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2006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10-10 生效日期: 2005-10-10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川办函[2005]206号

为切实抓好2006年小春生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省农业厅研究制定了《关于2006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指导意见》,现转发各地,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5年10月10日

关于2006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指导意见
  2006年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目标的第一年。切实抓好小春生产,夺取小春丰收,对实现农业生产的“开门红”,促进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和现实意义。
  2006年我省小春生产思路是:稳定面积调结构,依靠科技攻单产,改善品质增效益,壮大产业上规模,强化服务求发展。目标是:两稳定,三提高。即稳定小春粮食面积、稳定总产,大力提高小春作物单产、品质和效益。计划全省小春粮食总产达到712万吨,增加5.2万吨。其中小麦总产543万吨,增加2.2万吨;小春洋芋总产95.8万吨,增加3万吨;豌豆、胡豆总产60万吨;油菜籽总产160万吨。因地制宜稳定发展中药材、蔬菜等。力争小春为全省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0元以上。
  一、稳定面积调结构
  总体要求是稳定小麦和油菜面积,适当扩大小春洋芋和豆类面积。全省小春粮食播种面积计划2900万亩,比去年增加27.9万亩。其中,小麦面积2030万亩,增加3.4万亩;油菜面积保持在1200万亩;小春洋芋面积达到440万亩,扩大24.5万亩;豌豆、胡豆面积达到370万亩以上。
  耕制改革是关系小春种植面积扩大和全年增产增收的关键和基础性工作。要继续大力推广中厢、宽厢规范化带状种植,因地制宜优化种植模式,切实抓好小春预留空行利用,既确保小春面积和效益增加,又为大春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

  二、改善品质增效益
  小麦:大力发展优质中筋小麦,力争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200万亩以上。推广选用“三高一好”小麦新品种,即蛋白质含量高(干基≥13%)、面筋含量高(湿基≥28%)、出粉率高(≥70%)和面筋质量好(稳定时间≥4.5min)。主要推广品种有:优质强筋品种川麦36、川麦39、川麦44;优质中筋高产品种川农麦21、川农19、内麦8号、内麦9号、川麦42、川麦43、川农18、川农19、蓉麦2号、川育19、绵麦37等;优质弱筋品种川麦41、川农麦1号。川南地区要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优质面包小麦商品生产基地;攀西地区要建立一定规模的糕点、饼干小麦商品生产基地,实行集中种植,专门收储,满足省内市场需要。
  油菜:大力发展“双低”杂交油菜,重点抓好一批10万亩以上的“双低”油菜大县,集中成片种植,统一供应良种,优价单收加工。在品种布局上,大力推广蓉油12、川油33、蓉油11、川油21、德油9号、德油6号、蜀杂11号等“双低”杂交品种,力争全省“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50万亩以上,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80%以上。
  洋芋:洋芋是集粮食、蔬菜、饲料、加工原料为一体的优势作物,其比较效益较高。要大力推广川芋系列(川芋5号、川芋6号)、凉薯系列(凉薯14、凉薯97)等优良品种。加大脱毒种薯和加工专用型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提高洋芋商品率,延长洋芋产业链条,提高洋芋综合效益。

  三、依靠科技攻单产
  我省小麦和洋芋的面积和总产都位居全国前列,但单产低、品质差,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2006年的小春生产要以提高小麦和洋芋单产和品质为核心,在全省组织实施“小春粮食增产增收科技示范工程”。依托31个小麦良种补贴大县,结合国家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种子工程项目的实施开展小麦增产增收科技示范,力争31个小麦良种补贴县小麦平均单产增加5公斤,带动全省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亩平增收5元以上。依托25个深丘、山区小春洋芋大县,以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为中心,开展洋芋高产科技示范,大力发展加工专用型品种,加快我省马铃薯的产业化进程,力争25个洋芋大县洋芋单产提高10公斤,带动全省洋芋单产水平的提高,亩平增收10元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一)集成技术推广。全面落实“五良”(良壤、良灌、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技术。小麦重点要抓住最佳播期,实行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倡导人工机器点播,尽力杜绝撒播。盆中丘陵、川东南中低产区要在增密增肥和防治两季田湿害上狠下功夫,努力促进平衡增产;油菜要大力推广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增施硼肥技术;“双低”优质油菜要实行集中成片种植、统一供种、隔离防杂等保优栽培技术;小春洋芋要做到适时早播,脱毒小薯整薯播种,起垄栽培,施足底肥和重点抓好以晚疫病、青枯病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
  (二)防治病虫危害。牢固树立“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思想,认真抓好“病、虫、草、鼠、湿”五害的防治,特别要抓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各地首先要加大更换和淘汰感病品种的力度,合理布局抗病品种,防止锈病蔓延危害。其次要加大药剂拌种力度,凡是条锈病越夏、越冬和今年的重发区,要推广药剂拌种,药剂拌种面积应达90%以上。三要加强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及时制定条锈病防治策略和预案,加强防治队伍建设、技术储备、药械准备,为开展大面积防治争取主动权。四要开展小麦条锈病分区综合治理,在越夏区应以降低越冬区初侵染菌源,切断侵染循环链为目的;在越冬区应以最大限度压低越冬菌源,减轻非越冬区菌源压力为治理重点;在偶发区以控制条锈病危害治理为重点;搞好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控制病菌蔓延流行。
  (三)推广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省工节本就是增收。要大力推广固定厢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为重点的节本高效技术,积极示范稻茬油菜免耕直播盖草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和秋(冬)洋芋/油菜套作栽培技术。

  四、壮大产业上规模
  要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生产。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与粮食部门、粮油加工企业搞好协作配合,帮助企业建立优质无公害订单生产基地,走“公司+体系+基地+农户”的路子,将优质原料转化为优质产品,创造名优品牌,提高商品率,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当前重点是推动“双低”油菜和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实行统一供种,集中成片种植,优价单收,单储、单加工。计划全省专用小麦、优质油菜订单面积均达到650万亩。

  五、强化服务求发展
  小春生产是我省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促进全省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长远、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抓好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厅将继续对各市(州)农业局实行目标管理,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要切实增加对小春生产的投入,支持农业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和搞点示范,建立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区,以更好地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要高度重视全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使小麦良种补贴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统供良种的有效载体、提高小麦生产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加快全省优质小麦产业化的推进器。要加强信息引导,搞好技术培训,抓好农资打假。要加大“两田”(即品种展示田、优质高产示范田)示范力度,促进各项措施在大面积上的落实,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技术到位率和农资到户率。

四川省农业厅
2005年9月29日

附件:2006年各市(州)小春粮食种植计划建议表(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1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