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计委沈山高速公路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7-05 生效日期: 2000-07-05
发布部门: 辽宁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辽政发[2000]24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同意省计委制定的《沈山高速公路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00年7月5日 
   
 
沈山高速公路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沈山高速公路是连接我省和关内的高标准陆路通道,贯穿辽西走廊,辽宁境内361公里,穿越沈阳、鞍山、盘锦、锦州、葫芦岛5市9县(市、区)。充分利用该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实行科学合理开发,培育主导产业,不断提高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建设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带,对促进我省乃至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沈山高速公路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沈山高速公路经济带(以下简称经济带)的地域范围:即沈山高速公路直接穿过的沈阳市于洪区、新民币、辽中县、台安县、盘山县、凌海市、葫芦岛市连山区、兴城市、绥中县9个县(市、区)。 
  经济带上地面积18724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7%,耕地面积957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6。全区森林平均覆盖率19%。总人口4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5万人,分别占全省的11.1%和15.9%。该经济带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至9.5℃,无霜期168至180天,年均日照时数2582至2895小时,年降水量436.9毫米至684.8毫米。海岸线总长440公里,滩涂面积72.6万亩。 
  (一)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水平 
  1.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中游。1999年,经济带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7.8:52.7:29.5,而全省为12.6:48:39.4,农业比重较高。人均农业增加值为2383元,高于全省人均农业增加值1285元的62.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76.4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4.3%。 
  2.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成为我省农产品重要产区。1999年,经济带粮食播种面积800万亩,占全省的17.6%,产量达到312万吨,占全省产量的1/5;蔬菜面积130万亩,产量40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4.6%和25.1%。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40万亩、产量178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3.6%和21%;水果种植面积58.3万亩,占全省的10%,产量达到60万吨,占全省的1/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0万吨、28万吨、2.5万吨,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28%、21.3%和13%;水产品产量为40万吨,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12.1%。 
  3.一批龙头企业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迅速发展。1999年,经济带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66家,其中粮食加工企业23家、畜产品加工企业17家、水产品加工企业3家、水果加工企业5家、蔬菜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粮食57.2万吨,其中深加工10.3万吨;加工畜产品16.5万吨,其中肉类13.1万吨,加工的畜产品中,深加工1.4万吨;水果、蔬菜年加工量分别为1.1万吨和17.7万吨;年加工水产品1.7万吨,其中深加工量0.5万吨;年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5家,实现交易额18亿元。共有较大贮藏企业35家(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保鲜贮藏水果、蔬菜等9.2万吨。这些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共联系农产品基地面积110万亩,联系13.9万农户。 
  4.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增速略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999年,经济带实现农业增加值95亿元,比1995年增长46.9%,年均递增率8%,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比1995年增长55.3%,年均递增率11.6%。 
  5.小城镇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经济带内有农村小城镇90个,小城镇总人口205.9万人,其中镇区人口67.1万人,占经济带总人口的1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带内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道路铺装率、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69%、26%,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12.3个百分点;小城镇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人数达到55.7万人,占全省农村小城镇参保总人数的1/5,其中52.1%是医疗、养老保险。 
  (二)经济带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业发达,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多种方式较为齐备的综合运输网络,通信、电力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将有力地支持本区域农业生产经营并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有明显的农业资源优势,地处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沿线耕地质量较好,有较长的海岸线,待开发的滩涂较多,有利于发展稻谷、蔬菜、花卉、果树、畜牧、水产等农牧业生产。 
  ——区位优势明显,是进出东北、沟通关内的咽喉,为我省农产品打开京、津、唐市场提供了有力条件,表现出较大的市场牵动作用。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该区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花卉等农业主导产品,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市场前是比较广阔,将给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较大机遇。 
  (三)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在较长时期内,农业经济发展面对着买方市场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 
  ——农业经济结构,特别是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优质高值经济作物较少;主要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区域性开发结构趋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低、弱”现象,远没有达到经济规模,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高,难以承受市场冲击,企业成长能力差。 
  ——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以及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分散经营,将给过剩的农产品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玉米出口量可能出现下降趋势,南方一些需要饲料粮的省区可能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价格也已接近和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农民收入将出现下降趋势。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含量低,在种养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等应用水平较低,致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全省平均数的62%,尚有90万亩的荒山荒地没有绿化,荒山占全省荒山总面积的20%,防灾、抗灾、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作用亟待加强。 
  二、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果、菜、水产、畜牧等主导产业,加强农业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坚持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持续有序、重点扶持的发展原则。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区位和高速公路大通道优势,培育区域主导产业。 
  ——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努力开发景观效益这一无形资产,建设好展示辽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风景线。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努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 
  ——龙头带动,增加收益。择优扶持一批具有潜在带动作用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项目,把经济带发展落实到项目上,着眼点落在增加农民收入上。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用好、用足有关政策,引导发展规模经营。 
  ——市场化运营,重点项目的确定、投资、管理、运营都要面向市场,走公司化道路,产权要明晰,基础设施经营要采用物业管理模式。 
  ——投资多元化,鼓励招商引资,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私营、民营企业投资。 
  (三)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十五”期末,经济带将建成我省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市场、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村小城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较发达的地区。 
  具体目标: 
  到2002年的主要指标:农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现价),比1999年95亿元增长26.3%,年递增率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90元,比1999年28.50元增长26%,年均递增率8%。 
  到200年的主要指标:农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现价),比2000年(预计)105亿元增长42.9%,年递增率7.5%,比全省平均速度高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2000年3120元增长44.2%,年均递增率7.6%,比全省平均速度高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由目前的46:1.4.39.8:12.8,调整为40.3:1.7:44:14;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25%,提高6个百分点。 
  三、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部署及实施步骤 
  沿线要因地制宜,坚持生产、加工、贮藏、营销并重,建设基地与建设市场并重,壮大畜牧、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5个主导产业,培植花卉、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培育大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沈山高速公路绥中——凌海段,侧重发展水果、蔬菜业;盘山段,重点发展海淡水养殖业;台安——于洪段,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农业。 
  (一)经济带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布局 
  1.绥中——凌海段 
  (1)蔬菜生产及加工。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适当扩大蔬菜面积,提高产量和质量,注重特色菜、无公害菜生产,扩大食用菌面积与产量。逐步推广净菜上市,发展脱水蔬菜、蔬菜罐头、蔬菜饮料。 
  基地建设:兴城市和绥中县蕃茄出口基地2000亩;凌海市温室黄瓜生产基地1万亩;兴城市香菇生产基地1000亩;绥中县优质蔬菜开发基地1.2万亩等。 
  蔬菜加工重点项目;重点抓好锦州市通亚食品有限公司腌渍菜加工等。 
  (2)果品生产及加工。着力改善果品质量,稳步提高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水果结构和区域布局,突出辽西果树带的优势,提高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十五”规划期末,优良品种面积达到60%,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 
  基地建设:绥中县、兴城市、葫芦岛市连山区以苹果为主,适当发展梨、葡萄;在绥中县建立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区。建立50个高标准水果生产示范围。主要有锦州市晚熟葡萄、苹果梨、锦丰梨、桃生产示范园,葫芦岛市优质苹果、桃、酿酒葡萄示范园。适当发展枣、大扁杏等干果生产。 
  水果加工重点项目:绥中县、凌海市各1个万亩苹果标准园、绥中县万吨苹果汁及3500吨浓缩汁、兴城市万亩葡萄种植及加工项目等。 
  (3)肉猪生产及加工。加强国家级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三元杂交”优质商品瘦肉型猪生产。 
  基地建设:加强凌海、连山、兴城、绥中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年出栏商品猪200万头以上。 
  重点项目:葫芦岛市连山区年屠宰加工30万头生猪项目等。 
  2.盘山段 
  重点发展水产品生产及加工。加快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业,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提高水库养殖水平,稳定近海捕捞生产,发展远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大宗水产品的保鲜和低值水产品的深加工。开发稻田、苇田、水库、滩涂等资源,发展河蟹、贝类、海珍品、对虾、淡水鱼及名优新品种的人工养殖业。 
  基地建设:抓好高速公路盘锦段沿线千亩水产养殖、盘锦服务区工厂化水产品立体养殖及沿线5000亩水产养殖、沿线稻田渔业、文蛤育苗、良种繁育等基地建设。 
  水产品加工重点项目:盘山县42万亩河蟹养贮加销一体化项目、河豚鱼养殖加工项目、万亩文蛤养殖项目等。 
  3.台安——于洪段 
  全面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 
  基地建设:抓好沈阳市于洪区大潘镇7000亩精细菜及辽中县六间房乡、于家房乡、新民屯镇、长滩镇6.6万亩大棚、温室蔬菜生产,建立沙岭镇3000亩保护地蔬菜基地,辽中县绿菜花、新民市蕃茄出口基地,台安县农业示范园2200亩名特稀果菜及养殖基地,台安县1万亩优质淡水鱼基地;提高于洪、辽中、台安的蛋鸡、肉鸡生产集约化水平,培育高产蛋鸡饲养带、优质肉鸡饲养带;抓好肉牛和牛奶生产。 
  重点项目:以沈阳市于洪区北陵乡“荷兰村”建设为代表的村屯改造、旅游观光农业项目,沿线万亩水田槽灌项目,沈阳市奶业集团年处理7.5万吨鲜奶加工项目,辽中县城郊乡中大畜禽公司年产3万吨肉鸡孵化与加工项目,台安县韭菜台镇肉鹅养殖加工项目,台安县畜牧总公司年出栏10万头优质牛养殖加工项目,辽中县茨榆坨镇年产50万只良种肉鸡孵化项目,鞍山农字实业有限公司年加工300万只鹅一体化项目,于洪区隆迪公司3.8万吨粮食食品综合加工项目,台安县中粮银川米业公司6万吨优质稻米加工项目,辽中县茨榆坨镇年产1800吨红薯淀粉项目等。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抓好沿线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重视农业环保,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抓好沿线绿化带建设,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及种养业产品污染势头,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是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 
  ——要加强经济带河流的治理,特别要以公路沿线所穿越的河道为重点,搞好小流域综合开发,以取得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盘山县、凌海市、连山区、兴城市、绥中县要把海防林建设作为生态建设重点,辽中县、新民市要加强沙漠化治理。 
  ——在辽中县、新民市、台安县、凌海市等地,建设以杨树为主的速生林和工业原料林10万亩。 
  ——抓好凌海市、绥中县、葫芦岛市连山区、兴城市等干果生产,“十五”期间,共发展大枣、山杏、大扁杏、板栗、核桃树等50万亩以上。 
  (三)经济带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工作部署 
  以培育主导产业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通过引导、扶持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分化,推动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分3步实施,今年起步,3年初见成效,5年基本成型。 
  2000年做好起步工作,启动一批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项目。今年启动的项目主要有:高速公路盘锦段沿线千亩水产养殖项目、万亩水田槽灌项目,盘锦服务区工厂化水产品立体养殖项目,绥中县、凌海市各1个万亩苹果标准园项目,葫芦岛市大台山农场果园改造项目,沿线5000亩水产养殖项目,台安县西佛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台安县桑林镇1000亩淡水养殖示范项目,沈阳市于洪区彰驿站乡、翟家乡1.5万亩精细菜生产基地项目及于洪区北陵乡荷兰村村屯改造、旅游观光农业项目,辽中县沿线温室及高标准大棚蔬菜项目,高速公路沿线全程绿化项目等。 
  2001年至2002年,初步建立起农业经济主导产业的框架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3年至2005年,农业经济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形成基地、市场、龙头企业、服务体系带动农户生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水平、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四、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措施 
  (一)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强化优势产业,建设优质、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业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粮食总面积要调减,品种要调优,质量要提高。引导各地发展区域化特色种植、养殖,大力开发新兴农业,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示范基地,扩大果品、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已有一定出口能力的拳头产品生产。 
  (二)深化改革。引导龙头企业搞好资本运营,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走联合之路,通过资金、土地、技术、设备入股、参股,发展股份(合作)制经营。支持“三资”项目、利用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实行新项目新机制,落实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资本金制度。强化龙头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优化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要培育、推荐一批发展好的龙头企业上市,从股市募集资金。 
  (三)落实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经济带开发。政府的各项财政引导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要向经济带开发倾斜,对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引导投资,或者给予一定贴息,扶持一批效益好、牵动作用大的龙头项目建设。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对外招商力度,抓住国家农业博览会等多种机遇,广泛利用媒体向外商推荐我省重点项目。 
  对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县投向产品加工项目的私营企业、在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兴建的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全部出口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技术、专利、资金形式兼并或收购经济带原有企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项目,经有关部门认证,在使用土地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四)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切实保护与节约耕地、水资源,保护森林植被资源。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引导农民优先利用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本利用地;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塘养鱼。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须经省国土资源厅和农业厅批准并补充相应的基本农田。要加速退田还苇,退耕还林、还草,搞好小流域治理,抓好薪炭林建设。切实抓好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水库除险、河流整治,发展节水灌溉。搞好坡面拦蓄工程、荒地绿化工程、沟道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期内要将经济带140多万亩坡耕地全部治理完毕。 
  (五)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包括植物种子、种畜禽、种鱼、林业种苗生产。抓好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质量检测监控体系,开展打假护农活动和经营性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型农业的发展。抓好乡镇技术推广站定编制、定职能、定人员扫尾工作,切实解决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六)搞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完善大型区域批发市场,侧重扶持沿线出口附近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建设辽中开发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建绥中县果菜批发市场、台安县黄沙坑农产品批发市场、盘山县高升蔬菜批发市场、凌海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沈阳市张士农产品批发市场、沈阳市北方花城市场(位于于洪区)、盘山县太平水产品批发市场、盘山县胡家河蟹批发市场,新建凌海市球根花卉种球以及盆景、根雕等综合花卉批发市场。 
  经有关部门认证,对我省专用的农产品贮藏、保鲜车及鲜活农产品运输车,经沈山高速公路运销省外的,可适当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用。 
  (七)把发展农村小城镇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做好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完善小城镇多元化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农户、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土地政策,对连片开发和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对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要通过调高土地使用税、环境污染治理费等措施加以限制。结合合乡并镇工作,抓好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小城镇失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小城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八)建立省、市目标责任制。要按规划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区,建立省、市、县分级规划、分级组织、分级实施、分级管理的责任制,将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落实到市县、行业主管部门,任务到位,责任到人。各有关市要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规划的实施工作,省政府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000年启动的重点项目,由省、市两级负责组织实施。省里负责的项目要把各类资金集中投入,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各市要按本规划制定本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选择一批好项目重点实施。 
   
 
省计委 
2000年5月26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5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