发心内膜炎。F、G组链球菌可导致急性咽峡炎、菌血症、各脏器脓肿。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判断。
  【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麦迪霉素等。
  【预防与控制】
  1.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
  2.保护皮肤,及时治疗伤口。
  3.医院正规条件检查孕、产妇、接生。
  4.医疗机构做好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

第二节 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属链球菌属,也称肺炎双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部。肺炎球菌感染是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可致急性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心内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腹膜炎及严重角膜溃疡,大叶肺炎等。
  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肺炎致病菌,也是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因。在有原发疾病或受寒、饥饿、疲劳、醉酒、上呼吸道感染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患病。病死率6%~19%。四季发病,但以冬春气候多变时多发。潜伏期1~2天,半数病例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典型病例发病急,恶寒,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血痰;体温可升高达39℃~40℃,呈稽留热,偏头痛、全身酸痛、胃纳不佳;发热可持续1周,退热一般很快,伴有大汗,症状逐渐减轻。但部分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或循环衰竭。
  【诊断】
  1.急性发热及呼吸系统症状。
  2.白细胞总数高,可达20×109~30×109/L。
  3.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查见肺炎球菌。
  4.X线检查,肺脏炎性改变。
  【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循环系统指标,对老年体弱者尤要加强护理。
  2.抗生素治疗:青霉素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氯霉素。
  3.并发症治疗:针对并发病综合治疗。
  【预防与控制】
  1.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注意通风。
  2.发病时及时诊断治疗。

第三节 鼠咬热

  鼠咬热是由小螺菌和念珠状链球菌引起,临床症状相似的急性传染病。人一般由鼠咬伤致病。鼠咬后伤口感染小螺菌的典型类型表现为回归型高热、硬结样溃疡、局部淋巴结炎、皮疹等。主要传染源为家鼠,野生鼠也有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与受鼠类咬伤的机会有关。
  潜伏期7~18天。急骤起病,多数已经愈合的鼠咬伤口重新出现肿痛,继而形成硬结、水泡、坏死、溃疡,上复黑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体温,迅速上升达40℃以上,一般2~5天后降至正常,经过3~9天后体温再度升高;高热时表现为毒血症症状,严重时脾肿大,病有谵妄、昏迷、脑膜刺激征等。如此可反复6~8次,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1年以上,然后逐渐痊愈。特征性的表现为第一次复发时开始在四肢和躯干,出现大小不一、暗紫色斑疹、斑丘疹或结节、瘀斑(点),手掌足底及面部偶然也有这种皮疹出现,而且热退后皮疹消失,体温再度升高时皮疹重现。
  【诊断】
  有鼠咬史;有特异的临床表现,且多次复发;特异性抗体增高;检出病原菌。
  【治疗】
  1.一般治疗。
  2.抗生素治疗: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有效。
  3.局部治疗:鼠咬伤后的局部立即用酒精消毒后包扎,斑痕发炎处用0.02%呋喃西林或0.2%新霉素溶液湿敷。这些治疗虽不能防止本病发生,但可以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与控制】
  1.控制鼠密度,适时进行灭鼠。
  2.居室通道门加装25~30厘米的门槛或防鼠板,防止老鼠进入居室。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53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