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细则

状态:被修正 发布日期:1986-07-19 生效日期: 1986-07-19
发布部门: 广东省林业厅
发布文号: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根据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凡森林和野生动物(包括鸟类 、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均按《管理办法》和本细则管理。 
第三条 我省下列地区应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他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林区(植被); 
  (二)珍贵稀有或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的主要生存地、繁殖地和原生地及其模式标本的集中产地。 
第四条 市(地)、县应将热带、亚热带的原始(次生)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名胜古迹风景林和珍贵野生动植物的聚集区划为自然扣护经营所、禁代(猎)区。严禁砍伐捕猎和毁林开荒,防止自然资源遭受破坏。 
第五条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和地方自然保护区。 
  (一)国家自然保护区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二)省自然保护区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市(地)、县自然保护区分别由市(地)、县林业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条 在我省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省自然保护区,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市(地)、县自然保护区,分别由同级的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省林业主管门负责业务指导。 
第七条 建立自然保护区要注意保护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综合体,以保护热带、亚热带珍稀动植物为重点,为科研、教学提供实验研究基地。 
  规划自然保护区时,在国有林区应避开正在采伐的地区;在集体林区应避开区、乡群众自留山、责任山的土地和山林,并严格控制范围。国有计划进行重大经济建设的地区,以及有山林权属争端的地方,不宜划为自然保护区。 
第八条 省内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区界,由有关 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县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按第五条规定报批。 
  自然保护区范围一经划定,即应与当地区(乡)政府签订区界协议,并树立明显界标。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不得任意变动区界和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及隶属关系。 
第九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基建投资、事业经费等相应纳入国家、省、市(地)、县的计划,分别由有关部门给予安排,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保护管理,开展保护自然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途径,对珍稀动植物进行生态观察、研究以及引种或驯化工作,保护和发展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责任制; 
  (四)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以扩活自然保护区的经济。 
第十一条 自然保护区根据自然资源情况划分为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 
  (一)核心区,只供经批准的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观测活动; 
  (二)实验区,经批准可进行科学实验、参观考察、教学实习、引种、驯化和培育珍稀动植物等活动; 
  (三)缓冲区,经批准可进行因地制宜的多种经营和开展旅游等活动 
第十二条 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未经林业部或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建立机构和修筑设施。 
第十三条 凡需进入我省自然保护区从事科研、教学实习、考察、拍摄影(视、相)片、登山等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经所属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 
  任何部门、团体、单位等与国外或港澳地区签署涉及我省自然保护区的协议,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到自然保护区从事有关活动,必须征得省林业主管部门同意。 
  经批准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心须遵守《管理办法》和本细则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并按规定交纳保护管理费。 
第十四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会同所在地和毗邻县、区、乡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组成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制订保护公约,共同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必须遵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在划定的生产生活区内从事种养业,协助管理机构做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十五条 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在确保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经林业部或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可在指定的范围内开展旅游活动,但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旅游业务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所得收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事业; 
  (二)国内有关部门、个人投资或与自然保护区联合投资兴办的旅游建筑物和设施等,产权归自然保护区,所得收益在一定时期内按规定比例分成,但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的隶属关系; 
  (三)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旅游年度接待计划,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按隶属关系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四)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卫生等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资源。 
第十六条 根据需要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可在自然保护区设立公安派出所或配备公安特派员,行政上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领导,业务上受上级公安机构领导。其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国家财产,维护当地治安,依法查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的案件。 
第十七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按规定编制配备人员,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安排超编人员。已经超编的,由当地县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整。 
第十八条 对下列单位或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应给予奖励: 
  (一)保护、管理和发展自然资源成绩显著者; 
  (二)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途径和生物资源自然演变规律,成绩显著者; 
  (三)热爱自然保护区,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绩显著者; 
  (四)模范执行《管理办法》和本细则,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有功者。 
第十九条 违反《管理办法》和本细则规定者,分别情况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从事旅游、参观、考察、科研实习、摄影、登山等活动者,给予批评教育,并入以罚款; 
  (二)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挖生物、狩猎、捕鱼、伐木、开荒垦植、放牧、挖取砂土、开山炸石、采矿等活动,损害自然保护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者,处以罚款,并责令赔偿损失; 
  (三)盗窃野生动植物者,没收其工具及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四)破坏自然保护区设施者,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 
  (五)擅自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设施和设立机构者,对建筑设施予以没收或限期拆除,对机构责令撤销,并处以罚款; 
  (六)未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捕杀、买卖和走私出口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及其产品者,没收非法所得和动植物及其产品,并处以罚款; 
  (七)上术各项罚款的限额,对责任单位为一百元至三千元,对责任人为十元至三百元。罚款收入全部上交地方财政; 
  (八)行政处罚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林业主管部门执行。对责任单位罚款五百元以上,对个人罚款五十元以上,由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对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玩忽职守、纵容或伙同外来人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使自然保护区财产或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造成严重损失者予以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根据本细则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和规定。 
第二十二条 市(地)、县建立的自然保护营所、禁伐(猎)区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市(地)、县人民政府参照本细则自选制定。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其解释权归省林业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0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