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南京市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8-29 生效日期: 2002-10-01
发布部门: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南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合理利用建设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和《江苏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建设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第四条   市地震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依法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市计划、经济、建设、规划、国土、市政公用、交通、水利、人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下列建设工程或者场地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一)按照国家和省及其有关部门的规定,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可能引起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等建设工程; 
  (二)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 
  (三)占地范围较大、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开发区; 
  (四)依法应当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建设工程或者场地。 

    第六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必须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第七条   对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审查或者登记备案的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建设工程项目书面告知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同时告知建设单位应当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对应当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其项目建议书和选址工作报告没有相应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内容的,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   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建设单位有关工程项目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告知建设单位有关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具体要求。 
  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级。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后,将单位资质等材料报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二)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三)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四)转包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五)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地震安全性评价等级; 
  (六)不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十一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收费标准,使用规定的票据收取有关费用。 

    第十二条   对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建设单位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同时,应当将文件中有关抗震设计依据的材料,报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地震工作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地震工作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地震工作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评价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是: 
  (一)抗震设防要求: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二)重大建设工程: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三)生命线工程:指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系统。 
  (四)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的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第十八条   市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9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