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犯罪中止的认定条件

发布日期:2017-12-04    作者:孙术校律师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自动放弃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结果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对中止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那么犯罪中止的认定条件有哪些呢?
   一、中止的时间性
  犯罪的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过程包含了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过程中。
  1、犯罪既遂后,返还原物、赔偿损失,只能作为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不算犯罪中止;
  2、犯罪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暂时停止犯罪行为的,也不宜认定为犯罪中止。
  二、主观上有中止的意思
  行为人在能够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下,自动选择不继续实施犯罪行为。这种中止的想法是无条件的、完全的、彻底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很多,例如害怕接受刑罚处罚、有的是出于对受害人的怜悯、有的是良心发现。主观上的原因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三、行为上实施了犯罪中止的行为
  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行为中断的行为。中止行为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积极救助,也可以是停止侵害,但客观上是不能发生犯罪结果的。 一旦发生犯罪结果,整个犯罪形态就形成,成立犯罪既遂,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四、中止的有效性
  犯罪分子应该有效地防止或者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中止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此文是由河北英利律师事务所资深主任孙术校律师友情提供,仅供参考。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罗钟亮律师
浙江金华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2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