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6-28 生效日期: 2006-06-28
发布部门: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文号: 沪劳保技发[2006]2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
  为促进本市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劳动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劳动保障部《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劳动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审批和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应当符合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培训学员的合法权利,应当依法予以保障。


    第四条 (管理部门)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综合负责全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划、管理、指导等工作。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内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指导、管理、检查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 设立

    第五条 (办学许可证制度)
  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制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以下简称《办学许可证》)是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的合法证件。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记载的机构名称、办学地址、培训层次、培训类别等开展培训活动。


    第六条 (举办者资格)
  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两个以上社会组织或者个人联合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合同。


    关联法规    

    第七条 (审批权限)
  设立以初级、中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办学地所在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其中,拟开设高级及高级以上培训项目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出审批决定前,应当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核合格。
  设立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基本条件)
  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应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应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培训场所;
  (三)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训设施和设备;
  (四)应配备符合任职条件的专职校长;
  (五)应根据办学规模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学管理人员;
  (六)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七)应具有与培训项目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
  (八)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九)应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具体设置标准详见《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附件一)。


    第九条 (申报材料)
  申请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供下列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申请报告(包括办学目的、可行性分析)、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单位申办应当提供单位法人资格证明及复印件;公民个人申办应当提供申请人户籍证明、身份证及复印件,以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证明;
  (三)拟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章程(包括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组织机构、办学规模、办学形式、有关管理制度等)和发展规划;
  (四)拟开设培训项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五)拟任校长身份证、学历证书、职业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及复印件,以及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经验的证明;
  (六)拟聘教师的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职业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及复印件;
  (七)拟聘财会人员的身份证、会计资格证书及复印件;
  (八)合法使用有关办公、教学和实训场地的证明,其中自有场地的应出具场地产权证明,租赁或借用场地的应出具经公证的有效合同文书;
  (九)合法使用有关培训设施、设备的证明;
  (十)拟办民办培训机构的资产及经费来源的证明文件,其中资产证明须提交经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其中,联合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提出申请时应当将联合办学合同一并提交审批机关查验。


    第十条 (审批程序)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受理
  审批机关自收到内容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申报材料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二)审查
  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组织由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或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申报材料和实际办学条件进行评审,并填写《评审意见书》。
  (三)决定
  审批机关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参考专家评审小组提交的《评审意见书》,自受理申请后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及时告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救济权利。
  (四)发证
  对批准设立的,由审批机关发给《办学许可证》正、副本。《办学许可证》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应放置在民办培训机构的主要办公场所明显位置,副本用于办理相关手续及开展社会活动。
  (五)公示
  对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及其培训项目,审批机关应当通过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学校名称)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名称应当规范,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名称由地域名、字号、行业(职业)分类或业务领域、培训机构类别四个部分组成;
  (二)地域名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凡冠以“上海市”字样的,须是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三)字号不得缺省;
  (四)行业(职业)分类或业务领域参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或职业分类大典,或统称“职业技术”、“职业技能”;
  (五)培训机构类别一般为“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
  (六)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外文名称应与中文名称一致。


    第十二条 (法人登记)
  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规定办理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

第三章 变更

    第十三条 (办学地变更)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原审批机关所辖行政区域内变更办学地的,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经原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在变更后的办学地开展办学活动。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跨区县变更办学地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办理有关手续,并经新办学地所在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同意。民办培训机构跨区县变更办学地后,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变更后所在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四条 (培训项目变更)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拟增设培训项目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 条至第 条的规定办理。其中,申请举办新职业培训项目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已有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中审批认定。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撤销培训项目的,应当及时报原审批机关备案,其中撤销高级及以上培训项目的,还应当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其他基本情况变更)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拟变更名称、举办者等基本情况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变更本办法第 十三条、 十四条及本条第一款规定之外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备案。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变更基本情况后,审批机关应当在原许可证上作相应变更,或收回原许可证后换发新证,并在“上海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网络”上及时做好相应信息变更。


    第十六条 (分立、合并)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申请分立、合并的,应当按原审批程序办理。

第四章 管理

    第十七条 (属地化管理)
  经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所在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属地化原则进行管理。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原则上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管理,也可以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民办培训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网络化管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完善“上海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网络”,对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实施网络化管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做好网络化管理的相关指导服务工作。纳入“上海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网络”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承诺遵守《上海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网络运行管理规则》。


    第十九条 (教学管理)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培训项目,依据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减少课程和课时。确需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应报原审批机关备案。


    第二十条 (教师管理)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技能培训需要,聘请技师、高级技师及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任教。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建立教师业务考核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不胜任教学要求的应予解聘。兼职教师应签订聘任合同,并按照合同承担一定的课时。
  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支持并定期组织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校长、教师开展岗位培训及各类教研、进修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第二十一条 (招生简章和广告管理)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真实、准确。招生简章应当载明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名称、办学许可证编号、培训项目、办学地、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事项。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在发布前向审批机关备案。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与报备案的材料一致。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未经备案发布或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和广告的,由审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未能履行招生简章和广告的有关承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收费管理)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应当报审批机关和同级物价部门备案。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招生时,应当按照备案的内容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收取费用后,应当按国家规定出具收费票据。


    第二十三条 (财务管理)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资产应当与举办者的资产相分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资金和财产管理制度。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有虚假出资、抽逃办学资金、财务管理混乱的,审批机关可以委托专门审计机构进行专项审计,根据审计结果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考核与鉴定)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对经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学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根据本市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组织培训学员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学员经鉴定考核合格的,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五条 (设立分教学点)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在审批机关批准的办学地办学。
  有较好办学条件、较高办学水平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适应培训需求在原批准的办学地外设立分教学点。设立分教学点应当向原审批机关事前备案;跨区县设立分教学点的,应当分别向原审批机关和拟设分教学点所在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事前备案。
  分教学点不是独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其教学管理工作和法律责任由分教学点所属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承担。


    第二十六条 (合作办学)
  两个以上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合作办学的双方应当严格按照合作办学协议的约定,做好教学工作。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不得以合作办学为名,将培训资质、培训场地等出租或出借给无办学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第二十七条 (网络化检查)
  本市实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网络化定期核检制度。本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且设立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均应当纳入当年度的网络化核检。
  市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网检标准,结合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实际办学情况,出具相应的网检意见书,指导和督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十八条 (资质等级申报评估)
  本市实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资质等级申报评估制度。本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且已通过网检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自主申报资质等级评估。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资质等级评估工作。认定的资质等级有效期为两年。


    第二十九条 (专项检查)
  市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办学的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有违规行为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 (劳动保障监察)
  市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机构依法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定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三十一条 (政府补贴培训)
  本市鼓励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承担政府补贴培训项目。
  承担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并接受本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审计、督导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不再给予承担政府补贴培训)
  承担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 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 五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给予承担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资质:
  (一)承担政府补贴培训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违反有关规定向学员滥收培训费的;
  (三)任意减少培训内容和培训课时的;
  (四)办学质量低下,经整改后仍不能达到办学基本要求的;
  (五)以合作办学名义出租、出借办学资质的;
  (六)民办培训机构年度网检不合格的;
  (七)不履行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审批、备案手续的;
  (八)不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督、检查和管理的;
  (九)领取办学许可证后,半年不能进行正常的招生教学活动,或者间断正常招生教学活动一年以上的。

    关联法规        

    第三十三条 (诚信记录)
  “上海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网络”中应当包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诚信记录,倡导诚信办学。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记入诚信记录。诚信记录应当通过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四条 (遗失证书)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遗失《办学许可证》的应当立即公告,并持有关证明向原审批机关申请补办,经原审批机关审核后予以补发。


    第三十五条 (法律责任)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违法违规办学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章 附则

    关联法规        

    第三十六条 (参照执行)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审批和相关管理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中外合作举办职业培训机构)
  境外教育培训机构与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合作举办职业培训机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八条 (经营性培训机构)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九条 (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若干规定》[沪劳保技发(1999)57号]和《〈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若干规定〉的补充规定》[沪劳保技(2001)6号]同时废止。
2006年6月28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3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