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业厅关于2004-2006年我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02-23 生效日期: 2004-02-23
发布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桂政办发[2004]1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 
  自治区农业厅《关于2004-2006年我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关于2004-2006年我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指在未经翻耕犁耙的稻田上进行水稻抛栽的保护性耕作方法,是集免耕技术、抛秧技术、除草技术、节水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于一体的一项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2001年以来,我区各地相继开展了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做好2004-2006年我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推广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原则和目标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应以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和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以农民自愿为主、行政引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培训先行,宣传普及,稳步推进。把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与淡水养殖业结合起来,与生态农业和粮食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与无公害栽培创优质稻米品牌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提升我区稻米的品质,增强稻米的市场竞争力。 
  水稻免耕抛秧对稻田的水肥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宜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好的稻田推广。据统计,我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水田面积有1200万亩左右。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区适宜推广免耕抛秧技术的水田面积为2000万亩。今后3年全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推广目标为:2004年500万亩,2005年700万亩,2006年1000万亩。各市要根据自治区下达的推广计划做好当地今后3年的推广规划,力争把我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在广度、深度、高度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主要措施 
  (一)典型引路,抓好示范。由于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我区试验示范时间较短,要实现全面推进,必须树好典型,搞好示范。各地要围绕“千、百、十、一”四级样板(即自治区重点抓好阳朔等3O个千亩重点示范片,每个市、县重点抓好2-3个百亩中心示范片,每个乡镇抓好2-3个十亩核心示范区,每个村干部搞好一亩免耕简比试验田),因地制宜,注重质量,务求实效,特别要抓好规模大、档次高、带动面广的高标准示范样板。示范样板要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核心,与发展优质稻相结合,集中体现免耕稻草还田抛秧技术、免耕稻田养鱼技术、免耕稻田养鸭技术、直播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综合内容。示范样板要尽量安排在交通方便的公路沿线,各地要加强督促检查,技术人员要蹲点指导。自治区每年都将组织现场观摩活动,各地也要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作用。 
  (二)突出重点,强化培训。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一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到免耕抛秧示范田进行参观学习,边参观进进行现场培训。二是举办技术培训班,集中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并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农民培训。三是派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巡回培训,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四是通过各种宣传媒体、科技大集活动、有线广播和电视讲座、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点等,大力宣传免耕抛秧技术的优点和操作规程,把免耕抛秧技术迅速传授到千家万户。 
  (三)加强指导,落实措施。各地要组织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把高效低毒低残留除草剂的选用、分蘖能力强和根系发达的品种选择、落粒谷苗和再生稻的处理、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四)总结表彰,激励先进。自治区将采取扶强扶优的办法,对免耕抛秧推广面积大、样板标准高、培训力度大、农民接受程度好的市、县在经费上进行重点扶持。各市、县也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办法,加强检查和监督,做好验收和评比,对在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加快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推广进程。 
  三、切实加强对推广工作的领导 
  水稻免耕抛秧是一项适应当前我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农村劳动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在全区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有利于增强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切实把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当前农村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各项推广工作的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2004-2006年水稻免耕抛秧面积推广计划。 
   
 
自治区农业厅 
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件: 
 
2004-2006年水稻免耕抛秧面积推广计划 
   
  地区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南宁 60 85 150 
  柳州 15 20 25 
  桂林 75 100 145 
  梧州 20 40 60 
  北海 20 25 30 
  防城港 15 20 25 
  钦州 60 70 80 
  贵港 35 60 100 
  玉林 100 120 150 
  贺州 30 45 55 
  百色 30 50 70 
  河池 20 30 50 
  来宾 10 20 40 
  崇左 10 15 20 
  合计 500 700 1000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0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