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司法考试 >> 查看资料

司法考试民法法条串讲:物权法律关系

发布日期:2013-08-0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司法考试民法法条串讲:物权法律关系。民法是历年司法考考察的重点学科,历来有“得民法者得天下”之说,学通了民法再复习其他学科考生则感觉轻车熟路,民法往往成为了考生成绩的分水岭。然而,民法具有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繁杂、考察难度大的特点,也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一、物权含义: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法》第2条第3款)

  1.支配性

  2.利益性

  3.排他性

  二、物权客体——物

  1.界定

  1)客观存在且独立于主体之外;一般为有体物

  2)应为特定化的物

  3)应为人力所能支配和为人类带来效用

  2.动产与不动产

  1)分类标准:

  (1)不动产: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担保法》第92条)

  (2)不动产以外的物为动产。

  2)分类意义:

  (1)所有权人的限制:某些特定不动产只能归属于国家和集体,如土地、河流、森林等。(《物权法》第46、47、48条)

  第四十六条 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七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八条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2)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不同。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一般以登记为公示方法;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法。

  3.主物与从物:根据两个独立的物之间的关系而划分。

  分类的意义:确定主物与从物的归属(《物权法》第115条;《担保法解释》第63条)

  《物权法》第115条: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担保法解释》第63条: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

  4.原物与孳息:

  1)含义:原物是指依自然属性或者法律规定能够产生收益的物;孳息是指原物所生出的收益。

  2)孳息的分类

  自然孳息:因自然属性所得收益。

  法定孳息。

  需注意:未与原物分离之前,只是原物的构成部分,不能称为孳息。

  3)分类的意义:如何确定孳息的归属(《物权法》第116条)

  (1)如无相反约定,天然孳息所有权属于用益物权人;无用益物权人的,属于原物所有人。

  (2)法定孳息,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依交易习惯。成为了考生成绩的分水岭。然而,民法具有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繁杂、考察难度大的特点,也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物权法名师讲义汇总

    司考《民法课堂笔记》精选:物权的消灭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王景林律师
上海静安区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刘哲律师
辽宁锦州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袁珍律师
湖南长沙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最新文章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706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