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全国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1-28 生效日期: 2005-01-28
发布部门: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东府办[2005]8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2004年11月、12月,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召开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对推行政务公开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各镇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研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要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将有关精神传达到基层,积极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要把学习贯彻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推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形式;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强协调,以务实的精神抓好政务公开工作。

  二、要全面总结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在抓巩固、抓提高、抓规范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政务公开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但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全市的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流于形式,甚至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监督机制和投诉机制还不够完善等。为总结经验,查找差距,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各镇区、各部门要对近年来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既要认真总结工作中的成绩,也要实事求是地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坚持以往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深入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进一步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发现、总结推广政务公开工作中的新鲜经验,继续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要严格按照《中共东莞市委办公室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县级以上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东委办发(2002)12号),加大力度,扎实工作,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切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公开的巩固、提高和规范工作。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行政务公开要明确三项任务,抓好四个环节,做到五个结合。
  (一)明确三项任务。一是镇区行政机关政务公开要抓好规范和提高,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方式、程序和监督保障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使政务公开成为镇(街道)行政机关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二是市级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内容要深化,形式要创新,制度要更加完善;三是学校、医院以及水、气、电、公交等公用事业单位要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增强办事的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抓好四个环节。在做好全面公开的同时,要注意突出抓好四个重点环节。一要依法公开。根据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对行使行政权力办理的各类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必须一律予以公开。公开的内容要真实可靠,结果要及时公正。二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和《东莞日报》政务公开栏。《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和《东莞日报》政务公开栏,是市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市政府工作部门要将本部门的政务活动主动提交政务公开栏刊发。同时,积极探索 “点题公开”,要以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为目标,加强政府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信息交流,通过各种途径,鼓励群众积极点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行政相对人想了解什么政务信息,只要不违反保密规定,行政机关就有义务提供。三要明确责任。各级政府是政务公开的主体,要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抓好组织实施和任务落实;各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相互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本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四要强化监督。全市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自上而下的检查与自查相结合、集中专项检查与人大政协视察相结合、社会监督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等,推动政务公开的落实到位。
  (三)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同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相结合。要把政务公开和建立完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严格依法行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重大决策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重大决策出台前,必须先由市法制部门进行法律审查,确保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二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相结合。《行政许可法》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公开办事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行政许可事项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必须审批的事项,要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办事,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三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同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相结合。要进一步完善已开通的“东莞市人民政府公众网站”等政府网站,在网上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的同时,研究开展“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等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加强政府和社会的沟通,使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快捷方便的服务。 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同推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相结合。要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时间、档案管理。凡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最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出让和补偿款使用、宅基地分配、基建项目投资等,以及村里的其他重大问题都要及时、真实地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厂务公开等是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要常抓不懈,营造全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五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同反腐倡廉相结合。政务公开与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推行政务公开可以有效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防止暗箱操作。要通过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促进廉政勤政建设,也要通过不断总结反腐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要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和奖惩干部的主要依据。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王华元同志在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会议、省委九届六次会议和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推动我省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刚才,三个单位介绍了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讲得很好,很有启发性。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进一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推行政务公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把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作为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政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2002年4月下发了《关于在县级以上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之后相继在广州、阳江等地召开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对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上下联动,狠抓落实,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市、县、乡镇政务公开已全面铺开,并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省直机关的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正在深入开展。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普遍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为组长的监督小组。全省形成了政务公开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人大监督实施,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政府办公厅(室)负责协调组织”的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公开内容,突出重点,围绕“群众最想知道什么,我们就依法公开什么”这一核心,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以及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进行公开,做到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如全省公安系统抓住窗口服务和执法活动两个关键环节,将警务活动中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法规、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健全执法程序、执法责任、执法过错追究等制度,促进了警务公开和警务规范化建设。
  在公开的形式方面,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基本实现了五个“上”:一是“上墙”。即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永久性橱窗,橱窗边还设置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二是“上网”。网站已经成为经济条件较好地区政务公开最基本的形式,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仅在网上公开政务信息,而且初步实现了网上审批、网上服务和网上监督,受到市民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如省财政厅于今年8月开通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并与省人大联网,实现了人大对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督,使预算执行过程更公开、更透明,走向“阳光财政”。三是“上屏”。在政府机关及其对外办事窗口设立大型电子屏幕或触摸屏,公开办事程序、指南等资料。四是“上报”’、通过政府公报发布本地区、本部门政务信息,并通过其他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公开。五是“上会”。通过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听证会等形式示政于民、问政于民;有的地方和部门还采取“点题公开”、“政务论坛”、“热线电话” 等形式公开,安排领导干部走进电视台、电台直播室,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全省有19个地级以上市和一半以上的县(市、区)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把各部门的审批办证等职能集中起来,按照“一站式办公、一个口受理、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的“四个一”模式运作,实行“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向广大市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集中、简便、优质、高效”的服务,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层次,有效地实现了四个转变:由分散审批转变为集中审批,由无限时审批转变为限时承诺审批,由部门内部分块审批转变为部门授权整合审批,由分散多地多次收费转变为一地集中收费。
  (三)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各地各部门注重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健全公开预审制度,坚持先审核后公开,通过预审准确把握公升的重点、公开的范围和公开的时间。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政务不公开、公开不落实或弄虚作假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等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三是开展民主评议制度,坚持公开和评议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对政务公开进行监督评议。四是实行公开内容备案制度,建立政务公开工作档案。广州、深圳分别制定了《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深圳市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暂行规定》,从制度上全面、系统规范政务公开。省有关部门已起草了《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 正在省人大审议。
  (四)强化监督,确保实效。各地各部门成立了由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内容设置科学、操作性强、比较扎实的查评考核体系,实行量化评分,以考核制度化、评分标准化,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通过实行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监督员定期反馈制等,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考评和监督,并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各地各部门还通过设立监督电话、投诉信箱、电子邮箱、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方式,构建多层面的监督网络,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总之,政务公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政务公开的推行,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广大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对行政权力运作的制约和监督,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是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是政务公开工作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与治本抓源头各项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制度建设,发挥综合效应是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坚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是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的根本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的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不大,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有些地方政务公开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倾向,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如项目审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办理证照等,公开不到位,对政府机关中涉及到人、财、物等干部群众关注事项的公开不够;三是有的地方监督机制和考核标准不够完善,监督工作被动、滞后,影响了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四是有的地方政务公开的技术和物质支持没有落实,影响了公开的效果。此外,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会议精神,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勤政廉政为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信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认识,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工作的目标和务。
  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要按照积极探索、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实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工作目标是:政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工作机制健全;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得到保障;政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
  工作任务是:巩固、提高乡镇、县、市级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的内容、方式、程序和监督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行省级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省直机关要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把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办事公开的切入点,务求实效。
  (二)抓规范,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深化政务公开,必须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一
  规范公开的内容。根据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对行使行政权力办理的各类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必须一律予以公开。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容易产生不正之风、滋生腐败的环节入手,围绕行政机关决策、执行、监督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结果等事项,不断丰富和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乡镇政务公开要重点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征地补偿政策、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各类救灾和优抚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公开;市、县级行政机关要重点公开本地区城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税费减免政策、大额资金使用、大宗物品政府采购、国有土地、矿产资源和产权交易、政府工程招标投标,重大灾情、疫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预报和处理,以及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勤政廉政等情况;省级行政机关要重点公开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总体规划,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和取消,财政预决算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情况;学校、医院以及水、电、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要以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为重点,及时将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本系统政务公开内容的详细分类目录,区分不同情况向社会或在本单位内部公开。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要及时向全社会公开;涉及小部分人和事的事项,依照当事人的申请,及时向申请人公开;机关和单位的内部事务,按规定需要公开的,要在机关和单位内部公开;应当民主决策、公开决策的事项,要通过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形式,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
  规范公开的形式。按照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群众监督的要求,不断规范政务公开的形式。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栏、公开电话、公开指南等形式;积极探索和规范免费发放政府公报、政务信息资料和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开形式;逐步规范政务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会、听证会、政务论坛等形式;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利用互联网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通过“一站式服务” 等形式,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公开。
  (三)抓巩固,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构筑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审核制度。通过预先审查,准确把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时间,严格限制不公开事项的范围。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决定任何事项,都要把能否公开、怎样公开、在什么范围内公开等,作为必须的审核内容。不能公开的,要说明理由。
  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各级政府及主办部门或单位对应当广泛让社会公众知晓的事项,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对当事人的申请,要按规定、依程序向申请人公开。
  建立健全评议制度。要运用民主评议形式,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通过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公开的时间是否及时,公开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公开的制度是否得到落实等进行评议,接受群众监督,并根据群众评议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举报制度。制定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的处理办法,追究不认真执行政务公开制度或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建立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拒不执行政务公开制度或对政务公开工作马虎应付、敷衍塞责的单位或个人。
  (四)抓深化,进一步形成政务公开的综合效应。
  政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必须整体推进,形成综合效应。
  把政务公开与其他治本抓源头工作结合起来。一要和实施《行政许可法》结合起来,把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办理行政许可的程序、方式、条件、时限、结果以及责任制度、监督制度等,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二要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等改革措施,使预算执行过程更透明、更公开,走上“阳光财政”,通过财务公开加强对资金运转情况的监控。三要和投资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逐步实行政府投资决策和投资项目公示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要和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等方面的制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水平。五要和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坚持公开透明、平等竞争、规范操作,逐步扩大公开招标投标的规模和范围。此外,要和扩大基层民主结合起来,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
  把政务公开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结合起来。突出对各级行政机关权力运行过程、行政机关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以及违法违规行政行为投诉渠道的公开,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通过政务公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施政方式、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水平;通过政务公开,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政府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中来,从而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政务公开,做到施政公开、公正、公平,建立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通过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使各级政府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方面倾斜,各级领导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不断完善和实施公共政策,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抓监督,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性。
  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成立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实行量化评分,以考核制度化、评分标准化,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构建监督网络。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定期报告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情况;要自觉接受政协的监督,邀请政协委员评议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举报或投诉中心的作用,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认真听取群众团体和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推行政务公开的层级监督。监察、审计、人事、法制等部门要依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新闻单位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制定考核标准。把政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纳入政风和行风评议体系,制定考评办法,明确考评标准,量化目标任务,定期考评检查,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对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目前,省纪委正在研究制定违反“三公开”制度的责任追究办法,为严肃追究有关违反“三公开”责任人的纪律责任提供法规依据。
  三、加强领导,深化宣传教育,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政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民心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要认真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厅(室)组织协调、人大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组织、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政务公开工作重大事项,指导协调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及其授权或委托行使行政权力的有关组织,是实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主抓的责任;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主动抓,把政务公开工作和政府其他工作统筹规划和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垂直管理和双重领导的部门,要在系统的指导下,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政府办公厅(室)要抓好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抓工作的整体合力。人大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协调配合,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能,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要查找原因,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对搞形式、走过场的,要坚决纠正;对搞假公开、虚公开,欺上瞒下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政府要把政务公开作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政府的重要途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为人民行政、行政为人民的观点,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动性。要帮助和指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熟悉政务公开的有关措施,关心和参与政务公开活动,积极参政议政,为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明年,要配合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我省《政务公开条例》的出台,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了解、运用、监督政务公开。
  同志们,政务公开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和六次会议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华元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1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