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法律常识 >> 经济常识 >> 查看资料

买卖合同仲裁的时间限制是怎样的?

发布日期:2020-03-28    文章来源:互联网
仲裁保护民事权利是有一定时间条件限制的,权利人只有在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内请求仲裁机构保护,仲裁机构才依仲裁程序予以保护。超过了一定期间,仲裁机构则不再保护。权利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就是仲裁时效期间。仲裁时效,根据其期间的长短和适用的不同范围,可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两大类。

  1、普通仲裁时效,又称为一般仲裁时效,是指一般民事、经济纠纷普遍适用的仲裁时效。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的情况,都用该仲裁时效。仲裁法规定普通仲裁时效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2、特殊仲裁时效,是指法律规定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仲裁时效。这种时效的期间短于或长于普通仲裁时效,按此又分为短期仲裁时效和长期仲裁时效。应当注意的是,在适用效力上特殊仲裁时效应优于普通仲裁时效,也就是说,对于某一法律关系,有特别时效规定的应适用该特别时效,没有特别规定时才适用普通时效。这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在时效制度上的体现。根据法律对仲裁时效期间长短不同的规定,特殊仲裁时效在实务中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短期仲裁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纠纷适用短期仲裁时效期限为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不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这四种情况,都是权利人比较容易发现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情况,也是比较容易查清并应及时处理的民事纠纷,所以,短期仲裁时效的期间主要是适用《民法通则》上述规定的1年期间。

  (2)长期仲裁时效。所谓长期仲裁时效,是指时效期间超过2年又不满20年的仲裁时效。长期仲裁时效的期间,比一般仲裁时效长(即超过2年,不含2年),又比最长仲裁时效短(即不满20年,不含20年)。长期仲裁时效一般只规定在单行法当中,例如,我国《合同法》第129条就明确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

  (3)最长仲裁时效。所谓最长仲裁时效,是指仲裁时效中最长的、期间为20年的仲裁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李晓航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刘平律师
重庆渝中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31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