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决定》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11-10 生效日期: 2004-01-01
发布部门: 天津市
发布文号: 津政令第10号
    
 
  《关于修改〈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03年10月8日经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三年十一月十日 
 
 
关于修改《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决定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200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0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十五、三十六条删除。 
  二、将第三十八条修改为:“流动人口管理所需经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有关条款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公布。 
 
 
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 
 
  (2000年9月11日市人民政府发布、2003年10月8日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决定》重新修订)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外埠常住人口到本市暂住(以下简称流入人口)或者本市常住人口到外埠暂住的人员(以下简称流出人口)。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管理。 国家或本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应当贯彻严格管理、 有序流动、加强服务、依法保护的方针。 

    第五条   流动人口应当遵守有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   本市依法保护流动人口的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经营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歧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依法向有关部门检举、申诉或者控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办理。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 
  (四)指导下级流动人口管理机构的工作; 
  (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控制流动人口的结构、流向和规模。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小组下设的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   公安、 劳动、工商、民政、卫生、建设、房管、计划生育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对留宿或雇用流入人口的单位或者个人, 按照谁留宿、谁雇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卫生责任制。 

    第十条   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流动人口,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待遇。 

    第十一条   流入人口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暂住的, 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申报暂住登记、申领暂住证。 

    第十二条   准备从事务工、 经营活动的流入人口申报暂住登记时,对符合申报暂住登记条件的,由公安机关发给暂住登记卡;对符合申领暂住证条件的,由公安机关直接办理暂住证。 

    第十三条   非从事务工、 经营活动的流入人口申报暂住登记时,由公安机关发给暂住登记凭证。 

    第十四条   暂住登记卡自签发之日起有效期最长为30日。凭暂住登记卡申办务工、经营等相关手续。办理相关手续后,应及时换领暂住证。 

    第十五条   流入人口租赁房屋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租赁无合法有效手续的房屋; 
  (二)不得利用租赁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三)临时留宿他人应当向公安机关申报; 
  (四)将承租房屋转租或者转借他人,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流入人口不得在本市规定的禁止招用流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从事务工活动。 

    第十七条   流入人口从事务工活动应当凭暂住证或者暂住登记卡向务工所在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流入人员就业证。 

    第十八条   招用流入人口的单位或者个人,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到具有合法资格的职业介绍机构招用流入人口。 
  禁止在非法劳务市场招用流入人口。 

    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雇用无就业证明的流入人口。 
  有关雇用流入人口的行业、工种、人员素质等要求,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条   本市常住人口到外埠暂住, 从事务工、经营活动的,应当事先到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天津市流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第二十一条   流入人口从事经营活动申领营业执照时, 应当提交暂住登记卡或者暂住证以及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条   禁止无照经营、乱摆乱卖。 
  不准非法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和无合法固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三条   从事下列务工、 经营活动的流入人口,应当经务工、经营地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健康检查合格,取得医疗机构健康检查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一)食品生产经营; 
  (二)餐饮、旅馆、浴池服务; 
  (三)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经营; 
  (四)其他容易传播疾病或者对健康状况有特别要求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未接受或者未全程接受国家规定免疫接种的16周岁以下的流入人口,监护人应当带领其到暂住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免疫接种。 
  根据防病的需要,卫生防疫部门可以对流动人口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第二十五条   流入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应当持常住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到暂住地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验证登记手续。 

    第二十六条   流入人口拟在暂住地生育子女的, 应当到常住户口地办理生育证明,凭证明到暂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第二十七条   本市常住人口中的育龄妇女, 到外埠暂住的,应当先到常住户口地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流出人口婚育证明。 

    第二十八条   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 少年,应当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监护人应当保障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流动人口申报暂住登记、申领暂住证和就业证、办理婚育手续符合条件的,公安、劳动、计划生育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办理;流入人口申办营业执照符合条件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0日内办理完毕。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 由公安、劳动、工商、卫生、计划生育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为流动人口申报暂住登记或者申领暂住证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对流入人口搭建的违法建筑物、 构筑物,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流入人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公安机关注销其暂住登记卡、暂住证,并责令其返回常住户口地: 
  (一)已申报暂住登记或申领暂住证的流入人口,因情况发生变化已不符合暂住条件的; 
  (二)从事禁止的行业、工种的; 
  (三)无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或者违法占路经营的; 
  (四)居住在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内的。 

    第三十四条   流入人口暂住登记卡、 暂住证有效期满,并且不符合暂住登记条件的,应返回常住户口地。 

    第三十五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申报暂住登记、申领暂住证和就业证、办理婚育手续和营业执照,符合条件而故意拖延,不予办理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的; 
  (三)索要、接受或者无偿占有财物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流动人口管理所需经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5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