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3-15 生效日期: 2001-03-15
发布部门: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并政办发[2002]18号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担负着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繁重任务,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责任重大。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体制转轨,利益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这就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依法行政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办发[1999]23号)、《山西省任命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晋政发[2001]1号)精神,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依法治国反映了新时期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从全局上、长远上统管一切的。各级政府及其政府各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知道,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务并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履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懈努力。

  二、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切实抓好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从新世纪的第一年开始,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列入“行政首长工程”,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组织和领导。一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一件大事,放在统管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二是抓好依法行政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有效措施、开展督促检查、进行评议考核等主要环节;三要不断总结、完善、推广依法行政典型经验,定期研究工作,及时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四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做好组织落实、综合协调、指导督促、信息反馈等工作,保证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要带头学法,市政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建立学法制度,尤其要学好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行政执法人员要掌握和熟悉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要增强守法意识,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成为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组织实施要负总责,亲自抓,督促所属部门及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亲自处理重大、复杂的行政执法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

  三、服务大局,创新机制,努力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
  政府拟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范性文件,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做到立、改、废并重,及时清理、修订、废止不适应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精神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一)政府立法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到三个坚持一个改进。要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和重大决策相结合,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立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要坚持体现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和原则,促进和引导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防止不适当地强化行政权力和部门利益;要坚持对法律法规起实施和补充细化作用,力求具体明确,备而不繁,方便操作;要改进立法程序和立法方式,不断拓宽立法起草渠道,采取立法听证,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努力增大立法透明度和群众参予度。政府及各部门要建立立法工作责任制,制订立法计划要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对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的立法项目要由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组织起草或委托专家、学术团体起草,必要时可以同时起草两个以上立法草案,进行比较研究,择优定案。对一些设定收费项目、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农民负担的项目,经研究认为确有必要的,要组织有关方面代表参加听证或公开登报征求意见。对已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要开展立法效益分析和评价。
  (二)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程序和责任制度,严格按程序和制度办事,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者的过错。制订规范性文件必须统筹考虑,集体研究,充分酝酿,严格审核。要认真执行涉及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起草由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查把关的制度,做到行文确有必要,内容合法适当,形式统一规范,文字简洁严密。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有关规定,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要按规定上报备案,对不按规定上报备案的,上一级政府要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上报备案。要维护法律权威,地方性法规、规章一经通过,就要从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认真执行,决不允许各行其是。

  四、公正执法,从严治政,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点要抓好行政执法这个关键环节,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
  (一)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以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为契机,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进一步清理行政执法主体,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明确界定职责权限。着重处理好法律法规主要执行部门和配合部门执行部门相互之间的具体执法过程中的衔接关系,解决好行政职能交叉重叠、权力过分分散而导致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所有行政机关都要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更好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要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中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新形势要求,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研究探索,加快改革步伐。要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点突破口,坚持从市场经济条件的政府职能定位出发,减少审批事项,界定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要增加审批透明度,实行审批责任制,加强审批监督,保证行政审批有法可依,依法进行。为此,必须创新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操作,各级、个部门要对现有审批事项进一步进行分类排队,加以区别:分居实际,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该削减的要坚决削减,凡是能用核准或备案办法解决问题的就坚决不再用审批;对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事项仍需继续保留审批的,要集中精力加强管理,对新增审批事项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严格控制。
  (三)要大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并进一步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执法特点依法细化执法程序和执法制度,尽可能地分解行政执法权限,缩小执法自由裁量幅度,搞好行政处罚案卷的立卷评查,重点抓好收费、罚款等行政行为的规范。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任何行政机关都不得向执法人员和下级机关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不得设立“小金库”,要全面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机构相分离的规定,切实加强管理,依法处置罚没物品。同时,要重视做好执法矛盾协调工作,保障执法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四)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一要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坚决清退从事行政执法的临时工、合同工。录用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高标准,要实行公开考聘,择优录用,严格把好进人关。二要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三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严格进行考核,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要暂停或取消其执法资格。
  (五)支持行政执法工作,改善行政执法条件。行政执法是一项复杂、严肃、难度较大的工作,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以保障行政执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要维护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凡是合法、适当的行政执法行为,既要予以充分肯定,更要保护执法成果。其次,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注重不断改善行政执法条件。要重视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行政执法必要的经费、交通工具等。再次,要认真排除干扰行政执法的因素,及时宣传表彰先进执法典型,鼓励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敢于碰硬。
  (六)进一步坚强仲裁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仲裁法。太原仲裁委员会要充分发挥仲裁工作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建立良好法制环境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仲裁,走进仲裁,选择仲裁。市政府法律工作机构要对仲裁工作加强研究,积极推进,精心指导。

  五、完善机制,强化监督,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国家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强化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手段。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民主党派的监督,要欢迎群众监督,支持配合舆论监督。特别要重视加大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力度,定期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报告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执行情况。要把层级监督同其他机关的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一)各级政府要依托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把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其所属部门的日常性层级监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自我纠正错误的重要监督制度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通知》及市有关通知要求,全面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认真审查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坚持予以撤消,对不适当的要坚决予以变更。要积极依法参予行政诉讼,坚持有错必纠,决不遮丑护短。另一方面,要认真细致地审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备案审查有关规定处理好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同时,还要抓住执中的难点、热点和重大问题组织开展执法大检查。通过执法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采取对策,特别是对重大行政处罚以及其他行政执法大案、要案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明确是非,作出处理,公布于众。
  (二)加强研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内部制约机制,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全面实行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和评议考核制。开展评议考核,关键要抓好落实,评议考核结果要作为年度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制度,尽快建立和启动行政执法错案纠正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行政赔偿制度。切实关心群众对行政执法问题的来信来访,为群众投诉举报疏通渠道,提供方便。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要认真调查取证,一经查实,依法严肃处理。

  六、适应形势,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作为各级政府的办事机构,肩负着协助政府领导进行总体规划、组织落实、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等一系列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责任重大。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建设,努力配备、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的规格、人员配备要与所承担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执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政府法制宣传等任务相适应。要切实解决好业务经费、交通工具、后勤服务等基础保障问题。政府和政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工作人远必须努力坚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肩负起历史重任。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切实加强对政府法制工作的领导,开展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建设的理论研究,努力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指导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实践。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全面、深入地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6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