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5-15 生效日期: 2007-05-15
发布部门: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东政办发[2007]1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七年五月十五日
东营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依据《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科技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与社会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实现了科技事业的整体快速发展,完成了预期目标。
  (一)科技进步环境逐步优化。《东营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东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25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东营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二)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市、县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累计达到2.18亿元,人均科技三项经费31.82元,规模以上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54.5亿元,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6326万元。
  (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4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1年的23.06亿元增长为2005年的226.25亿元,年均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4.08%提高到2005年的13.53%,年均增长2.36个百分点。东营市被列为“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城市和“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城市”。
  (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和发明奖。实施市及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71项,获得成果577项,奖励391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108项)。全市企业科研机构发展到291家,其中省级15家。专利申请量达5292件,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省前列。
  (五)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市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到1200多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114家,从业人员3.1万人。全市共有专利服务机构5家,风险投资担保机构4家,科技咨询类机构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六)农业科技发展成效明显。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农业科研项目183项,引进30多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100多个优质农、林、畜、水产良种,良种普及率达100%。成立了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运行模式。
  (七)区域科技创业平台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功能齐全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创业平台的历史性跨越。全市建成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6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3家,两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科技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还不强,企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科技事业整体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抓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条主线,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全市科技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集成各类科技资源重点突破,提高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
  2.明确导向,优化配置。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部门和不同科研主体间的合作,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强化创新,搞好结合。鼓励企业搞好国际国内的产学研结合,重点扶持有优势、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项目,鼓励油地校多方力量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4.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优化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区域特色的比较完善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构筑科技自主创新平台,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总体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内同类城市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知识产权。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提高全市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力争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3000件;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万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发明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农业科技。建立东营市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创新、推广和应用能力,进一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技问题。
  ――自主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每年取得15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创业平台的孵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建成3-5家国家级创业平台;建设100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0家以上,国家级2家;初步建立我市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科技投入。确保科技三项经费逐年增长,到2010年,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5%以上;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额的比重,一般企业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地区GDP的3%以上。
  ――科技服务业。重点推进科技条件平台、信息服务、农技推广、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等各类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业体系。
  四、主要任务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高新化为重点,强化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化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科技综合实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产业化为目标,实施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重点加强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石油化工、机电装备、服装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应用,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1.新材料。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工作,为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为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加速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特色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化进程。重点加强有机高分子材料、电子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2.生物医药。重点推进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轻工与食品、海洋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围绕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大新特药物的研制开发力度,支持中成药、基因工程制药、海洋生物制药、生物保健品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药物的研究开发,形成生物技术产品及中成药、新药加工集聚区。
  3.电子信息。结合东营产业特点,重点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占领在石油及石油化工、数字城市等领域信息技术的制高点,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能力,开发电子产品、软件等实用的信息产品,培育信息产业增长源。重点促进软件产业、液晶显示产业、信息服务业、智能家庭与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全面应用,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信息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发展,提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优势化学工业
  围绕我市优势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油炼制、油田化学品、盐化工及生物质能与清洁生产等领域,力争2―3项重大关键?豕残约际跹芯渴迪滞黄啤3浞掷?用我市油气田资源和沿海海洋及滩涂资源,提高石油深加工水平,增强盐卤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发展清洁化生产技术,提高化工产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石油化工为主、盐化工和生物化工为辅的产业集群。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扎实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构建以科研机构、大学为主体的研究开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循环生产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普及一批成熟配套技术,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四)大幅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在高效、高产、生态、循环、观光、安全农业等方面实现突破,取得一批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成果,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五)积极引导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建设一批规范化研发机构、创业载体和服务机构。结合实际建设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农技推广、生产力促进、技术贸易、科技培训、产学研结合等中介服务,重点推进油田化学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东营市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东营生产力促进网络服务系统等科技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建设。
  (六)加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技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围绕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抓好试点和示范推广工作。在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方面,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力发展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组织推广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技术,发展低消耗、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强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多个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科技意识。进一步明确东营市科教领导小组的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和程序,解决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改变管理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二)完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抓好三个体系建设。一是强化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资源的潜能。以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技术及制药三个领域的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完善以应用为重点、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行业或者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组建产学研联盟,逐步形成本产业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优势,尽快形成本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发展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扶持发展科技创业服务组织,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化融资为手段,政府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对科技投入的支持作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与金融资本的融合;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和海外资本介入创业投资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引进境外风险投资机构,筹集市内风险投资资金,规范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十一五”期间,市级科技经费要重点用于科技重大专项、规范化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等。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加速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抓住培养、引进、用好和留住人才四个环节,大力培养引进专业化高技能人才、研发人才和实用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建设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科技中介服务人才梯队。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从法治、政策和市场机制上营造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环境。
  (五)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形成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和维护他人权利、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气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培植、发展和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完善专利申请、实施扶持政策,保持专利申请、授权量的良性增长,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好专利成果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鼓励企业实施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
  (六)加强科技法规建设。强化科技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实施,逐步把科技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指导科技行为。
  (七)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产学研、政企银、油地校结合“三位一体”的紧密合作模式,吸收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管理要素入股,构筑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国内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来我市合作创办科技企业,兴建科技园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搞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积极组织实施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增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实力。
  各专项规划由市科技局自行印发,并组织实施。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1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