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12-31 生效日期: 2003-12-31
发布部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陕政发[2003]5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陕西省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1994年国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进入21世纪,新的形势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21世纪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保证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陕西省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第一章 基础条件分析 
   
  (一)主要成就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省在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538亿元增长到2036亿元,增长了278.4%;人均GDP由1592元增长到5523元,增长了246.9%;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康铁路、神延铁路、黑河引水等一大批跨世纪的骨干工程相继建成,“米”字型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05元增长到6331元,农民人均纯收人由559元增长到1596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0.82平方米增加到16.82平方米。扶贫开发取得积极成效,“五七”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到2002年底,全省累计解决49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2年的23.6:40.6:35.8调整为2002年的14.9:45.5:39.6。潜在的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高新技术、果业、畜牧业、旅游、国防科技和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正在成为提升陕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支柱力量。经济运行机制和活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2%。 
  至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覆盖全省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计划生育健康服务网络渐趋完善,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改善;各类教育持续发展,民办教育在全国领先,“两基”目标基本实现,全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区)增加到90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100%社会化发放,城市“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至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16.96‰下降到2002年的4.12‰;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历史时期。 
  至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97年8月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建设工程。6年来,累计退耕还林草1170万亩,荒山造林8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28.8%提高到现在的31%。长城沿线风沙区57万公顷流沙已有40万公顷得到固定或半固定,部分地方出现了新的绿洲向沙漠深处挺进的可喜局面。 
  至环境保护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环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1997年起,每年从新增财力的可用部分中安排10%作为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三废”污染治理效果明显,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天然气气化工程和集中供热工程迅速推进。2002年城市气化率达到83%,煤烟型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大大提高,西安、铜川、宝鸡、咸阳、延安等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至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了一批重要的、具有控制性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更加重视,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了土地管理的法规体系及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以土地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土地市场体系逐步形成;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朱?q、大熊猫。金钱豹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成效明显;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取得重要成果,开采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乱开滥采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基本战略,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得到了有力地纠正,许多地区和部门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支撑体系初步建立,《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等地方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贯彻落实。 
  (二)问题与挑战 
  经过多方面不懈努力,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至经济落后造成的压力。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当滞后。2002年全省人均GDP(5523元)只有全国人均GDP的69%,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任重道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省贫困面较大,目前全省仍有38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从1992年的1146元扩大到2002年的4735元,城乡比由1:3.05扩大到1:3.9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覆盖面小,保障能力弱,就业人口逐年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至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增长仍将持续。人口问题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未来十几年,我省人口形势十分严峻,总量仍将以每年2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口素质总体上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对粮食、住房、教育、就业等形成新的巨大需求,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至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综合开发利用率低。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待续减少,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1992年至2001年,全省耕地净减少783万亩,相当于1年减少1个中等县的面积。土地整理进展缓慢,土地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降低,资源接替问题相当突出;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开发利用率低,已开发的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还不到40%。 
  至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全省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人均12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时空分布不均。关中和陕北占全省国土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占经济总量的90%,但水资源仅为全省的29.2%;全省城镇和工农业缺水量达20亿立方米,如不较快增加供水能力,预计到2010年将缺水40亿立方米以上;近年来,关中和陕北年超采地下水5亿多立方米,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干旱年份,水供求矛盾极为突出。 
  至生态系统支撑能力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60%,年输入黄河泥沙量达7.4亿吨,占三门峡以上地区总输沙量的一半;天然草场仍在退化,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因采矿可能诱发的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严重。 
  至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总悬浮颗粒物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0.86倍,生活垃圾乱扔乱堆现象随处可见,处理方式简单,侵占农田、污染土壤;城市生活污水及其化学需氧量逐年上升,全省90%的污水和相当数量的垃圾排入黄河流域的渭河、无定河、延河和长江流域的丹江、汉江、嘉陵江,使省内6条主要江河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一些主要河流已丧失水域功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化学品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地表及地下水严重污染。 
  总之,陕西经济落后,贫困面大,社会事业欠发达,对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巨大的压力;反过来,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又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障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是我省21世纪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章 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三)指导思想 
  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发展目标 
  我省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形成资源节约型、效益型和科技型的国民经济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素质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轨道。 
  至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40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省人均GDP达到11000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1:45:44,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55%左右;区域经济不平衡有所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水平达到45%,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完成“普九”的基础上,向普及十二年制过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左右;城乡医疗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老少边穷地区普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立起覆盖面较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广播、电视、电影、文化、体育等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至人口增长得到严格控制,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到2010年,全省人口控制在3830万人以内,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新生人口性别比基本趋向合理,育龄妇女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至资源综合利用和整治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主要江河得到初步治理,防洪能力明显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5提高到0.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0%;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电力、天然气和其他优质能源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能源节约出现重大突破;耕地资源基本实现与经济、人口发展需求相协调,各类建设用地得到集约高效利用;各类矿产资源开采秩序良好,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矿区生态恢复治理达到30%以上。 
  至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0年,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气化率达到9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工业清洁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渭河等主要河流断面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乱砍滥伐、随意放牧现象得到遏制,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2470万亩、荒山造林种草2460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含风沙化)面积4.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4%,林草覆盖率达到65%,重点地区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治理,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 
  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和跨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政府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评价、监测、评估机制基本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和舆论监督的意识大幅度增强。 
  (五)基本原则 
  至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推进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开发资源、改善环境中加快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建设,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至科教进步,不断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至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实施突破,在获得实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至全民参与,加大投入的原则。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形成全民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强大合力。 
   
 
第三章 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是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要按照“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加快发展”的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加快科技进步,逐步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高新技术、果业、畜牧、旅游。国防科技和能源化工六大特色产业。 
  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稳定、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优质粮种植比重,发展粮食精加工。以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型、安全型、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农工贸的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星火项目的示范、辐射功能,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管新体制。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现代医药与生物工程、新材料、航天航空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我省的主要经济支撑点和增长点;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材料、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工艺手工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扩大资源再生利用范围,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以信息化和人性化为方向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文物旅游,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提高服务质量,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和完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推行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促进商品营销和物流配送的现代化;积极发展金融业,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陕落户,把西安建成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发展以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营造生态型的住宅区和设施现代化的商务区;促进会计、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方便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现代化的交通信息网络。继续抓好公路“米”字形主骨架和“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建设,到2010年,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连接省内各市、辐射周边省(区)主要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省内各市到县城之间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提高铁路干线通道的设施水平和运输能力,完善西安、安康、宝鸡、绥德等枢纽站工程,充分发挥“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大动脉作用。进一步完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设施功能,完成汉中和榆林两个机场的迁建扩建,改善延安、安康两个机场的设施,提高机场的进出港能力和服务设施水平。坚持高标准、前沿化,整合现有的信息网络,发展光交叉连接、密集波分复用、高速同步数字系列等先进技术,形成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传输网络,加快建设“数字陕西”。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分工协作”的思路,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三大区域四大基地”的协调发展。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率先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关中地区的“一线两带”建设,要着力改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带聚集。重点抓好4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产业园区建设。突出发展软件业,扩大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环保科技、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规模,把“一线两带”建成我国西部地区最富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支撑区。 
  加速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北要充分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资源丰富和国家重点开发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化工工业。加快煤向电力的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的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的转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做到规划先行。科技先行,实现各大类产业的集群化和相互支撑配套;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把陕北建成绿色生态化的能源化工基地。 
  加快陕南汉江梯级开发和绿色优势产业建设。充分发挥汉江及其支流的水系优势,实施梯级开发,形成发电、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格局。适时有序开发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建成一批采、选、冶、加相配套,经济效益好的矿产品加工业。发挥陕南气候和环境资源优势,建设以天然、珍稀、绿色为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紧紧抓住全球天然药业兴起和国内中药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整合中草药产业资源,将陕南中草药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面向国内外的一块药用植物种植及深加工基地,带动陕南经济全面振兴。 
  积极实施优果工程,推进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以抓好果品质量为突破口,建设好300万亩绿色果品出口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果率。支持龙头企业扩张规模,创建“陕西苹果”品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进一步消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既有专业化生产、又有相互分工协作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继续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对陕南秦巴山地的深山区和高寒山区、陕北的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以及秦岭北侧的山区部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劳务经济、移民搬迁等措施,保证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向小康水平迈进。 
  (八)加快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省赢得市场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完善服务功能,加快西安。杨凌、宝鸡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发挥“一线两带”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加紧用信息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建材、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它们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互动并进的新格局。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创新,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鼓励、推动科研院所向开发性的企业转制。以自办、联办、改制、控股、参股、院所联合、所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创办科技型企业。重视和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引导企业加大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的投入主体。建立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体系、科技开发优惠信贷和风险担保体系。增强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实施“柔性人才政策”,培育更为灵活的引才、用才、留才的机制。以储备和吸收大量优秀管理人才和科技开发人才,巩固陕西科技大省的地位。 
  (九)加快城镇化进程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省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目前,我省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对加快城镇化形成了很强的推动力。未来的发展,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力争到 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城镇达到100个。 
  西安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建成以科技、旅游、商贸、金融为主导的外向型城市,率先成为西部经济强市,带动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宝鸡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成为陕甘毗邻地区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中心。咸阳、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和杨凌等城市,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上下功夫,努力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小城镇建设要以陇海沿线、汉江沿岸和西包、西康铁路沿线为重点,加快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建设,使它们成为农村区域性教育、文化、信息和经济中心。 
  以体制和政策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推进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投入城镇建设。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城镇资产,推行产业化经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注重生态化、人性化建设和文化特色的保护,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避免城市化造成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十)应对经济全球化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性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用2至3年时间使国有企业从一般性竞争领域有序退出。积极推进企业公司制改造,加快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大公司。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抓住国际资本流动的新一轮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商贸流通、旅游和中介服务等产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和农特产品的出口。提高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标准,扩大出口总值。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省内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原材料、设备和技术出口。鼓励对外承揽工程和扩大劳务输出,扩大收入来源,提高陕西经济的外向性程度。 
   
 
第四章 社会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体系、劳动就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综合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众间的互助互信,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支撑框架。 
  (十一)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从严控制人口,千方百计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继续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坚持“三个一”领导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限制二胎,杜绝多胎。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搞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基层孕妇、婴幼儿保育条件。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倡优生优育。针对陕南秦巴山区特殊情况,对严重弱智成年人口应当采取绝育或者其他长效避孕措施,控制痴傻人口总量的扩张。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与计划生育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社会保险。 
  (十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教师工资和按学生人数平均的公共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要确保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全省基本完成“普九”的情况下,及时把义务教育向普及十二年制的目标推进。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对非义务教育,要逐步建立奖励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财政性政策,同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经费合理分担机制。要制定有关法规和优惠政策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 
  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教育社会评估和监测机制,加强教育质量监督。推行以聘任制为基础的教师任用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把提高教师质量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构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围绕我省的主体产业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增设专业和课程,强化市场严重短缺的专业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在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的新型实用技术培训。面向未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辟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学习形式,建立符合省情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十三)广开就业门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全省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县城都要积极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实现城镇劳动就业与人口城市化的同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倡自主择业。实施就业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力在更大的空间合理流动。 
  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城市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保障范围,提高保障程度。逐步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各种保障制度。同时,积极开发各种商业保险形式。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步伐,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水平,加强对社会保障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通过这些措施,逐步使城乡人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鳏寡孤独和困难者获得救助。 
  (十四)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增强人民体质 
  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基本医疗,发展保健医疗,尤其要重视重大疫情的预警防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助机制的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陕南陕北多发病、地方病和城镇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运动,建立全新的公民健康观念,克服“富贵病”,增强“心理承受力”,培育健康体魄,造就身心健康的全新人口。培养发展竞技体育,提高我省竞技水平。 
  (十五)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系统工程,旨在增强社会抗御和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加强防御体系建设,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大中城市、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抗御中等强度灾害的能力。 
  制定全省减轻自然灾害的地方法规,完善相应的政策规章,制定行动预案,指导学校、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做出紧急反应,减少灾害损失。加强灾害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成立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部门,履行对防、抗、救灾工作的综合指挥协调职能。加大投资强度,有重点地安排好防洪、防震、抗大旱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的骨干抗灾工程建设。重视重大项目和城市建设选址的地质、地震等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减少灾害损失。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处理各种灾害信息,为全省综合指挥机构提供工作支持。发展商业性的灾害保险事业,作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进一步研究地震、洪水等特大灾害的投保形式及补偿政策。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科学文化和防灾、救灾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公众遇灾后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五章 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珍惜决定人类命运的战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空气等自然资源的纯洁性,维系和建设各种自然资源间的合理结构,以及在动态中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与自然资源的配置结构,对于陕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十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 
  陕西是个水资源重度缺乏的省份,且近中期利用省外客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全省用水的总方略是:用好黄河水,巧用关中水,蓄住陕北水,调引陕南水,全面保护水源和节约用水。 
  用好黄河水。根据国家分水指标,抽引黄河水来弥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渭北用水之不足。争取国家尽早建设黄河干流水利枢纽水库和实施西线调水工程,解决陕北和关中的干旱缺水问题。 
  巧用关中水。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证和满足“一线两带”建设为目标,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调整供水结构,控制大中城市、工矿区地下水开采。通过实施“东引西蓄、南调北集”来补充关中的水资源。充分利用秦岭北坡峪口众多的优势,修建各种蓄水工程,实施联网调配,增加可用水量。 
  蓄住陕北水。一要塘、窖、库结合,广泛开展集雨与蓄水工程建设,增加可用水量;二要扩大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农业增产;三要搞好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通过保住雨水,增加地下水蓄存量,严格控制榆林风沙滩区地下水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调引陕南水。陕南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与关中仅一岭之隔,从汉江和嘉陵江实施跨流域调水条件优越。在国家大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近中期难以受益之前,调引陕南水解决关中严重缺水问题是最佳选择。要按先近后远,先小后大,分步实施原则,加快引汉济渭、引红济石、引乾济石三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 
  强化节水。农业用水,要加大节水力度,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井渠结合,并积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和喷灌、滴灌各种节水措施,力争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到总灌溉面积的80%以上,年节水量达到7亿立方米。城市、工业用水,要积极推广节水措施,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大循环用水,提高中水回用率,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全面保护水资源。全省要加大水质保护力度,依法治水,减污治污,保护城镇供水水源地。把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列入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不断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切实保护好汉江、丹江和嘉陵江的水质,满足沿江人民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对水质、水量的要求。陕南地区要在江河干流和支流注重塘库蓄水工程建设,发挥其供水、发电、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十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保证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建设用地的同时,控制国家限制性产业用地,停止国家禁止产业的建设用地,保证全省5000万亩基本农田相对稳定。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土地资产管理和经营力度,积极培育和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完善地价管理和土地税费体系,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引导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防止城市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在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实现耕地当年占补平衡;积极推动城市安居工程和旧城改造工程,搞好旧农居改造和新农居设计,提高各类土地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加大土地执法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健全土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制度,逐步完善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 
  (十八)森林资源的管护与永续利用 
  森林是构建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全民护林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的意识,建设一个绿色的生态陕西是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艰巨使命。 
  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关系。以提高造林面积核实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目标,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创新造林和经营机制,鼓励支持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加快荒山、荒滩、荒沙等现有闲置土地的绿化步伐。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绿山、强林、富民。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和自然区保护、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力争到2010年,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到13735万亩,灌木林面积增加到2600万亩,平原绿化250万亩,使全省林草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生态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十九)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 
  陕西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已探明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42万亿元,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值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如何集约利用和深度开发这些矿产资源,保护现在还不宜开发的矿产资源,争取得到持久的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陕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开发的总思路是:以科学的开发能力为基础,以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有序和有度开发;以规模开发为基础,以延长产业链和提升附加值为目标,实行采、冶、加配套的基地建设;以环境代价最小,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实行全面评估,保证矿产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实行保护性开发。根据我省矿产资源的实际,对国家战略性资源和稀缺资源要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延长开采年限和服务年限;对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煤、气、油、金、银、铜、铅、锌等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要进行充分论证,着眼国际国内市场,先后有序,未雨绸缪,建立战略矿产资源的储备制度,提升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对稀有金属和贵金属开采要在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的前提下,搞好规划布局,依法开采,严禁乱采滥挖。 
   
 
第六章 “生态陕西”建设方略 
   
  实施“生态陕西”建设方略的主体内容是:以全面治理水土流失为基础,针对陕南、关中、渭北和陕北的不同地理区位营建“四大绿海工程”;以退耕还林、禁伐禁猎及整治旅游景点和小矿区为主的“秦岭生态屏障工程”;以保护物种多样性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工程”等。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争取到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能够取得阶段性进展,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为全面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生态陕西”奠定基础。 
  (二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全面治理水土流失 
  防治水土流失事关我省经济建设和黄河中下游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提高水土保持的质量。继续抓好陕北淤地坝建设,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黄河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以及陕南嘉陵江“长治”工程和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等项目,争取及早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汉、丹江流域水土保持防治项目,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陕北四条河水土保持项目。从大工程到中小工程,从重点区域到一般区域,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水土防治格局。走生态、经济与开发相结合的水土流失治理新路子,积极推行大面积封禁、小流域治理的经验,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准确掌握水土流失动态、水土保持效益等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制定民办水保新政策,形成利益引导机制,加快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户包”责任制,采取“五荒地”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二十一)营建四大“绿海”工程 
  以天然林保护为基础,继续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增加和恢复林草植被,争取通过十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形成绿色海洋覆盖陕西的全新生态景观。 
  陕南森林海。以天然次生林修复改造为主,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退耕陡坡地,修补疏林地。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桃、板栗、桑、茶、药用植物等经济林,提高山区林特产业的总体经济收益。严格保护现存的原始林木和物种多样性,保持其世界级“生物基因库”的价值和地位。 
  关中生态网林海。通过护林带建设,防护河流、道路和干线灌渠,绿化关中平原;通过增加城市绿地和城市防护林带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增加树种,扩大林木覆盖密度,改善古文物旅游景点的景观。 
  渭北经济林海。以果为主的渭北经济林海已经成型,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调整果林结构,搞好绿色标准化管理,树立名牌,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并通过强化销售、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收益的良性互动。 
  陕北林草海。从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出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坚持不懈地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乔灌草结合,积极发展舍饲养畜和草产业,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毛乌素沙区,要全面构筑防风固沙屏障。沙区边缘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集约经营已开发的基本农田和水分条件优越的滩川地,让出生态脆弱的边缘地;在沙区内部,要通过民办小水利建设星罗棋布的“绿洲农业”。 
  (二十二)综合整治,维护秦岭生态屏障功能 
  秦岭是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遏制秦岭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发挥其综合性生态功能,是我们的历史性责任。对该屏障要坚持管护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一切破坏秦岭生态功能区的活动,禁伐天然林木,严厉打击滥采偷猎等非法活动,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调整区内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态型建设项目,坚决关闭各类污染小企业和小型选矿厂,加强旅游开发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秦岭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重建该地区涵养水源,繁衍物种,保护和调节大气候的生态环境。 
  (二十三)建设特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多样性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特种生态环境,是陕西对全国的贡献。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优先保护国家级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及生态关键种。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新建一批重点野生动植物繁育基地和种源基地。 
  建立秦岭植物园、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站,强化保护行政管理职能,实施大熊猫、朱?q、金丝猴、褐马鸡、兰科植物等拯救工程,规范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秩序;重点抓好太白山、牛背梁、长青、周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中心的二期工程建设,尽快建设楼观台大熊猫抢救繁育基地和朱?q异地抢救饲养中心。新建和扩建23个野生动植物、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使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33个,保护区面积达到1250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水、城市空气环境功能区划为标准,以防治大中城市和重点区域环境污染为重点,依托高新技术,突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我省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保证。 
  (二十四)“一河两江”为重点的流域治理 
  全面开展以渭河和汉江、丹江为重点的流域综合整治。采取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工业治污与城市治污并举、源头控制与宋瑞治理相配套,有重点地分步实施。渭河流域整治突出“节水、治污、调水、清淤”,汉江、丹江流域突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展绿色产业基地建设。 
  沿河沿江主要城市要下力气加大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流经城市附近河流的水环境质量,扩展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收运服务范围,加快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限期治理造纸、制药、矿产选冶等污染负荷重、危害大的企业,调整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严重污染小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废水循环利用,有效控制源头污染;制定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总量控制,把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争取在十年内渭河干流、汉江、丹江干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标准。 
  进一步开展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主的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完成黄土高原、长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努力到2010年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50%,林草覆盖率达到70%,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功能显著提高。 
  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渭河重点实施河道疏浚、河堤加固、人造洪峰冲刷泥沙工程,汉江、丹江重点勘察治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河道淤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不受污染。 
  (二十五)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 
  着力抓好西安、宝鸡、咸阳、杨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铜川、渭南、延安创建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工作,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以治理烟尘。粉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重点,加快燃料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扩大集中供气供热覆盖面,降低煤炭一次能源比重。能源使用大户要带头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火电工业要优化高效率的燃煤机组,完善消烟除尘和脱硫设施,关闭限额以下火电机组,加快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水泥石灰类建材企业,要严格控制粉尘排放;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要加强交通综合管理,强制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有效控制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污染,并逐步向小城市扩展。 
  完善道路排水设施,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减少路面污泥滞留;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鼓励中水回用;加强市容整治,消除白色污染,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建设特种垃圾专用处理场,加强对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建设园林城市,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实现人均绿地8平方米以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西安市的环境综合治理要率先向东部先进城市看齐。 
  (二十六)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重要任务。要提高农业技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尽快减轻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生态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特别是要加快高效、低毒、少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引导农民采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措施、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市、县、村的建设,发展无污染的农业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0万亩,建立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0万亩,并做好产品质量认证,通过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调节手段,提高农民保护农产品质量的意识;堵住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遏制农业生产自身引起的面源污染,进一步挖掘农业系统内部潜力,加强农业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农村新能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搞好农业环境质量普查,进行农业环境质量动态管理,强化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加强政府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引导,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 
  (二十七)矿区和旅游资源开发区的环境整治 
  贯彻“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集中力量治理整顿陕北煤、油矿区,陕南的山阳、镇安、柞水、旬阳、勉县、略阳、宁强和秦岭北麓的凤县太白及小秦岭等矿区,取缔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无治污能力的小企业、小选矿和影响生态环境的采石场;限制矿种开发规模,禁止开办小矿山;针对我省矿山多的特点,加快煤矸石等矿山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华山、太白山等自然风光旅游景区,特别是具有一定食宿规模的旅游景点,必须配套“三废”处理设施和专职保洁员,以保护好旅游景点生态环境。 
  (二十八)开发环保产业和加强环境监测 
  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及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促进国际绿色贸易。当前,重点抓好氟里昂替代物、无磷液体洗涤及专用助剂、无铅汽油添加剂、无公害农药等重大项目的开发。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行体制改革,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的激励机制,鼓励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建设、经营市镇基础设施,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的产业化。通过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促进我省的环境整治。 
  加快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完成渭河、汉江等6条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以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健全全省大气自动监测网,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和环境污染事故与放射性污染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实现本《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保证实践过程有序推进,必须通过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切实加强政府综合决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紧紧依靠科学技术支持,不断健全法规制度。 
  (二十九)加强政府综合决策管理 
  加强行政领导。各级政府都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将本《纲要》所确定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坚持和认真落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逐级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本《纲要》在全省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得到贯彻落实。 
  强化考核监督。结合公务员政绩考核和奖惩,各级政府要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分解为年度目标落实给各个部门,并实行年度考核。要强化监督机制,实行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并赋予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要把实施本《纲要》的评估验收结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主要标准纳入记录,作为对他们提升、任免和经济奖惩的重要依据。 
  统一协调,科学决策。可持续发展工作涉及许多部门,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在按工作职能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联系和配合,逐步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各级政府及部门在决策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建设时,要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论证,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制定有利于综合考核地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通过广泛地公众参与和新闻监督,提高政府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十)增加各种有效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在贯彻本《纲要》时,每年要从新增可用财力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统筹安排,并可根据上年和当年特殊需要加大投入,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要大力推行公益性建设项目企业化管理制度,认真实行招投标制,提高可持续发展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 
  积极寻求各种外部投入。建立开放型经济,加大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国内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国外政府的优惠贷款建立环保基金,支持那些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或服务。拿出一些市场前景广阔的环保设备制造、技术开发、重大环境工程、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等项目,吸引外部资金投入。 
  充分运用政策和经济杠杆。国家已对环境保护、节能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实施政策倾斜,我们要根据政策倾斜的目标指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治理谁收益,谁污染谁交税”的政策原则,引导要素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配置。要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功能和价格调节供求方面的作用,引导各类利益主体节约水、土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争取国际资金与技术援助。积极吸收引进国际上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管理制度和科学技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及人员培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十一)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体系、技术开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科技人员从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科研实力基础之上。 
  加快相关科技研发。在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把加强企业管理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推行清洁生产,加快企业环境污染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根本转变。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使用新型能源,走低能耗、低物耗、少排污的生产道路。组建一批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协作,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一批对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提高可持续发展技术水平和能力。 
  (三十二)发挥政策法规的保障作用 
  有针对性地制定地方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指导下,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若干地方性政策法规,引导我省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重点有:耕地保护补偿和城市基建用地的法规,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和对水资源进行产业化管理的法规,矿产勘查、开采、冶炼方面的法规,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沙荒地治理的鼓励政策等。 
  着力研究陕南汉江、丹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争取国家把汉江、丹江上游水源涵养区重点保护工程纳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规划之中;建议国家建立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长效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对陕南发展绿色经济、移民搬迁等重要环境保护举措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 
  提高公共监督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各级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并保证相应的经费开支和设备配置。规范执法程序,严肃法纪,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新闻单位和民间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促进政府和执法部门不断提高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自觉性和能力。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01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